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集体收益分配规则?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速了农村集体土地被流转、征用,农村集体收入逐年增加,而集体收入怎么分配就成了一个需要慎重考量的问题。那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分配原则是什么呢?分配流程是怎样的呢?
一、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分配原则
1.坚持民主决策。年度收益分配方案要坚持分配与积累并重,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见;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规范履行民主程序,主动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示公开。
2.坚持效益优先。依据当年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的净收入,确定分配额度和比例。参照先进地区做法,可分配收益不足10万元或户均可分配收益不足200元的,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可以不向成员进行收益分配,主要用于集体公共积累和发展集体经济。收益较多年份应控制分配额度,并结转下年使用,实行“以丰补欠”。
3.坚持同股同权。严格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中有关收益分配的约定,按照农户享有的股份份额进行年度收益分配,实行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4.坚守底线红线。严禁私分集体资产,严禁举债分配、亏空分配、清空分配,严禁因区划调整、班子换届等因素搞突击分红。年度亏损未弥补前经研究可暂不向成员进行收益分配。
二、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分配流程
1.财务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全面清查资产、清理债权债务,加大应收款项的清收力度;搞好承包合同的结算和兑现,按时足额收缴合同、租赁协议等所规定的上缴款等收益;在此基础上,准确核算全年的收入、支出、可分配收益。
2.制定方案。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负责核实年度收入、开支,根据章程制定年度收益分配初步方案;监事会负责审核方案是否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等规定。收益分配方案要广泛征求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的意见,提交村党组织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审议,并报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审核。
3.审议公示。将征求意见、镇级审核后修改的收益分配方案提交成员(代表)会议讨论、表决,应到股东(代表)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形成书面决议。表决通过后的方案需张榜公示,向全体成员公开,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4.组织实施。方案公示无异议后,制作收益分配表,由股权户代表签字确认后,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放给股权户代表,股权户代表收到款项后负责向户内成员分配。
5.结果备案。分配完成后,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集体收益分配方案、会议决议等书面材料、收益分配表,报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备案。
对于上文所述的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分配原则和流程,仅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各地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但大体上是没有差别的,建议想要了解自己所在地实际政策的朋友,到当地官网或者相关部门咨询为好。
二、村集体出租的土地收益怎么分配?
村集体土地租赁收入,须经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按通过的方案分配
三、民法典对村集体收益分配的规定?
一、要求确认农村集体财产收益分配方案无效或撤销的纠纷,是否受理?
村民对村民会议就农村集体财产收益形成的决议、分配方案不服,起诉要求确认决议、分配方案无效或撤销的,不予受理,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除外。二、村集体财产收益分配发生的纠纷,是否受理?集体财产收益分配的决议、方案,经村民委员会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因分配决议、方案的履行而起诉的,依法受理;没有分配决议、方案而起诉要求分配集体财产收益的,不予受理;认为分配决议、方案没有给予平等的村民待遇,起诉要求享受平等待遇的,不予受理。
四、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四种内容?
村集体经济组织当年可分配收益,应按照“提取公积公益金—提取福利费—向投资者分配—向成员分配—其他分配”的顺序进行分配。
1.提取公积公益金。公积公益金主要用于发展生产、转增资本、弥补亏损和集体公益事业,优先用于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强的产业项目,兴建成员集体受益的福利性设施设备。可分配收益未达到村集体经济组织设定的最低分配限额的,可以全部转为公积公益金;可分配收益较多的,公积公益金提取比例和数额由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会议民主确定。
2.提取福利费。福利费主要用于集体福利、文教、卫生、五保户、困难户、成员因公伤亡的医疗费及抚恤金等日常福利方面的支出。福利费坚持先提后用的原则,严格限制在提取数额内,不能直接用于减免水电费、物业费等应由成员个人支付的生活性费用,引导成员提高节约意识。
3.向投资者分配。按照出资合同、协议和章程的规定,分配给投资者收益。
4.向成员分配。村集体经济组织当年收益归全体成员所有,在缴纳国家税金、提取公共积累后,经成员(代表)会议确定,镇办审核同意后,可按股权设置方案进行分配。
五、在村集体土地上种树,收益归个人合法吗?
