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1)表现: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人民实现了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2)具体事例:“神舟“系列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青蔵铁路的建成通车;奥运会与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等。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小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的小故事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点,自1978年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有许多令人感动和有趣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展示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迎接挑战、不断创新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小故事1:从稻田到科技实验室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导,农民们主要依靠农田劳作来维持生计。然而,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中国逐渐将目光转向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发展。
一个令人振奋的故事发生在广东深圳,一个曾是渔村的地方如今已发展成全球科技产业的中心。这个转变归功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因为它打开了门户,允许外国投资和技术进入中国。
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经济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然而,随着外资的引入和创新性的投资,深圳开始发展高科技行业,吸引了大量科技人才。如今,深圳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的热点之一,孕育了众多知名的科技企业。
小故事2:从自行车到高速铁路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交通方式以自行车和农用汽车为主,远非现代化。然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交通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高速铁路的建设成为了中国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仅仅在改革开放的短短几十年时间里,中国已经建设了世界上最长和最快的高速铁路网络。这项壮举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使得交通更加便捷和高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铁路对于国民经济的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城市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为旅游业和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小故事3:从农村到城市
改革开放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为20%左右,绝大部分人口还居住在农村地区。
然而,在经济发展和农业转移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农村地区的人口开始逐渐向城市迁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到城市寻找工作和谋求更好的生活。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一些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广东珠三角地区的深圳、广州等城市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人口。
小故事4:从商品短缺到物质丰富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曾经历了数十年的商品短缺和匮乏。人们常常需要排队购买生活必需品,而且选择有限。
然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商品丰富度大大增加,人们可以自由购买各种物品和奢侈品。
无论是衣服、食品、电子产品还是汽车,中国市场上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得到极大地改善。
小故事5:从封闭到开放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对外交流和合作十分有限。然而,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与世界的大门,促进了对外交流和经济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政策和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外国企业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和贸易大国,同时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的小故事无疑展示了中国的巨大变化和人民的奋斗精神。中国以其开放的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蓬勃发展的经济,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改革开放只是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技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技创新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令人瞩目的科技发展,从最初的跟随者逐渐转变为领导者和创新者。这一漫长的旅程有着绵延不绝的探索和突破,开创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科技领域。
科技发展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最初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到如今的自主创新和领先技术,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逐渐建立起了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包括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在诸多关键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成果引人注目,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最为瞩目的领域之一,也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国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已经成为全球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人工智能的崛起
人工智能作为未来科技的核心领域之一,也是中国重点发展的方向。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涵盖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生物技术的创新应用
生物技术在医疗、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也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生物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为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治疗方式和农业技术,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技创新的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未来,中国将继续致力于自主创新,加强与国际合作,推动世界科技发展进程,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以下的成就:
1、经济方面:
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2、思想方面:
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面貌带来的历史性变化,还不仅仅是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3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打破了过去那种单调、统一的带有个人崇拜和违背人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
3、经济增长方面:
我国经济不仅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实现了平稳增长。这里所说的经济平稳增长,主要就是指经济周期实现了由建国以来多次发生的超强波周期(波谷年与波峰年经济增速落差在20个百分点以上)、强波周期(落差在10个百分点以上)、中波周期(落差在5个百分点以上)到轻波周期(落差在5个百分点以下)的转变。
4、能源工业方面:
能源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在石油勘探开发、水电建设、综合机械化采煤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节能环保取得进展,2007年国家核准关停小火电1438万千瓦,实际关停2336万千瓦;与2006年相比,6000千瓦及以上燃煤电厂供电标准煤耗降低11克/千瓦时,电网输电线路损失率减少0.07个百分点。
5、交通运输建设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1979年至2007年,我国交通运输业累计完成投资74246亿元,年均增长19.9%,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铁路营业里程由1978年的5.2万公里增至2007年的7.8万公里,增加了2.6万公里。这些新增里程大部分是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
扩展资料: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左”倾路线,标志着“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结束,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从那时以来的30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30年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哪些成绩?
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1978年至2017年,我国GDP从1495亿美元增加到12.3万亿美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33.5倍,年均增长9.5%,我国经济总量从占全球1.8%提高到占15.3%,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人均GDP从156美元增加到8827美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22.8倍,年均增长8.5%。在这么长时间实现这样高的年均增长速度,不仅中国历史上没有过,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可以说是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基础显著加强,工业化快速推进,现在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19.8%。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2.7%和32.7%。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其增加值占GDP比重2017年达51.6%,比1978年提高27个百分点。城镇化快速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了2017年的58.52%,年均提高1.04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2017年末,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2.70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145.6%。其中,高铁2.5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6.3%。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35万公里,为1978年的5.4倍。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7578个,为1978年的37.5倍。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达4418条,航线里程748.30万公里,年均增长10.6%。通信网络覆盖全国,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990年以来年均增速达49.0%;光缆线路1997年以来年均增长23.4%;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7.8亿个,2003年以来年均增长30.9%。
40年来,我国经济从半封闭状态转变成为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的引进外资大国及对外投资大国。1978年至201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4.11万亿美元;累计吸收外国直接投资1.9万亿美元;2013—201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6928.6亿美元,超过前30多年累计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我国外汇储备1978年仅有1.67亿美元,2017年底达到3.14万亿美元。
40年来,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有了巨大进步。科学技术成果丰硕。2017年研发投入达17606亿元,是1991年的123倍,1992—2017年年均增幅达到20.3%。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教育文化事业成绩斐然。2017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大学本科生在校生人数达到1648.6万人,研究生在校生人数达到263.96万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40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40年来,7亿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人民生活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3元增加到2017年的36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33.57元增加到2017年的13432元。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7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9.15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13.5亿人,基本实现全民参保。人均预期寿命从1978年的65.9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
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制度基础,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六、列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富强的表现?
