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
02
2025
0

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资料?

一、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资料?

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1.什么是环境?

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索取生活资料的来源,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从其构成要素的特点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很发展的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社会环境指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从人们对环境要素的依赖和利用程度来看,又可将其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指人们居住、生活、生产、和学习的场所;生态环境指生活环境以外的各种自然要素,如矿藏、森林、野生动物、海洋等。

2.什么是世界十大环境问题?

答:一、沙漠化日益严重;二、森林遭到严重破坏;三、野生动物植物大量灭绝;四、世界人口急剧增加;五、饮水资源日渐匮乏;六、渔业资源逐渐减少;七、河流遭到严重污染;八、农药污染;九、地球表面温度明显上升;十、日趋严重的酸雨危害。

3.我国头号环境问题是什么?

答: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荒漠化土地262万平方公里,已占国土陆地面积的27.3%。50年来,我国已有1000万亩耕地、3253万亩草地和9585万亩林地变成流动沙丘,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荒漠化已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

4.什么是全球六大环境问题?

答:(1)人口增长或人口膨胀问题;(2)全球性气候变迁问题;(3)大气污染问题;(4)遗传学方面的变化,有些动物物种灭绝;(5)土地贫瘠化问题;(6)生态平衡问题。以上六大环境问题在热带雨林区,干旱区温带地区、海洋中表现比较严重。

5.公民环境权指的是什么?

答:公民环境权是指公民在良好环境下生活的权利。

6.当前世界有哪三大环境问题?

答:酸雨、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

7.世界地球日是哪一天?

答:4月22日

8.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答:6月5日

9.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

答: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

10.我国宪法中将环境分为哪两种?

答:分为生活环境和人工环境。

二、草原生态保护宣传资料?

草原是生态环境中的一种,地面被绿草所覆盖。既固化了土壤,保持了土壤的水分防止沙漠化。又可以对自然环境释放充分的氧气同时吸收有害的物质。对净化空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就必须保护草原,防止过度的放牧,让草原休养生息,这也是生态保护。

三、关于植树造林的资料?

每年的植树节为3月12日。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它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植树有益于子孙后代,“先人留下浓荫树, 后辈儿孙好乘凉。” 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将来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造林。如果面积很小,将来不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植树。造林的基本措施是: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适当密植,抚育保护,工具改革以及可能的灌水、施肥。

1、保持水土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重建是极为重要的。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盖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毁坏,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极大。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须植树造林,因为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左右。植树造林对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还能提供大量的劳动和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抵挡风沙

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风沙所到之处,田园会被埋葬,城市会变成废墟。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以减弱风的力量。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离,并行排列许多林带,再种上草,这样风能刮起的沙砾也就减少了。

3、经济建设

植树造林能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不少水果、药材都是林产品;茶叶、橡胶、新碳等都是树木的贡献。树林的用处真是大得很。

四、关于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资料?

1.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资料有很多,而且涉及很多内容。

2.例如水文方面的资料主要有:河流的流域面积、历史洪水数据、河流干支流分布图等。涉及污水治理的资料包括:沿河群众人口、企业数量及排污、农业种植面积、养殖牲畜情况等;涉及水生态方面资料包括: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湿地面积、水域岸线长度等。

3.只有收集齐全各种资料后才能制定更切合实际的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五、植树造林资料怎么做?

公园成片林木可降低噪声5--40分贝,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量要多降低5--25分贝;汽车高音喇叭在穿过40米宽的草坪、灌木、乔木组成的多层次林带,噪声可以消减10--15分贝,比空旷地自然衰减量要多消减4分贝以上;在城市街道上种树,也可消减噪声7--10分贝,实践证明,在城市街道、空旷地以及房屋庭院种上绿树花草,能减轻噪声污染。

从林木防止噪声的效果来看,林带越宽越密越好。科学研究认为,在城市里,最少要有宽6米、高10米的林带,消减噪声效果比较明显,而且要求林带不宜离声源太远,一般在6--15米之间为好。

为了提高绿化消减噪声的常年效果,应尽量选用四季常绿树种,以乔木为主,灌木、花草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消声林带,效果会更佳

六、开荒植树造林受保护吗?

开荒植树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的保护和鼓励,但具体是否受保护取决于所处的地区、树木种类、土地性质以及当地的政策和法规。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瑞士等,植树造林被广泛认为是保护环境和促进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因此相关政策和法规通常会对此进行保护和鼓励。在这些地区,开荒植树造林可能受到减免税收、补贴、土地使用许可等优惠政策的支持。

然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中国、日本、韩国等,虽然也有植树造林的政策和法规,但具体情况可能因地区和树种而异。一些地区可能因为土地资源有限或者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而不鼓励开荒植树造林。此外,由于一些土地开垦行为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也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荒植树造林。

七、生态环保资料?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为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平衡,除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坚定的内心信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反映了新阶段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生态环境道德的总体要求是:热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的具体行为要求是: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要努力使保护母亲河行动成为广大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载体。 青少年要率先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

青少年既是生态环境道德的重点教育对象,更是生态环境道德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广大青少年要率先行动、开风气之先,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与和谐与共的人与自然关系理想状态和境界相适应,生态环境道德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要首先做到:

珍爱生灵。平等对待自然界中的其它生命体,不随意损害它们,保持生态系统平衡。不践踏草木,不攀折花叶,不虐-待小动物,不吃珍稀动等都是珍爱生灵。

节约资源。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资源有限,在地球上的人却不断增长。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纸张,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分类回收废物,生活简朴等等,都是节约资源。 植绿护绿。没有森林和植被等绿色,便没有人类,没有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命。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草、多养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绿色,都是青少年应尽的义务。

抵制污染。不当的生产生活行为,会带来很大污染。不乱扔垃圾、不用或少用难降解和难再生的物品、不焚烧秸秆、制止污染等都是抵制污染。

要把保护母亲河行动等活动作为青少年传播生态环境道德的舞台。发挥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公益特性,动员青少年宣传生态环境道德,用小手牵动社会这个大手。树立践行生态环境道德的模范,鼓励青少年监督、抵制违背生态环境道德的行为。

八、蚂蚁生态资料?

