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与伦理的关系是什么?
工程伦理指在工程中获得辩护的道德价值。
二、工程伦理与工程师伦理是否是一回事?
是一回事。
工程伦理又称工程师伦理,是工程技术人员(包括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包括工程设计和建设,以及工程运转和维护中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研究。这是一个新的应用伦理学领域。它是从“工程问题”提出来的。把这些问题提到道德高度,既有助于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又有助于保证工程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工程风险。
三、工程伦理的特点?
1. 广义的工程概念:工程是由一群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在较长的时间周期内进行协作活动的过程。
2. 狭义的工程概念:工程是以满足人类需求的目标为指向,应用各种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手段,调动多种自然与社会资源,通过一群人的相互协作,将某些现有实体汇聚并建造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的过程。
3. 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人类的工程实践都表现为动态的过程。
4. 作为社会实践的工程,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量:①工程活动本身具有社会性②工程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5. 工程实践具有与现代科学实验相似的因素(不确定性和探索性)表现在:
①工程活动蕴含着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
②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人们的知识与技术总是不完备的。
③工程实践的后果往往会超过预期
6. 工程实践本质上也是一个探索性的实验过程。
7. 伦理和道德的区别在于道德更突出个人因为遵循规则而具有德行,伦理则突出依照规范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伦理和道德都强调值得倡导和遵循的行为方式。
8. 功利论者关注的重点是行为的后果而非动机,义务论者更关注人们行为的动机。
9. 义务论的名言:“取义成仁”,不能“趋利忘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0.价值标准的多元化以及现实人类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常常导致再具体情境之下的道德判断
第二章
1. 工程总是伴随着风险,这是由工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2. 工程风险的人为因素:①工程设计理念是事关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②施工质量的好坏也是影响工程风险的重要因素;③操作人员是预防工程风险的核心环节。
3. 在现实中,风险发生为零的工程几乎是不存在的;工程风险可接受性是指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对工程风险的承受和容忍程度,工程风险的可接受性是相对的。
4. 相对性的差异在专家和普通民众之间体现的更加明显,一般公众往往会过高地估计与死亡相关的低概率风险的可能性,而过低的估计与死亡相关的高概率风险的可能性。
5. 质量事故发生时,监理工程师需按一下程序处理:
①暂停该项工程的施工,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②要求承包人尽快提出质量事故报告并报告业主;
③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进行审查,分析等,对承包人提出的方案予以审查等并指令恢复该项目工程;
④对承包人提出的有争议质量事故责任予以判定。
6. 事故预防包括:对重复性事故的预防,对可能出现事故的预防。
7. 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整体主义,制度约束。
8.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反映了整体主义原则,只关心局部得失就会陷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困境。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万物皆一,万物一齐,物无孤立之理 表达万物普遍联系,整体主义的思想。
9. 制度约束原则: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其次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问责机制,最后还要建立媒体监督制度。
10. 工程风险的评估途径:专家评估,社会评估,公众参与。
11. 专家评估相对于其他评估而言是比较专业和客观的评估途径。
12. 社会评估所关注的不是风险和利益关系,而是广大民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方面,他与专家评估互补,使风险评估更加全面和科学。
13. 与专家评估相比,由公众参与的风险评估范围更加广泛,所代表的利益更加全面,看待问题的视野也更宽阔。
14. 工程师的伦理责任一般来说要大于或重于职业责任。
15. 职业伦理是职业人员在自己所从业的范围内所采纳的一套标准。
16. 工程师对企业或公司的利益要求不应该是无条件的服从,而应该是有条件的服从,尤其是公司所进行的工程具有极大地安全风险时,工程师更应该承担起社会伦理责任。
17. 工程师必须把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
四、体制伦理与政策伦理的区别与联系?
制度伦理学亦称“体制伦理学”。是以制度伦理为研究对象的伦理学。
制度伦理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人类道德生活中各种人伦关系中某些道德活动方式的稳定形式及规定规则,是与政治法律制度并存的一部分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的道德法典。
政策伦理理论是关注伦理和价值的维度。
五、西方伦理与东方伦理的区别?
