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们做了什么拯救白鳍豚?
1978年,国务颁布了《水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通令》,都把白鳍豚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1980年,湖北省政府发布了《关于保护珍贵动物白鳍豚的布告》;国家邮电部发行了白鳍豚特殊邮票。
1986年,在武汉召开了淡水豚生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白鳍豚保护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主题。
1992年,国家农业部批准建立湖北石首天鹅洲和洪湖江段两个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及湖北监利、湖南城陵矶、江西湖口、安徽安庆、江苏镇江五个保护站。
1993年,在南京召开了保护白鳍豚的国际会议。
1994年,白鳍豚成为中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吉祥物。
1996年2月,国家农业部召开关于保护白鳍豚的紧急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国家科委、国家环保局、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渔业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以及沿江各省市的代表,商讨保护对策。年底,中国第一个以水生生物为保护对象的基金会--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
1997年6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等的专家、学者、和来自北大、人大的部分大学生,向全社会发出了“保护地球、保护大自然、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的倡议书,并倡议1997年为挽救濒危野生动物——白鳍豚年。同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面值5元的白鳍豚纪念币;8月,“长江瑰宝白鳍豚展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举行。
1998年,白鳍豚被农业部设立为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标志。
2000年2月,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特殊邮票,其中有白鳍豚;4月,“爱白鳍”网站开通;5月“保护长江水、拯救白鳍豚”展览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
2002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陶醒世等在政协大会上发言,提出了加紧保护白鳍豚的政协提案,呼吁全社会关心支持白鳍豚的保护。
2002年7月14日,白鳍豚“淇淇”去世,当日中科院水生所对“淇淇”进行了解剖,对其内脏器官予以取样保存,并将制成标本。(完)
二、春天的人们做了什么作文?
春天里人们更忙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你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来来往往地穿梭着忙碌的身影,乡村的田地里,农民们在播洒着希望的种子。教室的墙壁上贴着新学期的课表,一本本新书中,有好多好多的知识果实等待着我们去采撷。
三、云为人们做了什么好事?
天上的云为人们降雨水!如果是智能数字云,那是为人们存储了信息!
四、人们模仿变色龙做了什么?
人们模仿变色龙发明了迷彩服,这属于仿生学的范畴。仿生学应用实例还有:
①长颈鹿与抗荷服;
②蝙蝠回声定位与雷达;
③乌龟的龟壳与薄壳建筑;
④飞鸟与飞机;
⑤海豚与潜水艇;
⑥萤火虫与目光灯。
五、人们利用雨水都做了什么好事?
1、净化环境:一场雨能冲走地面上的垃圾,带走难闻的气味,稀释有毒性气体,净化环境等。
2、雨在缺水地区当作饮用水,它经山坡或自然湿地可以被净化。
3、发电:雨的畜量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发电,虽然发电能力不如水利发电所需那么多,起码可以给个人发电,水库之用。
4、调节气候:只有含有湿气的暖空气遇到冷空气才会下雨,因此调节气候是其最基本的作用。
六、人们对黄河做了哪些事情?
、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区河流主要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两大类,有大小河流约180多条,河流面积0.16 平方公里。外流河主要是通天河、黄河、澜沧江(上游称扎曲)三大水系,保护好了黄河、长江的源头,也是保护了长江和黄河。
2、加固黄河大堤
黄河大堤是春秋中期形成,位于河南省和山东省内河交界,是河南省、山东省境内河道两岸修筑的束范河水的堤防。黄河大堤对束水攻沙、蓄清刷浑、淤滩固堤具有重要意义。
3、植树造林
在长江上游地区严禁采伐原始森林,同时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4、在长江,黄河上建立一些水利枢纽.例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控制洪水,也可以发挥灌溉,航运,发电等作用.在黄河,小浪底和三门峡联合进行调水调沙工作,加速泥沙的入海,降低地上悬河的水位。
5、保护母亲河活动
"保护母亲河行动"是一项大型的群众性社会公益活动,由保护母亲河宣传教育活动、保护母亲河工程和保护母亲河基金三部分组成,主要目的是动员包括青少年在内最广大的社会力量,在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等江河湖泊流域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防治污染,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意识、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做贡献。
七、黄河为人们做了哪些贡献?
