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10
2024
0

古代重视人才的典故?

一、古代重视人才的典故?

1、武则天重视、爱惜人才,光宅元年徐敬业据扬州,起兵反抗武则天,到处散发骆宾王撰写的《为徐敬业讨伐武氏檄》,用极其恶毒的语言诬蔑、攻击武则天,武则天看后因感叹其文采飞扬,赞扬骆宾王人有如此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认为这是宰相之过;

2、曹操在创业之初,需要人才帮助打天下时,他可以虚心纳士,和刘备、孙权一样对有用之才极尽礼遇。曹操厚待刘备、关羽的事情是尽人皆知的,其实他给予自己重要的谋臣将士的优待远在刘、关二人之上,故大多能得人死力。

3、商汤任用伊尹做大臣,伊尹辅佐商汤王建立商朝,被后人尊之为中国历史上的贤相;

4、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5、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壮大了国力,统一六国;

6、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相,王猛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将军,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二、古代什么礼仪最重视

在古代社会,礼仪一直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人们通过遵守各种礼仪规定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同时也借此来维持社会秩序和和谐。但是,在众多的古代礼仪中,哪种礼仪最为重视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宗族礼仪

古代社会,宗族礼仪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一种礼仪。宗族礼仪主要涉及到家族之间的交往和维系。在古代,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而宗族则是由多个家族组成的更大的集体。因此,宗族礼仪的遵守对于家族的荣誉和地位至关重要。

宗族礼仪包含了许多方面,包括祭祀祖先、丧葬礼仪、婚姻仪式等等。其中,祭祀祖先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古代人民相信祖先是有灵性存在的,通过祭祀祖先可以得到祖先的保佑和指引。因此,每年的祭祀活动都是家族中最为庄重的仪式之一。

另外,丧葬礼仪也是宗族礼仪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古代人们认为,丧葬仪式的隆重与否直接关系到逝者在来世的地位。因此,家族成员会尽可能地举办盛大的葬礼,以表达对逝者的尊敬和怀念。

宫廷礼仪

除了宗族礼仪,古代社会的宫廷礼仪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宫廷里,各种细致繁琐的礼仪规定被广泛应用,以显示皇帝和其他贵族的尊贵身份。

皇帝是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因此,尊崇皇帝的宫廷礼仪自然也是非常严格的。从皇帝起床到入宫朝见,再到进行各种宫廷活动,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仪式和规定。而其他贵族和官员们也需要遵守相应的礼仪程序,以显示对皇帝的尊重和忠诚。

宫廷礼仪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维护皇权。通过规范各种行为和礼仪的执行,宫廷礼仪确保了皇帝在社会中的威望和权威,同时也限制了其他人对皇位的争夺。

宗教礼仪

在古代社会,宗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务。因此,宗教礼仪也被视为古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礼仪之一。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礼仪规定,但宗教礼仪的目的都是通过一定的仪式和行为来奉献或崇拜神灵。无论是祭祀活动还是宗教节日,宗教礼仪都需要参与者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以示对神灵的敬意和虔诚。

古代社会中最重要的宗教是儒教、道教和佛教。儒教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礼仪和道德准则,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塑造人的品格。道教强调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成就。佛教则致力于追求解脱和超越世俗的苦难。不同的宗教在礼仪方面有各自独特的规定和方式。

总结

综上所述,古代社会的礼仪体系是非常庞大和复杂的。在这些礼仪中,宗族礼仪、宫廷礼仪和宗教礼仪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宗族礼仪体现了家族的传统和荣誉,宫廷礼仪彰显了皇权与尊贵,宗教礼仪表达了对神灵的敬意和虔诚。

不同的礼仪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场合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存在和遵守有助于维持社会的秩序和和谐。虽然古代礼仪在现代社会已经大部分消失,但它们的影响仍然存在于许多文化和社会习俗中。

三、表示古代重视教育的句子?

