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月
27
2025
0

中亚的河流?

一、中亚的河流?

中亚地区河流指的是中亚地区河流的统称,较大河流有阿姆河、锡尔河、伊犁河和塔里木河等,大部分发源于中亚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水源。

二、中亚的历史?

一、先秦时期(中亚是波斯第一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本阶段概括:中国在东方独立发展,西亚诸国(亚述、巴比伦、波斯)以及古典希腊 --> 波斯进入中亚 --> 马其顿崛起并进入中亚 --> 马其顿退出后,塞琉古占据西亚,安息占据伊朗,大夏占据中亚。

波斯第一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 、前550--前220):波斯帝国大流士时期将波斯的势力扩张到了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控制了中亚的河中地区、费尔干纳盆地,还包括印度河流域。

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前323):亚历山大灭波斯帝国后,于前329年,亚历山大率军穿越兴都库什山,直至中亚河中一带,涵盖了波斯帝国的大部分版图。帝国分裂后,塞琉古继承帝国的东方部分。

二、秦和西汉(中亚是塞琉古、大夏、大宛等)

本阶段概括:秦汉统一-->汉进入西域 --> 塞琉古衰弱,大夏和安息建立-->安息进占中亚,与汉朝互怼。

前256年,塞琉古帝国的中亚的帕克特里亚省宣布独立,在草原上建起了巴克特里亚(大夏,前256--1)。东伊朗的安息游牧部族(现伊朗认为是外族统治)南下,进入波斯地区,建立帕提亚帝国(前247年-226年,又称安息帝国)。这样塞琉古占据西亚,安息占据伊朗,大夏占据中亚。大宛在费尔干纳盆地。

亚历山大帝国崩溃后,中亚还出现了一系列塞种人的小国家,如康居国、乌孙国、大宛国等。蒙古草原的匈奴人,打跑生活在河西走廊雅利安人月氏人。月氏人大部到中亚,灭掉大夏,叫做大月氏;剩下小部在祁连山下,叫做小月氏。汉朝打败匈奴,拿下河西走廊。安息把塞琉古打垮。

三、东汉时期(中亚是安息、贵霜)

本阶段概括:东汉重振西域 -->贵霜建立、安息退出中亚-->汉朝、贵霜、安息、罗马四大帝国并立。

东汉恢复以后,开始打击匈奴,恢复对西域的控制。班超把西域各国玩弄于鼓掌之间,各国纷纷归附了汉朝。大月氏则进一步占领印度河流域,发展成为贵霜帝国(45—375年)。此时,整个欧亚大陆从东到西四个大国:东亚汉朝,中亚贵霜,西亚安息,欧洲罗马。

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

本阶段概括:四大帝国纷纷倒台,中国进入魏晋;贵霜解体后中亚没有强国;安息被萨珊波斯取代;罗马帝国分裂,拜占庭占据地中海东岸。-->中国南北分裂,柔然崛起、嚈哒人席卷中亚-->萨珊波斯败给嚈哒人。

汉朝、贵霜先后灭亡,中国对西域失去控制,西域及中亚,恢复了城邦小国林立的状态。这些小国家,南方的多是贵霜解体后留下的,而北方的一些则是以前的康居的残余,是粟特人的国家,统称昭武九姓,如石国、米国等。后来这些小国被嚈哒人所控制,嚈哒人俗称白匈奴 。

224年,安息帝国被萨珊波斯王朝(226年-651年)取代,萨珊波斯征服了中亚。此时的中亚处于萨珊波斯和嚈哒人相互争夺状态。粟特人和后来的嚈哒人建起了一座座繁华的城市,包括撒马尔罕、塔什干、布哈拉等。

嚈哒人原是蒙古草原和西域的一个游牧民族,后在柔然的挤压下向西迁徙,跑到了中亚。他们征服新疆到咸海之间的区域,昭武九姓也被嚈哒人控制。约420年,嚈哒人打败萨珊波斯,使它被迫称臣纳贡,建立了

嚈哒汗国(430年--568年)。

六、隋时期

本阶段概括:突厥崛起、进入西域和中亚-->嚈哒人在萨珊波斯和突厥的夹击下衰落-->隋朝重新统一中国

嚈哒人在中亚统治两百来年,然后遇到了突厥。西突厥汗国(552年--659年)核心在西域。萨珊波斯和西突厥双方夹击嚈哒人。西突厥占领了哈萨克草原,萨珊波斯获得了阿姆河以南的地区。嚈哒人从此销声匿迹,逐渐被中亚的各民族同化。

唐时期

本阶段概括:唐朝建立并进入西域和中亚-->阿拉伯帝国崛起、灭萨珊波斯-->唐朝和阿拉伯的怛罗斯之战-->安史之乱后唐朝退出中亚-->吐蕃崛起、唐朝放弃西域-->西亚和中亚的伊斯兰化。

