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项经费基本有哪些
立项经费基本有哪些
对于科研项目的立项来说,经费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在确定立项经费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实际需要,确保经费的合理分配。那么,立项经费基本有哪些呢?
1. 项目人员费用:
在项目的初期筹备中,人员费用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项目任务的完成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投入,包括项目负责人、研究人员、实验人员等。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差旅费等都需要纳入立项经费的考虑范围。
2. 实验设备费用:
科研项目通常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来支持研究工作。这些设备可以是已经有的设备的使用费用,也可以是需要购买的新设备。无论是租赁还是购买,设备费用都需要列入项目经费预算之中,并考虑到设备的维护和更新费用。
3. 材料费用:
科研项目中使用的各种材料费用也是立项经费的一部分。这包括实验室消耗品、文献资料的购买、样品的制备等费用。合理的预算、采购和管理这些材料费用,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4. 合作交流费用:
科研项目往往需要与其他单位、研究机构进行合作,或者与国内外学者进行交流。这就需要一定的费用支持来支付差旅费、会议费、交流活动的组织费用等。合理规划和使用交流费用,有助于提高项目的学术影响力和研究水平。
5. 管理费用:
科研项目的管理是确保项目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因此一定的管理费用是必不可少的。管理费用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管理工具和平台的维护费用等。合理的管理费用预算有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科研成果的规范管理。
6. 其他费用:
除了以上列举的费用之外,立项经费中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可能的费用支出。比如专利申请费、论文发表费、知识产权保护费等。这些费用因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异,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预算和控制。
总之,在确定科研项目的立项经费时,我们应该全面考虑项目的各个方面,合理预算和分配经费。只有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二、植树造林有哪些好处?
植树造林的好处
保持水土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重建是极为重要的。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盖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毁坏,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极大。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须植树造林,因为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
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左右。植树造林对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还能提供大量的劳动和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抵挡风沙
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风沙所到之处,田园会被埋葬,城市会变成废墟。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以减弱风的力量。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 ~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离,并行排列许多林带,再种上草,这样风能刮起的沙砾也就减少了。
经济建设
植树造林能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不少水果、药材都是林产品;茶叶、橡胶、新碳等都是树木的贡献。树林的用处真是大得很。
清除空气污染
据统计,一亩树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尘2万~6万千克,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出48千克氧气;一个月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千克,一亩松柏林两昼夜能分泌2千克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
自动的调温器
夏日树荫下气温比空地上低10℃左右,冬季又高2-3℃。
天然除尘器
树叶上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烟尘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还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还可以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尘埃,一公顷草坪每年可吸收烟尘30吨以上。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天然除尘器”。
氧气制造厂
树叶在阳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体所需的氧气。据测定,一公顷阔叶林每天约吸收一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700公斤。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氧气制造厂”。
细菌的消毒站
松、樟、榆等树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等病菌。
天然的消音器
绿化还能吸收声波,减低噪声。在人口集中,交通、工矿企业发展很快的城镇,噪声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据资料记载,噪声在5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什么影响,当噪声达到70分贝,对人会有明显危害,如果噪声超过90分贝,人就无法持久工作了。在我国很多城市,噪声超过70分贝的环境很多,因此,噪声作为一种公害,已引起人类普遍重视,采取了各种减少噪声的措施,而绿化造林就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植树活动必备的工具
从科学试验中得知:公园成片林木可降低噪声5--40分贝,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量要多降低5--25分贝;汽车高音喇叭在穿过40米宽的草坪、灌木、乔木组成的多层次林带,噪声可以消减10--15分贝,比空旷地自然衰减量要多消减4分贝以上;在城市街道上种树,也可消减噪声7--10分贝,实践证明,在城市街道、空旷地以及房屋庭院种上绿树花草,能减轻噪声污染。
三、关于植树造林的谚语有哪些?
关于植树造林的谚语有:
1.荒山荒地栽刺槐,不愁没烧柴.
2.高山松树核桃沟,溪河两岸栽杨柳.
3.向阳油茶,背阴杉木.
4.阳山浅土栽松,阴山泥深植杉.
5.背风向阳栽干果,沙杨土柳石头松.
6.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
7.栽松要敲得凶(栽后把土踏实),不凶不成功.
8.插杉无法,上七下八(上留七寸,下插八寸).
9.种柏怕春知(立春前),插杉怕雨来(雨水前).