集体土地使用需要该土地所有权人同意,未经该集体经济组织同意的使用行为无效,不受法律保护。你可以请乡镇政府出面,要求擅自种树的别村村民限期自行处置。
六、村集体宅基地
村集体宅基地的管理与发展
村集体宅基地是指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由村委会掌握的、供农民个人或家庭居住和生产农副产品的土地。宅基地作为农村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在村集体宅基地的管理与发展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合理利用资源,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村集体宅基地的管理
宅基地权属明晰化:村集体宅基地的权属必须明晰,确保农民在根据法律法规取得宅基地使用权之后,能够合法稳定地使用自己的宅基地。村委会应该做好宅基地权属登记和证明工作,为农民提供权属证书,确保权益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宅基地规划管理:为了更好地利用宅基地资源,推动农村建设和发展,村委会应制定宅基地规划管理制度。宅基地规划应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和居住需求,合理布局宅基地,并规定宅基地的建设标准和要求,确保农民的宅基地利用效益最大化。
宅基地流转管理:为了更好地发挥宅基地资源的利用价值,村集体宅基地的流转也需要严格管理。村委会可以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宅基地流转管理的具体办法,明确流转的条件、程序和规则,并加强对流转过程中的监管,防止出现违规流转和恶意炒作的情况。
宅基地维护管理:村委会要加强对宅基地的维护管理,确保宅基地的质量和使用条件。在宅基地管理中,应强化对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和绿化等方面的管理,保障农民居住和生产的基本条件。
村集体宅基地的发展
加强宅基地规划
要实现村集体宅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宅基地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村委会应该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宅基地规划方案,合理布局各类宅基地,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宅基地资源,增加宅基地的经济效益。
拓宽宅基地的功能
为了更好地发挥宅基地的多重功能,村委会应该加大对宅基地发展的引导力度,鼓励农民利用宅基地开展农副产品生产、农村旅游、农业观光等经济活动。通过拓宽宅基地的功能,有效提高宅基地的利用价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提高宅基地管理水平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宅基地资源,村委会要加强对宅基地管理的组织和力度。通过加强对宅基地规划、流转、维护等方面的管理,提高宅基地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要加强对农民关于宅基地管理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加强政府的支持和保障
为了促进村集体宅基地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宅基地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政府应该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明确宅基地的权属和使用权益,为农民提供合法稳定的宅基地使用环境。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宅基地的经济扶持力度,为农民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宅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村集体宅基地的管理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只有加强对宅基地的管理,合理利用宅基地资源,才能实现农村宅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希望各级政府和村委会能够高度重视,加大对村集体宅基地的管理和发展力度,为农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宅基地使用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七、村集体资金可以用于哪些支出?
不懂
八、村集体和组集体的区别?
在我们的国家里的农村里,现在都分着农村里分着村集体和组集体的这样区别的。村集体是指一个村,村委会(以前的编制是生产大队)。组集体是指一个村里的小组,(以前的编制叫大队里面的小生产队,一个生产大队里面有几个生产小队)。现在的村集体里面有好几个小组集体。村集体大的,里面有多个小组集体。所以说,村集体里面有好几个小组集体。也就是说,村集体里有小组集体,小组集体,归村里集体管理,共同发展奔小康社会主义的生活道路。
九、村集体成员界定?
一般以依法取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户籍为基本原则,同时以是否形成较为固定的生产、生活为条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传统习惯来确认成员资格。
对于因死亡、取得其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取得非农业户口、取得非设区市城镇非农业户口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以及纳入国家公务员管理序列,而被注销或者迁出本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常住户口的人,应当认定其丧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
十、村集体资金用途?
村集体资金的用途:
1、投资购买债券
用于购买本县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行的各类债券等直接融资产品、政府债券、国债。
2、物业投资与经营
村集体可采取股权合作形式参与市场实业投资经营,或引进企业合作经营,实现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3、委托投资
村集体可以将资金委托县属国有企业进行相关投资。委托投资总额原则上不超过闲置资金的70%。
4、银行存款收益
对未能采取上述3种方式激活的剩余村集体资金,应通过竞争性存放、协商谈判方式等,最大可能提高活期定期存款利率,保证村集体资金获取最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