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03
2024
0

八五〇农场在哪里?

一、八五〇农场在哪里?

八五〇农场隶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农垦分局,座落在虎林市行政区。

二、八五农场旅游景点?

        八五农场公园,八五六青山湖旅游度假区,乌苏里湿地千岛林风景区,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八五五农场公园,黑龙江省八五〇农场,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八五六青山湖旅游度假区,黑龙江省八五一〇农场,八五一一农场,八五七农场,八五六农场十八队等。

三、农垦八五五农场电商

农垦八五五农场电商:农业电商带动农场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垦八五五农场的电商模式成为农业电商中的一大亮点。农垦八五五农场凭借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电商模式,为农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农垦八五五农场电商的发展壮大,不仅让农场的产品销售得到了有效扩大,更重要的是打破了传统的农业产销难题,解决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农垦八五五农场成功地将优质的农产品推送到消费者面前,助力农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垦八五五农场电商的成功经验体现在多个方面:

1. 产品多样化:将农场的各类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展示和销售,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和品类的丰富化,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 供应链优化:通过电商平台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高效衔接,降低了中间环节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营销策略:结合线上线下的营销策略,开展促销活动和品牌推广,提升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更多消费者选择购买农场产品。

农垦八五五农场电商的发展成果源自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同时也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社会资源的共享。未来,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电商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农垦八五五农场将继续秉承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电商服务水平,为农场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垦八五五农场电商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农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通过农垦八五五农场电商的发展路径,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电商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搭建现代化农业电商平台,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农垦八五五农场电商的成功实践为相关行业树立了榜样,也为农业电商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有信心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将农业电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四、八五五农场情况介绍?

八五五农场,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系统国营农场,隶属牡丹江农场管理局。位于密山市境西北部与宝清县、七台河市交界处。场部距密山市区30公里。 八五五农场,原名金沙农场,以金沙河得名。1955年10月,在省直属勃利种羊场基础上扩建而成。1956年12月,划归铁道兵农垦局管辖。1959年4月,改为八五五农场,隶属牡丹江农垦局。1963年1月,将一、三、五分场划出成立北兴农场;二、四分场与试验场仍为八五五农场。1968年6月,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编为第四师第四十一团。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改为“金沙农场”,1979年改为八五五农场,隶属牡丹江农场管理局。八五五农场场区地处完达山山脉两侧,大部分场区位于完达山南侧金沙河流域。全场土地面积8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主要种植小麦、大豆,

八五五农场地处完达山东部的山间浸岗低山丘陵地带,地势为此区的山前台地,四周环山,地形起伏,岗谷交错,变化复杂,西北较高,东南较低,海拔最高为老黑背山683.7公尺,最低为120—130公尺。场区内有大砬子、老黑背、七里嘎、老爷岭、鹿山等山峰。耕地坡度较为平缓,一般在3°左右。农业生产队布局多为扇形,耕地集中于漫岗及沟壑水线两侧,便于机械作业。

五、八五二农场什么级别?

八五二农场是正科级别

黑龙江八五二农场

黑龙江省农场总局八五二农场曾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第二十团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的代号命名。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总占地1 3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80千公顷,荒地12.7千公顷,草原1千公顷,山林24.7千公顷,水面5.33千公顷,总人口5万人,是特大型现代化农场。被誉为“中国小粒黄豆之乡”,“中国专品种粮豆生产加工之乡”。

中文名

黑龙江八五二农场

位置

黑龙江省东部

地域面积

136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80千公顷

六、八五七农场的由来?

八五七农场,原为“密山农场”。1951年由沈阳市劳改大队建立,为劳改农场,对外称“沈阳市密山农场”。1954年8月,划归黑龙江省公安厅管辖,改名为“黑龙江省密山农场”。1957年5月,划归国家农垦部领导的铁道兵农垦局。1960年2月,改为八五七农场。

七、八五三农场属于哪个市?

属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

八五三农场,1956年10月开始组建,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8503部队代号定名为八五○三农场。同年11月,正式命名为八五三农场。1968年6月,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编为第三师第二十一团。1976年2月,撤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农场体制,仍改为八五三农场。

八、八五二农场的城镇建设?

2004年农场小城镇建设完成17000平方米,建设工程、开发综合楼住宅楼15000平方米,建成“文化广场”8个,建设面积6.5万平方米,完善了文化广场的配套工程,新修水泥路面1500延长米,亮化路灯180余盏。地面排水1000米。修建了种畜站到八五二农场部水泥路6公里,老场部到六分场部全长16.8公里的水泥路基础全部完成。投资伍佰万元建成了农业科研楼气象站、粮食仓贮、水泥晒场等实用公共建筑。

九、八五三农场有几个分场?

八五三农场有设7个农业分场和7个经营林、牧的场队。1992年末全场总人口3.8万人。八五三农场地处三江平原南缘,场区北部为低平原,西临蛤蟆通河,宝清河纵贯场区,河网密布。所属四分场就是三面环水,一面沼泽,车马难进,开垦难度最大的“雁窝岛”,它的开发事迹被加工改编成电影《北大荒人》,“雁窝岛”之名流传全国。

十、为什么叫八五六农场?

八五六农场,原称“青山农场”,因场部附近有一座小青山得名。1953年,由松江省公安厅密山农场派人到青山地区勘测,并确定建场方案,1954年春进行开荒建场。

同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1955年3月,黑龙江省公安厅批准,正式建立地方国营青山农场(劳改农场)。1957年划归铁道兵农垦局管辖,1959年更名为“八五六农场”。1968年6月,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编为第四师第三十七团。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改名为“青山农场”,隶属牡丹江农场管理局。1979年恢复八五六农场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