《天下黄河富宁夏》:
@民谚:“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民谚:黄河九曲十八湾,富了宁夏中卫川"。
“一套"即中卫平原。看中国地图,顺黄河水流方向,第一个较大的黄河冲积平原就是中卫平原,其面积比兰州盆地还要大。由于河谷冲积平原形成套状,并且站在川,渝,湘,鄂,陕,甘,豫等省人们的位置看黄河,宁夏平原(宁夏川)为《前套》或“西套"。而牛首山青铜峡以南的中卫平原被称为《前套之首》。
@前套之首的中卫川,自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39年),置旬卷县,并大规模开挖了蜘蛛渠的前身(今美利渠)和七星渠,于是今天的中卫市黄河两岸就成为黄河上游第一个引黄自流灌溉市(地级市)。在《后汉书》里记载,仓廪俱实,阡陌纵横,牛羊塞道,牛马衔尾。黄河百害,唯富了一套。中卫市是名副其实的塞上江南。
@宁夏引黄古老灌区以牛首山,青铜峡为界,以上为沙坡头枢纽灌区(中卫平原),以下为青铜峡枢纽灌区(银川平原)。后者开挖了秦渠,汉渠,唐徕渠(汉代开挖),汉延渠,惠农渠,昊王渠(西夏开挖)等古老干渠正渠12条。元朝科学家,水利学家郭守敬1264年随张守谦(西夏行省平章)奉忽必烈之命令,疏浚了古代干渠正渠12条。宁夏平原成为西北粮仓。
@《全唐诗》收录诗人韦蟾诗“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今天,宁夏古老引黄自流灌区又申遗成功。2008年,秦大河院士等几十个地理科学家又高票评选宁夏平原为《中国十大新天府》其中之一。自此,作为塞上新天府的八百里宁夏川更加谱写大地辉煌!
(图片:中卫平原,银川平原,中卫高庙,中卫金沙岛薰衣草庄园,中卫市区的景观河,中卫硒砂瓜,塞上湖城银川,中卫,古代科学家郭守敬)。
八、夏天做了什么让人们汗流浃背?
人类发明了空调,在炎热的夏天全靠它,还降温的绿豆汤,冰淇零,电风扇手摇扇子等等,都可以照顾身体流下的汗水
九、咖啡什么做了
咖啡什么做了
咖啡的发展史
咖啡是一种源自亚洲的热饮,它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咖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而如今已经有许多种类和方式来享用这个美味的饮品。
咖啡最早起源于古代的埃塞俄比亚,传说是一个牧羊人发现了咖啡豆的神奇效果。他注意到他的羊群在发噪声的咖啡树下停留更久,并且表现得更为活跃。于是他决定尝试将这些红色的豆子煮成一种饮品。从那时起,咖啡的种植和饮用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
随着咖啡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种植咖啡树。最早开始种植咖啡的国家之一是也门,他们将咖啡传入了阿拉伯地区。咖啡很快在阿拉伯地区流行起来,成为了社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阿拉伯,人们会聚在一起喝咖啡,交流思想,而咖啡馆也成为了文化交流的场所。
咖啡最终从阿拉伯传到了土耳其,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一种饮品。在土耳其,咖啡制作有一套独特的方法,他们使用煮沸的水和细砂糖,以及特殊的铜壶来煮咖啡。土耳其式咖啡慢慢地传播到欧洲其他地方,成为了欧洲社交和文化的一部分。
咖啡的种类和口味
如今,咖啡有许多种不同的种类和口味。从最基本的黑咖啡到各种浓缩咖啡和调制咖啡,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味道。
黑咖啡是最常见的咖啡类型之一,它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它由研磨的咖啡豆冲泡而成,没有添加任何其他成分。黑咖啡有着浓郁的咖啡香味和苦涩的口感,对于喜欢原味咖啡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除了黑咖啡,浓缩咖啡也非常受欢迎。浓缩咖啡是通过将高压水蒸汽通过研磨的咖啡粉冲泡而成的一种浓郁咖啡。浓缩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较高,它通常用于制作其他咖啡饮品,如拿铁、卡布奇诺等。
另外一种越来越流行的咖啡是冷萃咖啡。冷萃咖啡是一种将咖啡粉与水混合后,在低温下慢慢浸泡的方式制作而成的,这种方式可以提取出咖啡的淡雅和果香味道,口感更为柔和。
咖啡文化的影响
除了作为一种饮品,咖啡还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咖啡文化饱含着社交、创造力和独特的体验。
咖啡馆是人们聚会和交流的场所,它成为了文化和艺术交流的中心。在咖啡馆中,人们可以与朋友分享想法,举办各种活动,欣赏音乐和艺术表演。这使得咖啡馆成为了一个容纳不同社会群体和文化的聚集地。
咖啡的刺激作用对于增加注意力和集中精力也非常有帮助,这使得咖啡成为了创造性工作的得力助手。许多作家、艺术家和创作者都会在创作的过程中享用一杯咖啡,以提升他们的思维和灵感。
此外,咖啡还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特色产业之一。咖啡的种植、加工和分销等环节为许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语
咖啡作为一种美味的饮品,已经成为了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一杯简单的黑咖啡,还是一杯花式调制的拿铁,咖啡都因其独特的口味和文化价值而受到广泛喜爱。
无论您是一个咖啡爱好者还是对咖啡文化感兴趣,咖啡的发展和种类都值得探索。喝一杯咖啡,感受这个古老的饮品带给您的美妙体验。
十、花生为人们做了哪些贡献?
花生全是都是宝,刨下来的花生蔓可以作为牛羊的食物,保存好了,冬天也可当牲口们的干草;花生果可以榨油,花生产生的油脂远大于同类油性食品;花生可以煮着吃、炒着吃,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多吃花生可起到健脑的作用,可增强记忆力;还可以磨成花生酱 ;可以弄成花生碎,做成各种小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