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何研究素数?
质数又叫素数,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是所有大于1数字的基本组成。也就是说,每个数字要么本身就是一个质数,如2、17、53或673,要么就是质数的乘积,如17119(17×19×53)。此外,每个数字都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分解成质数。这不仅仅只是个猜测:在1801年,德国著名数学家卡尔·高斯(Carl Gauss)给这个“算术基本定理”作出了证明(虽然似乎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2000年前可能就已作出证明)。
除了它们的基本性质,质数看似正确但却无法证明的性质吊足了数学家的胃口。例如,欧几里得提出提出了一种巧妙的方法来简单证明了质数有无限多个,但直到今天还没有人能证明有无穷多个“素数对”,如5和7或59和61, 其中两个连续的奇数是素数。
1到1000之间的质数
然后在1742年首次提出了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s Conjecture)——任意一个大于5的整数都是三个质数之和。再次,虽然这个命题被广泛认为是正确的,但时至今日仍没有人成功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数字、比赛和消遣
证明给定一个数字是质数长久以来已被用于证明计算能力。最初都是被“专家”用于表演心算的天赋,后来被用于测试电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目前,已知最大的质数为2^(74,207,281)-1。它由互联网梅森质数大搜索(Great Internet Mersenne Prime Search)于2016年发现,该质数拥有22,338,618位数字。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质数已经具有巨大的商业意义,因为它们构成了RSA加密算法的核心,被广泛用于金融交易的保护。
粗略来讲,RSA加密系统基于这样的事实:没有快速的方法能将一个很大的数分解成两个类似大小的质数,因此可以将两个大数的乘积公开作为加密密钥。虽然许多人认为这是真的,但仍然缺乏坚实的证据。鉴于利害关系,这也许会令人很不安——因为这相当于一个银行宣称肯定没有人会找到底下放有安全钥匙的垫子。
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充足、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障。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能源需求增长压力大,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不断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除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外,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系统脆弱,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能源对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偏高,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快,对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可再生能源清洁环保,开发利用过程不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农村是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薄弱的地区,能源基础设施落后,全国还有约1150万人没有电力供应,许多农村生活能源仍主要依靠秸秆、薪柴等生物质低效直接燃烧的传统利用方式提供。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解决偏远地区电力供应和农村居民生活用能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农村地区的生物质资源转换为商品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成为农村特色产业,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广泛,各地区都具有一定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件。
三、研究可再生能源的目的和意义?
可增加环保作用,可对能源再利用。
四、为何研究热电联产循环?
这样可使各个环节连接共振,从而增强效率降低成本
五、牛顿后来为何研究神学?
其实牛顿一直在研究神学,当时科学和神学界限未划清,牛顿把“研究世界规律”本身也看做是展现神学的一种形式。
如果我们让牛顿总结自己的一生,他一定会说自己的一生主要是做了三件微小的工作:
一,确立了机械宇宙观;
二,写出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
三,独立发明了微积分。"
然而牛顿一生投入的三大工作应该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神学,冶金术。
六、可再生能源包括哪些种类?
我是”能源e+“,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可循环再生的能源,这种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相对污染更小、更加清洁。
1. 风能
风能在现代社会中的最佳体现就是风力发电站的建设,在沿海、高原等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不仅可以实现电力的日常供给,而且清洁无污染。
2. 水能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水能主要用于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将水的势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水力发电的优点是成本低、可连续再生、无污染。缺点是分布受水文、气候、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大。
3. 太阳能
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光伏板)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
4. 潮汐能
潮汐能是指: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利用潮汐发电必须具备两个物理条件:第一,潮汐的幅度必须大,至少要有几米。第二,海岸的地形必须能储蓄大量海水,并可进行土建工程。
5. 地热能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
6.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提供的能量。这些植物以生物质作为媒介储存太阳能。当前较为有效地利用生物质能的方式是制取沼气。主要是利用城乡有机垃圾、秸秆、水、人畜粪便,通过厌氧消化产生可燃气体甲烷,供生活、生产之用。
7. 海洋能
海洋能是一种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海风能、海洋热能。这些能源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一项亟待开发利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
七、人类为何不研究暗能量?
之所以被称为“暗能量”,就是因为我们人类探测不到它,所以人类不研究暗能量。
根据目前人类所能探测到的限有范围,可以证实我们身处的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但是人类能够探测到的物质只是整个宇宙中极小的部分。这是根据人类观测到的宇宙现象加上现有的数学理论计算推测出来的,其中有90%的未知物质是人类目前无法探测到的,最具代表的就是暗能量。这是当今科学界最大的谜题之一,人们推测到它的存在,却无法探测到它,这让人们感到非常的疑惑。
八、为何研究学生的环保意识?
1.
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相当长一段 时间,随着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 性.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 目前处于经济迅速发展阶段, 因此环保问题格 外引人注目.中国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环境问题的现状,就要从教育着手,从小 学、中学基础教育做起,培养出一大批有文化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分析在校学生环保意识存在的原因及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 识进行,并针对我校中学生环保意识所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为学校想方设法地 提出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将环保意识与生物学科联系起来,通 过学科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具体措施 1、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在世界各国倡导“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 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认为人类可以肆意从环境中索取一切需要的物质:正 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存在,使人类在历史上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破坏环境的行 为:“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而人类不可能塑造
九、为何要研究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就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用户接口,它通过给用户同时提供诸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直观而又自然地实时感知交互手段,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的操作。
虚拟现实技术(VR)可以使人与信息管理环境的关系变得比以往更为密切与和谐,它还能使由它构成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变得比以往更为强大与灵巧。
(1)VR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技术可用于解剖教学、复杂手术过程的规划,在手术过程中提供可操作和信息上的辅助,预测手术结果等。另外,在远程医疗中,虚拟现实技术也很有潜力。
(2)VR在娱乐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在娱乐方面对VR的真实感要求不是太高,故近些年来VR在该方面发展最为迅猛。丰富的感觉能力与3D显示环境使得VR成为理想的视频游戏工具。作为传输显示信息的媒体,VR在未来艺术领域方面所具有的潜在应用能力也不可低估。
(3)VR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航天领域,VR技术也非常重要。例如,失重是航天飞行中必须克服的困难,因为在失重情况下对物体的运动难以预测。为了在太空中进行精确地操作,需要对宇航员进行长时间的失重仿真训练。为了逼真地模拟太空中的情景,美国航天局NASA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修复和维护”计划中采用了VR仿真训练技术。
十、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这类资源是在地球长期演化历史过程中,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一定条件下,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比,其形成非常缓慢,与其它资源相比,再生速度很慢,或几乎不能再生。
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会消耗,而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储量或再生。其中,一些资源可重新利用,如金、银、铜、铁、铅、锌等金属资源;另一些是不能重复利用的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当它们作为能源利用而被燃烧后,尽管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作为原有的物质形态已不复存在,其形式已发生变化。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冉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可再生自然资源在现阶段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能持续再生更新、繁衍增长,保持或扩大其储量,依靠种源而再生。
一旦种源消失,该资源就不能再生,从而要求科学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物种种源,才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土壤属可再生资源,是因为土壤肥力可以通过人工措施和自然过程而不断更新。但土壤又有不可再生的一面,因为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可以比再生的土壤自然更新过程快得多,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也就成为不能再生的资源。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严谨来说,是人类有生之年都不会耗尽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现时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实都是太阳能的储存。可再生的意思并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