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
14
2025
0

个人如何买碳配额?

一、个人如何买碳配额?

个人买碳配额

个人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之一,可以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个人参与碳交易需要向排放权交易提交申请,经审核后开立交易账户,再领取席位号、绑定银行卡、网银签约等一系列操作后,投资者便可通过网上交易客户端和手机APP进行交易。

二、如何获取碳排放配额?

企业可以从政府那里免费获得或通过拍卖等方式购买配额,也可以和其他企业进行配额交易,这就是碳排放权的“交易”。

每年,企业要在规定的时间提交与其上年度核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等的配额,以完成其配额清缴义务。这一行为俗称为履约。

比如,一家能效水平高的企业,虽产量高,但排放总量不大,排放强度低于行业90%的企业。地方部门向其核发了2018年碳配额10万吨,而企业2018年实际碳排放量仅9万吨,那么手中就盈余了1万吨碳配额。盈余部分可留待下年使用,或卖给其他企业获得收益。

一家能效水平低的企业,产量高,排放总量大,排放强度位居行业前10%。地方部门向其核发了2018年碳配额10万吨,而企业2018年实际碳排放量11万吨,那么2019年履约时,就缺少1万吨碳配额。

企业可在规定日期前向其他企业购买,或者用碳交易覆盖范围以外的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来抵消其部分的碳排放。

这种减排项目,常见为可再生资源或森林项目。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出台的《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具有生态、社会等多种效益的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优先纳入全国碳市场。

三、企业如何获得碳配额?

现在企业的碳配额还仅限于火力发电企业,对于一般的企业,现在国家还没有碳配额,碳配额的出现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社会效益。

碳配额的限制倒逼企业加大环保力度,增加环保投资,这样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争取早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四、如何获取个人碳排放配额?

个人碳排放配额可通过平台累积个人碳积分获取。碳积分值即是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通过支付宝挂号进行调查,登记,申报累积到一定数值。

五、企业如何申请碳排放配额?

企业申请碳排放配额方法:

首先,有意愿的企业应申请账户开立,提交一般持有账户和交易账户开立申请材料,经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和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审核后完成开户。

第二步,通过备案自愿减排交易平台系统购买符合配额清缴抵销条件的CCER,于2021年12月10日前向所属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交清缴申请表。

第三步,2021年12月15日17时前登录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一般持有账户,按照经确认的申请表注销CCER。

最后,登录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提交履约申请时选择已生成的CCER进行履约。

六、碳排放权配额如何获得?

排污权交易的一般做法是:政府机构评估出一定区域内满足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并将其分成若干排放份额,每个份额为一份排污权。

政府在排污权一级市场上,采取招标、拍卖等方式将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排污者购买到排污权后,可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排污权买入或卖出。

七、植树造林如何获得碳指标?

农户可以选择直接参与、经营权转让参与、股份制参与三种方法。

直接参与:直接承接政府(或政府组建的公司)计划的年度各项营林生产活动,验收以后获取相应碳汇补贴。

经营权转让参与:将林地经营权流转给政府(或政府组建的公司),由他们实施碳汇,农户获取流转林地的补贴。

股份制参与:资源变资产,将自己承包经营的林地资源作价入股,共同经营承接碳汇项目,获取收益。

八、企业获得碳配额后如何操作?

企业获得碳配额后除了用于自己的生产,多余的配额可以拿到碳交易所进行买卖交易

九、配额碳包括什么?

应该是“碳配额”,是指经政府主管部门核定,企业所获得的,一定时期内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当量计)的总量。包括三种模式:拍卖、免费分配、混合模式。

十、碳市场配额标准?

