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
01
2025
0

植树造林能缩小沙漠面积吗?

    谈起沙漠治理,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植树造林或种草。实际上,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用植树造林或种草来解决的。不同地区所形成的不同植被,是荒漠地区和气候等一系列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水分收支平衡最为重要。一般来讲,在自然界中,森林地带的年降水量通常都在600mm以上,而热带雨林地带的年降水量可高达1000~2000mm。草原地带的年降水量约为400~600mm,干旱草原地带的年降水量约为200~400mm,而荒漠地区的年降水量只有200mm左右。干旱或半干旱荒漠地带的主要特征就是缺水。

    在年降雨量200mm以下的沙漠地区,普通维管植物难以存活,所以,既不能通过种草,更不能通过植树造林进行沙漠治理,除非采用引水灌溉,但代价十分高昂。另一方面,化学固沙因为固定剂老化、二次污染及土地无法再利用而无法推广;机械固沙也因存在工程繁重、寿命短等问题,无法与现在的沙漠化速度相抗衡。

    荒漠地带的形成往往是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这样的话,不太可能长树。如果是年降水量在200mm到400mm之间,往往就是草原地带,长树也不合适,长草很好。地表生长的植物跟当地的降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例如我国极为干旱的南疆和田地区的年降水量为39.6mm,而水分的年蒸散量却为2648.7mm;如果再通过具有强蒸腾速率的植树造林固沙,实际上就等于给本来就极为干旱的地区再插上大量抽水机,使本来就入不敷出的水分平衡失调现象更加恶化。所以,植树造林并非沙漠治理的万应灵丹。

    因此,植树治沙必须在一定的水分支撑下,在水分有保证的情况下。目前,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于沙漠、戈壁和极度干旱区,目前是不宜治理的,重点是预防保护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破坏。

二是对于沙区、沙漠绿洲等,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为前提,因地制宜地以草先行,草灌为主,草灌乔混交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并辅以农牧业建设。

三是对于沙化、退化草原地区,重点是实施以水定草、草畜平衡、围栏封育、划区轮牧、舍饲和半舍饲,同时发展草库伦,建设高产优质的灌溉饲草料地,以1∶20~1∶40的比例恢复、保护和改善草原植被,“建设一小块、保护一大片”,给草原以休养生息机会,达到自然修复的目的。

四是对于农牧交错区,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

    五是对于沙漠周边适宜地区,营建防护林工程。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