区别:
1、东方思想更切实更健全,西方思想更抽象,更理智。
2、西方伦理根据个性,东方伦理根据家庭。
3、西方伦理尊重个人权利,东方伦理蔑视个人权利。
中国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特征。
一、家国同构基础上的忠孝伦理。中国古代宗法社会保留着氏族社会重视家族血缘关系传统和认同,家国同构是其显著特征。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家庭的基本结构与成员间的亲情关系被推而广知得用作国家的政治结构原则和社会人际伦理范型。
二、公忠爱国的整体主义精神。中国伦理思想以家族和群体为本位,认为人之所以优于和高于动物,在于人成能群,彼不能群。是个人为家族和国家的一份子,强调整体利益和群体价值,主张天下为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三、仁爱和谐的伦理情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仁爱,推崇和谐,向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国与国之间的睦邻友好,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四、以义制利的道德价值追求。中国伦理思想重视义利之辩。励志片曾被看作是人生之大防。我为学之根本,治乱之总纲。其他诸如人禽之辩,王霸之辩、志功之辨、理欲之辨、才性之辩、仁富之辩等莫不是义利之辩的展开和深化。
五、修身为本的尊道贵德传统。在中国伦理思想中,立德、比立功、立言更为重要,德被认为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无论是个人身处何种社会阶层。
六、包容会通的伦理文化胸怀。中国伦理思想传统,崇尚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念,既相互辩难,又相互吸收。
西方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特征。
一、价值两分的张力结构。西方伦理学思想传统从形成伊始具有两分张力的特征。具体地说,首先,它本身的源头是二元性的,有古希腊美德伦理和希伯来宗教伦理所构成的两希传统本身具有异质的特征。
二、神人二元的伦理互竞。两希传统的源头实际预订了西方伦理思想不仅始终无法真正逾越双轨并行的思维轨道,而且也不得不时常面对两种传统之间的竞争局面。
三、个人和权利优先。个人中心、权利优先决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本质特征。实际上从苦希腊罗马开始,个人及身份特性便凸显于公共视野之中:人从一开始就被置于城邦——国家的公共视野之中,而不是置身自然人伦关系之中。
四、道义论与目的两分。道义论和目的论是伦理学的两个不同或相互对立的基本取向。他们分别以道义和目的为伦理思想的宗旨。
六、植树造林工程的利润?
植树造林人工用的多,利润百分之四十左右可以搞
七、古代伦理与现代伦理不同之处?
1 古代伦理与现代伦理有很多不同之处。2 古代伦理更加注重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感,甚至有些倾向于权威主义和等级制度。3 现代伦理则更加注重个人权利、自由和平等,强调个人的选择和自主性,尊重多元化和包容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4 总的来说,古代伦理更加依赖传统和规范,而现代伦理更加关注理性和经验,追求更加公正和民主的社会秩序。
八、公共伦理与私人伦理的异同?
公共伦理和私人伦理都是道德规范,它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异同:
相同点:
1. 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原则和准则,旨在促进公正、诚信、责任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2. 无论是公共伦理还是私人伦理,都需要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和感受,以及社会的整体利益。
不同点:
1. 适用范围不同:公共伦理适用于公共领域,涉及到政府、社会组织、媒体等公共机构的行为准则;而私人伦理则适用于私人领域,涉及到个人、家庭、朋友等之间的关系。
2. 重点不同:公共伦理强调公正、平等、透明和责任,旨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而私人伦理则更注重诚信、尊重他人、关爱和宽容,旨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个人品德。
3. 法律约束不同:公共伦理通常受到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约束,违反公共伦理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而私人伦理则主要依靠道德规范和自我约束,违反私人伦理的行为通常只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4. 社会作用不同:公共伦理对于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私人伦理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和个人形象。
总之,公共伦理和私人伦理都是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适用范围、重点、法律约束和社会作用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九、工程伦理是水课吗?
不是的,
水课指很无聊、没意思的、没有什么内涵的课程,电子信息工程导论不是水课,是一个专业必修课,是计算机的必考课程。
十、从工程伦理学看?
任何人类活动的领域都不可避免的要进行行为决策,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涉及价值评价和取舍,这就是伦理问题了。
工程实践也是人类活动,所以会出现伦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