1、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2、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3、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4、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5、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素备。

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学,行之乃见,至其疑处,始是实疑,于是有学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则何尝有疑。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0、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从心所欲不逾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终学不成也。

11、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终于愚矣。

12、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鞠之使得所养,全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教之,示以好恶有常。如养犬者,不欲其升堂,则时其升堂而扑之。若既扑其升堂,又复食之于堂,则使孰从。虽日挞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养异类且尔,况人乎。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曰:“未之思矣。夫有刀者砻诸,有玉者错诸,不砻不错,焉攸用?砻而错诸,质在其中矣。否则辍”。

15、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

16、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17、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9、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6.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7.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9.略尝辛苦方为福,不作聪明便是才。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1.见者易,学者难。

12.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13.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14.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15.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16.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素备。

1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8.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学,行之乃见,至其疑处,始是实疑,于是有学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则何尝有疑。

1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2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1.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从心所欲不逾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终学不成也。

22.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终于愚矣。

23.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鞠之使得所养,全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教之,示以好恶有常。如养犬者,不欲其升堂,则时其升堂而扑之。若既扑其升堂,又复食之于堂,则使孰从。虽日挞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养异类且尔,况人乎。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5.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曰:“未之思矣。夫有刀者砻诸,有玉者错诸,不砻不错,焉攸用?砻而错诸,质在其中矣。否则辍”。()

26.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

27.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28.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2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0.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3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3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9.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4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4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8.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

49.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50.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5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52.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四、古代雅典重视城邦的表现?

古代雅典不能说是重视城邦,只是城邦发展的比较好而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繁荣发达的古代民主政治

古代雅典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创造了发达的古代民主政治,首先古代雅典从建立之初,普通公民和贵族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后来,经过了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以及伯利克里的改革后,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了巅峰。

例如在梭伦改革时期就直面当时的社会突出矛盾——债务奴隶,据梭伦改革时期颁布的解负令当中写到:“为了防止雅典人成为奴隶,为了防止贵族随意占领土地,此法令一百年有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贵族的权力,明显有将代表多少人利益的公民利益置于贵族利益之上,由此可知,雅典非常重视古代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除了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民主政治的地位后,古代雅典还致力于公民的参政意识、民主政治机构建设等的发展,例如古代雅典就有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公民大会。

据《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一书当中记载伯利克里在建设完善公民大会时说:“我们的制度所以名为民主制度,因为它不是顾全少数人的利益,而是顾全多数人的利益。”

除此之外,据古代雅典的法律记载,不允许公民漠视城邦的利益;哲人和学者不能不参加政治活动,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等等。由此可见,在古代雅典非常重视对于公民的参政意识的培养,也反映出繁荣发达的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2.繁荣的古代奴隶制商品经济

古代雅典的本质上还是属于奴隶主制的社会,但是不同于我国和其他大河文明的奴隶制度,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的城邦,却是以繁荣的商品经济为主要的经济表现形式,工商业经济极其繁荣发达,同时也恰恰是因为有如此繁荣发达的商品经济才造就了古代希腊繁荣的民主政治。

工商业者在社会阶级结构当中占据了主体地位,繁荣的商品经济在《荷马史诗》这一个著作当中就有充分表现,得益于众多优良的港湾,以及古希腊地区多山地丘陵,只能向大海进军,早就来古希腊城邦这一个商品经济繁荣发达的经济特征。

3.城邦制下的小国寡民、各自为政的特点

在古希腊的时代里,始终没有形成像古代中国一样的大一统的社会,恰恰与之相反的是,古希腊的城邦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他们各自为政,过着小国寡民的生活。被西方军事理论家富勒在他的著作《西洋军事理论史》里高度评价的希波战争:“

在历史上,再没有比这两个会战更伟大的,它们好像是两根擎天柱,负起支持整个西方历史的责任。”里。其中希腊军队是由各个城邦组成的联军而非像波斯一样的大一统的军队。从这个角度来看,古希腊的城邦制实际上就是一种各自为政的局面。

五、古代宫廷为什么重视人参

古代宫廷为什么重视人参

古代宫廷对于人参的重视可谓是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的。人参,又称为“草花之王”,是一种珍贵的药材,被誉为“仙丹”、“国药之王”,在中国的古代宫廷中被广泛应用。那么,为什么古代宫廷如此重视人参呢?

