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铅依赖进口吗?
我国为铅蓄电池生产大国,根据其每年产量的折合耗铅量占全球约40%,国内电池供应并不依赖进口。但我国每年铅蓄电池出口量约在2亿只,对美出口占比在12-20%不等,若关税如期实行,将影响我国每年300-400万只铅蓄电池的出口,故中美双方加征关税对电池进口影响有限,反之对出口影响较大。
近年,我国每年铅精矿进口量在120-140万实物吨,占我国铅精矿供应约30%,其中美国为铅精矿我国主要进口国之一,源美进口占比较高。而自去年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国内冶炼企业逐步扩充铅精矿进口来源国,下调对美国进口占比,如2018年源美铅精矿进口量“砍半”,加之近年来原生铅冶炼企业对含铅废料使用占比上升,短期关税加征仍将使我国铅精矿供应承压,但长期来看,其进口依赖度将逐步下降。
二、中国依赖缅甸哪些进口?
进口缅甸的有翡翠,玉石,红木等
三、中国依赖进口的食物?
牛肉,黄豆,玉米,植物油,大米,棉花,冷冻禽,小麦,猪肉。等
四、中国哪些食品依赖进口?
中国食品都能自给自足,没有进口依赖一说,进口一些食品只作补充改善用。
五、中国绿豆依赖进口吗?
中国绿豆不依赖进口 ,而且我国是杂粮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国际杂粮市场上占有重要份额,绿豆是我国主要的杂粮出口品种之一。2019年中国绿豆出口金额为2.08亿美元,进口金额为0.87亿美元;2020年1-11月中国绿豆进出口金额均为1.65亿美元。
六、中国依赖进口还是出口?
中国对进口和出口都不依赖,中国有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把自己做大,做强,没有一点问题,尽量南北东西扩大内需,只有自己强大,自然而然有人找你进出口货物,所以说进口,出口对中国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团结14亿人口,团结拼博,努力进取,早日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军事强国才行,加油吧!
七、中国玉米依赖进口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国的粮食完全够本国人民用的,特别是玉米。我国也要大量从外国进口玉米,一是我国的需求量确实很大,但更是因为我国早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了,要站在国际大国的高度,要从全世界各国之间l的互利互惠的合作去考虑,进口不是依赖。
八、中国如何摆脱石油依赖?
石油外号工业血液,黑色黄金。它不但是重要的能源,为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能量还是重要的化工业原材料。如塑料,聚氯乙烯材料,化肥等工业产品都离不开石油,但石油是不可生能源,而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消耗石油产品也多。想要摆脱石油依赖,第一用原子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石油,可以减少石油消耗。
第二生活中减少塑料产品减少塑料生产。
第三减少化肥的使用。当然完全摆脱石油不可能,只能尽力减少。
九、中国化石能源对外依赖?
中国目前的能源发展依然维持着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模式。其中,煤炭消费占化石能源消费的74.5%,煤炭发电占全国发电量的76.6%,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仅为8%。煤炭清洁化利用、加快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中国能源消费依赖高碳化石能源的现状难以在短期内大幅扭转。
十、韩国最依赖中国的什么资源?
说来奇怪,韩国97.6%的尿素都依赖中国,有人就很惊讶,这不是人均一泡尿的事吗?韩国还会缺这东西?
尿液中95%都是水,其余5%都是一些杂质,例如无机盐,尿酸,尿素,草酸,氯化钠马尿酸等等,尿素的占比是2%,所以尿素是尿液中的一部分,虽然占比很小,但还是存在的。
韩国虽然领土面积只有103290平方公里,但好歹也有5174.5万人,虽然尿素在尿液中的占比少,可如果全国人民多喝点水,想来也能解决,如果是这种想法,那韩国人也没必要求爷爷告奶奶的希望我国多卖一点尿素,真实情况却是,看似不起眼的尿液,却能对韩国社会造成重创,背后涉及的东西没这么简单。
而且韩国依赖我国的资源还有很多,仅仅一个尿素就“卡”住了他们的脖子,再加上我国的其他资源,韩国怎敢轻举妄动,之前佩洛西访问韩国,吃了个“闭门羹”,韩国总统尹锡悦休假去了,看似简单的每一步棋,背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下面一起来看看,韩国依赖中国哪些资源。
印度跟韩国是我国尿素的主要出口国,分别位列第一第二,据2021年最新数据统计,韩国在1~9月的进口尿素中,有97.6%都来源于中国,如今韩国尿素短缺,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危机。
别看韩国领土面积不大,却也是个汽车大国,他们在2015年开始执行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也就是说,要是缺乏尿素水,柴油车就不能启动,至于为什么,我们稍后再讲。
尿素短缺后,每升尿素从原先1000韩元(约5.06RMB),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飙涨到了2000韩元(约10.136RMB),足足翻了一倍,更有甚者卖出了10倍的天价,即每升10000韩元(约50.6RMB)。
尿素的短缺,对韩国社会造成了重大创伤,因为没有车用尿素,意味着柴油车无法上路,而柴油车作为物流顶梁柱,连接着大量重要产业,例如建筑、电子、食品、汽车等,运输成本急剧上升,导致各行各业成本增加,最后买单的还是老百姓,此前据韩国报道,在尿素短缺的情况下,釜山新港的集装箱堆积率已达到82%,如果韩国再不从国外进口尿素,整个物流行业及相关领域,无一例外都会遭到重创。
看到这里,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不禁心生疑问,为什么柴油车要加尿素?
