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
24
2024
0

整地技术?

一、整地技术?

整地校朮是根据各地的土壤结构所决定,在我们老家就是深犁细耙。

二、油菜整地前和整地的技术要点?

精细化整地

油菜生育周期相对较短,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 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应该优选种植地土壤层深厚、有机质 含量丰富、土壤疏松、多孔土地、细碎土壤、含水率适宜 的种植地。前茬作物收获之后应该抢晴天进行深耕整地, 精细化耙地,整地深度一般控制在15cm~25cm,保证田间 土壤细碎,有利于保墒。

结合整地追施完全腐熟的有机肥 1000kg/667m2 ~1500kg/667m2 ,氮磷钾复合肥30kg/667m2 ,将 其作为底肥,然后开沟作畦,方便田间排水。一般畦宽控制 在1.6m~2m,沟深控制在0.3m,干旱地区畦面可以适当宽一 些,一般控制在3m左右,沟身控制在0.2m。然后开箱沟、 尾沟,保证沟沟相连,以便能够将田间的积水快速排出。

如 果采用育苗栽培模式,应该科学选择育苗地,要保证育苗地 地势平坦,通风向阳,方便排灌,土壤肥沃,连续两年以上 没有种植过十字花科类的作物,主要以壤土和沙壤土为主。 播种之前应该做好苗床地整地处理工作,要保证苗床系平 时苗床要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复合肥为辅,一 般追施完全腐熟的有机肥2000kg/667m2 ,尿素5kg/667m2, 过磷酸钙25kg/667m2 ,硼砂1kg/667m2 ,草木灰或者堆渣肥 100kg/667m2 ,将肥料混合均匀之后翻耕到土壤层以下。

三、大棚种植技术整地

大棚种植技术整地

大棚种植技术在农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大棚种植的整个过程中,整地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良好的整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因此,掌握正确的大棚种植技术整地方法对于农民来说至关重要。

在进行大棚种植技术整地之前,先对土壤的状况进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土壤评估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土壤的肥力、盐碱度和酸碱性等重要指标,从而针对土壤状况进行相应的整地措施。土壤评估的指标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等。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颗粒(如泥、沙、粉)的大小比例。根据土壤质地的不同,大棚种植技术整地的方法也会有所区别。比如,对于沙质土壤,需要增加有机质含量和保水能力,可以采用添加腐熟有机肥、混合覆盖等方法。而对于黏土质地的土壤,则需要进行翻耕和疏松处理,以增加通气透水性。

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越高,说明土壤肥力越好,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对于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可以采用有机肥施用的方法,如秸秆覆盖、堆肥施用等,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pH值反映了土壤的酸碱度。不同的作物对土壤的pH值有不同的要求。有些作物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而有些作物则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因此,在进行大棚种植技术整地之前,需要对土壤的pH值进行测试,并根据作物的酸碱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经过土壤评估之后,接下来就是大棚种植技术整地的实施。整地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土壤的结构、松弛土壤、排除坚硬等杂质,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具体的整地方法包括翻耕、犁耕、覆盖等。

翻耕是一种常用的整地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松土、松弛土壤,增加土壤孔隙度,方便作物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翻耕可以通过机械或人工的方式进行。对于大面积的大棚种植,通常会采用机械翻耕的方式,效率较高。

犁耕是一种将土壤翻松、破碎成小块的整地方式,常用于土壤整地的初期阶段。通过犁耕,可以更好地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同时,还可以将杂草和有害生物彻底淘汰,并打开土壤孔隙,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

覆盖是大棚种植技术整地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覆盖可以保护土壤免受风吹雨打的侵蚀,还可以防止土壤中养分的流失,提高土壤的肥力。覆盖的材料可以选择农用塑料薄膜、草木等,根据不同作物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覆盖。

在进行大棚种植技术整地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选用适当的整地工具,保持整地的平整度;控制整地深度,避免破坏土壤结构;合理选择整地的时间和季节,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土壤的压实效应。

总而言之,大棚种植技术整地是大棚种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正确的整地方法,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在进行大棚种植时务必掌握正确的整地技术,从而为作物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四、秋整地和春整地的区别?

