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资源开发对人类弊大于利作文
人们经常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生活在海洋的起源,是地球上的细菌,蓝藻,一些单细胞和组织的最早的生命,并逐渐从海洋到陆地的发展,从猿到人,所以海洋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密切相关。 地球的面积的
71%是海洋。海洋能吸收太阳能,在大洋吸收的太阳能为4/5后,再慢慢地向外发散的能量。所以人体能量,从海洋清洁的空气。同样,也有很多生物在海洋,海洋是吸收太阳能厂在海边,在同一时间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对人的生命的结果产生的氧气。氧地球上约70%,其中36十亿吨氧气每年从海洋生成的。除了产生氧气,它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大气60次吸收。
整个地球水循环,从海洋中最重要的一个来源。需要对人类生存的淡水主要来源于海洋。海洋蒸发4.4十亿每年立方千米的淡水,再经过沉淀回到陆地。
许多人类的食物是从海洋。有超过220,000种海洋生物,它提供了全球蛋白质的22%是人类食物资源,而且药物的资源。同时也是海洋矿物的重要来源。现在它是不完整的统计,有135个十亿tons海上石油,1400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是非常重要的能源来源。矿产资源对海洋比陆地储量的40-100倍以上的资源。有很多海洋可再生能源,风能,波浪和潮汐能,潮流,落潮。资源和海洋的海洋环境,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约700000平方公里沉积盆地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石油资源估计为约24十亿亿吨,估计在140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有很多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也最有希望替代石油和天然气在本世纪的能源“可燃冰”。海洋渔业在中国的2800000平方公里管辖海域,不到20米的面积2400000英亩,海可养殖2600000公顷面积浅水区;养殖面积有710000公顷。面积2420000公顷适合水产养殖浅海滩涂区,拥有占地550000公顷养殖面积。中国已获得的多金属结核,在国际海底区域,在超过5亿吨的储量多金属结核75000平方公里开采。
二、海洋对人类的影响有哪些?
人们常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生命起源于海洋,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就是细菌、蓝藻、一些单细胞组织,逐渐从海洋向陆地发展,又从猿到人,因此海洋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地球71%的面积是海洋。海洋能够吸收太阳能,太阳能的4/5被海洋吸收以后,再慢慢地向外发散能量。所以人类的热能、清洁空气来自于海洋。同样在海洋里有很多生物,海洋就是通过海洋中的植物吸收太阳能,同时进行光合作用,结果就产生了人类生命所需要的氧气。地球上的氧气大约70%,也就是每年360亿吨的氧气是从海洋产生的。除了产生氧气以外,它还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吸收的二氧化碳是大气的60倍。
整个地球水的循环,最主要的一个源泉是来自于海洋。人类生存所需的淡水主要是来源于海洋。每年海洋蒸发44亿立方千米的淡水,通过降水再返回到陆地。
人类的很多食物也是来自于海洋的。海洋里有22万多种生物,它给全球提供了22%的蛋白质,是人类的食物资源,也是药物的资源。同时海洋也是矿产的重要来源。据现在不完全的统计,海洋石油有1350亿吨,天然气140万亿立方米,这是很重要的能源。海洋矿产资源要比陆地上蕴藏的资源多40-100倍。海洋还有很多再生能源,风力、波浪,还有潮汐能,涨潮、落潮。海洋的资源,海洋的环境,对人类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纪成为油气替代能源的“可燃冰”。我国管辖海域内有海洋渔场280万平方公里,20米以内浅海面积2.4亿亩,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71万公顷。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242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55万公顷。我国已经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多金属结核储量5亿多吨。
三、有人说海洋中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么?
绝对错误!^_^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说法是不对的。
地球上有丰富的水,分布很广泛,全球约有3/4的面积覆盖着水,因而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地球上的水的储量也很大,约140亿亿立方米,其中94%分布在海洋中,不可能直接为人类生活与生产所利用。据联合国1977年的统计,全球的淡水储量仅3.5亿立方米,而这些淡水资源中又有多少能被人类利用呢?
统计表明,分布在南北两极与高山冰川积雪、永冻土底冰层及深层地下水等难以利用的淡水占淡水总量的99.66%,因此,只有占淡水总量的0.34%的淡水才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它们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0.007%。这表明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确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淡水资源虽然有限,但绝对数量还是不少,人均占有量也有几百万立方米之多。那末为什么有些地方还经常闹水荒呢?原来,淡水资源在全球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多水的地区,如东亚、南亚、大量的雨水转化为地表径流,白白流归大海;而干旱的荒漠地区则极度缺水,如埃塞俄比亚、苏丹、南非、肯尼亚等地区。以我国而言,内蒙及大西北是极度干旱地区,黄淮海地区也是十分缺乏水资源的地区。再加上世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耗水量急剧增加;城市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饮用水大幅度增加,致使全世界的60%的地区供水不足,很多国家要闹水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