表现: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人民实现了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具体事例:“神舟“系列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青蔵铁路的建成通车;奥运会与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等。
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特点,主要体现为
A.依法治国成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依法执政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D.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
E.司法体制不断完善
F.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八、改革开放以来取得辉煌成就的诗歌?
1,《赞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现代:赵春爽改革开放春风暖,九州一片艳阳天。四十年来求发展,港澳回归终如愿。一带一路谱新篇,国运昌盛喜空前。小康目标党指引,江山旧貌换新颜。
2,《歌颂改革开放四十年》现代:王必炎改革东风四十年,中华覆地又翻天。神州经济高增长,军事国防可领先。科技创新争典范,黎民享福赛神仙。当前持续大开放,世界繁荣近眼前。
3,《美好新时代》现代:张启喜金秋的风,送袅袅暗香而来。霜中的菊,献片片芳菲一季。吻夕阳余辉 ,爱溢出温柔的眼眸。望四野安详,激情飞上诗句。听黄河汩汩,载无数苦难历史。观河沙沉沉,积淀多少回忆。满目疮痍,是你旧时的容颜。儿时的艰辛,留下了不灭的烙印。风霜雪雨,半个世纪的搏击。渊远流长,五千年文明的足迹。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昔日英勇的浪涛。时光的琴弦,弹唱着今日辉煌的旋律!
4,《神州四十谱新篇》现代:叶贻沈四十年来岁月新,扬鞭快马见精神。放开手脚忙创业,国泰民安满眼春。
5,《讴歌新时代》现代:邓集跃 一朵朵云,扬起了风帆。一双双手,挥出了最美的画笔。饮一汪汪的蓝,速写着大地绿色的音符。春风春雨,为我们伴唱着幸福时光。好山好水,给我们展示了时代画卷。走进心的高原,祖国处处在涌动着春潮。看那延续拉伸的彩旗,听那此起彼伏的机器轰鸣。谁都会被这梦幻般的情景所吸引?一张张的笑脸,洋溢着春天的祝福。一句句暖心的问候,全都是感恩的链接。融东西方文明,汇中华儿女广博的智惠。我们一起讴歌!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新时代!
九、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改革开放凡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 展,即使是对中国再有成见的人,也都承认 是铁的事实。从世界经济史看,中国这样长 时期的、持续的、快速的经济发展,都是罕 见的。据笔者看来,主要的原因是:
一、中国的经济禀赋和发展阶段的原因。改 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的禀赋可以用两句话 来概括,人口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资金、 资源相对非常短缺。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 处于农业社会和工业化的初始阶段。这从当 时的静态来看确实是一个让人失望的判断, 但对动态的经济发展是个非常好的情况。因 为巨大的人口基础可以提供潜力巨大的社会 需求,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可以有效吸 引外来资金、资源的组合,工业化的起步和 发展可以迅速地、有效地迅速提高社会供 给。从国际经验看,几乎所有经济体的工业 化起步到基本完成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都是 最快的。
释义: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经济就象是个 七、八岁的孩子,虽然个子很小,但是能吃 饭,精神头足,只要营养跟得上,不要折腾 他,长个子的速度比成年人会快得多。
二、中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原因。简单 地说,中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是动员式 的,高度中央集权,地方服从中央。毋庸置 疑,这样的体制机制会有很多的、严重的问 题,但在工业化起步到基本完成阶段是非常 有效的。中央制定基本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 和规划,到地方能够得到基本切实、有效的 执行,在这过程中遇到的偏差、困难和问题 也能够基本及时地得到应对和处理。从这三 十多年的历史看,虽然个别时候出现反复、 错误,但推动经济发展的总体路子还是大致 对头的。
释义:企业发展处于起飞阶段时,其实集权 的管理是最有效的。就象当前的福特,大小 决策出于老福特一人,似乎不太符合管理学 的原理,但是在很长阶段内福特发展得非常 快、非常好。正如当前许多家族式的中国民 营企业。 主要的原因是,这样有利于快速 制定正确的战略,并摆脱各类掣肘和约束, 有效地付诸实施。
三、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性格的原因。中国自 唐宋以来,一个基本的国情就是人多饭少, 生活不易。从民族文化和性格的角度,除了 中国独特的“士”这个阶层具有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较为超脱的精神追求之外, 多数普通中国人形成了务实、勤奋、节俭的 特点。这个特点,非常有利于通过以追求和 实现利益为导向,把多数中国人发展经济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释义:文化其实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远超 多数人想象
十、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有哪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有: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