两者区别挺大。

1.作法不同,春整地可浅,秋整地要深。

2.目的不同,春整地是为提高地温,松土透气等,秋整地是为灭草、打破板结、蓄水抗旱等。

3.使用工具一同,春整地旋耕机,秋整地铧式犁配旋耕机,或圆盘耙。

五、我国夏玉米播前整地的主推技术?

选用功能强大的玉米播种机,做好播种前的调试工作;选用高质量种子,做好不同品种的播量调整,种肥同播时的肥料种类、施肥量和种肥距离调整,切实规范夏玉米播种技术规程,并自觉应用,真正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六、春整地与秋整地区别?

不论是北方和南方秋季深翻地对来年作物有好处。

秋季整地对蓄水保墒,杀灭虫卵等作用好于春整地。

提倡秋整地,推荐尽量创造条件实施秋整地。

秋整地好于春整地,减少病虫害。

东北的玉米地也分春秋整地,黑龙江省都是秋季整地,吉林辽宁都是春季整地,各有各的优点

七、栽培万寿菊整地技术

在栽培万寿菊时,整地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整地工作能够为万寿菊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本文将介绍栽培万寿菊所需的整地技术,帮助种植者们在栽培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整地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整地之前,先要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锄头、铲子、耙子、农用拖拉机等。还要清除整地区域的杂草和垃圾,确保整地区域干净整洁。

平整土地

栽培万寿菊的土地需要保持平坦,没有较大的凹凸不平。可以使用耙子来平整土地,将土壤表面的硬块和杂草去除。如果土地比较大,可以考虑使用拖拉机来进行平整。

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是栽培万寿菊成功的关键之一。通常,土壤应该保持湿润但不过湿。根据土壤的性质,可以酌情添加腐熟的有机物质,如腐叶土、腐熟的农家肥等。有机物质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保水能力,提供丰富的养分供万寿菊生长。

施肥

在整地之前,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万寿菊喜欢肥沃的土壤,因此需要在种植前施以适量的肥料。一般来说,可以使用有机肥料或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对土壤和植物更有益,而化学肥料可以更迅速地提供养分。在施肥时要遵循适量原则,过量施肥可能导致土壤酸化或养分浪费。

整地深度

整地深度是栽培万寿菊过程中的关键之一。通常情况下,整地深度应根据当地的土壤类型和万寿菊的生长特点来决定。大部分万寿菊的整地深度应该控制在10-15厘米左右。如果土壤较为松软,整地深度可以适当增加。整地深度要保持一致,以保证种子的均匀分布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整地后的处理

完成整地后,应对整地区域进行清理,清除杂草和碎石。如果有必要,可以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整地后的土壤应该平整,有利于万寿菊的根系生长,提供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结论

整地技术在栽培万寿菊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整地工作有助于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万寿菊的生长和发育。种植者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土地状况和万寿菊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整地技术。只有做好整地准备工作,才能确保万寿菊获得良好的生长和丰收。

八、山地整地方式带状整地怎样做?

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是:沿着山地的等高线挖沟,坡度小的整成水平梯田,宽度3~5米,坡度大的整成水平沟,宽度1米左右,要生土打埂,熟土回填,埂高30厘米。带状整地有地方叫“围山转”。

九、植树造林的谚语

植树造林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友善方式,也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重要手段。不仅能美化环境,提升空气质量,还有助于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减缓气候变化等诸多好处。对于人类来说,树木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在中国,植树造林也有许多流传已久的谚语,内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

1. 一年树木,十年树人

这句谚语是告诉我们植树造林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让树木生长,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对环境和生态的意识。通过种树的过程,人们能够学习到关于自然的知识,了解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种下一棵树,不仅仅是为了风景,更是为了人类的未来。

2. 千树万树植树人,万树亿树种绿魂

这句谚语强调了个体力量的重要性,无论是植树者还是每一个赞同植树造林的人都是对环境做出贡献的植树人。一个人的贡献虽微小,但众人齐心,千树万树将会成为现实。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才能够实现万树亿树的目标,让绿色之魂遍布整个大地。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植树造林是一个耐心和积累的过程,毫不畏惧小的、微小的贡献。每一棵树的种植都是一次积累,每一棵树都是百年绿。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不从每一个个体的努力累积起来,那么就无法取得更大的成就。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小小的贡献也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