首先,人参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人参就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功效的药材。它含有丰富的人参皂苷等活性成分,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增加体力和精力,对于调节体内的代谢功能也有着很好的作用。在古代宫廷中,由于皇帝和后妃们的生活习惯大多比较奢侈,加上长期的持续劳累,很容易导致体质虚弱,身体不适。而人参作为一种高品质的补益品,可以帮助其调节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增加抵抗力,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其次,人参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神奇功效的药材。在古代宫廷中,人参被广泛用于驱邪、避邪的祭祀活动中。人参被视为一种能够消除邪气、辟邪的神奇药物,可以保佑皇室家族的平安和祥和。因此,在古代宫廷的重大祭祀活动中,人参往往是必不可少的祭品。人参的使用不仅有助于宫廷的风水布局,也有助于宫廷的精神文化建设。

另外,人参在娱乐活动中的地位也不可忽视。古代宫廷中的皇帝和后妃们的生活多数时候是富裕和奢侈的,除了享受美食、美酒之外,还有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在这些娱乐活动中,皇帝和后妃们常常会选用一些特殊的药材,如人参等来提神醒脑,增加娱乐活动的乐趣。人参作为一种高品质的药材,不仅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改善身体健康,还能增强人的体力和精力,因此在古代宫廷的娱乐活动中备受青睐。

总之,古代宫廷之所以重视人参,主要是因为它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增加体力和精力,对调节体内的代谢功能也有很好的作用;同时人参被视为一种具有神奇功效的药材,能够消除邪气、辟邪,为宫廷带来平安和祥和;此外,在娱乐活动中,人参也起到了提神醒脑、增加乐趣的作用。因此,在古代宫廷中,人参被广泛应用,并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六、重视古代文论的辩证思维

古代文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辩证思维在文学批评中具有深远的影响。重视古代文论的辩证思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与价值,提升文学批评的水平。

古代文论的辩证思维与现代文学批评的关系

古代文论强调整体性思维,重视文学作品的整体结构与内在联系,以及作品所体现的价值取向。这种辩证思维与现代文学批评中的细致分析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在文学批评中,我们可以借鉴古代文论的辩证思维,不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还能够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思想内涵。

古代文论对文学创作的启示

古代文论的辩证思维对文学创作也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通过重视古代文论的辩证思维,作家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作品的立意与结构,注重作品的内在逻辑与情感表达,从而创作出更具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

如何在当代弘扬古代文论的辩证思维

为了更好地弘扬古代文论的辩证思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加强古代文论的研究,深入挖掘古代文论的思想精髓;
  • 在文学批评中融入古代文论的辩证思维,提升文学批评的深度和广度;
  • 鼓励作家们在创作中借鉴古代文论的思想,创作更具有思想性和内涵的作品。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古代文论的辩证思维,推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七、古代唐宋重视农耕的名臣?

白居易去长安考试那年是806年,唐宪宗刚刚登基,关中粮价高昂。事实上,贯穿整个唐朝,只要漕运出现问题,别说关中的百姓,就算皇帝不被饿死,却极有可能死于因为缺粮而导致的兵变……

所以, 只要关中年景不好,哪怕是盛唐的玄宗,也得移驾东都洛阳找食吃。而统摄全国的政治重心,从长安转移至洛阳,再从洛阳转移至汴州(开封),从五代十国起一直定都在开封。要知道开封的地理位置实在算不上好,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但中央政府搬到这里的原因,就是因为运粮成本比到长安大幅度减少了,可见这么多年来,粮食压力有多重。

但是, 困扰唐宋百年的粮食危机,却在一个十几年装神弄鬼如一日的皇帝手上解决了——宋真宗赵恒。

说起来,这个宋真宗赵恒,整了很多自导自演的神仙显灵,而且三降天书封禅泰山。在很多历史爱好者的眼里,这个皇帝实在太不靠谱,但是在农业生产上,他还真是一把好手。 从理论到实践,推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终于解决了人民群众吃饱饭的问题。为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打下了基础,史称“咸平之治”。

一、 提拔重视农业的官员

宋真宗这样一个“神棍”皇帝,为什么会对农业感兴趣?

