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德少年刘梓琛同学事迹?
刘颜上小学三年级时父母因车祸不幸双双离世,留下小刘颜和姐姐相依为命。年事已高的祖母独自照顾起了刘颜和她姐姐。2017年,刘颜祖母因病离世。刘颜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妥当地料理完祖母的后事。经历了这么多沉重打击的刘颜并没有自暴自弃,她用乐观和热情面对周围的人和事。
刘颜在家里孝敬长辈,在学校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她在学习、纪律、劳动、集体活动等方面都为大家起到了带头作用。
二、怎么写美德少年主要事迹?
就写平时做了什么好事就可以了。
三、诚信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诚信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诚信是一种重要的美德,它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石。诚信不仅在于成年人的行为,更应从少年时期开始培养。今天,我想向大家分享一些感人的诚信美德少年事迹材料,希望能激励更多的人去传承和发扬这一美德。
李明:当之无愧的诚信楷模
李明,一个14岁的普通少年,却在诚信美德方面展现出非凡的品质。一次,李明在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装着大量的现金和身份证。相比于保留,李明立即找到了失主,并将钱包归还给他。对于李明来说,诚信是无需思考的行为,它来自内心的选择。
另外一次,李明参加了学校的考试,发现自己关键题答案与身旁同学一致。尽管他有机会作弊,但是李明选择了自觉坚守诚信,认真完成试卷。李明的这一行为不仅赢得了师长的赞许,也让同学们对他心生敬佩。
王娜:诚信美德的小小义举
王娜,一个仅有8岁的小女孩,同样在诚信美德方面做出了令人感动的事情。有一天,王娜在公园里捡到了一个手提包,里面有一些重要的文件和一大笔现金。王娜没有贪心,而是主动寻找失主。最终,她找到了失主并归还了遗失的物品。这样一小小的义举,充分彰显了王娜的诚信品质。
杨勇:坚守诚信的青少年农民工
杨勇是一个来自农村的青少年农民工,他有着让人钦佩的诚信美德。在参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杨勇经常意外捡到一些遗失的物品,例如钱包、手机等。与其将物品据为己有,杨勇总是坚守诚信原则,尽力追寻失主并将物品交还。他的这种诚信行为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称赞。
传承诚信美德的重要性
诚信美德作为一种美德行为,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维护社会秩序,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更是一种对他人负责的表现。
在当今社会,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时,我们更需要像李明、王娜和杨勇这样的诚信楷模,为我们树立正确的榜样。只有通过不断分享和传承这些诚信美德事迹,才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诚信的伟大,并积极践行诚信的原则。
同时,诚信美德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力量。家庭和学校是培养孩子诚信意识的重要场所。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让孩子在身边见到更多的诚信事迹。而学校则需要通过开展关于诚信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
另外,社会也要加强对诚信美德的弘扬和宣传。媒体可以选择报道一些具有正能量的事迹,让更多人看到诚信的力量,激发更多人向这些诚信楷模学习。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诚信的引导和推动。
结语
诚信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价值。通过分享和传承那些感人的诚信美德少年事迹可以激励更多人积极践行诚信原则。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诚信美德的力量更加显得重要和可贵。希望未来会出现越来越多像李明、王娜和杨勇这样的诚信楷模,用他们的行为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四、体育美德的事迹?
获得女子击剑金牌的美国运动员马瑞尔·扎古尼斯
在奥运会开始前5个月,马瑞尔在奥运选拔中落选了。可是她没有放弃,继续刻苦训练。在比赛前几天,由于一名运动员因伤退出,马瑞尔才拿到雅典奥运会的入场券。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她最后过关斩将,为美国队赢得了第一个女子击剑冠军。
五、关于植树造林的事迹简短?
植树造林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活动,不仅能改善环境、保护生态,还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不少人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他们在荒山秃岭上栽下了成千上万棵树苗,使原本贫瘠的土地变得愈发绿意盎然。
他们的辛勤付出带来了丰硕的成果,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的家园,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植树造林的事迹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到环保事业中来。
六、代增喜植树造林事迹?
代喜增(1899年~2005年,享年106岁),吉林省东辽县辽河源镇大架山村村民。为了实现山清水秀的愿望,60年来,他用镐刨锹挖的方法,义务栽树百万余棵,绿化荒山40多公顷,除了5000多棵果树外,全都献给了国家。 2005年获由《老年日报》评选出的第二届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提名奖!