唐朝建立,灭了东突厥和西突厥,在西域地区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及北庭都护府,并辖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座军镇)。阿拉伯帝国建立。此时,印度北部兴起了戒日帝国,统一了恒河流域。

7世纪初,阿拉伯人崛起,占据了埃及、叙利亚、两河流域,灭了萨珊波斯。685年倭马亚王朝朝建立。750年,建立了阿拔斯王朝。

682年,突厥人又建立了后突厥政权,唐玄宗时(745年),在唐朝和回纥联合攻击下,后突厥灭亡。751年,阿拔斯王朝在怛罗斯和唐朝高仙芝(效力唐朝的朝鲜人)开战。结果唐军败,退到了帕米尔高原。

755年安史之乱,之后,吐蕃北上占领了西域。唐朝的安西四镇以及西域及中亚的疆域,尽数被吐蕃占领。在西域和中亚,吐蕃和阿拉伯对峙。

在唐朝后期(9世纪末),阿拔斯王朝也没落,它下面诞生了许多独立的王朝。占据伊朗和中亚的如塔希尔王朝、萨法尔王朝,萨法尔王朝灭塔希尔王朝。萨曼王朝从塔希尔王朝分出来的,它打垮萨法尔王朝,又被从自己内部分出来的伽色尼王朝所灭。

743年在唐朝的帮助下,回鹘灭突厥汗国,建立回纥汗国。788年回纥改名回鹘,848年黠戛斯灭回鹘汗国。其后漠北地区回鹘部落分为四部,一为从河套南下,被唐所灭,多数融入华北汉人;二为宋、辽、金时势力强大之甘州回鹘与沙洲回鹘;三为西州回鹘(居高昌之地,即吐鲁番),虔信摩尼教与佛教;而最为强大的一支西迁至七河流域,和当地天山的回鹘以及葛逻禄等铁勒部落建立了威震中亚的喀喇汗王朝。

七、北宋、辽(中亚是塞尔柱、喀喇汗国)

本阶段概括:北宋无力影响中亚-->佛教在中亚消逝-->塞尔柱帝国的强势-->西辽称霸中亚-->塞尔柱退缩、花剌子模建立。

唐朝末年的番镇割据一直延续到了五代十国,直到960年以后,宋朝统一中原地区。北边是契丹人的辽帝国,西北是党项人的西夏。辽朝通过北方的草原,和中亚取得联系。此时的西域,喀喇汗国(黑汗)灭掉了吐火罗人建立的西域强国于阗。喀喇汗王朝(840--1212)是由漠北回鹘西迁到葱岭以西的一支,960年改宗伊斯兰教,1041年,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为西辽的附庸,西部为塞尔柱的附庸,1212年为花剌子模王朝所灭。

突厥人被打败后,其中一支跑到了锡尔河流域,逐渐壮大后,一度占领伊朗高原的伽色尼。1055年,这支突厥人攻占了巴格达,灭了白益王朝,建立了塞尔柱帝国 (1037年--1194年)。后进攻西喀喇汗国,将其纳为了保护国。塞尔柱成了中亚和西亚的霸主。

南宋、金(中亚是西辽、花剌子模)

1125年,契丹人的辽朝,被金朝和宋朝夹击,被灭了。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残部远走中亚,攻灭了西域的高昌回鹘以及东喀喇汗国,建立西辽,也叫喀喇契丹。西辽后来打败西喀喇汗国和塞尔柱,占据了阿姆河流域,将中亚归了花剌子模,花剌子模向西辽称臣纳贡。

花剌子模势力逐渐强大,控制了中亚,还涉足西亚,后来与蒙古结怨,招来了蒙古骑兵。

13世纪,蒙古帝国西征,西辽、花剌子模、罗姆苏丹国、基辅罗斯、伏尔加汗国、阿拔斯、西夏、金朝、吐蕃、大理、南宋、朝鲜、越南等都被占领。只有日本、印度、拜占庭、神圣罗马帝国除外。

八、元明清时期

本阶段概括:蒙古各汗国在中亚的影响以及倒台-->察合台汗国独霸西域,阻挡在明朝和中亚之间-->帖木儿称霸西亚-->清朝崛起-->清朝剿灭准噶尔、进入中亚。

蒙古帝国在1259年一分为五。最东边成了中国的元朝,新疆中亚一带归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东欧和南俄草原归金帐汗国,西亚归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在1309年灭窝阔台汗国,独占中亚,又于1346年一分为二,西部占着阿姆河、锡尔河流域,东部占着新疆一带。

