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
08
2025
0

医院卫生有什么管理规范标准?

一、医院卫生有什么管理规范标准?

医院管理、医疗管理、医技管理

护理管理 、感控管理 、药事管理

信息化管理、病案管理、依法执业

可以从这九个方面去梳理,每个方面都有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现在市场上有梳理好的成套书籍。比如下面这个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30r.1.14.13.11eca465WpQM69&id=689692111088&ns=1&abbucket=12#detail

二、仓库安全管理规范标准?

仓库内外应当设置防火标志。库房内敷设的配电线路,需穿金属或用非燃硬塑料管保护。每个库房外单独安装开关箱,保管人员离库时,必须拉闸断电。

所有化学品入库,必须由采购人员提供该物质的化学成分,性能,如何贮存,保管,运输等资料,否则不予收货。所有化学用品分类,分堆贮存等。

三、安全生产规范管理标准?

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管理规定》已经2004年10月1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二〇〇四年十一月一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 家 煤 矿 安 全 监 察 局令第 14 号公布,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以下统称安全生产标准)的管理,规范安全生产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程序,根据《标准化法》、《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标准是指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下统称国家局)制定和修订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统一的技术、管理、方法等要求。

安全生产标准的范围包括矿山安全、劳动防护用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和其他工矿商贸安全生产规程等。

第三条 安全生产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安全生产标准内容涉及需要强制执行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管理等的,为强制性标准;其他为推荐性标准。

第四条 安全生产标准与其他行业标准之间应当协调、统一。

安全生产标准实施后需要上升为国家标准的,应当及时上升为国家标准。安全生产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即行废止。

第五条 国家局对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鼓励有关政府机构、生产经营单位、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行业协会、科学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学校等单位和个人依法从事安全生产标准工作。

第二章 安全生产标准的计划

第六条 下列事项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标准:

(一)劳动防护用品和矿山安全仪器仪表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及劳动防护用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的安全要求;

(二)为实施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而规定的有关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文件格式、制图方法等通用技术语言和安全技术要求;

(三)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检测、检验、废弃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

(四)工矿商贸安全生产规程;

(五)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

(六)应急救援的规则、规程、标准等技术规范;

(七)安全评价、评估、培训考核的标准、通则、导则、规则等技术规范;

(八)安全中介机构的服务规范与规则、标准;

(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有关技术要求;

(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技术要求。

第七条 安全生产标准的名称应当符

四、可再生能源规范?

1.全文强制,必须严格执行;

2.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通用规范覆盖面广,涉及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可再生能源系统、施工调试验收与运行管理等内容;

3.建筑碳排放计算作为强制要求;

4.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细化;

5.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提高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热工性能限值要求,平均设计能耗水平在原节能设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分别降低30%和2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 75%;其他气候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 65%;公共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 72%;

6.新增温和地区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指标要求。相比于《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 51245-2017,《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新增温和A区设置供暖空调系统的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指标,拓展工业标准适用范围,温和地区工业建筑严格执行;

7.暖通空调系统效率和照明要求全面提升。

五、冷库管理规范国家标准?

1.冷藏库

温度标准;5·-5℃,适合存放冻结后食品的冷藏,不定期的将部分食物放入冷库,同时又要将不定期的另一部分食物取出冷库,对食品的冷藏时间没有具体时间。

    2.低温库

温度标准:-18~-25℃,适合存放猪牛羊肉、鱼、禽肉,疫苗等,只用在这个温度下,食品才不会变质,低温库的特点是不定期的将食品放入冷库。

   3.速冻库

温度标准:-35~-40℃,适合存放金枪鱼、三文鱼,要求在限定时间内迅速将食品冻结。

   4.气调库

温度标准:5~-2℃,适合存放水果、蔬菜等。

   5.高温库

温度标准:5~15℃,适合存放红酒、巧克力、药品、种子等。

六、下水道管理规范标准?

