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
16
2024
0

碳排放权交易主体?

一、碳排放权交易主体?

初期交易主体为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条件成熟后,扩大至其他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适时增加符合交易规则的其他机构和个人参与交易。

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排放交易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目前环境保护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密切相关,而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如煤和石油。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7 月 16 日正式启动,交易中心设在上海,但登记中心设在武汉,首批参加全国碳市场的为2225家电力企业,覆盖碳排放量约40亿吨。中国碳市场覆盖排放规模已超过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中国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

三、如何申请碳排放权交易?

以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开户流程为例。  

1、开立银行账户

投资者需要先开立银行账户,目前可以在交易所结算银行全国任意网点办理银行账户或者银行卡开户手续。之前已有对应银行卡的可以忽略这一步。(每个交易所结算银行不一样,比如天津交易所的是招商银行)

2、合格投资者确认个人投资者需要符合年龄在18到60周岁,金融资产不少于30万元人民币等条件。(每个交易所开户资金门槛不同,有的更高,有的更低。)

3、选择交易会员交易所实行会员管理制,投资者可以自行选择交易会员,办理交易账户开户手续。

4、联系交易会员,提交资料

个人他偶组字和开户需要提交:开户申请表、风险揭示书、身份证复印件,交易所会员审核无误后,开立交易账户。

5、签署三方存管协议

投资者到交易所结算银行签署三方存管协议。

6、入金、下载客户端

通过网银或者银行柜台,办理入金,在交易所网站下载客户端后,转账入金即可交易。

四、什么是碳交易?什么是碳排放权?

  碳交易: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

  碳排放权:碳排放权是具有价值的资产,可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减排困难的企业可以向减排容易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权,后者替前者完成减排任务,同时也获得收益。这就是碳交易的基本原理。专家认为,碳排放权可能超过石油,成为全球交易规模最大的商品。

五、交通领域的碳减排有望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这对推动公众绿色出行有何影响?

“双碳”即碳达峰和碳中和。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某一时点达到最大值,之后进入下降回落阶段,碳达峰是实现碳中和的前提条件,尽早地实现碳达峰可促进碳中和的早日实现。碳中和指一段时间内,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吸收、工程封存等自然、人为手段被吸收和抵消掉,实现社会活动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

交通运输是全球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交通运输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3%,是排在工业和建筑之后的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

(点击文档名称可打开链接查看相应文档内容介绍。)

  1. 绿色健康可持续交通建议(英) UNECE 2021
  2. 绿色健康交通行业的工作机会(英) UNECE 2020
  3. 典型城市绿色出行发展研究报告(2022年度) 交科院等 2022
  4. 中国县域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发展报告 SPIC&SIEMENS 2022
  5. 国家货物运输和物流总体规划手册(英) UNECE 2021
  6.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区域的碳中和 - 碳中和概念下的技术相互作用(英) UNECE 2022
  7. 绿色低碳标识白皮书 AII 2022
  8. 碳中和碳达峰行业汇编 绿色工业创新联盟等 2022
  9. 航空运输脱碳(英) ITF 2021
  10. 绿色示范公路建设方案 湖北 2020
  11.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绿色公路建设实践 广西交投 2021
  12. 数字化驱动的运营改进如何减少全球货运排放(英) ITF 2022
  13. 低排放和零排放车辆的标准化标牌和路面标线(英) Austroads 2022
  14. 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 生态环境部 2022
  15. 中国城市公共领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与路径研究 ITDP 2020
  16. 紧凑型城市方案——电气化 ITDP 2022
  17.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具 邓立 2022
  18. 道路运输可持续能源和动力系统的技术选择图(英) ERTRAC 2022
  19. 城市绿色出行指数白皮书——交通出行碳足迹与碳排放计算框架 阿里&浙大 2022
  20. 2022城市零碳交通白皮书 清华 2022
  21. 广东省道路交通净零排放路线图 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 2022
  22. 个人碳账户研究设计 50人论坛 2022
  23. 中国主要汽车集团低碳化转型表现 绿色和平 2022

(至2022年11月19)

