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
08
2025
0

义务植树造林感动中国人物是谁

一、义务植树造林感动中国人物是谁

义务植树造林感动中国人物是杨善洲。

杨善洲呀,这位老人家可真是太了不起啦!他退休后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跑到大亮山,一心一意地植树造林。这一植,就是好多年,愣是带着大家种出了5、6万亩的大林场,价值3亿元呢!最关键的是,他还把这么宝贵的林场无偿捐给了国家,真是个大公无私的好人啊!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也让他成为了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呢!

二、晋西北老人植树的事迹(人教版语文16课里的老人)

马永顺,这位晋西北的植树模范,以一生的坚持将命运与大山紧紧相连。1941年,他进入南岔林业局成为劳工。1948年,在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后,马永顺终于来到了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亩咐老,从昔日的“臭苦力”变成了新中国的主人,以及新中国的第一代林业工人。

1948年的冬季,马永顺的手工采伐木材量达到了惊人的1200立方米,相当于六个人的工作量,创造了全国手工作业伐木之最。马永顺不仅在伐木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还致力于义务植树,带领全家种下了数万棵树苗。这些树木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自然遗产。

1988年6月,马永顺荣获了联合简芹国颁发的全球环保500佳荣誉称号,这是对他毕生奉献的最高赞誉。马永顺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迅升投身于植树造林和环保事业,他的精神成为了晋西北乃至全国的宝贵财富。

马永顺的事迹不仅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新中国林业工人精神的象征。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为后代树立了榜样。在他的影响下,植树造林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保护环境的重要行动。

三、植树造林的英雄事迹

1. 马永顺,这位新中国第一代伐木工人,在1933年离家“闯关东”,进入东北林区谋生。退休后,他并未选择安享晚年,而是坚持17年如一日地参与植树造林工作。马永顺不仅自己动手,还动员家人,包括祖孙三代人一起加入植树的行列,共栽种超过5万棵树。遗憾的是,他于2000年2月10日因心脏病突发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去世。

2. 杨善洲同志在1988年退休后,选择放弃在城市舒适生活的机会,而是在大亮山扎根,义务植树造林。他持之以恒地工作了22年,带领团队成功营造了一个面积达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并在生命终结时将这份宝贵的财富无偿捐赠给了国家。杨善洲因此荣获了“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银数国绿化奖章”、“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被赞誉为“活着的孔繁森”。

3. 李淑彬,1937年出生于大方县六龙镇新丰村,曾任县科委科技辅导员和村妇女主任。自1982年起,她致力于开荒造林,长期与山为伴,守护着她所种植的树木。在她的感召下,全锋洞首村人都积极参与到植树造林的活动中。31年间,李淑彬绿化了290公顷的荒山,种植了30多万株杉木。她的努力使她荣获“全国绿色小康户”称号和“贵州绿化奖”,并在2016年被评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

4. 李洪占,这位坚守大山的老人,用60年的时间绿化了家乡的每一个山头,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树老人”。他从23岁起就开始种树,一年四季不懈地致力于植树和修剪工作。他的努力使得蔡家堡乡这个曾经的荒凉之地变成了绿意盎然的家园。李洪占义务种植了2000多亩、8万余株树木,用他的双脚丈量了家乡的每一寸土地。

5. 左宗棠颤键,清末的名将,在任陕甘总督期间,下令军队在河西走廊种植柳树,共种植了26万株,人们称之为“左公柳”。这些树木至今仍然在西北地区的人民中享有盛誉。诗人杨昌溪曾赋诗赞颂左宗棠:“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四、青山不老中老人种树的情景

山沟中,狂风怒号,仿佛在怒吼着什么,风势之大,使得人难以睁开眼睛。然而,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有一位老人却在默默地进行着植树的工作。他手持铁铲,用力地挖掘着一个深深的坑洞,然后轻柔地将树苗放入坑中,再仔细地将泥土填实。最后,他还会仔细地检查一番,确认没有问题后,才放心地种下这棵树。

这位老人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热爱,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这片荒芜之地带来了生机。每种贺拿下一棵树,就像是他心中的一份坚持和希望。他的精神令人感动,他用行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

老人种树的过程,不仅是在为这片土地增添绿色,更是在为自己的心灵种下了禅渗搭一份宁静与满足。每一次挥动铁铲,都承载着他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他的坚持与付出,就像这山沟中的树木,虽然经历风雨,但终将成长为参天大树。

在这个过程中,老人不仅在改变着这片土地,更在改变着自己。种树的过程,让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也让他更加坚定地守护这片喊辩土地的决心。这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正是这种对土地的深深热爱,使得老人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英雄。他的故事,就像是一首赞歌,唱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在老人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植树造林的行列中,共同为这片土地带来更多的绿色。

老人种树的情景,不仅仅是对自然的尊重与爱护,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他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看到的人,让我们明白,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