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
23
2024
0

时代勋章获得者?

一、时代勋章获得者?

至2020年12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共有9位,分别是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钟南山。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为国家最高荣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授予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二、瞿独伊获七一勋章感言

瞿独伊:获七一勋章感言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通过博客向大家分享我获得七一勋章的心路历程和感言。获得这一殊荣,对我而言既是肯定,也是鞭策。在这篇博文中,我希望能够表达对所受荣誉的感激之情,并与大家分享我在事业和生活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七一勋章的意义

七一勋章作为我国最高荣誉勋章之一,代表着党和国家对我个人的嘉奖和奖励。这个勋章的获得离不开我一直以来对事业的热情和付出,同时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它对我而言是一种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将倍加珍惜这份荣誉,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奋斗不息。

事业的执着与专注

在我追求事业的道路上,一直以来执着和专注是我最重要的信仰。从小立下的志向和努力,让我在自己的领域中不断进取和取得突破。获得七一勋章是对我多年来艰苦付出的最大认可,我深知这是对我的能力和贡献的肯定。然而,我也要提醒自己,这并不代表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会继续保持对事业的热情,通过努力工作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这个荣誉也提醒我要时刻保持谦虚和学习的姿态。没有止境的知识和经验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我会深入研究领域中的新技术和新发展,保持对创新的敏感和追求,以应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真正不辜负这份殊荣。

家人的支持与鼓励

在这个背后默默支持我的人群中,我最感激的就是我的家人。他们是我事业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家人的理解、支持和鼓励是我坚持不懈的动力。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他们始终在我身边,给予我无限的力量和勇气。没有他们,我不可能走到今天的位置。我将把这份荣誉与我的家人分享,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陪伴和支持。

展望未来

获得七一勋章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将倍加珍惜这份荣誉,同时也意味着我将承担更重的责任和使命。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在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将能够取得更多的成就。我将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为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也会保持谦逊和求实的态度,继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党和国家对我的嘉奖和鼓励,也感谢读者朋友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关注。我会倍加珍惜这份荣耀,永不止步,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三、震撼!八一勋章获得者车队震撼亮相

令人瞩目的八一勋章获得者车队

近日,一支特殊而又令人瞩目的车队在城市街头闪亮亮相,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勋章获得者车队。这支车队由一群英勇无畏、荣获八一勋章的军人组成,他们的到来无疑成为城市街头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八一勋章的背景和含义

八一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最高军事荣誉奖章之一,被誉为中国军人的最高荣誉。这一荣誉奖章设立于1955年,用以表彰在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中作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车队的组成和规模

八一勋章获得者车队由多辆豪华座驾组成,车队规模庞大,通常由前后两排车辆组成,每辆车都标有八一勋章,并悬挂着国旗和车队旗帜。车队的组成成员均是曾荣获八一勋章的军人,代表着军队的威严和荣耀。

车队亮相的意义

八一勋章获得者车队的亮相意义非凡。车队的亮相不仅是对八一勋章获得者的褒奖和认可,更是向全社会展示军队的威武形象和英勇精神。这支车队的亮相将激发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加强国民对军队的信任和支持。

车队活动和社会影响

八一勋章获得者车队活动范围广泛,不仅参加各类国内外庆典和纪念活动,还参与各种公益事业和军事交流活动。车队的活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对于弘扬军事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国防建设的推动

八一勋章获得者车队的亮相不仅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共鸣和深刻的反响,更对国防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车队的亮相将增强军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为国防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总之,八一勋章获得者车队的亮相不仅是对八一勋章获得者的褒奖和认可,更是展示军队威武形象、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该车队的存在和活动对于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感谢各位读者对本文的阅读。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八一勋章获得者车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呈现,能够为广大读者带来对八一勋章的尊崇和对军队的支持。

四、2021五一勋章获得者?

2021年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战梅:31年只和油泵较劲

五、英雄勋章获得者名单?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

六、「七一勋章」获得者、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逝世,享年95岁,老艺术家生前都有哪些功绩?

