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宋社会背景?
北宋时期市井文化兴起,工商业兴起,表达市井文化的创作兴起。勾栏酒肆,文化创作空前繁荣。统治阶级“尚文”,
二、唐代社会背景?
1)社会因素唐代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前, 国势强大, 经济富裕, 朝廷百官宴游, 多唱诗互和, 以为谈佐之乐。
而国家的统一, 南北交通无阻, 文人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 激发诗情。诗歌的酬唱流传, 蔚成一时的风气。至於安史之乱后, 藩镇之祸继起, 唐室中衰, 加以外患日极, 以致诗人大多饱历离乱, 为其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 及刺激文学创作的灵感, 郁结之情, 正可用诗歌来抒发, 也促成唐诗的兴安。(2)政治因素/ 君主提倡唐代几个有权力的皇帝, 不仅都爱好音乐, 并大加提倡。高宗、武后, 好乐章, 常自制新词, 编为乐府。到了玄宗, 此风更盛。他自己是诗人、乐师兼优伶, 爱好文艺, 附庸风雅, 对於文艺的发展, 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另外唐代以诗取士, 於是诗歌一门, 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捷径, 对加强诗歌技巧的训练和诗歌的普及, 有重要的作用。(3)诗体的进化/ 文学本身的发展从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 建安、正始和两晋的诗歌创作, 以至南北朝声律说的提出和应用, 都为唐代诗歌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七言古诗及律体、绝句的新诗体, 在六朝时代, 才开始形成, 格式音律初具规模。到了唐代, 社会生活日益复杂, 诗人的思想感情丰富, 在诗歌创作上, 新的内容, 要求新的形式, 唐代诗人正好运用新兴的形式来表情达意, 使这些新体诗在形式、声律、辞藻各方面都趋於成熟。(4)思想、文化的活跃/ 其他艺术对诗歌发展的影响唐诗在发展时显然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唐代的音乐、雕塑、舞蹈、绘画等, 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 又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对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有积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如王维的山水诗, 号称「诗中有画」, 显然受到山水画的影响。至於李颀、岑参、杜甫等人描写音乐、舞蹈、绘画的诗歌, 可以看出当时作家勇於接受新鲜事物的时代精神。(5)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诗歌在唐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得到空前的提高, 如向达官名流谒求进用、送人出使也用诗。自帝王、贵族、文士、官僚, 以致道士、歌妓, 均有佳作, 此当与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有关。三、1973社会背景?
公元1973年,公历平年,共365天,53周。农历癸丑年(牛年),无闰月,共354天。
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人称作“东方魔稻”。
1月
1月4日——加拿大蒙特利尔博物馆被盗。
1月8日——谢赫·穆吉布·拉赫曼就任孟加拉国首任总统。
1月23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已达成越南战争停战协议。
2月
2月13日——新华社报道,1972年是解放以来中国电力发电站装机最多的一年。
3月
3月7日——新华社报道,中国发展组合机床取得显著成就。
3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与西班牙建立外交关系。
4月
4月3日——马丁·库帕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无线通信的诞生。
4月10日——中国决定建设邯邢钢铁、煤炭基地。
4月15日——中国春季广交会开幕,与中国发展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140多个。
5月
5月4日——中国日本共同投资施工建设中日海底电缆。
5月17日——美参议院专门小组开始水门事件听证会。
5月14日——美国宇航局(NASA)在肯尼迪宇航中心用土星5号运载火箭发射了“天空实验室”。
6月
6月28日——中国成功进行了一次氢弹试验。[1]
6月30日——南美洲东北角和北非至东非的部分区域出现日全食,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科学家借助协和式飞机在毛里塔尼亚、马里、尼日尔、乍得上空观测,将全食时间延长至地面的10倍以上,达到74分钟,是人类历史上单次日全食观测时间最长的记录。[2][3]
7月
7月16日——中国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悉尼歌剧院落成
7月20日——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落成。
7月20日——一代功夫演员李小龙在香港去世,年仅32岁。
7月27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20周年。
8月
8月5日——中国全国环保会议召开,制定《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8月8日——金大中遭绑架事件。
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永远开除林彪及其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陈伯达、叶群、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等人的党籍,撤消他们党内外的一切职务。
8月22日——基辛格出任国务卿。[4]
8月24日~28日——中共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并使王洪文当上了中央副主席,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结成了“四人帮”。
8月27日——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1]
9月
9月3日——中国第一台天文测时、测纬光电等高仪研制成功。
9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成立20周年。
9月,在乔冠华即将在联合国大会上正式发言前,时任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中国代表团顾问、著名国际法学家厉声教就领海宽度问题的一份上书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关注与及时回应,就此改变了历史。正是由于周总理的英明决策和快速部署,使得一场涉及中国领海宽度的“国际危机”消弭于无形。[5]
10月
10月2日——周恩来总理就中国领海宽度问题在厉声教同志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使得中国坚持了12海里领海宽度的主张。周恩来在厉声教材料上作出的重要批示
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引发石油危机。又叫赎罪日战争。埃及和叙利亚联合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阿拉伯国家首战告捷。但是后来美国为以色列提供了间谍卫星,以及发起代号为“五美分”的救援行动,帮助以色列反败为胜。第四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得以存世的重要战争。
11月
11月8日——中国西藏军区在海拔3800米高寒地区大规模种植冬小麦丰收。这是中国西藏历史上农业发展的重要变革。
11月12日——蒋经国首先提出十大建设中之前九大建设。
四、元曲社会背景?
