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
30
2025
0

关于树木的资料

关于树木的资料

作用:1.树木能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清 洁,新鲜。一亩树林 放出的氧气够65人呼吸一辈子。

2.树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土,还能吸收各种粉尘,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各种粉尘20-60吨.。

3.树林能减少噪音污染。40米宽的林带可减弱噪音10-15分贝。噪音的污染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休息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可以说是人们的“敌人”。因此我们更要重视植树造林。噪音还可以使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听力减弱、耳聋、变傻,心脏、血压、神经等出现异常。甚至,还能让人在长期的噪音煎熬下死亡。这样树林就能使噪音减小四、五倍。

4.树木的分泌物能杀死细菌。空地每立方米空气中有3,4万个细菌,森林里只有300-400个。

植树造林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国家还专门规定了在三月十二日这天为植树节。植树造林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

5.树可以减低温度,和提高湿度。30度气温可以降到二十几度左右。

特点:

树是具有木质树干及树枝的植物,可存活多年。一般将乔木称为树,主干,植株一,分枝距离地面较高,可以形成树冠。树有很多种。

树是一种数据结构,它是由n(n>=1)个有限结点组成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集合。把它叫做“树”是因为它看起来像一棵倒挂的树,也就是说它是根朝上,而叶朝下的。

参考:

植树节、护绿的资料,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1979年2月23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植树节是为了保护倡导人民种植树木,鼓励人民爱护树木,提醒人民重视树木。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都是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 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了计算: 一棵50年树龄的树,以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 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 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 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 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 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 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