后世公认的一条原因,就是“家教因素”。宋真宗的老师邢昺,是北宋年间以精通“农事”著称的学问家。“重农”的意识,小小年纪就在心里扎根。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此时的大宋,正是农业压力极重的时期。

大宋定都开封,粮食转运的压力大大减轻,但生产压力却极大。唐代时曾是中国第二大产粮区的河北地区,《澶渊之盟》前一直是宋辽战争的主战场,多年来“丁壮毙于传输,膏血涂于原野”。外加宋朝“田制不立”,普通农民的赋役负担极重,农民起义也不断,堪称内忧外患。

以宋太宗至道元年(这年距离宋太宗驾崩只有两年),北宋三司使陈恕给宋太宗的叫苦说:此时大宋的国用军需,处处都要用钱粮,就算是桑弘羊耿寿昌等理财大师再生,也解决不了这难题啊——这,就是宋真宗登基后,“接盘”过来的“缺粮”江山。 不“重农”?不用辽国打来,大宋就得“断顿”了。

所以,自宋真宗登基起,“重农”就是一条重要国策。就连选拔任用官员时,“重农”也是基本要求。就以宋真宗年间,那几位深得宋真宗信任,却被《宋史》“尊称”为“五鬼”的几位奸臣来说,那其中,就不乏“农业高手”。

典型一位,就是“五鬼”里一位极品奸臣,留下“溜须”典故的丁谓。此人虽奸,却有“硬核”的农业水平。 在其亲手缔造的“南京后湖工程”,更堪称古代“农业综合治理工程”的典范。

当时的丁谓,一度担任升州(南京)知州。那时的南京后湖,由于多年疏于管理,已经成了一片烂地。丁谓到任后勘察一番,果断上演了神操作:把后湖上的农田全部“退耕”,烂泥重新挖掉,重新蓄水养鱼种菱,旱时更可用后湖湖水灌溉。 如此创造性的“多种生态经营”,迅速提升了南京周边农业产量。这场“综合治理”奇迹,也成为了这位一代奸相,早年飞黄腾达的重要资本。

所以说,别管宋真宗时期的大宋朝堂,充斥着多少“鬼”,以实际能力说,这确实是北宋历史上,“农业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一届大宋政府。

于是,宋真宗年间的农业国策,也是一条比一条接地气,宋太宗年间征到“天价”的“买卖农器税”,被宋真宗尽数废除,农民们购买使用新农具的成本更低 。从此大量先进的农具,开始在北宋民间陆续普及。买卖耕牛的税额也大量减免,杀牛的禁令更严。明清古典名著里“想吃就吃”的牛肉,放在宋真宗年间“开吃”?绝对是高风险的事儿。

另外还有景德二年 (1 0 0 5 ) 十月编成的《景德农田敕》,此后长期沿用,“民间咸以为便”。这个农业法令对宋代整个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甚至就连宋真宗一生槽点满满的“天书封禅”活动,别看多么荒唐加劳民伤财,“农业”都是其中不二的底线: 每次“天书封禅”活动,都要避开农时,期间修路修宫殿等工程,能用军兵就用军兵,就怕“伤农”。

