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18
2024
0

云南当代诗人?

一、云南当代诗人?

雷平阳,1966年生于云南昭通,现居昆明,当代诗人,散文家,著有作品集多部,一级作家,曾获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何永飞,昆明新生代诗人。

祝立根,昆明新生代诗人。

胡正刚,昆明新生代诗人。

王单单,昆明新生代诗人。

二、云南当代人物?

马雅舒

马雅舒,1977年3月24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

1995年,参演首部电视剧《传奇人生》,正式进入娱乐圈 。2000年2月,主演古装神话剧《西游记后传》 。2004年6月,出演古装武侠剧《丝路豪侠》。2007年3月,主演现代情感剧《爱了散了》。2008年6月,主演年代爱情剧《宁为女人》。

2、杨丽萍

杨丽萍,1958年11月10日生于云南,中国舞蹈艺术家,第十届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1971年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之后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并以“孔雀舞”闻名。

3、王兟

王兟,云南大学理学学士、牛津大学哲学、政治及经济(PPE)学士、森林及土地管理专业硕士,现任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合伙人。2000年5月,王先生出任TOM.COM投资总监,同年7月升任TOM.COM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

4、杨善洲

杨善洲(1927年1月—2010年10月10日),男,汉族,中共党员,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人,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曾任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

杨善洲在退休之后,获得“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被誉为“活着的孔繁森”。

5、聂耳

聂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曾用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

三、以什么为代表的砂石育人是当代活愚公?

张贵顺。

60多年前,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在沙石峪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张贵顺带领下,村民们胸怀“愚公移山志”,劈山填涧,取土造田,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人间奇迹。

“山上松柏盖帽,山间果树缠腰,山底葡萄满园。”半个多世纪后,这个昔日艰苦奋斗的“愚公村”,早已将绿色种植、生态旅游、红色基因融入进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村里的人气儿也愈发高涨,“愚公故里”正在谱写着乡村振兴、科学发展的壮丽新篇章。

四、以谁为代表的砂石育人是当代活愚公?

河北省遵化县沙石峪人是当代愚公。在支部书记张贵顺为代表的党组织领导下,人民改天换地的榜样。

五、20世纪谁被称赞为当代活愚公?

他带领村民,历时30余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他用实干兑现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突出贡献;他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

他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被誉为“当代愚公”。

六、什么称赞为代表的沙石松人是当代活愚公?

沙石峪位于河北省遵化市中部,早先遍山青石板,缺土乏水长粮难,吃穿全靠国家救济。

凭着这股实干劲,乡亲们再不靠国家救济,他们一代接一代,愣是在光秃秃的荒山上垫出了1200亩梯田,用钢钎打下了16眼深水井,用铁锤凿出了254米长的隧道,周恩来总理先后两次来到沙石峪视察,赞誉沙石峪人为“当代活愚公”。

七、中国现当代云南创作的作品?

《天堂之旅》是著名画家、中国当代著名的独立学者王增弘2007年在云南大理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起初保存在部队荣誉室,后转移至部队史馆,在一次搬迁中遗失。

据说后来被一名私人收藏家高价购得,然而这位收藏家所购作品是真品还是赝品则无人知晓。该作品早期翻拍的图片,国家双核心期刊《政工导刊》2009年5期报道王增弘的专版中有刊登过,后期战旗报等媒体也报道过。该画作是王增弘22岁时创作的油画作品。学术专家评价,这件作品不仅反映了云南某部队重走长征路进藏勘察的历史事件,同时也是王增弘个人绘画风格形成期的典型代表作之一。

八、云南最出名的当代名人?

卢汉:

卢汉是一位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他是云南昭通人,曾在抗日战争中有重要的贡献。

他在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领导了起义,从而和平解放了云南。

九、称赞以什么为代表的沙石峪人是当代活愚公?

称赞以沙石峪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张贵顺为代表的沙石峪人是当代活愚公。

1957年,沙石峪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张贵顺,从山东省厉家寨村整山治水的改造经验中找到了突破发展困境的方向。他带领乡亲们移山造田、劈岭填涧。

“这些碎石就是当年开山时凿下来的。”周国军攥着小石头说,鏖战90多天后,两个山头被削平,5000多立方米石头填进山涧,填出了面积为3亩2分的“最大一块耕地”。

希望的种子播在这块耕地上。1958年秋天,800多斤玉米穰穰满家。到了1967年,沙石峪共造梯田1200亩,当年向国家交售粮食10万公斤。这些粮食被乡亲们称为“愚公粮”。

当年,周恩来总理两次视察沙石峪后,赞其为“当代活愚公”和“中国北方农业的一面旗帜”。后来,有167个国家和地区访问团先后慕名来到沙石峪取经,“当代愚公”精神闻名遐迩。

十、云南当代乡土文学代表作家?

沈从文代表作湘西文学写凤凰城翠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