“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曾说:“文艺评论者是文艺界的良心,要说真话、敢批评、敢赞美。”

作为北京人艺第一代演员,蓝天野曾在93岁高龄之际登台演绎经典剧目《蔡文姬》片段。在长达15集的纪录片《蓝天野》中回顾艺术人生,还在微信朋友圈里办起了“我和北京人艺图片展”,分享自己从台前到幕后,从退休到重返舞台,从剧院到生活,从同事到朋友的无数美好珍贵时刻。

15集纪录片回顾舞台艺术生涯

之前,北京人艺为不少老艺术家都拍摄了纪录片,基本上都是大量的资料和访谈汇编。而这部《蓝天野》最特别之处在于,因为蓝天野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以及各种艺术活动当中,因此两年多的拍摄时间里,镜头跟随蓝天野的足迹,在他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现场,拍摄到了大量珍贵的镜头,真实记录了这位九十多岁的老艺术家在艺术创作道路上永不停歇的脚步,堪称最充分最丰富。

纪录片从蓝天野的青少年时代开始讲起。从孩提时举家进京,到卢沟桥事变爆发,直至不久后的父亲亡故家道中落,蓝天野在少年时期便对于生活有了敏锐细致的观察,这样特殊的时代与生活背景,连同他接触到的京剧、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都为日后走上演员道路奠定着坚实的基础。而与志同道合的同学苏民的相遇,则进一步为他真正打开了通往戏剧殿堂的大门。

纪录片中,不仅有他在排演场导演话剧《贵妇还乡》、《大讼师》、《吴王金戈越王剑》,在舞台上演出话剧《冬之旅》的难忘时光,也有他观看京剧演出和排练、到上海参加纪念俞振飞表演艺术座谈会、到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家中拜访交流等珍贵的内容。这部精心拍摄的纪录片,不仅是对蓝天野70多年舞台艺术生涯和辉煌艺术人生的回顾和记录,也带领大家一起穿越时光,了解和见证了北京人艺以及中国戏剧史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近百条图文分享艺术人生瞬间

除了在纪录片中回顾艺术人生,蓝天野还从北京人艺院庆当天开始,在微信朋友圈里通过一张张照片,分享起了自己人生中无数美好珍贵的时刻。这些照片也让大家越看越感慨,很多年轻人还从中了解到了不少北京人艺和中国话剧的历史。

在“朋友圈回顾展”中,蓝天野不仅分享了自己1964年去房山岗上大队体验生活的照片,也回顾了北京人艺为培养新生力量而办过的十多次“院办班”、与中戏的“合办班”;他激动地发布了一组有关北京人艺辉煌时期舞美师傅的内容,还追忆起《茶馆》1980年出访欧洲、加拿大、新加坡等地,以及 1983年到日本演出的盛况。他专门用一期内容来悼念已故妻子、北京人艺著名演员狄辛,还有一期是缅怀已故挚友苏民;他还用好几期内容,记录他和剧院同事与朋友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以及北京人艺辉煌时期的剧目剧照,并说:“68年,共同生活、创造、学习、交流、聚会在一起!这里有相识相知七十多年的挚友,也有更年青一代。”

他发了一组曾参演的影视作品剧照,也回忆起在舞台上主演的最后一部话剧《冬之旅》。有好几期内容都与他自幼热爱的京剧有关,他分享了自己跟书画大师李苦禅、许麟庐学习的照片,以及举办个人画展,到各个单位讲座的照片。还有他业余养花草、养猫狗、玩奇石、打台球、唱歌、钓鱼,甚至跟一群年轻人一起在商场里“抓娃娃”的照片。并写道:“戏剧人,多一点儿兴趣总是好的。”

原本蓝天野只打算发几条朋友圈,但由于照片实在太多,这么多年值得回味的人与事也让人欲罢不能,因此他在朋友圈的“我和北京人艺图片展”,如今已经发了九十多条。他说:“怎么也得发到100条!” 还说道:“恰值院庆,盘点一下68年我干了点什么?再过两年,我95岁,正逢北京人艺70大寿!再算笔账。”

七、五四勋章获得者具体事迹?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出炉了,一批来自各行业的优秀青年、集体获得了这项年度最高青年荣誉。即日起,中国青年报将推出一批获奖者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今天,让我们走近辽宁省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基础理论与材料研究主任工程师姚秀超。