当然,宋真宗也更明白,要提高农业产量,与其指望老天爷,不如指望另一个靠谱的学科:科学。

二、技术型皇帝在皇宫亲自引种

宋真宗的“重农”国策里,“科技兴农”这话,他虽没说过,却是做得实实在在。典型一样,就是引进占城稻。

比起中国传统稻种来,产自东南亚的“占城稻”,以抗旱早熟著称。但在北宋初期时,占城稻仅在福建地区有少量种植。但这款高产的稻种,却也早早引来了宋真宗的兴趣。 他特意派人用珍宝,从占城天竺等国换来高产粮种,然后在皇宫里试验种植。有时种高兴了,还把大臣们拉来欣赏。电视机《知否》里那位拉着“顾二爷”种稻子的大宋皇帝,确实很有宋真宗的影子。

而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更成了北宋农业史上重要的一年。宋真宗正式下诏,把三万斛“占城稻”运到江淮与两浙,在当地推广种植。还专门贴榜,详细介绍占城稻的耕作种植方法,手把手教百姓种稻。 这场“绿色革命”,对中国古代的农业版图,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宋真宗这一“带头”,各级官员都开动脑筋,拼命提升农业科技。比如新型的“圩田”和“山田”,就在东南大地普遍推广起来。北宋的耕地数量因此大幅提升。同样是宋真宗年间,名臣李溥主持了“钱塘江堤改造工程”,以新型的“竹笼堆石块”与“堤外打桩”技术,令钱塘江堤从此固若金汤。

同样是在宋真宗年间,凭着北宋强大的印刷技术, 《齐民要术》《四时纂要》等经典农书,得以大量印刷普及。地方官们更几乎人手一册。在繁荣的北宋文化里,这件事不太起眼,意义却大过多少篇优美的宋词。

三、刷爆大唐的各项数据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农业在宋太祖和宋太宗的时期处于恢复阶段,然后遇到宋真宗这样一个极度重视农业的皇帝, 因此农业得到空前发展,终于解决了延续数百年的“粮食危机”,各种数据也直接刷爆:比如户口从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的400万户,发展到咸平六年(1003年)的686万户,增长了46%。

至于国家赋税收入, 太宗至道三年(997年)为8000多万,而在宋真宗病逝前一年,即公元1021年,其总额已达15000万,增长近一倍。以学者漆侠的估算, 整个两宋时代,宋代的垦田数量突破七百五十万亩,是汉唐盛世的两倍,单位亩产量近两石。宋朝的经济发达地区,一亩到一亩半土地,就足以养活一个成年人。放在中世纪,这是一个领先全世界的生产水平。

外有强敌内有四百多次农民起义的两宋,能够撑过三个世纪,甚至缔造繁荣的城市商业文明,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来自这空前强大的农业水平。 而“神棍”皇帝宋真宗,就是北宋农业发展史上,一位无比重要的人物。单以农业成绩说,这“神棍”,真比多少大宋“仁君”靠谱得多。毕竟,比起文人笔下的千好万好,叫老百姓手里有粮,餐桌上有饭,才是真的好。

八、古代为什么如此重视书法?

在古代,书法的地位并非题主想象的那么高。

秦朝以前,没有专门的教授书法的学官,与书法相关的研究,更多的是“字学”。

所以,我们从汉朝开始捋。

整个汉朝[1],除了东汉灵帝通过政治手段“重视”书法外,其他帝王压根没有推出书法的相关政策。

虽然灵帝创立有利于书法发展的鸿都门学,在选拔人才时课试尺犊、辞赋、虫篆之类等内容。

但鸿都门学设立的初衷,并非是为了艺术目的,而是灵帝用来对抗东观和宦官势力的一种政治的目的。

更何况,在鸿都门学的设立前,连书法家蔡邕都很反对:

