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分的定义及计算?
微分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变化率。具体来说,如果函数 y = f(x) 在 x 处的变化率可以表示为 delta y/delta x 的极限,那么这个极限就是函数在 x 处的微分。微分的计算公式为:dy = f'(x) * dx其中,f'(x) 是函数在 x 处的导数,dx 是自变量 x 的微小变化量。在实际计算中,我们通常使用微分规则和链式法则来计算函数的微分。例如,对于形如 y = x^n 的多项式函数,其微分 dy = n * x^(n-1) * dx;对于形如 y = e^x 的指数函数,其微分 dy = e^x * dx。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微分是一种近似计算方法,它只能给出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变化率的一个近似值。微分和导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导数是函数在某一点的斜率,而微分是导数与自变量微小变化量的乘积。微分可以用于求解函数的极值、拐点等问题,也可以用于求函数的近似值。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使用数值方法来计算函数的微分,例如差分法、有限差分法等。
二、SVI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svi:污泥体积指数,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
相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即:
svi=混合液30min静沉后污泥容积(ml)/污泥干重(g)
,即svi=sv30/mlss。
因此,需要控制svi(设定值为y)的话,通过测定现有sv30(假定为x),回流污泥sv30为z,回流污泥量为q,则q=v*(y-x)/z。
三、光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发光强度:法线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发光强度=光通量/球面度。
四、电压变化率的定义及计算?
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电压变化率是变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当变压器向负载供电时,在变压器的负载端的电压必然会下降,将下降的电压值与额定电压值相比,取百分数即电压变化率,可用公式表示;电压变化率=[(次级额定电压-负载端电压)/次级额定电压]×100%。通常的电力变压器,接上额定负载时,电压变化率为4~6%。
五、计算机定义及计算机的特点?
定义:计算机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 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由于计算机采用了高速的电子器件和线路并利用先进的计算技术使得计算机可以有很高的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能执行多少条基本指令,常用单位是MIPS ,即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
2、计算精确度高 利用计算机可以获得较高的有效位。例如,利用计算机计算圆周率,目前可以算到小数点后上亿位。
3、逻辑运算能力强 由于采用了二进制计算机能够进行各种基本的逻辑判断并且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决定下一步该做什么有了这种能力计算机才能求解各种复杂的计算任务进行各种过程控制和完成各类数据处理任务。
4、存储容量大 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具有记忆特性,存储器能够存储大量的信息。
5、自动化程度高 由于计算机具有存储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所以人们可以将预先编好的程序组纳入计算机内存,在程序控制下,计算机可以连续、自动地工作,不需要人的干预。
6、性价比高越来越普遍化、大众化21世纪电脑必将成为每家每户不可缺少的电器之一。计算机发展很迅速,有台式的还有笔记本。
六、ph值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pH值,亦称氢离子浓度指数、酸碱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
酸碱混合的PH计算方法
1、等体积的强酸(pH1)与强碱(pH2)混合(25 ℃)
若混合前pH1+ pH2>14,则混合后溶液呈碱性,pH混>7;
若混合前pH1+ pH2=14,则混合后溶液呈中性,pH混=7;
若混合前pH1+ pH2<14,则混合后溶液呈酸性,pH混<7。
2、强酸(pH1)与强碱(pH2)混合呈中性时,二者的体积关系(25 ℃)
若pH1+ pH2=14,则V酸=V碱;
若pH1+ pH2≠14,则
。
3、等体积的强酸(pH1)与弱碱(pH2)混合(25 ℃),若pH1+ pH2=14,由于弱碱过量,pH混>7。