突厥化得蒙古人帖木儿帝国(1370年--1507年)崛起,统一了中亚和西亚。明朝建立后,北元分为瓦刺和鞑靼两部分。

亦力把里即东察合台。

帖木儿死后,帝国也瓦解了,同时退出了中亚。过了百余年帖木儿帝国崩盘后,西亚地区大部被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剩余地区分留给了土库曼人的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并最终都归入了后来崛起的波斯萨菲王朝;中亚剩下的大多数地区留给分给了哈萨克汗国、布哈拉汗国等几个游牧民族国家。帖木儿的一个后代巴布尔建立了莫卧儿帝国,几乎统一了印度次大陆。而巴布尔的一个表兄弟,则跑到西域的塔里木盆地,建立了叶尔羌汗国,后来把盘踞西域数百年的察合台汗国(亦力把里)给灭掉了。

清朝入关统一中国时,这时亚洲腹地还有好几个汗国,如准噶尔、叶尔羌、哈萨克和布哈拉等等。西亚有奥斯曼土耳其,伊朗高原是萨菲王朝。

准噶尔汗国是卫拉特蒙古人建立的,原本他们只是瓦剌属下的一个部落,在明朝末年趁着周围的国家衰落,建立了汗国。1670年,噶尔丹成了大汗。这人特别能打,灭了叶尔羌汗国,降服了哈萨克,又打败了喀尔喀蒙古。最后直到1757年乾隆时代,清朝才灭了准噶尔汗国,平定大小和卓,把新疆正式纳入版图。

这时候的伊朗高原是属于波斯卡扎尔王朝 (1779--1925年)。往西是地跨三洲的奥斯曼土耳其。北边有俄罗斯帝国,和清朝争夺远东和中亚的领导地位。阿富汗地区是杜兰尼王朝。

准噶尔被灭后,哈萨克汗国(1470年--1847年)重新成了中亚代表。它内部根据不同的民族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后来,其中两分成了俄国的,一分成了清朝的。之后在中亚地区,俄国和清朝对怼直到清末,俄国划走清朝在中亚的大量领土。

三、中亚的国家?

中亚总共有五个国家组成,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我们发现中亚五国的国名后面都有“斯坦”两个字,斯坦两个字实际上是我们在翻译时音译的地名后缀,其来源源自于古波斯语,意思就是“某某之地”,一般名为斯坦的国家,大多信奉伊斯兰教。波斯帝国是一个古老的帝国,始建于公元前550年,曾经是一个地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庞大帝国,中亚地区也曾经是其势力范围。

四、中亚的地形?

中亚地区地域辽阔,地貌复杂。东西长3000千米,南北宽约2400千米,总面积400.8万平方公里。中亚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有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西部有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北部主要是哈萨克丘陵,西南部分布有卡拉库姆沙漠、克孜勒库姆沙漠等大沙漠。由于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多为山脉环绕的高原、盆地与低地,海洋性气流难以到达,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且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变率很大。

五、中亚的地貌?

中亚地形总体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

在塔吉克斯坦帕米尔地区和吉尔吉斯斯坦西部天山地区山势陡峭,海拔在4000-5000米,其中海拔7495米的共产主义峰和7134米的列宁峰是世界上著名的山峰。在哈萨克斯坦西部里海附近卡拉吉耶洼地发现有前苏联陆上低于海平面132米的最低点。在这东西之间广阔地区,荒漠、绿洲在海拔200-400米之间,丘陵、草原在海拔300-500米之间,而东部山区在海拔1000米左右。

中亚地区绵亘着温带最壮观的山地,冰川超过4000条,总面积达11000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费德钦科冰川长71公里,它包括33条支流、面积达900平方公里,而山脚下却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干旱炎热的荒漠,荒漠的水平线在弥漫如烟的粉尘黄土中渐趋消失。

六、可再生能源包括哪些种类?

我是”能源e+“,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可循环再生的能源,这种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相对污染更小、更加清洁。

1. 风能

风能在现代社会中的最佳体现就是风力发电站的建设,在沿海、高原等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不仅可以实现电力的日常供给,而且清洁无污染。

2. 水能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水能主要用于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将水的势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水力发电的优点是成本低、可连续再生、无污染。缺点是分布受水文、气候、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大。

3. 太阳能

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光伏板)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

4. 潮汐能

潮汐能是指: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利用潮汐发电必须具备两个物理条件:第一,潮汐的幅度必须大,至少要有几米。第二,海岸的地形必须能储蓄大量海水,并可进行土建工程。

5. 地热能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

6.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提供的能量。这些植物以生物质作为媒介储存太阳能。当前较为有效地利用生物质能的方式是制取沼气。主要是利用城乡有机垃圾、秸秆、水、人畜粪便,通过厌氧消化产生可燃气体甲烷,供生活、生产之用。

7. 海洋能

海洋能是一种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海风能、海洋热能。这些能源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一项亟待开发利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

七、中亚的资源状况如何?中亚的资源状况如何?