10.柳树不怕淹,松树不怕干.植树造林的好处1.保持水土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重建是极为重要的。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盖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毁坏,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极大。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须植树造林,因为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左右。植树造林对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还能提供大量的劳动和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抵挡风沙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风沙所到之处,田园会被埋葬,城市会变成废墟。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以减弱风的力量。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 ~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离,并行排列许多林带,再种上草,这样风能刮起的沙砾也就减少了。3.经济建设植树造林能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不少水果、药材都是林产品;茶叶、橡胶、新碳等都是树木的贡献。树林的用处真是大得很。
四、植树造林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默默种树人杨来善洲
杨善洲(1927.01—2010.10),自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人,
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
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曾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只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
1988年6月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
由于成绩辉煌,杨善洲在退休之后,获得“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被誉为“活着的孔繁森”。
五、深入解读:科普经费包括哪些项目,科普经费的用途有哪些?
科普经费的含义
科普经费指的是专门用于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的经费,是用于支持科学普及活动的资金。科普经费的主要用途包括资助科普教育、科普活动、科普宣传、科普出版等多个领域。
科普经费包括的项目
科普经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 科普教育项目: 支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进行科普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 科普活动项目: 资助科普活动的开展,如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科普竞赛等,增强公众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兴趣。
- 科普宣传项目: 用于科普宣传资料的制作和推广,如科普广播、科普视频、科普漫画等,提高科普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 科普出版项目: 用于支持科普图书、科普期刊、科普网站等媒体的出版和运营,扩大科普内容的传播渠道。
科普经费的用途
科普经费的用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促进科学素养: 通过资助科普教育项目,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和科学识别能力,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 推动科学研究与创新: 科普经费也可以支持科学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进行科普活动,增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 构建科学社会: 通过科普宣传项目和科普出版项目,扩大科普内容的传播渠道,营造科学热的社会氛围。
- 弘扬科学精神: 科普经费的使用可以帮助普及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对科学的理解和尊重,弘扬科学精神。
通过对科普经费包括的项目和用途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明确科普经费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为科学普及事业贡献力量。
感谢您阅读本文,通过深入了解科普经费的内容,相信对您了解科学普及事业有所帮助。
六、大学办学经费有哪些用处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学经费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合理使用办学经费是大学管理者的责任和使命,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大学办学经费有哪些用处。
教学设施建设:
大学办学经费的一大重要用途就是用于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能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建设现代化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以及多媒体教室等,是大学办学经费必不可少的支出之一。
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的师资力量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大学可以利用办学经费招聘国内外优秀的教授、研究人员,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课程建设与更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以适应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经费可以用于开发新课程、更新教材、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科研项目支持:
大学作为科研的重要基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支持科研项目的开展。办学经费可以用于购买科研设备、资助科研团队、举办学术会议等,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学生奖励与资助:
大学办学经费还可以用于奖励优秀学生、资助贫困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公平的教育机会。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项目,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帮助有需要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文化的沃土。办学经费可以用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举办各类文艺活动、体育赛事、讲座等,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服务与社区互动:
大学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建立联系,为社区提供服务。办学经费可以用于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公益项目,推动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志愿精神和责任意识。
总之,大学办学经费的用处多种多样,涵盖教学、科研、学生支持、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管理者需要充分发挥这些经费的作用,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优秀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七、消防的经费投入有哪些?
经费投入各地均制定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逐年增长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明确了最低保障标准,消防部门的所有业务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中央和地方消防经费投入年增幅达到25%以上,2011年消防经费总额超过416亿元。为改善消防基础建设,各地把消防队(站)、消火栓、消防装备和多种形式消防队建设等纳入政府工作考评。
3年中,全国新建消防队(站)1200多个,新增消火栓20多万个,新购消防车辆6200多辆;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队员接近16万人,成为公安消防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
八、植树造林的人物有哪些?
陈嘉庚: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和爱国人士,他倡导植树造林,并亲自投资兴办了“陈嘉庚林业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
休·艾尔特豪斯:美国环保主义者和科学家,他提出了“绿色革命”理念,呼吁人们重视植树造林和环境保护问题。
谢景勋:中国著名林学家和生态学家,他致力于推广森林种植技术和生态修复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推动了植树造林事业的发展。
约翰·穆尔:英国作家和环保主义者,他是现代环保运动的先驱之一,提倡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环保行动。
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他颁布了《陆地赠与法》,为全美的植树造林和土地保护奠定了基础。
九、防火演练经费有哪些?
消防演练一般产生的费用就是后勤及准备上的费用。一般准备上产生的费用有:1、烟饼、烟雾弹等放烟产品;2、毛巾;3、可能会产生值班人员的加班费。准备的东西:值班人员手头的对讲机,灭火器,疏散场地及标志牌等。以上是应急疏散演练,根据不同演练内容,具体产生费用和准备的东西不一样。
十、八项经费有哪些?
(1)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
(2)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3)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4)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5)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6)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7)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8)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