-19

卫生间水管安装的质量和科学性一定要高,不能三天两头卫生间的水排不出去,那将会造成人们生活最大困扰,所以我们在安装时一定要注意很多细节,以下这几点你可以参考看看: ?1、卫生间的冷热水管要分开点距离不要太近。淋浴水管高度在1.8M--2.1M之间。 ?2、卫生间水管的安装,一般水管走顶不走地,各冷、热水出水水口必须水平,一般左热右凉,管路铺设需横平坚直,布局走向要安全合理。管卡位置及管道坡度等均应符合规范要求。各类阀门安装应位置正确且平正,便于使用和维修。 ?3、冷、热水管均为入墙做法,开槽时需检查槽的深度,冷热水管不能同槽。 ?4、安装热水器进出水口时,进水的阀门和进气的阀门一定要考虑并应安装在相应的位置。

七、医疗器械标准管理规范?

医疗器械标准有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市场上的医疗器械还是企业标准生产的多!

八、环境管理标准最新规范?

一,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3年负责起草的国际系列环境管理标准。

二,共分七个系列: 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环境行为评估、生命周期评估、术语和定义、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

三,目的是通过这套标准从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的结合上去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和节约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维持和持续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九、危险废物管理规范标准?

答: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 主要内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有十二个检查项目,共30条检查内容。概括地说:就是八项制度、三类设施环境管理、一项业务培训。 八项制度: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标识制度、管理计划及备案制度、申报登记制度、源头分类制度、转移联单制度、经营许可证制度、应急预案及备案制度。 三类设施:贮存设施、利用设施、处置设施。 业务培训:与危险废物相关的业务培训。

一、污染防治责任

1、建立危废管理制度。建立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和应对危险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2、建立危废管理图表。有危废管理领导小组及分工。

3、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企业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主管部门、主管人员、各生产单位主管人员及各生产班组(员工)在危废管理工作方面的岗位职责和责任。

4、建立安全操作规程。企业产生危险废物工艺环节安全操作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5、达标标准:建立了责任制,负责人明确、责任清晰,负责人熟悉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规、制度、标准、规范。

十、管理规范的制定标准?

(1)决策程序化。

A. 无论决策大小必须详细分析和深入思考下列11个问题:决策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一目标真的是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吗?服务于这一目标达成的现有资源状况如何?这种资源约束是否还有突破途径?有多少条途径可以达成这一目标?每一条途径所需资源和条件限制又各有什么不同?企业现有的资源能支持哪几条途径?哪条途径对资源限制最小?哪条途径所需要的资源投入最少?还有没有更有效的途径可供选择?如果这个决策交由我负责贯彻实施,我会选择哪条途径?