咱们知道汽车上有一个叫“三元催化器”的东西,外表酷似一个水壶,燃料经过燃烧后的高温,会将氧气跟氮气结合,形成一氧化氮,如果一氧化氮等污染物不经过处理就排入大气中,势必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一般家用轿车,都采用三元催化器中的铂、铑、钯三种贵金属,将汽油燃烧后产生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催化成无害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
全球很多国家都以汽油车为主,但韩国考虑到柴油车发动机省油、价格便宜、动力性强,所以国内的柴油车数量早就超过了1000万辆,但是柴油车的污染尾气,单纯靠三元催化器来解决,最终的净化效果并不理想,例如碳氢化合物(NOX)、二氧化硫(SO2)、颗粒物(PM)等。
这些有害物质需要经过添加车用尿素的催化还原系统处理,最终变成无害的水和氮气后才能排放到空气中,所以要想柴油车跑起来,柴油很好解决,难的是尿素占32.5%的尿素水溶液,据粗略估计,韩国平均每天要消耗900多吨车用尿素水。
虽然尿素水听起来很简单,就是尿素占32.5%的水溶液,但不是把尿素扔水里搅搅这么简单,二者都需要极高的纯净度,背后关联多道工艺流程,还需要完整的产业链。
尿素的化学分子式是 CH4N2O,是一种高效的中性氮肥,高纯度尿素的背后是需要有一个广阔的农业市场,所以全球生产尿素的大国,例如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都属于年粮食产量极高的农业大国。
虽然生产尿素水的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但背后涉及的燃料是煤炭或天然气,韩国企业原先也自主生产过尿素,但是韩国农业本就不发达,而且跟中俄比起来毫无竞争优势,所以韩国生产尿素的企业在2013年左右就纷纷倒闭不干了,韩国直接选择进口,既低价还省事。
但是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以及电力短缺问题的出现,我国也对尿素行业做出了调整,从2021年10月份开始,加强了对尿素的出口控制,先保障国内尿素供应,作为邻国的韩国,在极度短缺尿素的情况下,自然变得非常着急,上文说过,柴油车代表的物流行业,是一个社会的“血液”,柴油车开不起来,诸多领域将会遭受重大危机。
很多人只觉得铁、铝等金属很重要,其实镁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航天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镁的化学符号为Mg,原子序数为12,是一种银白色的碱土金属,由于镁比铝更轻,再加上镁容易氧化的特性,使得镁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素有“工业调味品”之称。
在生产铝合金的过程中,加入镁可以使汽车铝材变得更轻、更硬且更容易焊接,涉及到的汽车部件有很多,例如汽车变速箱等等,目前生产一辆汽车需要消耗15公斤的镁,值得一提的是,镁在药物、体育方面同样都可以看到其身影。
中国地大物博,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镁业协会的资料得知,中国镁资源总储量占全球约22.5%,位居世界第一,并且产量占到了全球的85%以上,韩国对中国镁资源的依赖程度超过80%,如果我国全面限制镁出口,韩国的航空航天、工业生产都将被限制,相比于韩国,欧洲更加头疼,因为欧洲对中国镁资源的依赖程度超过了95%。
石墨烯是一种质地轻盈但十分坚固的材料,在军事、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等重要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客观的说,我国在某些核心领域,跟西方国家仍有不少差距,以芯片行业举例,目前芯片仍然是我国的短板之一,而西方阵营合力在荷兰搞了个ASML公司,不仅技术全球领先,还能优先保障美国的需求,中国在芯片领域,面对重重封锁,想要突破的难度很大。
但石墨烯不一样,用石墨烯制作的芯片,是硅基芯片光性能的1000倍,令人振奋的是,中科院已经开始研究石墨烯芯片,并且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各国争先恐后研发石墨烯技术的赛道上,我国站在了世界顶尖水平,其中60%的石墨烯专利输出都属于中国,如果石墨烯芯片进入实用阶段,我国将打破西方国家的大量技术封锁,不仅能实现弯道超车,还能反过来压制其他国家。
举个例子,2018年就研发过一种石墨烯涂层,涂上石墨烯材料后,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寿命足足增加了3倍多。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石墨矿储量,并且在西方国家放弃研究的时候,我国仍然坚持努力搞研发,如今终于遥遥领先,站在了世界顶端,正所谓一步快步步快,期待中国石墨烯技术不断突破,到时候韩国对我国的石墨烯依赖程度更告,祝愿辉煌的一天早日到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