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五、1933年社会背景?
1933年中国社会背景
1933年1月3日 日军攻陷山海关。1月10日 日本陆军部追加满洲方面预算3084万元。1月10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宣言,阐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1月15日 美国政府通告各国,不承认伪满洲国。
1月17日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名义发表宣言,向一切进攻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国民党军队提议,在停止进攻、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和武装人民的条件下,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遭到国民党政府拒绝。1月19日 日本收编东北伪军为地方警备队,分驻黑龙江各县。1月31日 国民党政府将北平文物南迁,各界民众团体强烈反对,搬运工人罢工。
六、中国当下社会背景?
中国现在的社会背景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国际背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当然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这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国际背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国际背景。
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段话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二是国内背景:苏联模式的弊端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我们党在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就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一方面照搬苏联的模式,另一方面又察觉到苏联模式存在严重问题。苏联模式的特征:
经济体制:纯而又纯的国有化、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
政治体制:苏共领导的权利高度集中的国家政权。
思想文化:斯大林解读的马克思主义“大一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经过长期艰苦探索,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第一次科学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启了科学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以解决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民族复兴问题,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回答的中心问题。
七、什么是社会背景?
社会背景指当时的社会状况,社会的经济构成,阶级构成,经济发展状况,政治发展状款,社会现象和特点。
例如: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带来了很多的赚钱机会,在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的生活水平基本处于能吃饱阶段,根本无暇顾及食品的质量,更不用说品牌化的概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海量消费者的目光逐步开始从吃饱向吃好转变。
相关背景:
1、时代背景:有些新闻需交代时代背景,向读者指出与新闻事件相关的人所生活的时代,或相关的事物发生。
2、历史背景:就是事件在什么形势下发生的。事件爆发的环境。
3、文化背景:指沟通主体长期的文化积淀,即沟通主体较稳定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心理结构的总和。
4、家庭背景:家庭背景一般指父辈的经济实力,政治权利。
八、玩偶之家社会背景?
易卜生的创作背景是1848年欧洲各地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作者经历了家庭破产,同时在药店学徒受人歧视。他表示:当时世界为革命思想所激荡,他跟那个小社会,处于公开的战争状态。他为营救一个受迫害的作家,参加过请愿游行,协助社会主义者,做过革命宣传工作。他的创作一开始就同民主运动有着内在的联系。易卜生1879年创作《玩偶之家》,当时正是挪威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易卜生先后结识了两位女权运动家——卡米拉·科莱特和奥斯塔·汉斯泰。前者激发了他写《玩偶之家》的热情。
九、牛顿的社会背景?
