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
01
2025
0

2003-2007全国造林面积是多少?

一、2003-2007全国造林面积是多少?

2004年全国完成营造林面积1.08亿亩,我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已超过7亿亩

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

我国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十八点二一

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

我国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十八点二一

总体生态状况仍不容乐观

本报北京1月18日讯 记者朱隽报道: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今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历时5年的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资源目前呈现出总量持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渐趋合理的良好态势,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已初见成效。

据悉,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已达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8.21%,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其中人工林保存面积为0.53亿公顷,居世界首位。

雷加富说,在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森林蓄积稳步增加的同时,森林质量也有所改善:林木平均生长速度加快,龄组结构、树种结构发生可喜变化,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面积比例上升了21个百分点。

清查结果还显示,我国林业所有制形式和投资结构趋向多元化。在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中,非公有制达20.32%;未成林造林地中,非公有制达41.14%。林业发展后劲较大,未成林造林地逐年增加,据统计2001年以来每年增长造林面积800万公顷以上。

本报北京1月18日讯 记者朱隽报道: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今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新闻发布会上说,从本次清查结果看,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总体生态状况仍不容乐观。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全国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

林地流失依然严峻。清查间隔期内有1010.68万公顷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改变为非林业用地,林业用地流失面积虽然与第五次清查相比,减少了70.74万公顷,下降了6.54%,但形势依然严峻。

林木过量采伐相当严重。部分地区超限额采伐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全国年均超限额采伐达7554.21万立方米。

森林经营水平普遍不高。森林抚育不及时,枯损量较大幅度增加,森林质量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善。

《人民日报》 (2005年01月19日 第六版)

三、中国的森林覆盖率?

在2007年APEC会议上,中国对世界承诺,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20%。如今,这一承诺提前实现。据国务院最近公布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达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0.36%。其中,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9.6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人工林天然林大幅增长

5年间森林面积净增2054.30万公顷

此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与上次清查间隔5年。在此期间,我国森林面积净增2054.30万公顷,森林蓄积净增11.23亿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046.18万公顷,后备森林资源呈增加趋势,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8.21%提高到20.36%,上升了2.15个百分点。

2.15个百分点看似微不足道,但对每年有巨大木材市场需求、森林采伐不可避免、造林存活率有待提高的我国而言,并非易事。在这5年间,每年营造8000万亩人工林,人工林面积净增843.11万公顷,蓄积净增4.47亿立方米,充分显示了我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的成就。在人工林增加的同时,我国天然林面积净增了393.05万公顷,比上次清查多26.37%,天然林蓄积净增6.76亿立方米,是上次清查的2.23倍,呈明显增加态势。

我国森林资源不仅在覆盖率和总面积上增加,森林质量也逐步提高,树种结构和林种结构发生可喜变化。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增加1.15立方米,每公顷年均生长量增加0.30立方米,混交林比例上升9.17个百分点。有林地中公益林所占比例上升15.64个百分点,达到52.41%。

四、APP(中国)的造林概况

APP(中国)造林概况——APP(中国)不断探索的造林实践

自2005年至今,APP(中国)在中国投资30多亿元用于人工林建设,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大面积人工造林,截止目前累计完成造林360余万亩,相当于4.2个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占全国行业造林的50%以上。

APP(中国)在华造林

在中国,由于大部分的纸浆。造纸公司为小型企业,在投资经费于环保和造林上有一定困难。鉴于此,APP中国大量投资兴建纸厂的同时,也大力植树造林,并提倡环保理念,希望藉此改变一般人认为国产纸不环保的形象。

截止2005年6月,APP(中国)先后在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地造林360余万亩。APP(中国)在大力营造人工丰产林的同时,始终保护保护环境。并积极与国内外林业科研单位和农林高等院校进行科研合作,以打造绿色产品。

APP(中国)与自然环境和谐——科技造林

在追求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前提下,APP(中国)不断努力将荒山、荒地等营造为经济、生态效益更好的丰产林。

合作造林,因地制宜的选择方式

为了充分调动当地农民造林的积极性,APP(中国)在各地造林就采用发包方式,造林发包以承包商承包为主。其中,承包商有当地村委会、村民小组、还有当地的林业公司和有营林经验的个人,承包面积根据自身租住和管理能力及劳动里数量确定,起具体运作由承包商组织当地劳动力或外来民工进行作业,公司只与各公司签定《造林承包合同》。

在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纸浆造纸与环境协调,以及提升科研管理实现持续发展等方面,APP(中国)都积累了自己的经验,独木不成林,APP(中国)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分享我们的经验,让造纸业能真正成为与环境友好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