4、等体积的弱酸(pH1)与强碱(pH2)混合(25 ℃),若pH1+ pH2=14,由于弱酸过量,pH混<7。
七、比活力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1、在特定条件下,单位重量(mg)蛋白质或RNA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
2、比活力(性)(Specific Activity)是酶纯度的量度,即指:单位重量的蛋白质中所具有酶的活力单位数,一般用IU/mg蛋白质来表示.一 般来说,酶的比活力越高,酶越纯.。
3、比活力为每毫克蛋白质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一般用酶活力单位/mg蛋白质表示。
酶的比活力在酶学研究中用来衡量酶的纯度,对于同一种酶来说,比活力越大,酶的纯度越高。利用比活力的大小可以用来比较酶制剂中单位质量蛋白质的催化能力,是表示酶的纯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1、DNA/RNA/蛋白质测试及定量。2、所有微孔板的ELISAs、酶动力学,测试药物解离代谢测试。3、细胞毒及细胞发育、死亡测试。4、Caspase-3 以及蛋白酶测试。5、cAMP的结合位点测试。6、IMAP激酶测试(激酶药物筛选)。7、Intrinsic tryptophan荧光测试。8、绿色荧光蛋白的测试。9、FRET(荧光能量转移) and TR-FRET(时间分辨的荧光能量转移,针对快释放性小含量受体的检测) 测试。10、HTRF 测试 (M5e only)。11、ADME-Tox(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和毒性阵列)测试。12、亲油性基团测试。13、人血球蛋白结合测试。14、膜渗透测试(PAMPA平行人造膜透性组合)。15、溶解度测试。16、体外细胞侵袭培养系统测试。17、Delfia(分布镧系荧光免疫分析)测试。
八、体积流量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质量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经一横断面的流体质量数量体积流量 单位时间里通过过流断面的流体体积,简称流量,以Q表示1m3/h=1t/h=0.28l/s
九、开工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一年时间减去所有的停机时间(包括各类计划停机时间如检修等,非计划停机即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各类故障导致停产的时间)再除以一年时间。
开工率是指盈亏平衡点上的开工率,当开工率不足40%时,企业的危急预警信号就该响起。
它受诸多因素影响,与企业自身运营能力、目标市场的选择、定价水平、销售能力等都有关系。
扩展资料:
开工仪式的准备:
开工仪式的准备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要以一个隆重、高效、节俭、严谨的形式展示在世人面前,并向到会及所有关心此项事业的人们宣布项目开工这一重大消息,因此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准备的过程分三个方面:即(1)组织准备;(2)物资准备;(3)现场准备阶段。
1、组织准备:为搞好这次开工仪式活动,领导亲自抓,临时成立了开工仪式筹备小组,常务指挥任小组长,常务副指挥任副组长,选择有经验的人员参与组织准备工作,同时对全体职工进行动员。为此,筹备小组制定了筹备工作计划。
每一个环节都要落实到人,责任分明,谁出问题谁负责。同时,每个环节又相互联结,每两天开一次调度会,把组织情况向组长汇报。由于严密的组织体系的建立及计划的合理安排,从而保证了这次活动的顺利进行,避免了纰漏的发生。
2、物资准备:物资准备是能否搞好开工仪式重要物质条件。为更好地完成任务,本着既要隆重又要节俭的原则,要认真核算各种材料的用量,在调度会上沟通情况,编报短期材料使用计划,及时采购和运输。
十、生产力计算方法及定义?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上述公式表明,科学技术不仅是现实的直接生产力,而且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特殊地位。科学技术的乘法效应,有力地表达了在生产力中的首要地位和作用。
生产力就是人实际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也是劳动产出的能力,是具体劳动的生产力。生产力的表现是生产中的主体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结果的存在,即劳动产物。按主体性质的不同,生产力可分为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生产力的研究是分两块进行的。
一是工艺学对生产的物质内容的研究,把握物质世界的物质运动以及人本身的生理运动及其实践模式。这就是以生产力实践科学为依托的各门自然学科。
二是生产力理论科学。后者对生产力运动方式和运动构造进行研究。这一方面的工作内容是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的结果,如涉及地理学、文化学、考古学,因此不独是自然科学,而同时囊括了社会科学的一些基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