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
22
2024
0

林业在碳中和的作用?

一、林业在碳中和的作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可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发挥巨大的碳汇功能,并具有碳汇量大、成本低、生态附加值高等特点。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估结果表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贮碳库。

二、植树造林促进碳中和原因?

原因: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而达到中和效果。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及个人由于生产、生活等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中和效果的一种环保理念。最早是由一家英国公司于1997年提出的一项商业策划,虽然其目的性遭到了质疑,但其提出的理念被世界人民所认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项全球性的共识

三、通过植树造林达到碳中和的例子?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达到碳中和。因为树木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氧气,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相当于通过植树造林来消耗碳足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此外,植树造林还能改善环境、水源涵养、防止土壤侵蚀等,是非常有效的环保措施。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倡导并实施植树造林计划。其中,我国也在积极推广相关工作,如“绿化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通过这些计划,不仅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新陈代谢。

四、碳中和的作用和意义?

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温室效应

五、探讨纳米技术在碳中和中的重要作用

纳米技术:碳中和的全新解决方案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不断增加,碳中和成为了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任务之一。而纳米技术作为一项前沿科技,正逐渐崭露头角并在碳中和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本文将重点探讨纳米技术在碳中和中的意义及其相关应用。

纳米技术对碳排放的管理

纳米技术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碳排放来帮助实现碳中和目标。通过利用纳米材料,可以开发出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和储能设备,提高能源的采集和利用效率,从而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纳米材料还可以应用于传统工业领域,如水泥生产和钢铁制造,通过改善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益。

纳米技术在碳捕集与封存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碳捕集材料。利用纳米材料制造的吸附剂可以有效地吸附和固定二氧化碳,从而将其从大气中捕集并封存。此外,纳米技术还可以用于改进碳封存设施,例如利用纳米纤维材料增强封存井的固结效果,提高封存效率和安全性。

纳米技术在碳转化与利用中的突破

纳米技术还可以通过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促进碳的转化与利用。例如,利用纳米催化剂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化合物,如甲酸、甲醇等,从而实现从废弃物到有价值化合物的转化。此外,纳米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碳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利用,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制备,为新能源材料、储能设备和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纳米技术在碳中和中的前景

纳米技术在碳中和中的应用潜力巨大,然而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纳米材料的生产成本、环境风险和规模化应用等。未来研究应该不断加强对纳米技术在碳中和中的应用与风险的评估,加大对纳米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动纳米技术在碳中和领域的快速发展。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纳米技术在碳中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改进碳捕集与封存、促进碳转化与利用等方面,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相信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碳中和的目标将不再遥不可及。

最后,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本文的了解,能够增加对纳米技术在碳中和领域的认识,并意识到其在减缓气候变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六、风景园林对碳中和的作用?

两会提出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碳中和目标落实进程加快。2020年9月,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碳中和进程将加快,十四五期间将成为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时期。

园林生态工程对碳中和目标实现意义重大。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除了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修复等措施,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据《自然》,2010-2016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3.8亿吨碳,相当于同时期国内每年人为碳排放量的45%。因此园林生态对碳中和的作用不可小觑,大力发展园林绿化及生态修复工程有助于碳中和目标的加速实现。

十四五规划注重园林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190亿m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7%,湿地保护率达55%;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6%,森林蓄积量达210亿m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60%。

碳中和与生态建设叠加作用加速园林行业发展。近年来,国家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减少碳排放,并取得一定成效。自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国家一直重视生态修复、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在碳中和与生态建设叠加作用下,预计园林板块将迎来快速发展。

行业发展加快,建议关注优质企业。园林行业符合我国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要求,在政策推动下,未来发展空间大。目前园林行业集中度低,公司发展主要依赖于重大项目资源获取能力,而生态修复要求较高,掌握生态修复核心科研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建立技术壁垒。建议关注蒙草生态、东珠生态、杭州园林、棕榈股份、岭南股份。

七、国内领先的碳中和公司有哪些?2022新版碳中和公司排名?