B. 对于企业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时段的决策,必须有事先分析、确定的决策制定程序。

C. 必须有程序化标准的贯彻落实的检查,即使是由独立个人完成的决策制定,也必须保留决策制定人个人思考分析决策问题的备忘录,以供事后检查。

(2)组织系统化。

A. 企业组织机构和岗位的设置,无论是去留,还是增减,都只能服务于企业发展目标实现的需要。

B. 每一个单位、部门和岗位,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与企业发展目标实现之间的关系,并用这种关系的要求来界定各自的工作内容和标准要求。

C. 必须有完整的企业组织运行系统分析文件,保证每一个岗位角色都明确自己在每一个系统中所要承担的责任。

D. 每一个岗位的工作都必须有系统分析基础上的目标功能作用说明。

E. 必须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个岗位所承担的工作进行系统分析,引导每一个岗位角色紧紧盯住企业发展目标而努力。

(3)奖惩有据化。

A. 针对什么样的行为进行奖励和惩罚,以及奖励和惩罚的方式和程度,必须有事先的约定。

B. 所制定的奖惩依据必须透明公开,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准确、全面地把握其具体内容。

C. 奖惩依据的制定必须透明公开,避免针对具体的对象进行奖惩的设定。

D. 奖惩的依据必须保证相对的稳定,即使要修订,也必须有让人普遍认同的理由。

E. 奖惩的依据必须具体明确,不能仅仅只是一个原则性的说明。

F. 必须确定奖惩依据兑现的具体责任人,使应该获得奖励的人能够根据自己的行为主动申报奖励,同时也使该受到惩罚的行为有人负责实施惩罚。

(4)组织工作流程化。

A. 企业组织运行的所有活动,必须以流程的方式进行梳理组织,以减少直线等级控制带来的官僚主义低效益。

B. 在企业组织内部,每一个人必须有流程意识,并自觉地把所要完成的工作梳理成流程方式来承担。

C. 凡是跨单位、部门和岗位的工作,必须梳理成

5)管理行为标准化。

A. 实施管理的五个环节——愿景设计、沟通交流、授权支持、跟踪考核和酬赏兑现——的行为活动,必须有标准限制,以保证管理的实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B. 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实施管理的具体行为标准,并有完整、全面贯彻执行的检查控制措施。

C. 标准的制定必须根据实际作出界定,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过分强调单位、部门的特殊性,而选择一些违背行为科学基本原理的方式、方法。

D. 所确立的管理行为标准,必须获得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认同。

E. 凡是经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认同的行为标准,必须用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如果没有经过共同讨论,并达成共识,就不得随意变更。

F. 企业高层领导必须身体力行,带头遵守管理行为标准,并把管理行为标准执行的情况,作为对管理者进行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G. 管理行为的具体标准必须详略得当,甚至只是设定禁止项,把不允许发生的行为方式列举出来。

(6)绩效考核定量化。

A. 对于企业内部的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必须确定量化的考核标准,并使这种量化标准与履职效果能方便地进行对比判断。

B. 绩效评价的量化,必须与绩效考核标准的量化严格对应。

C. 量化的标准必须能为不同层次、不同单位、不同职务类别的员工提供横向比较的依据。

D. 量化考核要素只能针对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贡献设定,要素权重的大小必须体现它与企业发展关系的密切程度。

(7)权、责明晰化。

A. 授权不能脱离责任,授责也不能脱离权力。

B. 所授给的权力和责任,必须明确具体,不能笼统地授权、笼统地授责。

C. 必须尽可能避免口头授责、授权。即使因为情况特殊而口头授责、授权了,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用明晰的文字给予追记。

D. 所授予的权力和责任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性,对于可能发生的变更,必须事先确定变更条件。

E. 对于所授予的权力和责任的调整和更改,必须选择与授予时的同样形式。

F. 要调整更改已授予的权力和责任,在正常情况下,必须与权力享有人和责任承担人进行沟通协商,达成共识后实施。

(8)目标计划化。

A. 设定任何一项目标,必须有与之配套的具体计划措施。

B. 对所确定的目标,必须在分解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措施之后进行分析论证。

C. 由目标分解形成的分步骤的具体计划措施,必须能够为目标的达成提供控制依据。

D. 对任何一个单位和部门,所上报的目标规划,必须有配套的计划措

9)措施具体化。

A. 对任何一个岗位的任何一项职责的履行,在具体方式上必须有细节说明。

B. 对于任何一项新工作的开展,所作的方案设计,必须细节分析说明,至少要为工作承担人提供细节上的参考意见。

C. 上司主管向下属员工分派任何一项工作,必须有细节说明。

D. 承担工作的具体措施细节,必须以文字的形式予以界定,以备事后对照检查。

E. 必须把具体工作承担人在实践中所探索的好的思路和方法,补充到对应的措施细节中去。

F. 细节界定,必须用语规范。

(10)控制过程化。

A. 上司主管必须和下属员工一同为寻求好的结果共同努力,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结果。。

B. 上司主管对下属员工的工作必须提供方向性的指导意见,并及时把握下属员工工作的进展、困难和状态,并及时提供帮助。

C. 对下属员工的工作必须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跟踪,以保证每一个上司主管所管辖的工作能件件、事事处于受控状态。

D. 必须建立完善的工作汇报制度,下属员工必须定期向上司主管汇报工作的进展,让上司主管有机会对工作进程中所发生的细微问题在漫延之前采取补救措施。

E. 对于任何一项大的工作或者是新的工作,在开始之前,必须有完善而具体的计划措施设计和论证,避免摸着石头过河造成的失足损失。

F. 必须经常组织形式多样培训,让下属员工具有完满地履行职责所需的系统知识和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