配额初始分配机制:配额的初始分配是指碳排放交易主管部门通过法定方式将排放配额分配给负有减排义务的主体。配额的初始分配关乎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主体的积极性以及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因而对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有效运作至关重要,涉及配额的取得方式、分配方法、早期减排者的公平待遇、新进企业或设备的公平竞争、政府对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宏观调控等问题。

1)取得方式:根据控排单位取得碳排放配额是否支付对价,将配额分配分为有偿分配和无偿分配。从各试点的配额方案来看,我国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方式目前主要采用混合方式:以无偿分配为主,有偿分配为辅。其中,上海、重庆、湖北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则采用无偿分配的方式。

2)分配方法:如上所述,目前我国初始分配方式分为无偿分配和有偿分配两种。其中,无偿分配按照分配的参照标准不同又分为基于“祖父法则的分配”(grandfathering allocation, GF)和基于“标杆法则的分配”(benchmarking allocation, BM)。祖父法即按照控排单位的历史排放量(采用近几年的平均值)确定配额,适用于生产工艺产品特征复杂的行业,其优点在于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对数据的要求量小,但其缺点也很明显,比如变相奖励了过去排放量高的企业,对较早采取减排行动的企业有失公平,没有考虑到企业近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于新进入的企业缺乏历史排放数据作为参考等等。杠杆法即以碳排放强度作为行业基准值,某行业的碳排放量代表某一生产水平的单位活动碳排放量水平,并用来作为碳交易中的配额初始分配参考指标,适用于生产流程及产品样式规模标准化的行业。 有偿分配主要分为拍卖和政府定价两种。我国每个碳交易所采取的配额分配方法不尽相同且较为复杂,其中七个试点地区的配额分配方式如下:

天津:天津市的配额分配采取了祖父法则和标杆法则相结合的方式,对电力、热力采取标杆法则进行碳排放配额的初始分配,而对于其他行业则采取祖父法则。在采取祖父法则的同时,天津通过引入绩效系数对早期减排进行鼓励和补偿的做法值得肯定。之所以对电力和热力采取标杆法则,是因为按照实际产能分配和调整配额可以促使排放水平在基准以下的企业改进技术,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减轻该行业的配额压力。

北京:北京碳排放配额的初始分配分为既有设施的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新增设施的碳排放的配额分配两种。其中,既有设施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根据行业不同分别采取基于祖父法的分配和基于标杆法的分配。对于2013年1月1日之前投运的制造业、其他工业和服务企业采取基于祖父法则的分配;对于供热企业(单位)和火力发电企业在2013年1月1日之前已投入运行的排放设施采取基于标杆法则的分配。北京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分配方式,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等优势。但是,基于祖父法则的分配方法并没有考虑早期减排者的配额补偿问题,从而造成早期减排者获得的配额少于未从事早期减排者,有失公平。

上海:上海与天津、北京类似,也采取了祖父法和标杆法相结合的分配方法。不同的是上海对适用分配方法的行业部门的划分更加细化。对于电力、航空、机场和港口行业,适用标杆法则;对于工业行业和商场、宾馆、商务办公建筑及铁路站点行业,则适用有区别的祖父法则。其中,对工业行业允许分配配额给新增项目,而对商场、宾馆、商务办公建筑及铁路站点的新增项目没有纳入配额管理。

深圳:深圳的配额分配实质上采取了变通的杠杆法则。深圳为每个参与碳排放交易的管控单位制定目标碳强度,而标杆法则是针对整个行业制定目标碳强度。标杆法则确保了同一部门内的企业公平竞争,深圳的方案则因为注重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特性(如减排潜力、技术水平、减排承诺等)而更加具有灵活性。

广东:广东省的碳排放配额虽然也采取祖父法则和标杆法则相结合的方法,但是并未明确两种分配方法的适用范围。此外,基于历史排放的分配方法也没有考虑到早期减排者的配额分配问题。

重庆:重庆的配额分配方案与以上几个试点明显不同,既没有采取标杆法则也没有采用祖父法则,而是创新地提出了“分配基数+配额调整”的全新思路。重庆的配额分配分为三步,即申报、分配和调整。

湖北:湖北碳排放配额实质采取了祖父法与变通了的标杆法则相结合的形式。湖北对于电力企业的配额分配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实际上是祖父法则的应用,第二步的增发配额中的标杆值类似于标杆法则中的部门平均单位发电量碳排放量。此外,祖父法则的适用也没有考虑到早期减排者的分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