我们平时学的ESG,看到的案例很多都是西方的公司,离我们太遥远。

这个问题最近也有很多小伙伴问能不能整理一下国内有哪些ESG表现比较好的公司。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三家分别在

能源供给侧光伏行业能源供给侧电池行业能源需求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碳中和领头羊企业。

对ESG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来听一下这节ESG入局必修课,内容全面。一同学习新知识

隆基绿能(公司代码:601012)

电力是碳排量最高的领域,自然也是能源转型、碳减排最关键的一环。以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步骤,光伏凭借其绿色、环保的优势将成为电力供应主体。2022年是光伏产业飞速发展的一年,尽管疫情下经济形势不明朗,全球光伏市场仍然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在引领践行气候承诺方面,不得不提到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隆基绿能。隆基绿能主要从事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球最大的单晶光伏制造商,单晶硅片和组件出货量均为全球第一,单晶电池、组件产品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809.32亿元,净利润90.86亿元。2022年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870.35亿元,净利润109.47亿元。目前市值3204.0亿元(收盘于2022年12月30日)。

数据来源:巨潮资讯网

隆基绿能始终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和实现零碳未来作出积极贡献。

  • 2020年,隆基绿能成为唯一加入RE100等四项气候倡议的中国企业;
  • 2021年公司在云南保山启动建设多个“零碳工厂”;
  • 2021年全年使用30.96亿度的绿色电力,相当于减少了168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 连续两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发布气候行动白皮书,全面展示了隆基绿能践行“双碳”目标的显著成果和坚定信心。

宁德时代(公司代码:300750)

电池是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是新能源交通的动力来源,是其他领域电动化的重要保障,在碳减排背景下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宁德时代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电池回收利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动力电池系统使用量连续五年排名全球第一,全球储能电池产量市场占有率第一,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灯塔工厂。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1303.56亿元,净利润159.31亿元。2022年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2103.40亿元,净利润175.92亿元。目前市值9609.3亿元(收盘于2022年12月30日)。

数据来源:巨潮资讯网

宁德时代践行绿色低碳理念,致力于成为环境友好型企业。宁德时代在自主开发和优化能耗管理系统上下足了功夫。

  • 2021年共计上马351项节能减碳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 2020 年降低 24.3%,相当于避免了6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 公司加大厂区地面和屋顶光伏建设,使用绿色电力占比22%。
  • 基于公司在能源利用、生产制造、交通物流等环节的低碳创新,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获得 PAS2060 碳中和认证,宜宾基地成为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

比亚迪(公司代码:002594)

汽车的碳排放量占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因此汽车领域的减碳不容忽视。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先行者和引领者,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 24.7%,登顶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比亚迪现已发展成为横跨汽车(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汽车业务)、IT(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新能源(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三大领域的企业集团,未来将凭借各领域间的协同优势,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2161.42亿元,净利润30.45亿元。2022年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2676.88亿元,净利润93.11亿元。目前市值7480.8亿元(收盘于2022年12月30日)。

数据来源:巨潮资讯网

比亚迪的零碳实践也为业界打造了优秀的样本。比亚迪是全球第一家停产燃油车的车企,自2022年3月起专注新能源汽车业务,不再进行燃油车的整车生产。在纯电动客车领域,比亚迪倡导绿色出行,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投放超过7万辆新能源公交车,提供零排放、可持续的公共交通解决方案。

八、植树造林的作用?

1、保持水土

(1)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重建是极为重要的。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盖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毁坏,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极大。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须植树造林,因为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

(2)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左右。植树造林对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还能提供大量的劳动和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抵挡风沙

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风沙所到之处,田园会被埋葬,城市会变成废墟。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以减弱风的力量。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 ~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离,并行排列许多林带,再种上草,这样风能刮起的沙砾也就减少了。

3、经济建设

植树造林能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不少水果、药材都是林产品;茶叶、橡胶、新碳等都是树木的贡献。树林的用处真是大得很。

九、碳中和的碳指的是?

答碳中和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超标。

十、碳中和零碳的区别?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零碳是全球最流行的词汇之一,目的是减缓气候变化。“零碳”并不是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通过计算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设计方案抵减“碳足迹”、减少碳排放,达到“零碳”-即碳的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