艾萨克•牛顿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SirIsaacNewtonFRS,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是一位英格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从而消除了对太阳中心说的最后一丝疑虑,并推动了科学革命。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的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在2005年,皇家学会进行了一场“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民意调查中,牛顿被认为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更具影响力。
按照现代的历法,1643年1月4日,艾萨克•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乡下的一个小村落埃尔斯索普村的埃尔斯索普庄园。在牛顿出生之时,英格兰并没有采用教皇的最新历法,因此他的生日被记载为1642年的圣诞节。牛顿出生前三个月,他同样名为艾萨克的父亲才刚去世。由于早产的缘故,新生的牛顿十分瘦小;据传闻,他的母亲汉娜•艾斯库(Hannah Ayscough)曾说过,牛顿刚出生时小得可以把他装进一夸脱的马克杯中。当牛顿3岁时,他的母亲改嫁并住进了新丈夫巴纳巴斯•史密斯(Barnabus Smith)牧师的家,而把牛顿托付给了他的外祖母玛杰里•艾斯库(Margery Ayscough)。年幼的牛顿不喜欢他的继父,并因母亲嫁给他的事而对母亲持有一些敌意,牛顿甚至曾经“威胁我那姓史密斯的父母亲,要把他们连同房子一齐烧掉……”
从12 岁左右到17岁,牛顿都在国王中学学习,在该校图书馆的窗台上还可以看见他当年的签名。他曾从学校退学,并在1659年10月回到埃尔斯索普村,因为他再度守寡的母亲想让牛顿当一名农夫。牛顿虽然顺从了母亲的意思,但据牛顿的同侪后来的叙述,耕作工作让牛顿相当不快乐。所幸国王中学的校长亨利•斯托克斯(Henry Stokes)说服了牛顿的母亲,牛顿又被送回了学校以完成他的学业。他在18岁时完成了中学的学业,并得到了一份完美的毕业报告。
1661年6月,他进入了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在那时,该学院的教学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但牛顿更喜欢阅读一些笛卡尔等现代哲学家以及伽利略、哥白尼和开普勒等天文学家更先进的思想。 1665年,他发现了广义二项式定理,并开始发展一套新的数学理论,也就是后来为世人所熟知的微积分学。在1665年,牛顿获得了学位,而大学为了预防伦敦大瘟疫而关闭了。在此后两年里,牛顿在家中继续研究微积分学、光学和万有引力定律。
数学
大多数现代历史学家都相信,牛顿与莱布尼茨独立发展出了微积分学,并为之创造了各自独特的符号。根据牛顿周围的人所述,牛顿要比莱布尼茨早几年得出他的方法,但在1693年以前他几乎没有发表任何内容,并直至1704年他才给出了其完整的叙述。其间,莱布尼茨已在1684年发表了他的方法的完整叙述。此外,莱布尼茨的符号和“微分法”被欧洲大陆全面地采用,在大约1820年以后,英国也采用了该方法。莱布尼茨的笔记本记录了他的思想从初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而在牛顿已知的记录中只发现了他最终的结果。牛顿声称他一直不愿公布他的微积分学,是因为他怕被人们嘲笑。牛顿与瑞士数学家尼古拉•法蒂奥•丢勒(Nicolas Fatio de Duillier)的联系十分密切,后者一开始便被牛顿的引力定律所吸引。 1691年,丢勒打算编写一个新版本的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但从未完成它。一些研究牛顿的传记作者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爱情的成分。 不过,在1694年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冷却了下来。在那个时候,丢勒还与莱布尼茨交换了几封信件。
在1699年初,皇家学会(牛顿也是其中的一员)的其他成员们指控莱布尼茨剽窃了牛顿的成果,争论在1711年全面爆发了。牛顿所在的英国皇家学会宣布,一项调查表明了牛顿才是真正的发现者,而莱布尼茨被斥为骗子。但在后来,发现该调查评论莱布尼茨的结语是由牛顿本人书写,因此该调查遭到了质疑。这导致了激烈的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学论战,并破坏了牛顿与莱布尼茨的生活,直到后者在1716年逝世。这场争论在英国和欧洲大陆的数学家间划出了一道鸿沟,并可能阻碍了英国数学至少一个世纪的发展。
