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植树老人的颁奖词
在一处荒山中,一个年轻人开始了他的植树生涯。
他从没有停歇,荒山在数十年内,让那个能干的年轻人变成了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森林……
数十年如一日的他,从未有过歇息……当然,他已经从那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位老人。正是这样的他,从未有过抱怨、指责。而是自己孤独地在山上仍继续种着种着……这十多年你们知道他是怎样熬过来的吗?三天至五天回一趟家,去取干粮;在森林中搭建了一件简陋的“石头屋”。夏天被蝎子蜇、咬;冬天里盖三层棉被都仍旧喊冷。
这是多么朴素的一位老人,老人用那粗糙的手,用一小节粉笔在石头屋上画了一幅涂鸦画,两个人拿着铁锹在植树,可以看出老人很想有个伴和他一起种树。
老人因为孤独而变得说话迟钝,如果老人再这样下去,是否会失去语言上的表达?是否因此而变成残疾人?是否……
是这位老人创造了这满山的绿色,现在有请这位老人上台领奖!
二、读了种树老人这篇短文,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教育?
“你真伟大,虽然你死了,但你的精神永垂不朽,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三、青山不老的老人给了我什么印象
<> 这篇课文用清新的笔调向我们描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r\n感受: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老人是善良的,他为了让后代过上好日子,不顾自己的生命垂危,坚持植树造林。让我们祝福他吧!
四、种树的老人阅读答案六年级
9.文章写道: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这些记叙采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3分)
10.“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3分)
照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1分)
深刻含义:______________ 。(2分)
11.“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表现了什么?(2分)
9.对比 突出表现种树老人种树、爱树,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
10.照应句:“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含义:种树老人的生命和精神在树上得到体现和延续。
11.形象地表现了种树老人完全彻底的奉献精神。
五、给 一个人和一棵树 的老人的感动中国颁奖词
在穷苦的大山上点缀了生命的绿色,在寂寞的大山里细细地端详着一颗颗树,一生的坚守、执著和艰辛,沉淀为绿色的沃土,让梦想发芽。
**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把锹,一段艰难的种树历程。他用双手,用毅力,用一个人的力量,把大山装扮得如此美丽。他,从来都是默默无闻,自己悄然走遍了大山的每一个角落。树的那边还是树,而路的那边却到处长满了绿茵茵的树。他把一生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大山。这位老人,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 这位朴实的老人,他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植树造林是有益于后辈的事情,所以坚持了下来,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辛苦,默默无闻,他克服了各种困难,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植树造林的绿化事业,这不就是最美的一幅画吗?
** 不管什么时代,劳动者都是社会上最可爱的人。但在今天,更值得尊敬的,还应该是这些默默无闻,只知付出不求回报的老人。那豪放的山歌,流溢的晚霞,那位孤苦、艰辛的植树人,这情这景又何尝不是一幅画呢!
**一个人,一双手,一把锹,种植了多少棵的参天大树,这奇迹,这力量,这动力,源于老人那颗可无私奉献的心。他在清苦的大山里,与树为伴,和树为友,默默的享受树对他的报答。他用一生的精力,一生的艰辛,一生的信念,创造了大山的美好——这满山遍野的绿树。他,让森林在现,让沃土重生,让梦想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