  1. “一带一路”倡议与可持续交通(英)GIZ 2020
  2. 合作气候行动——制定更雄心勃勃的气候政策的先决条件 GIZ 2020
  3. 中国电池交换和电池即服务(BaaS)概述(英)GIZ 2022
  4. 迈向零排放:中国气候路径概述及其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英) GIZ 2021
  5. 德国可持续建筑证书(DGNB)认证体系新建建筑标准集 2020
  6. 2022新型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发展研究报告 车百智库 2022
  7. 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城市交通规划指南(第二版)GIZ 2022
  8. 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城市交通规划指南(第2版)(英)正文及附件 2021
  9. CRTEM-HBEFA 中国道路运输排放模型(英) GIZ 2021
  10. 绿色交通转型中的轻、微型电动交通工具——中德两国的监管方法、管理挑战与市场潜力 GIZ 2022
  11.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对交通方式转变的影响与二氧化碳减排潜力研究 GIZ&清华 2022
  12. 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气候目标及行动建议 giz 2022
  1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文件汇编(2022版) 中国能源研究会等

(至2022年09月28日)

  1. 2022年绿色出行城市工具书 中规院
  2. 京东物流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 2021
  3. 物流园区碳中和指南 京东物流&施耐德 2022
  4. 以可持续发展为引领,打造智能低碳企业 德勤&SAP 2022
  5. 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实务手册 清华 2019
  6. 减碳友好行动指南 阿里&埃森哲 2022
  7. 探讨新形势下“碳中和”——智慧园区的实现路径 2021
  8. 中国“双碳”产业发展机遇白皮书 鲸准 2021
  9. ICT产业碳达峰碳中和白皮书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2022
  10. 2021净零排放准备指数 毕马威 2021
  11. 2021中国乘用车双积分研究报告 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 2021
  12. 低碳出行让生活更美好——共享电单车社会价值报告 极光&西安交通大学 2021
  13. 自动驾驶卡车:使得道路货运更安全、清洁和高效(英) WEF 2021
  14. 绿色交通标准体系(2022年)
  15. 数字碳中和白皮书 中通服 2022
  16. 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 中规院等 2022
  17.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2022
  18. 面向零碳出行——城市公众意识、行为及驱动因素研究 益普索&南方周末&能源基金会 2022
  19. 西门子中国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 2022
  20. 交通运输碳中和计划(英)2022
  21. 物流园区碳中和指南 ECSC&京东物流 2022
  22. 中欧2022ESG白皮书_CEIBS 2022
  23. 城市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工作重点 2021
  24. 碳中和领域的数智化实践简析报告 甲子光年 2022
  25. 碳中和:欧洲企业助力中国实现2060愿景 2022
  26. 迈向碳中和:中国道路交通领域中长期减排战略 世界资源研究所 2022
  27. 安全绿色出行设计指南——让公共交通安全可达 中规院&世界资源研究所 2020
  28. 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 中规院 2021
  29. 中国道路交通2050年“净零”排放路径研究 世界资源研究所 2019
  30. 城市的交通净零排放-路径分析方法、关键举措和对策建议 世界资源研究所 2019
  31. 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的分析与思考 陆化普 2021
  32. 智能驾驶与城市低碳出行 CiDi 2021
  33. 绿色出行创建标准和配套政策研究报告 交科院&能源基金会 2021
  34. 湖北碳市场建设经验 2021
  35. 汽车、交通、能源协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与政策研究 2022年
  36. 科学碳目标设定手册 罗戈&WWF 2019
  37. 交通运输行业科学碳目标设定指南 罗戈&WWF 2019
  38. 碳中和行动报告 远景 2022
  39. 人工智能助力城市“双碳“目标达成白皮书 CIC 百度 2021
  40. 数据中心碳核算指南 2022
  41. 浙江省数据中心综合能耗核算指南 2022
  42. 城市交通大脑及在路网排放研究上的应用 中山大学
  43. 智能技术赋能碳中和的九大应用场景报告(中文版)GSMA
  44. 绿色发展2030 华为 2022
  45. 2022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 罗戈研究
  46. 碳中和背景下德国能效政策研究报告-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
  47. 武汉市交通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世界资源研究所 2019
  48. 中国净零碳排放标准化路径指南 仲量联行 2022
  49. 省级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汇编(第三版) 2022
  50. 行人优先——创建步行友好城市的工具书 ITDP 2019
  51. 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 北理工 2022
  52. 碳排放达峰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2021
  53. 技术和可持续运输白皮书(英) Liftango 2022
  54. 2021年 双碳背景下的绿色出行趋势 易观智库
  55. 智能共享助力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视频) 王先进 2021
  56. 碳中和背景下低碳科技关键技术发展与机遇-前瞻碳中和战略研究院 前瞻 2021
  57.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生命周期评价应用发展白皮书 中创绿发 2021
  58. 数字化低碳节能解决方案 中电科安 2021
  59. 数智碳中和 落基山&百度 2022
  60. 绿色港航与环保治理政策浅释 杨乐能 2021
  61. 环保行业2022年年度策略:双碳扣元音,律吕更循环 东吴证券-2022
  62. 零排放汽车转型如何助力中国汽车领域碳达峰和碳减排 绿色和平 2021
  63. 腾讯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线报告 2021
  64. 运输减碳报告(英) TRL 2020
  65. 净零排放系统运输策略设计报告(英)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2021
  66. 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 交科院 2021
  67. 碳中和背景下低碳科技关键技术发展与机遇 前瞻 2021
  68. 碳中和报告:迈向零碳——基于科技创新的绿色变革 红杉中国 2021
  69. 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革命 中信证券 2021
  70. 碳中和背景下的-十四五时期中国低碳发展展望 能源基金会 2020
  71. 碳中和愿景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 赛迪智库 2021
  72. 中国气候路径报告 BCG 2020
  73. 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2020 能源基金会(解读)
  74. “十四五”到碳中和的新增长故事 能源基金会 2020
  75. 古太古代—2021年中国碳中和行业研究报告-艾瑞咨询
  76. 七个维度看“碳中和”经济变革及机会 中泰证券 2021
  77. 中国汽车行业碳中和政策进展 中汽数据 2021
  78. 2021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 罗戈&箱箱共用
  79. 能源的未来:公路货运去碳化 德勤 2021
  80. 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 信标委 2022
  81. 英国净零交通关键政策、达标路径与发展经验
  82. 中国道路交通2050年“净零”排放路径研究
  83. 中通快递绿色发展蓝皮书
  84. 城市的交通净零排放-路径分析方法、关键举措和对策建议