4. 一草一木皆有灵

这句谚语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树木共同成长。每一草、每一木都有其生命力和价值,我们应该从尊重和保护每一个细微之处开始,让树木、花草在我们的环境中释放出美丽和活力。

5. 种树不求荫

这句谚语告诫我们种树不应该只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是要着眼于长远和整体的利益。植树造林不仅仅是给自己和下一代营造美好的环境,更是为了整个社会、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不求个人荫蔽,而是追求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幸福。

6.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这句谚语强调了植树造林的收益是经久不衰的。虽然一棵树从种植到长大需要时间,但每一棵树都将会成为绿色风景的一部分,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众多的好处。春天种下一粒种子,在秋季却能够收获万颗子,这是植树者的智慧和辛勤工作的回报。

7. 一叶落知秋,一树开时春

这句谚语传递了树木的生命力和自然界的规律。当一片叶子开始凋落时,我们就能够感受到秋天的到来;当一棵树开始发芽开枝时,我们就能够感受到春天的脚步。树木既是自然界的晴雨表,也是我们对季节变化的感知。通过仔细观察树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自然界的变化。

8. 感受大自然的呼吸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要去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和气息。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然而,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听到鸟儿的鸣叫声,看到树木的枝叶摇曳,我们才能够真正与自然亲近,找回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9. 节约用水,从小事做起

这句谚语强调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为树木提供水源,但我们也要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节约用水资源。从每一个小事做起,改变浪费用水的习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1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句谚语强调了自然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绿水青山代表着美丽的自然景观,而这些自然景观对我们来说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才能够保证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同时,美丽的环境也会为我们带来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带动经济的繁荣。

总结

植树造林的谚语里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它们告诉我们种树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和眼前的利益,更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了整个社会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每一棵树的种植都是一次积累和贡献,每一个个体的努力都是对环境做出的贡献。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节约用水开始,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和可持续。

十、种瓜怎么整地?

一、整地

开春后及时整地,测土配方施肥,中等肥力土壤每亩地施腐熟有机肥2~3吨、磷肥20~25千克、氮肥15~20千克(如果不具备测土条件,可以根据经验及上年施肥情况,进行调整施肥方案)。瓜沟宽0.8~1米,深0.7~0.8米,畦面宽3~4米,浇水后铺膜,要求地膜铺平压实,待播。

二、种子处理

1、浸种水温75℃(没有温度计可以用温水:凉水=2:1来混合,可加入少量杀菌剂拌种,市面上有卖的),40分钟即可,捞出,晾干水分。

2、催芽用毛巾卷、沙盘等作为催芽床,注意3点:(1)西瓜的发芽温度范围是28℃~40℃,适温30℃左右。(2)毛巾、沙子等发芽床的相对湿度约95%左右。(3)保证发芽所需的氧气。

三、提高坐瓜率的具体技术措施

1、播种

大田栽培的西瓜,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一般清明前后,现在温度提前回升,可以提前),适当提前或延后播种,使坐瓜期避开阴雨季节,以利授粉受精,提高坐瓜率。

2、人工辅助授粉

主蔓第二、三雌花开放期间,在盛花期睛天的早晨,采下雄花剥去花瓣用花药轻轻涂抹雌花柱头;雨天,雌花开放前用小塑料筒或纸袋罩花防雨,进行人工授粉。人工辅助授粉比在晴天无风时自然授粉可提高坐瓜率10%以上。

3、盘根

又叫盘墒截根,其做法是:在西瓜长到4~5片真叶、还没有匍匐生长时,用铲子在离瓜根直径范围的13厘米远的地方直剜下去,越深越好;也可以用铁锹深翻,但当心不能损伤主根,这不是把土翻上来,而是一下挨一下地松土,目的不仅是松土保墒,主要截断侧根。这样,可以抑制植株的营养生长,防止徒长和茎蔓纤细,使须根生长健状,形成庞大根系,有利于开花、坐瓜。

