一、如何防治酸雨?
目前世界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有:
1、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
2、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3、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
4、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烟气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气体。不过,脱硫效果虽好但十分费钱。例如,在火力发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费用,要达电厂总投资的25%之多。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难之一。
二、哪些方法防治酸雨
哪些方法防治酸雨
酸雨是指降雨过程中酸性物质的含量超过了一定标准,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产生的一种有害影响的降水。酸雨的形成主要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有关,长期以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防治酸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 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是防治酸雨的首要措施。目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可以通过改善工业生产技术、加强尾气治理、推广清洁能源等方式实现。
2. 推广清洁能源
清洁能源的推广可以有效减少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大气污染物,进而降低酸雨的发生概率。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其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通过建设风电场、光伏电站等方式提供清洁能源供应。
3. 强化工业污染治理
工业生产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强化工业污染治理是防治酸雨的关键环节。对于排放大气污染物较多的工业企业,要加强排放管控,推行污染物在线监测,确保达标排放。同时,加强工业企业的减排技术研究,鼓励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4. 加强农业环保
农业活动也是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土壤酸化,加剧酸雨的发生。因此,加强农业环保至关重要。农民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避免过度使用;农田的有机肥施用应与化肥施用相结合,提高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减少土壤酸化风险。
5. 加强大气环境监测
加强大气环境监测是及时获取酸雨信息、评估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大气监测网络,加强酸雨的监测和数据收集工作。通过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污染源和酸雨的分布情况,为科学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6.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
酸雨的防治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泛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来解决。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在防治酸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各国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减排目标和措施,分享防治经验。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也应积极参与酸雨防治工作,共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结论
酸雨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大课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通过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加强农业环保、加强大气环境监测以及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等手段,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酸雨的发生,并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对于个人来说,我们也可以从自身做起,减少对大气的污染,节约能源资源,推广绿色出行和生活方式等,为酸雨防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如何有效防治酸雨对环境的危害
酸雨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它不仅会对植被、水体和建筑物造成损害,还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有效防治酸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什么是酸雨?
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主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这些酸性物质进入土壤和水体后,会造成严重的酸化,从而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酸雨的危害
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对植被的危害:酸雨会降低土壤pH值,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甚至导致植被大面积枯萎死亡。
- 对水体的危害:酸雨使湖泊、河流等水体酸化,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鱼类、水生植物大量死亡。
- 对建筑物的危害:酸雨会腐蚀建筑物表面,加速其老化和损坏。
-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酸雨污染的水源和空气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等。
如何防治酸雨?
要有效防治酸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通过采取清洁生产、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物质的排放,从源头上控制酸雨的形成。
- 改善土壤酸化状况:在受酸雨影响的地区,可以通过施加石灰、碱性物质等方法,提高土壤pH值,改善土壤酸化状况,保护植被。
- 加强水体酸化治理:对受酸雨污染的湖泊、河流等水体,可以采取中和、生物修复等措施,恢复水体的酸碱平衡,保护水生生态系统。
-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健全的酸雨监测网络,及时掌握酸雨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通过教育宣传,增强公众对酸雨问题的认知,引导大家主动参与到防治酸雨的行动中来。
总之,防治酸雨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才能有效遏制酸雨对环境的危害,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这些建议对您有所帮助。
四、怎样防治酸雨产生请提出两条建议?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在内,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措施:
1.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2.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3.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
4.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5.使用天然气等较清洁能源,少用煤。
6.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
五、加高工厂烟囱可以防治酸雨吗?为什么?
加高工厂烟囱是可以减小当地污染的,但是因为地球的整体性,它不能从本质上防治酸雨。
例如欧洲的重污染经过西风造成北欧地区的酸雨问题。所以不可以纺织酸雨。六、苦楝叶能防治粮虫么?
苦楝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治粮虫的效果。
苦楝叶是苦楝树(学名:Melia azedarach)的叶片,含有一些对昆虫有害的成分,如苦楝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这些成分可对某些昆虫起到抑制、杀灭或驱避的作用,包括一些粮仓中常见的害虫,如谷蠹、米象、粉飞虱等。
使用苦楝叶来防治粮虫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将苦楝叶放入储存粮食的容器中,如袋子或箱子。苦楝叶的气味可对粮虫产生驱避作用。
制作苦楝叶浸提液,将苦楝叶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浸提液喷洒或涂刷在粮食储存容器的内壁上,以增加防治效果。
在粮库或储藏室周围种植苦楝树,借助苦楝树散发出的气味来驱避粮虫。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苦楝叶具有一定的防治粮虫的效果,但其效果可能因虫种、环境条件和药剂使用方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此外,使用任何农药或植物提取物时,应遵循安全使用原则,确保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在使用苦楝叶或相关产品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农业部门的建议。
七、铜氨合剂能防治柑橘病害么?