牛顿的一项被广泛认可的成就是广义二项式定理,它适用于任何幂。他发现了牛顿恒等式、牛顿法,分类了立方面曲线(两变量的三次多项式),为有限差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首次使用了分式指数和坐标几何学得到丢番图方程的解。他用对数趋近了调和级数的部分和(这是欧拉求和公式的一个先驱),并首次有把握地使用幂级数和反转(revert)幂级数。他还发现了π的一个新公式。
他在1669年被授予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在那一天以前,剑桥或牛津的所有成员都是经过任命的圣公会牧师。不过,卢卡斯教授之职的条件要求其持有者不得活跃于教堂(大概是如此可让持有者把更多时间用于科学研究上)。牛顿认为应免除他担任神职工作的条件,这需要查理二世的许可,后者接受了牛顿的意见。这样避免了牛顿的宗教观点与圣公会信仰之间的冲突。
光学
从1670年到1672年,牛顿负责讲授光学。在此期间,他研究了光的折射,表明棱镜可以将白光发散为彩色光谱,而透镜和第二个棱镜可以将彩色光谱重组为白光。
他还通过分离出单色的光束,并将其照射到不同的物体上的实验,发现了色光不会改变自身的性质。牛顿还注意到,无论是反射、散射或发射,色光都会保持同样的颜色。因此,我们观察到的颜色是物体与特定有色光相合的结果,而不是物体产生颜色的结果。
从这项工作中,他得出了如下结论:任何折光式望远镜都会受到光散射成不同颜色的影响,并因此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现称作牛顿望远镜)来回避这个问题。他自己打磨镜片,使用牛顿环来检验镜片的光学品质,制造出了优于折光式望远镜的仪器,而这都主要归功于其大直径的镜片。1671年,他在皇家学会上展示了自己的反射式望远镜。皇家学会的兴趣鼓励了牛顿发表他关于色彩的笔记,这在后来扩大为《光学》(Opticks)一书。但当罗伯特•胡克批评了牛顿的某些观点后,牛顿对其很不满并退出了辩论会。两人自此以后成为了敌人,这一直持续到胡克去世。
牛顿认为光是由粒子或微粒组成的,并会因加速通过光密介质而折射,但他也不得不将它们与波联系起来,以解释光的衍射现象。而其后世的物理学家们则更加偏爱以纯粹的光波来解释衍射现象。现代的量子力学、光子以及波粒二象性的思想与牛顿对光的理解只有很小的相同点。
在1675年的著作《解释光属性的解说》(Hypothesis Explaining the Properties of Light)中,牛顿假定了以太的存在,认为粒子间力的传递是透过以太进行的。不过牛顿在与神智学家亨利•莫尔(Henry More)接触后重新燃起了对炼金术的兴趣,并改用源于汉密斯神智学(Hermeticism)中粒子相吸互斥思想的神秘力量来解释,替换了先前假设以太存在的看法。拥有许多牛顿炼金术著作的经济学大师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说:“牛顿不是理性时代的第一人,他是最后的一位炼金术士。”但牛顿对炼金术的兴趣却与他对科学的贡献息息相关,而且在那个时代炼金术与科学也还没有明确的区别。如果他没有依靠神秘学思想来解释穿过真空的超距作用,他可能也不会发展出他的引力理论。 (参见艾萨克•牛顿的神秘学研究)
1704年,牛顿著成《光学》,其中他详述了光的粒子理论。他认为光是由非常微小的微粒组成的,而普通物质是由较粗微粒组成,并推测如果通过某种炼金术的转化“难道物质和光不能互相转变吗?物质不可能由进入其结构中的光粒子得到主要的动力(Activity)吗?牛顿还使用玻璃球制造了原始形式的摩擦静电发电机。
力学和引力
1679年,牛顿重新回到力学的研究中:引力及其对行星轨道的作用、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与胡克和弗拉姆斯蒂德在力学上的讨论。他将自己的成果归结在《物体在轨道中之运动》(1684年)一书中,该书中包含有初步的、后来在《原理》中形成的运动定律。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现常简称作《原理》)在埃德蒙•哈雷的鼓励和支持下出版于1687年7月5日。该书中牛顿阐述了其后两百年间都被视作真理的三大运动定律。牛顿使用拉丁单词“gravitas”(沉重)来为现今的引力(gravity)命名,并定义了万有引力定律。在这本书中,他还基于波义耳定律提出了首个分析测定空气中音速的方法。
十、书店的社会背景?
实体书店是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明载体,在传播历史、鉴古知今,弘扬正气、引领风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实体书店较好地履行了社会文化服务功能,但受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其发展壮大受到诸多挑战。在网络书店及电子阅读突飞猛进的社会背景下,如何重塑实体书店的价值定位,让其回归文化本位,为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强大智力支持,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