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空星球的资料?
太空是宇宙中一切超出地球大气层顶部的地方 太空也是指行星、卫星、恒星等等之间的区域,是行星际介质、星际介质、星系际介质、星系团际介质等等 物理学家将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10千米)、平流层(10~40千米)、中间层(40~80千米)、热成层(电离层,80~370千米)和外大气层(电离层,370千米以上)。
二、36万光年外的星球?
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一颗位于36光年外的行星极有可能是人类迄今发现的和地球最接近的星球,只要它表面的云量足够多,就完全存在这样的可能。
不过这颗“第二地球”的正式名称可一点也不浪漫,科学家们给它的编号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HD85512b。这颗行星位于南天的船帆座,围绕一颗黄矮星运行。天文学家们使用安装在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高精度径向运动行星搜寻设备”(HARPS)获得了这一发现。
径向速度法是搜寻系外行星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技巧。由于周围行星运行产生的引力影响,尽管很微弱,但是中央的恒星仍然会显示出微小的晃动,这是行星引力对其拖拽的结果。这样一来,只要对中央恒星的位置进行超高精度的测量,我们就能推知那颗看不见的行星的存在和质量大小。
根据HARPS设备提供的数据,我们知道这颗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6倍,而这颗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距离恰到好处,这使得其地表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大增。科学家们认为液态水对于生命的生存十分关键。
在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以及德国马普研究所任职的丽萨·卡尔腾内格(Lisa Kaltenegger)博士是这项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她说:“这颗行星所处的位置恰好位于宜居带的外缘。如果将它移动到我们太阳系内,那么它的轨道位置大致就位于金星轨道稍稍外侧。在这个距离上,这颗行星从它的太阳那里得到的热量仅仅比地球接收到的稍多一些。”
卡尔腾内格和她的同事们的计算显示只要这颗行星的表面云覆盖量至少达到50%,就足以将多余的热量反射回太空,从而保证其表面温度不至于过高。一般而言地球的平均云覆盖量接近60%,因此行星HD85512b上空飘满云朵也并非完全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然至于这种云具体是由什么成分构成的就另当别论了,要想存在类似地球那样的水冰晶云,那就要求这颗星球上拥有和地球成分类似的大气层。而要验证这一点,光靠现有的技术设备还办不到。
卡尔腾内格表示,根据现有的行星形成模型,质量超过10倍地球质量的“巨型行星”,其大气成分将主要以氢气和氦气为主。而质量稍小的行星,包括行星HD85512b这样级别的,就更有可能拥有类似地球的大气成分,即以氮气和氧气为主。
三、银河系外的星球?
银河系之外是广袤的星际空间。
星际空间中并不是荒芜一物的,还会有其它流浪的恒星或者是行星,也会有许多的矮星系,银河系的边缘外围经常会吸收一些新的矮星系来扩充自己的地盘。
矮星系是光度非常弱的星系,在15万光年外就看不到它们的存在了。
距离地球254万光年的仙女星系是距银河系最近的大星系,直径约为22万光年,相比较银河系的直径15万光年来说,还是蛮大的。
四、植树造林的谚语
植树造林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友善方式,也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重要手段。不仅能美化环境,提升空气质量,还有助于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减缓气候变化等诸多好处。对于人类来说,树木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在中国,植树造林也有许多流传已久的谚语,内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
1. 一年树木,十年树人
这句谚语是告诉我们植树造林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让树木生长,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对环境和生态的意识。通过种树的过程,人们能够学习到关于自然的知识,了解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种下一棵树,不仅仅是为了风景,更是为了人类的未来。
2. 千树万树植树人,万树亿树种绿魂
这句谚语强调了个体力量的重要性,无论是植树者还是每一个赞同植树造林的人都是对环境做出贡献的植树人。一个人的贡献虽微小,但众人齐心,千树万树将会成为现实。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才能够实现万树亿树的目标,让绿色之魂遍布整个大地。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植树造林是一个耐心和积累的过程,毫不畏惧小的、微小的贡献。每一棵树的种植都是一次积累,每一棵树都是百年绿。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不从每一个个体的努力累积起来,那么就无法取得更大的成就。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小小的贡献也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
4. 一草一木皆有灵
这句谚语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树木共同成长。每一草、每一木都有其生命力和价值,我们应该从尊重和保护每一个细微之处开始,让树木、花草在我们的环境中释放出美丽和活力。