33岁的博士姚秀超是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橡胶院”)研发中心的一名工程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作为科研攻关青年突击队队长,连续奋战36小时设计出样件,用5天时间完成隔离服从概念到实物的转变,创造了从无到有、由有到精的“央企速度”。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隔离服严重紧缺,沈阳橡胶院主动承担了隔离服的研制生产任务。1月31日,“科研攻关青年突击队”火速组建。

“当时市场上,隔离服稀缺,某些品牌的产品质量也堪忧,我们从市场采购到一件纯白色的隔离服试穿,还没走几步就出现破损。在保障舒适性基础上,要保证强度,我们生产的隔离服,撕拽都很难坏,因为隔离服所用的材料大部分是军工产品的生产材料。”姚秀超介绍。

设计并非易事,缺少现成的技术资料和可参考的成熟经验,新型橡胶隔离服的研发生产之路困难重重。

“市面上隔离服的原材料满足不了我们的设计要求,定什么胶料,用什么织物,怎么贴合,硫化,所有的工艺工序,都需要重新设计。”姚秀超说。

为了早一分钟拿出隔离服样件,姚秀超带领突击队与时间赛跑,分秒必争地开展科研攻关。

他从橡胶配方设计入手,合理选择主体胶料及优化配方体系,经过多次筛选,最终确定了最佳配方。此配方硫化后的橡胶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化学腐蚀、耐磨及物理机械性能,完全满足隔离服使用环境要求。

“最大困难是版式问题,我们没有设计服装的经验,后来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多次调试各种版型,最后才设计出可以重复使用30次的隔离服。”姚秀超介绍,经过反复试制、改良、积累数据及归纳总结,最终确定了3个规格的版型,以满足不同身高和体型的人员穿着,在保证隔离性能的基础上,极大提高了舒适度。

当时市场上的隔离服对针孔不密封,姚秀超对隔离服密封处理,有更高隔离性,可以承受10米水压。在随后按照国际及国家标准进行的10余项样件试验中,一次性通过检测,全项符合要求。

2月1日,首件隔离服样件正式出炉。2月2日,隔离服全项“体检”合格。2月3日,企业完成生产经营范围增项,拿到全新营业执照,成功获得隔离服《第I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和《第I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并全面开工生产隔离服。

2月5日,企业向沈阳市铁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交付首批隔离服。

在沈阳橡胶院团委书记宁世伟看来,姚秀超的努力,体现了“科研攻关青年突击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展现出一个国有企业的担当作为、家国情怀。而这强大力量的来源,就是那份对国家的责任和对疫情下同胞的牵挂。

隔离服稳定生产后,姚秀超又承担起“防护口罩硅橡胶罩体项目”的任务。

防护口罩是当时疫情防控的重要物资之一。硅橡胶罩体的加工涉及多项加工工艺,需要大量的前期试验工作。

姚秀超选用多种脱模剂,进行了大量的甄别试验,为最终确定脱模剂的品种和使用比例拿到第一手资料。他还针对二段硫化的时间进行了多轮试验,使其既保证无气味、无刺激,又保证产能实现。

在批量生产过程中需要合理地调整生产温度、设备压力值、正硫化时间、脱模剂的使用方式。为了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他在车间进行了多轮跟产,及时解决各种技术问题,优化了产品的工艺条件。企业仅用半个月时间就生产出防护口罩硅橡胶罩体70万件。

在此期间,姚秀超每天工作近20小时,不分昼夜持续奋战在研发和生产的第一线。

姚秀超曾参与多项高分子材料方面研究项目,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上海市科技项目4项。

中建二局北方公司团委书记吕晓庆认为,如果说时代给了青年机会,姚秀超便是那个勇于奉献、敢于当担的带头人,时代在进步,他的勤恳奉献也一刻没有停息,这是当代青年应有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

在近日举行的沈阳市21届成人礼上,姚秀超寄语青年:“社会赋予成年人的除了权利,更多的是义务与责任。无论是对国家和社会,还是对个人与家庭,你们都要挺起你们的胸膛,担当起你们的责任,用自己的汗水和热情去谱写动人的青春旋律。”

八、国家和平勋章获得者?

2020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名单:钟南山。2019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名单: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

九、2020友谊勋章获得者介绍?

截至2020年10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有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钟南山

十、2021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截止2021年5月27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共有9位,分别是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钟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