蔡邕说,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其能。

所以,不到10年,鸿都门学很快就夭折了。

可以猜想,书法在汉朝,其实仍然被视为“小技 ” 。

魏晋时期[2],书法、书写渐渐成为一门学问,称为 “书学 ”。

这个时候,由于文字发展才趋于成熟,“字学”与“书学 ”基本上不分, “书学”假“字学”之威,往往还能得到重视。

而真正意义将“书法”纳入国家编制的,是西晋。

比如《晋书》说,太学设置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钟、胡为法。

但这时候的书博士设立,是因为当时朝廷中整理书籍时需要抄录、缮写方面的人才。

这个职位到南北朝时的北周,改名为“书学博士”。

从西晋到北周,这一官职多次遭到废置与重立,也并非一直重视。

不过,随着书法艺术特性的凸显和艺术身份的确立,“字学”与“书学”逐渐分开,书法的地位反不如以前。

隋之后,尽管在唐宋又一次的出现了书法艺术高峰,但是“书学”在唐宋两代却是屡遭废罢[3]

比如《废书算律学诏》 中,“书算学业明经,事唯小道,各擅专门,有乖故实,并令省废。”

即便痴迷与书法的唐太宗,也有相似想法:

唐太宗说,“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

既然书法都是“小道”了,不值得过分的重视,兴废就很任意了。

虽然唐朝书学与经学并列于国子监“六学 ”中。

但这样的行政归属并不能说明,“书学”在唐朝的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比较高,而恰恰相反,它的地位是相当低的。

比如,唐代书学生不但数量在 “六学 ”中为最少,而且家庭出身品阶最低。同时,书学博士的品阶是“从九品下 ”,在学官中也是最低的。

不仅唐如此,宋也一样。书学的地位也大致如此,通过“书学”授官的都是很低级的小吏。

你可以理解为专业对口的公务员而已,还不是铁饭碗,时招时不招,运气不好,还会遇上裁员。

元明清时期[4],国子监不再单设书学,因而也不置书学博士。

有关“书学”著作从最开始归入《经部·小学类》,慢慢转变成归入《子部·艺术类》,明显说明,“书学”的地位,还不如唐宋。

可能有人会问,科举考试不是都要考“书法”吗?这难道不说明,书法的地位很高吗?

虽然自古以来,文字、书法就与选官关系密切。

但是,根据历朝的选官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书写都是需要符合官方书体的,从“籀书”到“史书”,再从“章程书”到“院体 ”,进而从“台阁体 ”到“馆阁体 ”。

这种书法,都是沿用官方推荐的实用字体。

如果你认真思考一下,和我们现在的语文考试说字迹工整,有其他本质性区别吗?

这样的“官体”,过分强调规范形式,基本上没有书法的艺术性。

更何况,宋代为了防止作弊,开始实行誊录制度,考生们已经不再关心书法字体的本生了。

尽管在书论中,“书学 ”的地位有时被抬高,但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和它与经学的关系密切,而不是书法本身的原因。

这种以“书法”关联性很大的选官,大部分都是为了招聘一些抄写、校勘、 誊录的低级小吏的职位而已。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九、中国古代重视养老的原因?

尊老养老似乎是每个华夏人民的本性,是镶嵌在人们骨髓里凝结在人们的精神生活里的东西,千古流传经久不衰。中国古代将孝道作为维护自身阶级统治促进社会安定的重要法宝。

养老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夏商两代继承之,但西周才在制度上臻于完善。《礼记·王制》:“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十、中国古代对床重视吗?

上古时期,人们睡觉时,在地上铺垫着树枝、蒿草、兽皮,有了“床”的雏形。

直到编制的竹席、苇席出现后,古代的“床”更加接近了现代意义的“床”了。

史上第一张“床”实物,出土于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之中。

这张床刻有精美的纹饰,四周有围栏,底部有六只床足,高度仅有十九厘米。

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床已经是极为常见的生活用具。

古时候,床不仅仅是夜间休息的卧具,还是一种坐具。

《说文解字》解释说:“床,安身之坐也。”

这里的“床”不仅是家具,还指井边的石栏,李白诗句“床前明月光”指的就是井边栏杆,而不是睡觉的床。

“床之制略同于几,而庳[ bì低]于几,可坐。故曰安身之几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