可以,
铜氨合剂可以用于防治柑橘树上的病虫害,例如黑斑病、炭疽病等病害。在脐橙花蕾期使用铜氨合剂,可以预防和控制柑橘树上的病害,保证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八、防治白蚁用什么药能自己配制么?
(四)化学防治法 利用科士威的化学物质――药粉,通过一定的方法,直接接触白蚁虫体,或者处理栖息、孳生场所、危害对象,使白蚁因接触或吞食药剂而中毒死亡,或者因此而产生忌避作用而不能侵入危害。它的特点是见效快、效率高,使用方法简便,受区域性的限制小。1、防治白蚁药剂的剂型 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水剂、油剂、片剂(锭剂)、烟剂2、防治白蚁药剂的使用方法 喷粉、喷液、压注、熏蒸、压烟、涂刷、浸渍、食诱药杀法、跟踪激素诱杀法、毒饵诱杀、建毒土带、浸种浸苗、浇灌、灌含药泥浆、防蚁药带包裹
九、中国内地降过酸雨么?
中国内地降过酸雨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也开始发现酸雨。我国目前已发现有30%的地区有降酸雨的现象,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
20余年来,酸雨受害面积已扩大到国土的30%以上,甚至连土质碱性的北方也有一些城市(如青岛、图门)出现酸雨。
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研究,酸雨除对森林、建筑物、古迹等造成损害外,还会使农产品损失5%~10% 。
十、植树造林能杀害虫吗?
常言说;“造林一时,护林一世”。这也就是说,造林重要,护林更重要。对林木,除了要防止人、畜伤害,还要大力防治病虫害。植树造林和防治林木病虫害,本来就有着内在的联系,应将这两方面的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对于林木虫害,利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这当然是好办法,但如能利用害虫的天敌来加以扑灭,则是非常经济而有实效的一种方法。人们知道,马尾松毛虫是我省松林的主要害虫,尤其在沿江和江淮之间的丘陵区,松毛虫危害更严重。但滁县琅琊山林场、来安县宝山、半塔林场、就没有松毛虫危害。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这些林场的林型复杂,树种繁多,生长茂盛,招引了大量益鸟,益虫来这里栖息,其中有许多鸟,它们就是松毛虫的天敌。如琅琊山林场有100多种鸟类,其中有30种鸟都捕食松毛虫。一只大山雀一次捕食7条松毛虫。琅琊山林场从80多公里以外采来松毛虫数千条,一部分露放在松树上,一部分用纱罩罩住,也放在松树上,结果不到一个星期,露放在松树上的松毛虫全都没有了,而纱罩内的松毛虫,却很少被天敌捕食。
另据皇甫山等林场调查,能捕食松毛虫的昆虫有28种。如:松毛虫在产卵期,它的天敌有赤眼蜂、黑卵蜂等,松毛虫幼虫,它的天敌有红头小茧蜂、二色素寄蜂等,松毛虫蛹期,它的天敌有大腿蜂、寄生蝇等。可以说,松毛虫在它的整个生活期中,都会有天敌来制服它的危害。
根据这方面的情况,所以,搞植树造林,一开始就应该考虑大力营造混交林,让多种类的天敌能在其间生息繁衍,组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生物群落,造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这对抑制森林虫害,是有很大很好的作用的。还可以在林业基地内种一定数量的阔叶树,以防止害虫的蔓延。
化学农药对防治病虫害能起很大作用,但化学农药不能参与生物界的能量循环,如用量过多,还会使生物体内的农药残毒逐渐增加,从而污染环境。此外,大量使用农药,成本太高,而害虫本身也会产生抗药性,同时,还会杀伤一些害虫的天敌,破坏生态平衡,反而使一些害虫变得更加猖獗,甚至可由原来次要害虫,变为主要害虫。六十年代,我省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约100万亩左右,而现在竞扩大到500万亩以上。除松毛虫外,竹舟蛾、大袋蛾、天牛等害虫也泛滥成灾。
因此,对森林病虫害,要采取综合防治的办法。使用化学农药,要事先加强虫情预报工作,掌握好害虫和益虫的生长和生活规律,最好在害虫刚出现的时候施用农药。这样,既消灭了害虫,又保护了益虫,成本低,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