(注:斜体表示本次更新内容,粗体表示重点内容。)

- End -

(点击文档名称可打开链接查看相应文档内容介绍。)

六、什么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基本定义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为一种配额交易机制,首先政府通过总量控制,向企业发放碳排放权配额,规定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上限额度,要求企业对其温室气体排放实行总量管理和减排,并对超出配额的排放设立罚则。

主要特征多样化的减排路径在碳排放交易机制的促进下,企业可根据自身成本,选择通过调整战略、改善经营模式、低碳技术改造,优化产品开发等各种方式自主减排,或直接从市场购买配额抵消超额排放量,达到减排成本最低化。主要特征引导转变发展方式碳排放权交易使政府及企业形成强烈的“减碳”意识,体现碳排放空间的量化价值,引导投资趋于低碳领域,推动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和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七、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核心途径?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为一种配额交易机制,首先政府通过总量控制,向企业发放碳排放权配额,规定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上限额度,要求企业对其温室气体排放实行总量管理和减排,并对超出配额的排放设立罚则。

主要特征多样化的减排路径在碳排放交易机制的促进下,企业可根据自身成本,选择通过调整战略、改善经营模式、低碳技术改造,优化产品开发等各种方式自主减排,或直接从市场购买配额抵消超额排放量,达到减排成本最低化。主要特征引导转变发展方式碳排放权交易使政府及企业形成强烈的“减碳”意识,体现碳排放空间的量化价值,引导投资趋于低碳领域,推动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和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八、碳排放权交易个人怎么开户?

碳交易个人开户怎么开户?

1、要进行碳交易的个人应该要到银行开立相关账户。

2、然后向交易所提交开户申请表、身份证、个人账户以及风险提示函,在交易所审核无误之后会给予开通。

3、然后成功开通的用户需要到银行签订三方存管协议,这些用户可以到国内任何一家银行办理相关业务。

4、随后用户就可通过自己的信息登录到交易所,看准自己的需求将资金转入之后即可进行交易。

九、碳排放权和碳交易有什么区别?

碳排放权是碳产生废物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给的权利碳交易是含碳物质进行买卖

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什么平台?

碳排放交易所在上海,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易机构”)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以下简称“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中国有7家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碳排放权交易所。分别是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和重庆碳排放权交易所,但这七个都是试点交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