4、夹根

又叫夹根聚水,其做法是:在西瓜第二、三雌花出现时。用两根17厘米长的木条在瓜根离地面一指高的地方狠狠一夹;夹的程度以瓜根扁但纹路不断为宜。以后在被夹处形成一个疙瘩,不但瓜坐得稳,也长得大。

5、捏茎

在幼瓜后边的茎蔓上用力一捏,听到“咔叭”一声,这样可使幼瓜坐得稳,防止化瓜;瓜谚语中“后头咔叭,前头坐瓜”,就是这个道理。

 

 化学处理

6、施用赤霉素

赤霉素是一种高效能植物生长激素,在西瓜上施用,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减少落花,加快幼瓜膨大,从而提高产量。

施用方法:①拌种。在用常规处理过的种子即将破壳露出芽尖时,用喷雾器将20ppm赤霉素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瓜种上,一般每千克瓜种需用赤霉素溶液20毫升左右。②浸种。将瓜种放入20ppm赤霉素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捞出催芽播种。③使用15ppm赤霉素溶液叶面喷施。④使用20ppm赤霉素溶液涂抹雌花柱头。

7、施用西瓜素

西瓜素是以微量元素硼、铜、锌、锰、钴为主,适当搭配氮、磷、钾、镁等营养元素研制生产的一种新型西瓜专用液体浓缩复合肥料。西瓜施用后,可使出苗期提前1天,出苗率提高10%,坐果率提高7.7~10.1%,增产6.5~21%,增甜0.69度。施用方法:一是用西瓜素300~500倍液浸种12小时;二是用西瓜素200~300倍液在西瓜苗期、坐瓜期和膨瓜期叶面喷施,苗期亩喷40千克,坐瓜期和膨瓜期亩喷50~75千克。

8、喷施细胞分裂素

利用“5406”抗生菌通过工业发酵提取的植物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叶绿素的形成和蛋白质的合成,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抗逆能力。在西瓜上施用,可使坐瓜率提高19.5%,含糖量提高0.5~2度。增产:28.6%,并具有减轻病害、促进早熟等功效。

施用方法:主要采取叶面喷施,从瓜蔓长到7~8节时开始,用600~800倍液每隔7~12天喷一次,共喷3~4次。

9、喷施稀土

稀土又叫稀土微肥或硝酸稀土,商品名称为常乐益植素。在西瓜上施用,可使坐瓜率提高17~30%,单瓜重增加0.2~0.8千克,果实中固形物含量增加1.3~3.7%,糖分含量增加0.6~1.7%,增产13.9~34.9%,最多可达60.5%。施用方法:主要采取叶面喷施,全生育期共喷3次,第—次在西瓜5~6叶期,喷施浓度为0.03%;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在始花期和膨瓜期,喷施浓度为0.06~0.08%;若只喷2次,最好分别在始花期和膨瓜期进行。前两个时期喷施的稀土,其作用以提高西瓜坐瓜率和单瓜重为主,后5时期以提高果实糖度为主,故喷施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次。

10、施用2.4-D或萘乙酸

西瓜雌花初开放时,用10ppm2,4-D或100ppm萘乙酸溶液喷花,或者用毛笔涂抹雌花柱头或花托,可使坐瓜率明显提高。

四、病虫害防治

西瓜在管理过程中应根据病害种类选择适宜药剂防治。西瓜一般病害为枯萎病、病毒病、炭疽病等。为提高其耐储运性,应注意:嫁接栽培的果实耐裂性提高;彭瓜水不宜过晚,果实发育期保证土壤见干见湿,收获前7d停止灌水等合理灌水管理可防瓜裂;在下午或傍晚采收次日上市会增加果皮的韧性,减少运输中的裂瓜。

五、采收

为防止瓜有阴阳面,在采收前l0天左右应翻瓜一次。西瓜开花后25~28天成熟度达8~9成熟时即可采收,收后放在室内后熟2~3天,擦洗干净即可上市。成熟判断应计算天数及积温,也可用手指压花蒂部,有弹性为成熟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