环境特征:中亚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主要地形区:天山、帕米尔高原、图兰平原、哈萨克丘陵。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多内流河:主要有锡尔河、阿姆河、乌拉尔河;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光照充足,灌溉水源丰富,土地平坦,有利于棉花生长的条件。

2.粮食作物如小麦和水稻均分布在阿姆河与锡尔河沿岸地区。

3.里海沿岸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有利于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八、中亚蒲公英

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范围逐渐扩大,对新鲜、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中亚蒲公英作为一种富含营养、生态友好的野菜,近年来在市场上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

1. 中亚蒲公英的介绍

中亚蒲公英,学名Taraxacum officinale,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蒲公英品种。它的茎叶肥厚多汁,深根固土,不仅可以制作药用,还可以作为食材使用。

2. 中亚蒲公英的营养价值

中亚蒲公英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6等。此外,它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铁、钙、镁、锌等。这些营养元素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能够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力。

中亚蒲公英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消化问题。同时,它也是一种低热量食物,适合在减肥期间食用。

3. 中亚蒲公英的食用与烹饪

中亚蒲公英的嫩叶可以直接食用,可以加入凉拌菜、沙拉或炒菜中,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香味和口感。它的嫩茎可以做成蔬菜汤或煮菜时使用。此外,中亚蒲公英还可以制成蒲公英茶,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

4. 中亚蒲公英在药用价值

中亚蒲公英可以被用于中药制剂的生产,被认为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消肿解毒等功效。它可以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消化不良、尿路感染等疾病。中亚蒲公英还有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延缓衰老。

5. 中亚蒲公英的种植与养护

中亚蒲公英喜欢生长在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土壤环境中,但对土壤要求不高。它可以通过种子繁殖或分株扦插的方式进行培育。在生长过程中,要保持适度的浇水和施肥,定期除草和修剪叶子,以保持植株的健康和茂盛。

6. 中亚蒲公英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中亚蒲公英在市场上的需求逐渐增加。它不仅可以作为蔬菜食用,还有药用和饮品等多种形式的开发。尤其是在有机食品市场,中亚蒲公英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同时,中亚蒲公英的种植和养殖也为农民提供了新的经济来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种植中亚蒲公英,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种可行的产业选择。

7. 结论

中亚蒲公英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生态友好的野菜,对于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也可以通过加工制成药品。它的种植和养护相对简单,市场前景广阔。相信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中亚蒲公英将在未来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九、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这类资源是在地球长期演化历史过程中,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一定条件下,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比,其形成非常缓慢,与其它资源相比,再生速度很慢,或几乎不能再生。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会消耗,而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储量或再生。其中,一些资源可重新利用,如金、银、铜、铁、铅、锌等金属资源;另一些是不能重复利用的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当它们作为能源利用而被燃烧后,尽管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作为原有的物质形态已不复存在,其形式已发生变化。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冉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可再生自然资源在现阶段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能持续再生更新、繁衍增长,保持或扩大其储量,依靠种源而再生。  一旦种源消失,该资源就不能再生,从而要求科学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物种种源,才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土壤属可再生资源,是因为土壤肥力可以通过人工措施和自然过程而不断更新。但土壤又有不可再生的一面,因为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可以比再生的土壤自然更新过程快得多,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也就成为不能再生的资源。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严谨来说,是人类有生之年都不会耗尽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现时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实都是太阳能的储存。可再生的意思并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十、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可再生能源与常规 能源相比,其优点是:

1、可再生能源的资源量大于常规能源, 常规能源一般指化石能源(煤炭、石油、 天然气等)其储量是有限的。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它的资源对有限的人类发展阶 段可以说是无限的,地球上一年中接收到 的太阳能高达8*10↑18kWh,可见其量的 巨大。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其他可 再生能源都是太阳能的副产物,所以说“ 万物生长靠太阳”是非常好的比如。

2、清洁,非常低的污染,不能说无污染 的原因在于,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后 ,对环境的影响有些还未表现出来,如盐 城地区,大规模风电场的出现,对于候鸟 就可能产生影响。但是,总的来说目前没 有发现明显的污染加大的现实。

3、可循环使用,这是确定的,这是由于 可再生能源本身的定义所确定的;

4、目前的开发成本仍然较高,这主要是 因为,可再生能源的能量密度大多数比较 低,例如,太阳能每平方米的理论功率只 有1kW左右,生物质能的单位重量的发热 量只有煤的一半不到(秸秆的发热值约为 3000大卡/公斤)等,对于低的能量密度 ,要形成规模化效应,只有规模化应用, 即遍地开花的应用才能达到。由于可再生 能源的能量密度低,它们的开发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