5. 种树不求荫
这句谚语告诫我们种树不应该只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是要着眼于长远和整体的利益。植树造林不仅仅是给自己和下一代营造美好的环境,更是为了整个社会、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不求个人荫蔽,而是追求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幸福。
6.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这句谚语强调了植树造林的收益是经久不衰的。虽然一棵树从种植到长大需要时间,但每一棵树都将会成为绿色风景的一部分,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众多的好处。春天种下一粒种子,在秋季却能够收获万颗子,这是植树者的智慧和辛勤工作的回报。
7. 一叶落知秋,一树开时春
这句谚语传递了树木的生命力和自然界的规律。当一片叶子开始凋落时,我们就能够感受到秋天的到来;当一棵树开始发芽开枝时,我们就能够感受到春天的脚步。树木既是自然界的晴雨表,也是我们对季节变化的感知。通过仔细观察树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自然界的变化。
8. 感受大自然的呼吸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要去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和气息。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然而,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听到鸟儿的鸣叫声,看到树木的枝叶摇曳,我们才能够真正与自然亲近,找回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9. 节约用水,从小事做起
这句谚语强调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为树木提供水源,但我们也要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节约用水资源。从每一个小事做起,改变浪费用水的习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1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句谚语强调了自然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绿水青山代表着美丽的自然景观,而这些自然景观对我们来说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才能够保证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同时,美丽的环境也会为我们带来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带动经济的繁荣。
总结
植树造林的谚语里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它们告诉我们种树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和眼前的利益,更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了整个社会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每一棵树的种植都是一次积累和贡献,每一个个体的努力都是对环境做出的贡献。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节约用水开始,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和可持续。
五、除地球外还有那些星球有氧气?
除了地球以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是存在的,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发现。
据美国宇航局官方最新消息,美国宇航局旗下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再次发现一批星球,数量达到230多个,这些星球候选者被认为是系外行星。它们遍布在其他恒星系统中,在其他系外行星上,也有所谓的太阳和月亮,唯一不同的是行星的表面环境与地球不太一样,有些是1000多摄氏度的酷热世界,有些是极度严寒的星球。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玛吉斯-斐乐指出,地外还有数十亿与地球类似的星球存在,那些世界也有其他物种。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目前已经进入了K2任务阶段,可对数万光年外的恒星进行观测。在美国天文学会第227次会议上,天文学家公布了最新的系外行星观测成果,我们已经确定了数千个系外行星的存在,并且将它们编号。
数据库中还有许多没有编号的,数量达到数十万以上。这仅仅是位于地球周围数千光年内的星球,如果扩展到数万、数十万光年之外,那么这个数字还会更多。
六、500多光年外适合居住的星球?
1. 目前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是地球。
2. 土卫六与地球相似,未来或许有人类居住的可能性。
通过卡西尼-惠更斯探测器的观测,科学家发现土卫六这颗荒凉的星球与地球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存在巨大的甲烷冰沙,巨大的甲烷湖泊在气候变迁下开始消失。这一特点与地球早期非常类似,因此土卫六泰坦上的气候变化也被科学家列为研究的对象,建立模型来观察土卫六的变迁历史。
扩展资料
银河系内大约有百亿颗恒星,而生物复杂性指数较高的行星数量就达到了1亿颗左右,我们目前只观测到大约数千颗系外行星,而且与我们的距离大部分都在数千光年之内,到这个距离上就已经存在惊人的潜在宜居行
七、除了地球外别的星球有引力吗?