七、美德少年推荐词?
“美德少年”根据其事迹分为尊师孝亲、自强自立、诚信守礼、勤学创新、热心公益等五个类型。
美德少年推荐词:
文明有礼美德少年,每一个有“礼仪之邦”的中国人,从小就懂得礼貌待人、言语谦和、行为文明、举止得体。人虽小,但要做一个人,都要从小养成好的习惯。长大了才能成为出色的中国人。时刻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不仅要做到努力学习、还要帮助别人、关心班集体、尊重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诚实守信,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2.助人为乐美德少年,乐于助人,在生活中经常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家里经常帮助父母干家务。用信念播撒希望,用汗水收获成功!
3.自强自立美德少年,自强自立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一种可贵的精神。自强就是在任何艰难险阻做到不害怕,不畏惧,能勇敢地面对一切,而自立就是能自己不但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还能帮家人分担,希望他的自强自立能感染更多的人。
4.环保节约美德少年,她坚持以身作则,遵守社会准则,对于不文明的行为敢于及时劝阻,团结友爱,热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5.诚实守信美德少年,诚信为本,诚实地对待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培养自已的诚信。积极为向上,答应别人的事,总是尽自已最大的努力做到。坚持以诚立道,以实为德,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6.勤学创新美德少年,勤奋刻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积极的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以饱满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面对每天的生活。
7.孝老爱亲美德少年,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心地善良、乐观坚强的阳光少年。
开展推荐“美德少年”活动。能充分展现青少年良好的精神面貌,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传承好家风的良好环境。
扩展资料:
美德,美就是美的事物;德,古称之为得;合起来解释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会中的一切。
美好高尚的品德。
在人格心理学内,美德的概念是指:凡是可以给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包括力量,勇气,自信等,都可称之为美德。在积极心理学中,美德是性格优势的上位概念,不同的性格优势可以汇聚成不同的美德。研究发现,中国人主要存在三大美德优势,分别是:人际美德、谨慎美德和活力美德。
八、美德少年评选标准?
基本标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家庭美德、学生道德、社会公德,品德优良,事迹突出,在引领少年儿童文明风尚中发挥较大影响。
具体标准为:
1(最美孝心之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亲人;在亲人有伤病、残疾等困难情况下,做到不离不弃、守护相助、尽心尽责;对父母讲话态度恭敬,语气亲切,不顶嘴、不发脾气,不让父母生气。6、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记住父母的生日,到时向父母表示祝贺。
2(自强自立之星——遇到困难从不服输,遇到挫折从不气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与坚忍不拔的毅力,能乐观向上,永不言弃。
3(团结互助之星 ——发扬互助友爱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上长期坚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经常帮助无血缘亲缘关系的老弱病残者及其他困难群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遭遇不幸或遭受灾害者奉献爱心、排忧解难。
4、文体骨干之星——有一定的文艺特长与体育特长,且能利用特长为班级添光添彩,在校内外积极参予一些活动,获得一定的表彰。
5、科技创作之星——独立思考和探究、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具有创新意识,积极探究,勤于动手,在师、团、学校的科技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6、道德模范之星——具有强烈的诚信意识,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待人,即使遇到困难,仍能坚持信守承诺;言行一致,对事负责;经得起诱惑,有拾金不昧等重大情节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自觉维护教室、校园环境;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热心参与班级和学校工作,主动为老师分忧,为同学服务;积极肯干,默默奉献,赢得师生广泛好评。
7、读书分享之星——阅读兴趣广泛,热爱读书,每月至少读两本课外书,认真写好读书摘记或心得体会,能代表班级参加作文竞赛获有作品发表。
8、见义勇为之星——主要有见义勇为事件,能帮助一些暂时迷失方向的同学改邪归正,能对社会、校园、班级内的不良现象进行制止或向有关部门反映。
九、2021北京美德少年?
