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默默种树人的事迹300左右
默默种树人杨善洲。
杨善洲,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人,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曾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只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1988年6月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由于成绩辉煌,杨善洲在退休之后,获得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被誉为活着的孔繁森。
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沙漠变绿洲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沙漠变绿洲的是郭万刚。
郭万刚,38年来,他战风沙,斗严寒,用汗水和心血谱写了一曲让沙漠披绿生金的时代壮歌,对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作出重要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护林员等荣誉称号,是武威市首届绿化奖章获得者。
郭万刚的贡献:
每年春季是郭万刚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3月开始压沙铺草埋压草方格,4月开始植树造林,这样的工作,郭万刚已经坚持了40年。40年的默默坚守,郭万刚从一名普通的护林员成为治沙造林的先进典型,他接过父辈手中的治沙造林接力棒,战风沙、斗严寒。
以愚公移山的毅力创造了荒漠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沙漠变绿洲是殷玉珍。
殷玉珍和丈夫一起在沙漠中种树治沙15年,经过多次沙暴摧毁从头再来的顽强拼搏,摸索出一套层层设防,步步为营的方法,治理流动沙丘面积达4万亩,种植了30多万棵树和沙柳、羊柴等。使昔日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色王国”。
丈夫劳累过度患了严重肺炎,长期强度劳动导致她早产,不久她又开始了在沙地中修路,用养猪、养羊的收入购买树苗继续她的事业。在她的带领下,已经有84户农牧民承包荒沙地进行治沙造林。
具备荣誉
治沙女杰,殷玉珍。自从获得全国“三八”绿色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女杰提名奖等一连串“重量级”荣誉之后,殷玉珍,这个深居毛乌素沙漠腹地的治沙女能手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关注。
殷玉珍从1985年开始种树,十几年来如一日,硬是让3万多亩荒沙披上了绿装。两年来,她的事迹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已传遍了大江南北,甚至飞出国界,感动着一批批人前来,只想看看她的林地并种上几棵树。人称“治沙女王——殷玉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殷玉珍
三、郗兴德人物生平
1951年,郗兴德被选为村造林委员会主任和林业队长,他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植树造林生涯。他无私奉献,不畏艰辛,一心扑在绿化工作上,被尊称为“树迷”。他的目标是绿化村周边的荒山,其中一座海拔700多米的山头尤其棘手。他想出创新的方法,大雨后攀岩撒种,甚至将种子揣入泥中,使陡峭山坡披上了绿装。他不仅自己投入,还发动全家,共同参与,从育苗到山上种植,每一环节都亲力亲为。
为了保护树苗不被偷砍,郗兴德在椿芽树上做标记,一旦发现有偷伐现象,他会严厉查处。他珍视每一棵树,曾拿着上级发放的护林布告四处宣传,甚至多年后布告仍保存完好。1958年冬雪后,他主动采取措施防止兔子啃食树皮,自己购买鼠药,保护了树木。即使风雨雪大,他也始终坚守在岗位上,誓言保护每棵树,即使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
经过郗兴德和村民们的辛勤努力,原本1300亩的荒山被种植了29万余株各种用材树和经济树,这使得大马陵村的林业收入占全队总收入的24%,成为市级林业生产先进单位。他的贡献得到了认可,多次被评为省、市、区的林业模范,受到表彰。他的先进事迹被省、市党报广泛报道,成为绿化造林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