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月
11
2025
0

什么星链?

一、什么星链?

星链,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一个项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计划在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提供互联网服务,其中1584颗将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处的近地轨道,并从2020年开始工作。

二、星链技术?

首先星链就是用一系列小卫星来直接进行通信的一种技术,可以直接地理解为将通讯基站放在太空上,但是原理却和陆地基站有所不同;在陆地上我们的通讯基站是利用光纤传输信息,在移动端主要是靠通信天线将信号发射出去,或者由大气层进行反射然后被移动端设备接收。

而星链技术是将信号直接由地面发射到天空中的卫星,然后由卫星与卫星之间进行传输,最终由地面移动设备进行接收。

三、天链和星链的区别?

二者的用途和有关参数不同!星链是通过近地轨道的卫星实现星地通信,而天链是通过35786Km的远地静止轨道实现天地通信。

两者技术实现方式完全不一样,天链的技术难度要高出星链几个数量级,而星链要覆盖全球,其成本又是天链的几个数量级。

四、星链卫星多大?

星链卫星重约227公斤

星链卫星采用平板式结构,每颗重约227公斤。发射时,扁平形状的卫星30颗一摞码放在火箭整流罩内。猎鹰9火箭一次将60颗卫星送入440公里高的轨道。为了节约运载能力,该火箭甚至没有设置弹簧等将卫星部署到轨道上的分配装置。

五、星链卫星容量?

260公斤。

每一颗星链的卫星大约重260公斤,大小就像一张普通桌子的桌板,主要部件包括激光通讯设备,可展开的太阳能电池板,离子推进器以及4个相控阵天线。

星链,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一个项目,计划在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提供互联网服务,其中1584颗将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处的近地轨道,并从2020年开始工作。该公司还准备再增加3万颗,使卫星总量达到约4.2万颗。

六、星链卫星原理?

1、星链卫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低成本的互联网连接服务。

2、之前美国就发射过星链卫星,星链卫星过境时宛如“银河列车”驶过天空,这一幕被摄影师记录下来。专家介绍,星链卫星刚发射时轨道高度较低,一般在日落后的一段时间或者日出前的一段时间过境时可以被观测到。“星链”计划预计要将12000颗卫星送上太空,专家表示这可能会影响天文观测。

3、据外媒New Atlas报道每颗 “星链”( Starlink)卫星上安装遮阳板,并让它们进行受控操纵,使其对正在对夜空进行详细观测夜空的天文学家们的影响不那么明显。SpaceX公司已经发射了400多颗卫星,以支持一个有朝一日可以提供全球宽带互联网接入的卫星星座。

4、卫星技术的激增和到达低地轨道(LEO)的价格越来越高,导致许多人(特别是科学界人士)对“太空交通”可能对夜空产生的影响表示担忧。随着巨型卫星星座的出现,这个问题的争议性越来越大。

5、星链 巨型卫星星座正在顺利成为现实,有朝一日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速、低延迟的卫星宽带。当然,让成群的明亮卫星对长曝光望远镜的观测进行光照轰炸,自然是不太理想的。最近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引进数千颗新的卫星可能会对地基天体观测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七、星链卫星寿命?

按照规划,这些星链卫星的在轨运行寿命仅5年,一旦“星链”计划开始正常运行,每年都会有大量退役卫星漂浮在太空轨道上,成为可能碰撞其他卫星的“太空杀手”。

八、星链是什么?

星链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一个项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计划在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其中1584颗将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处的近地轨道,并从2020年开始工作。但据有关文件显示,该公司还准备再增加3万颗,使卫星总量达到约4.2万颗。

九、星链卫星重量?

SpaceX公司所描绘的星链计划蓝图是,向地球近地轨道发射12000颗星链卫星,为全球终端用户提供低延迟、高带宽的网络宽带服务。

已发射的首批60颗星链卫星,每颗重量约为227千克。这种重量设计可最大化实现卫星大批量生产并利用猎鹰9号火箭的运载能力。据报道,这是SpaceX目前发射出的最重载荷。

由于计划发射的卫星总数大得惊人,SpaceX希望加快卫星部署速度。目前其计划是每次发射60颗,每年发射1000到2000颗。

谈到这项计划,SpaceX公司掌门人埃隆·马斯克罕见地低调起来,并表示:“星链计划涉及很多新技术,要实现它十分困难。”

星链计划也许是最引人瞩目的近地轨道卫星互联网计划,但并非唯一。

在国外,OneWeb公司在经历若干次推迟后,于今年2月发射了其首批卫星。亚马逊前不久公布其卫星互联网计划,Telesat公司也有相关计划。

“在国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计划组建‘鸿雁’全球卫星通信星座系统,中科院与上海市计划联合组建一个宽带卫星星座,商业航天公司也在雄心勃勃地进行自己的宽带卫星计划。”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微纳卫星研究所所长陈宏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道。

在近地轨道部署卫星互联网

为什么卫星互联网计划受到如此热捧?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目前已在太空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卫星,它们一般是地球同步卫星,轨道高度36000公里。而上述诸多卫星互联网计划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使用多颗近地轨道卫星提供互联网服务。这些卫星将在距离地球2000公里以内的轨道上,与地球互通信号。

陈宏宇介绍,无论是地球同步卫星还是近地轨道卫星,都可以作为空中节点实现地面通信。地球同步卫星的优点是可以固定在某个区域上空运转,但其缺点也很明显。

“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球36000公里,信号往返时间较长,延迟比较明显,无法满足需要低延迟的应用,比如实时通信和诸如网络游戏类的互联网场景。” 陈宏宇说,此外卫星距离太远,通信所需能量就比较大,卫星天线的功率也比较大。因此地球同步卫星一般是大型卫星,所载能源充足,成本也很高。

正是出于这些原因,很多企业和机构提出使用近地轨道卫星提供互联网服务的方案。陈宏宇介绍,这种卫星的优点,一方面是通信信号延迟低;另一方面卫星功率无需太高,属于小型化卫星,成本也低。

只不过轨道越低,让通信信号覆盖整个地球表面所需要的卫星数量就越多

十、星链卫星参数?

1.

“星链”1.0卫星重260千克,而下一代“星链”卫星更大,同样旨在为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

2.

SpaceX已生产出一颗“星链”2.0卫星,新一代卫星长7米,重1.2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