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足石刻都有哪些雕像?
大足石刻有千手观音像、华严三圣像、护法神像、阿弥陀佛胁侍观音、地藏王菩萨等 。大足石刻旅游景区是晚唐、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 , 以佛教题材为主 , 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 , 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 。
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 ,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 , 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 , 历时250多年 。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 , 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 。
二、青岛崂山石刻原文?
青岛崂山石刻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珍品,其原文是刻在崂山山腰岩壁上的。这些石刻以“三教九流”为主题,包括了儒、道、佛三教以及文、史、哲、经、诗、书、画、音、医等九流。这些石刻不仅以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而著名,同时也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三、崂山绿石刻什么字?
.摩崖刻石“波海参天”、“始皇二十八年游于此山”。在太清宫东山路之东侧,楷书,上行“波海参天”字径1米,下行字略小。清末民初,太清宫道人为追记秦始皇曾游过崂山,请北京大学教师书写并聘青山村石工镌刻,据20年代书刊介绍,原辞为“始皇二十八年游于此山书”,后人为避秦代刻石之嫌,将“书”字凿平。旁有游记一篇,已漫漶不清,“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79年修复。
四、大足石刻有哪些精美雕像?
大足石刻中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石刻造像就是千手观音像了,这尊距今八百余年的千手观音像被赞誉为人间一绝、天下奇观,是我国最大的集雕刻、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代表作品,更是重庆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
五、大足石刻有哪些经典雕像?
1.北山摩崖造像北山(古名龙岗山)摩崖造像以佛湾为中心,是大足县最早创建的石窟摩型像群。造像崖面高300米,造像高7米~10米,龛窟密如峰房,分为南北两段,南段多为晚唐和五代时期的作品,造像风化剥蚀较甚;北段多为两宋时期作品,保存较好。有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始凿于唐景福元年,五代至南宋绍兴年间为开凿的最盛期,历时270余年,造像近万尊,以其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而著称,展示了晚唐至宋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和变化。
2.宝顶山摩崖造像宝顶山共有石窟摩崖造像18处,尚有10余处仅有零星作品,由宋代名僧,号称“第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风于1179年~ 1249年(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凿制,历时70余载。造像以大佛湾和寺东面的小佛湾为中心,万尊造像题材绝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也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整体内容上,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又富有特色,无论是石刻的思想内容、工程设计,还是雕刻技法,都将大足石刻推向极致。
3.南山摩崖造像南山(原名广华山)造像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有造像5窟,是一处重要的道教造像区。主要有三清古洞、后土来母龛、龙洞、真武大帝龛等道新题材,是我国石窟艺术中罕见的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备的道教造像群。在中国宋代道教石窟中,三清古洞雕刻最为精美,也是最完备而有系统地反映宋代道教神系的实物资料,有着极高的宗教和历史、艺术价值。
4.石篆山摩崖造像石篆山造像成于1082-1096年(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三年),为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其中,第6号为孔子造像,正壁刻孔子坐像,两侧壁刻孔子最著名的十大弟子。第7号为三身佛龛,第8号为老君龛,正中凿中国道教创始人老子坐像,左右各立7尊真人、法师像。
5.石门山摩崖造像石门山造像开凿于1094--1151年(北宋绍圣元年至南宋绍兴二十-年),有造像12龛窟.石门山摩崖造像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在这里仙佛、鬼神共居一区,如第2号的千里眼像,眼如铜铃,似能目及千里;顺风耳面貌丑怪,张耳作细听状。第7号独脚五通大帝,左脚独立于风火轮上,广额深目,口阔唇厚,袍带飞扬,有来去如风之势。
六、德阳石刻公园雕像详细介绍?
德阳石刻公园雕像群,位于四川省工业重镇德阳市旌阳区的公园。
全长1080余米。
由五组大型浮雕群、三十五个木雕拱门、三十二根蟠龙石柱组成,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现代艺术石刻雕塑群。
墙体全部由本地产石料雕刻砌筑而成,虚实结合,韵律恰好,高潮迭起,表现出自然、生命、民族团结等宏伟主题,充分显现了中华民族古朴典雅、深厚凝重的文化精髓。
七、伏羲摩崖石刻雕像好玩吗?
好玩,强烈推荐游玩。
摩崖石刻,也是鼓山名胜之一。据记载,鼓山摩崖题刻共有180处,估计全山石刻不下300多处,有喝水岩下石壁上刻的“寿”字,字径为4米,为南宋大书法家朱熹所书。
纵观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当代,前后延续近千年,内容丰富,字体篆、隶、行草、楷俱全,其中有宋代蔡襄、李纲、赵汝愚、朱熹等人的手迹,堪称福州碑林,对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福州城内,鳌顶峰、戚公祠、蓬莱峰、金粟台等处,亦有从宋代至近代摩崖石刻100多处。鳌顶峰上北宋淳化元年吕文促的题名石刻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
八、崂山石刻什么意思?
崂山石刻指的是在崂山地区发现的石刻文字和图案,主要分布在崂山山脉的岩石和洞穴中。这些石刻最早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是古代人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崂山石刻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文字、图案和符号等。其中,文字主要是古代人们的题字和诗歌,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图案则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器物等,形象生动,富有艺术价值。这些石刻在历史长河中历经风雨侵蚀和岁月磨砺,依然能够保存下来,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它们不仅是研究崂山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也是见证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文物。总之,崂山石刻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遗产,让它们永远流传下去。
九、石刻雕像是什么意思?
石刻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石刻属于雕塑艺术是运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中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
十、伏羲石刻雕像是什么年代?
1972年出土于山东临沂吴白庄汉画像石墓,现藏于临沂市博物馆。此为墓前室北壁立柱,高122厘米,宽43厘米;画像高118厘米,宽35厘米,浅浮雕。上部刻人首蛇身的伏羲像。伏羲右手执规,胸前有一日轮,内中有金乌和九尾狐;两侧有仙人、鸟首环绕。在汉代人的信仰体系中,九尾狐是德行瑞兽,且九为阳数之极,代表着阴阳中的阳。在石下部有一“山”字形大树,树干两边有蛇尾神人,尾部与树干交连;树间有人、兽图案;树顶成三个平台,两边为玉兔捣制仙药,中间筛制仙药者为虎头人身有尾神兽形象。画面内容与汉代的升仙信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