有的。
只要物体有质量,就对别的物体有引力。
牛顿有个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任意两个质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通常,星球都具有极大的质量,如地球的质量约为5.972×10²⁴Kg,故会对周边的物体产生引力。
引力归根结底是和质量有关,万有引力是把引力视为由质量引起的一种基本力,而爱因斯坦相对论则把引力视为质量引起的时空弯曲的表现。 量子力学认为,引力是由于两个粒子交换引力子导致的.
八、除了地球外还有哪些星球有人类?
除了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就是“火星”
火星是距离太阳第四远的行星,在地球轨道的外侧,也勉强算是位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内,虽然火星距离太阳有一定距离,表面温度大约为-55℃,不过在白天的时候温度可以上升到大约27℃。火星的条件远远优于另外两颗类地行星“水星”和“金星”,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作为气态行星,几乎不可能存在生命。所以,火星是太阳系内最有可能存在生命或者是存在生命遗迹的星球,再或者在将来也是最有可能被改造为适宜人类居住的一个星球。
除了火星之外,太阳系中的一些卫星可能也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首先是“木卫二”,木卫二的直径大约为3122千米,在太阳系卫星家族中排名第六,仅次于地球的卫星月球,不过和月球不同,木卫二上面似乎拥有一个含氧大气层,而且木卫二的表面覆盖着厚度达100千米以上的冰层,虽然距离太阳遥远,表面都是冰封的世界,但是在厚厚的冰层下方可能存在液态的海洋,说不定在这里会有生命的存在。其次是“土卫二”,这颗卫星的直径只有约500千米,它和木卫二一样表面也几乎被冰层覆盖,因为它几乎能够反射全部的太阳辐射,那么在冰层下方是不是也有可能有液态海洋,会不会也有生命的存在?
最后一个卫星是“土卫六”,也被称为“泰坦”,土卫六直径达5151千米,仅次于木卫三,是太阳系内第二大的卫星。土卫六表面拥有大气层,而且大气层还比较浓厚,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牢固永久大气层的卫星,土卫六上的大气和原始地球大气十分相似,有孕育出生命的可能,不过由于距离太阳十分遥远,表面温度极低,可能是一个重要障碍。土卫六表面还分布有“海洋”,不有由于低温,海洋中并不是水而是液化的甲烷和乙烷,流淌的甲烷和乙烷同样塑造着土卫六的地表形态,进行侵蚀、搬运和沉积等外力作用,形成一系列的地貌形态,就和地球上的水一样,会不会有生命存在于土卫六的“海洋”中呢?
九、除地球外,有存在氧气的星球吗?
有人说火星是除了地球外,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的居住的行星:
一、火星与地球距太阳的距离相近。
二、火星与地球的体积相近。
三、火星拥有与地球类似的大气层,虽然含氧量稀少,可是可以通过改造而达到同样的含量。
四、火星两极上存在固态水,甚至存在液态水。
五、火星上没有高智能生物存在,人类不存在竞争对手。经过改造后,火星有可能成为人类居住的星球。也有人说好像在几十光年外也有,但是那个星球太大了,制造的引力也很大,是地球的几百倍,所以,就算你能在那里生存,也会被自己压死。也许有可以生存的星球只不过现在还没发觉出来。
十、在太空外除了地球还有哪些星球呢?
地球属于行星,太阳是恒星,太阳系还有其他7大行星,金星,火星,水星等 是类地行星 木星土星等是巨行星,也是气态行星,天王星、海王星是远地行星,也是气态行星,冥王星是矮行星。
火星、木星之间以及太阳系边缘有小行星带。
这只是在太阳系里,在银河系里以致到整个宇宙中 有无数恒星和行星,而且不仅仅有星球 还有星云、类星体、黑洞等等,。
,。
。
,(恒星死亡坍缩后质量小一点的变成白矮星、中子星,质量大的就变成黑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