2020年,首都文明办、市教委、团市委、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培育树立、宣传表彰“新时代好少年”典型,引导未成年人见贤思齐,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经过严格把关,逐级推荐,认真筛选,2021年,北京市共推出“首都新时代好少年”30名,我区北师大良附中的学生王新晔、良乡二中的学生豆语婷、南窖中心校的学生王湘怡三位同学榜上有名。他们的事迹典型性强,真实可信、生动感人、可敬可学,充分展现了首都未成年人在恪守学生道德、信守家庭美德、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表现出的良好精神风貌。
做知孝、传孝的好少年
——记南窖中心校五年级学生王湘怡
校园里,她是一名刻苦学习的小学生;生活中,她是一个充满孝心的好孩子;同学中,她是一位助人为乐的好朋友。她是房山区南窖中心校五年级学生王湘怡。10岁的她面对特殊的家庭情况,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百善孝为先”。
王湘怡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山村家庭,爸爸、妈妈、双胞胎姐姐、76岁的爷爷,46岁的智障大伯。6口之家组成了这个特殊的大家庭,特殊的家庭让她过早的成长起来,别看她年纪小,但是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为爷爷、大伯撑起了一片小天空。
她是爷爷的贴心“小棉袄”
爸爸妈妈每天在村里务农,早出晚归,王湘怡就是爷爷贴心的“小棉袄”。爷爷年岁已高,身体又不好,常年吃药。本来她可以在学校住宿,但是为了照顾爷爷和大伯,减轻父母的负担,王湘怡每天放学后坚持回家。每晚,她会把爷爷吃的药提前分好,倒好水,并把药送到爷爷嘴边;临睡前,给爷爷洗脚,让爷爷解除一天的疲劳;给爷爷洗完脚,她服侍爷爷睡下,再给爷爷洗袜子、毛巾等小件衣物……这些事,她从四岁起一直坚持至今。
爷爷希望一对小姐妹多吃些,长的更高,他总是把最好的食物留给姐妹俩。王湘怡很是感动与心疼,每次吃饭,给爷爷夹菜是必不可少的。好吃的王湘怡总是给爷爷吃第一口,她希望爷爷身体能棒棒的。
就在前不久,爷爷去村里修水管,不小心被管子撞了一下,造成胸部肋骨骨折。王湘怡放学回到家看到胸部缠着绷带的爷爷躺在床上,当时便哇哇大哭,她说,再也不让爷爷再去村里干活了。爷爷养病期间,只要她在家,必定把饭端到床前,一口口的喂爷爷。
她是大伯的全能小助手
王湘怡大伯由于小时候摔伤头部造成智力残疾,虽然46岁了,但是智力只停留在三岁孩子状态,不识数、不认字,有时甚至还和姐妹俩打架,即使这样,王湘怡从未嫌弃过,她知道大伯更需要家人的关爱。
王湘怡是大伯的“小闹钟”,每天早晨叫大伯起床、洗漱、吃早饭;她是大伯的“小老师”,周末她和姐姐就一起当起老师,教大伯数数、认钟表,虽然每次以失败告终,但是她不气馁,让大伯快乐是她最大的心愿;她还是大伯的“小助手”,大伯喜欢吃零食,而他自己不认识钱无法去买,王湘怡就负责带着大伯去小超市买他最喜欢吃的零食、水果;大伯喜欢看战争年代的电视剧,她就充当讲解员;大伯喜欢看带有插图的连环画和绘本,她就负责给他讲述书中内容……看着大伯高兴的样子,王湘怡的心里是甜的,她觉得,陪伴让大伯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疫情期间,王湘怡的居家生活很是丰富多彩,她每天早晨、晚上带着爷爷和大伯一起在院子里遛弯、打打羽毛球,带着他们一起做小学生广播体操,欢声笑语回绕在这个温馨的小院里。
王湘怡牢记“百善孝为先”,学习孝亲是学习做人的首要任务,更以《中小学生守则》中的“孝亲尊师善待人”为指路明灯,她用行动践行了让爷爷和大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知孝、传孝,王湘怡,是新时代好少年。
十、张连印植树造林事迹简写?
18年如一日,带领大家绿化荒山1.8万余亩,植树205万余棵,被誉为“绿化将军”的张连印。 2004年春,张连印风风火火带人上了山,不要林权,不要地权,退耕还林的补助全部交给村民,又承诺30年生态建设成果无偿交还集体。
18年间,张连印带领大家在荒滩上建起了300多亩的苗木繁育基地,绿化荒山1.8万余亩,植树205万余棵,培育了樟子松、油松、侧柏等20个品种,左云县林木覆盖率由2003年的38.6%上升到现在的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