蚂蚁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蚁科。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记录了一万多种,估计可能的数目大约在2万种左右(Wilson,E.O.)。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由于各种蚂蚁都是社会性生活的群体,在古代通称“蚁”。据现代形态科学分类,蚁可分两大种群:蚂蚁类和白蚁类。

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9000多种,我国国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3-7年,蚁后则可存活十几年或几十年。一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年,甚至50多年。

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

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蚁卵约0.5毫米长,呈不规则的椭圆形,乳白色,工蚁体细小,体长约2.8毫米,全身棕黄,单个蚁要细看才易发现。雄、雌蚁体都比较粗大。腹部肥胖,头、胸棕黄色,腹部前半部棕黄色,后半部棕褐色。雄蚁体长约5.5毫米。雌蚁体长约6.2毫米。

蚂蚁为典型的社会昆虫,具有社会昆虫的3大要素,即同种个体间能相互合作照顾幼体;具明确的劳动分工;在蚁群内至少饿个世代重叠,且子代能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

另外要指出的,[白蚁]不是蚂蚁,白蚁除一样具有社会外,在生理结构上和蚂蚁有很大的差别。

生物的行为是指生物体进行的在外部可以察觉得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行为学就是研究这些活动的学科。形态和行为首先被人们注意,但是直到19世纪人们才获得生物行为研究的理论武器和实验手段。进化论学说将动物的行为提高到了适应性层次。

目前对生物行为的归类非常混乱。从遗传和发育的角度一般将其分为先天行为和后天行为,也就是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但这种分类方法并不常用,人们一般按照行为的功能对其划分,遗憾的是这种划分方式并不严格,存在大量的重叠区域。本站也将从这个角度为大家揭开蚂蚁世界的神秘面纱。

行为生态学(behavioral ecology)是行为学与生态学的交叉领域,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原因、发生或发展、适应功能、进化历史的一门科学。行为生态学是生态学科中最年轻的分支学科之一,这一学科在60-70 年代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随着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在遗传学的带动下生物行为的遗传研究蓬勃开展起来。现代的行为生态学融入了遗传学、生物进化论等等多学科,现代分子生物学也被应用到行为生态学的研究中来。

蚂蚁是现代动物体系的优势类群,拥有极为庞大的数量和极为复杂的社会结构。蚂蚁与其它各种生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据统计,在蚁巢内生活的各种节肢动物就多达3000种。种类多样的蚂蚁和相关物种的多样性,以及蚂蚁社会分工的多样性,造就了蚂蚁在行为上的多样性。

蚂蚁的行为是如此的斑斓和诱人,同时也是一个大迷宫,如同Wilson,E. O.所指,有时它会让博物学家们走上歧路。

蚂蚁被誉为“微型动物营养宝库”和“天然药物加工厂”,蚂蚁粉中粗蛋白含量高达51.23%,高于鸡、鱼、牛肉。蚂蚁也是著名的药用昆虫,蚂蚁及其制剂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对免疫功能过强,有抑制作用;对免疫功能不足,有促进作用。能缓解急、慢性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镇痛和催眠作用。还能增强胰岛内β细胞的功能,降低血糖。蚂蚁体内合成大量ATP,能抗疲劳,增强体力。具有显著清除自由基的效果,能延缓衰老,延长机体寿命。

蚂蚁被誉为“微型动物营养宝库”和“天然药物加工厂”,蚂蚁粉中粗蛋白含量高达51.23%,高于鸡、鱼、牛肉,含有20多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包含除色氨酸外的7种必需氨基酸,至于色氨酸,由于在酸水解环境下色氨酸全部被破坏,因此不能肯定不含有色氨酸。

在人体必须微量元素中,以锰、锡、铁、碘、铜、锌最为重要,而这些元素在蚂蚁中含量非常丰富,尤以锌为最多,达到110mg/Kg,远高于其它动物。

蚂蚁体内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三萜类化合物,如香茅萜、柠檬萜等。

九、植树造林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吗?

植树造林当然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

植树造林有哪些好处:

①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系统,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

②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土,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③自动的调温器,夏日树荫下气温比空地上低10度左右,冬季又高2-3度;

④天然除尘器,树叶上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烟尘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还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尘埃;

⑤制造氧气,树叶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体所需的氧气;

⑥消灭细菌,松、樟、榆等树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等病菌;

⑦消减噪声;

⑧可以用来造船、造家具等等;

⑨增加经济效益,增加木材及林产品的经济价值;

⑩最重要的是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降温增湿,调节环境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十、保护生态作者?

哲夫不仅是个作家,更是一名勇士——一名手执“笔枪”站在生态环保最前沿的“绿色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