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荔波县小吃?
荔波特色的小吃有臭酸、牛骨酸、笋果酸换肤、酸肉、鱼包韭菜、米糊、米片、米花等。
1、腌酸肉皮脆,肉鲜 ,味芳香,酸值适度,食之不油腻,能增强食欲。
2、鱼包韭菜,是水族传统美味,是水族逢年过节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3、米片乃荔波人过年时接待客人的食材。做法就是将优选糯米蒸熟,掺加老红糖、白芝麻,随后趁着热分摊在桌面上,挤扁成薄硬纸板一般,置在阳光下晒。
4、臭酸别名丑酸,是荔波县极具特色的菜式。
5、荔波水蕨菜。蕨类是地球上的最早使用的陆生植物类群,具备四千多万年历史。
6、荔波特色棕子。荔波的棕子名目繁多,有箬叶(别名粽粑叶)包裹,还有用其他植物叶捆扎的。
二、荔波县在哪里?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荔波县东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榕江县接壤,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州的环江、南丹县毗邻。荔波县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是一块神秘的土地。荔波县年平均温度18.3摄氏度,无霜期283天,是一个天然大温室。年降雨量1320.5毫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条件良好。主要矿藏有煤、铅锌、镁等。荔波县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故乡,是全省三大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之一—荔波综合旅游区的龙头。
三、荔波县属哪个市?
属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荔波县,隶属于 贵州省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地处贵州省最南端,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东南与 广西壮族自治区 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丹县毗邻,总面积2431.8平方千米。
四、贵州荔波县介绍?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旗下的荔波县,地处云贵高原南端,平均海拔1200米。境内拥有大量自然景观,如梅花洞、千户苗寨、甘溪河谷等,尤以美丽的“荔波小丛山”闻名全国,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此外,荔波县还有丰富的特色文化,如布依族的传统习俗和苗族的芦笙舞蹈等,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五、荔波县属于什么省市?
荔波县,隶属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南丹县毗邻,辖1街道5镇2民族乡,全县总面积2431.8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全县人口数为185849人,生产总值实现(GDP)74.65亿元。
六、荔波县的人口民族?
人口175286,18个民族。
荔波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由布依、水、瑶、苗、壮、侗、汉等18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其中,民族风情以布依族、水族、苗族、瑶族最具特色。
布依族是荔波县的主体民族之一,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文字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布依族拼音文字,其民间口头文学内容丰富,分为诗歌、故事、说唱、戏曲四大类,充分展示了本民族的智慧、古老、勤劳和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传统节日有过大年、过小年、二月二、清明、四月八、端午、六月六、七月半、中秋节、九月重阳等;主要活动有“满月酒”、“祭神扫寨扫家”、“龙舟赛”、“斗牛”等;舞蹈有刷把舞、龙狮舞、松鹤舞、蚌壳舞等,乐器有皮鼓、唢呐、箫、笛子、二胡、姊妹箫、笔管等;工艺美术有土花布、织锦、扎染、蜡染、刺绣、竹编等,有着悠远、古朴的风情。
水族是荔波世居的主要民族之一,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民间口头文学可分为三类:一是散文形式的传说故事;二是能说能唱的诗歌;三是成语、谚语、格言。民间乐器主要有芦笙、唢呐、大皮鼓等;民间工艺美术有刺绣、挑花、染色、石刻、编织等。传统节日“借卯”、“借额”、“借端”等。无领长衫,青布长裤,彩色围腰以及银项圈、银耳环、银头饰等展示了少数民族服饰的内涵,石棺墓、抢亲、神山祭祖等习俗既繁多,又神秘。
苗族主要居住在月亮山脚下,民风淳朴、民情浓厚,民族工艺主要有刺绣、蜡染、织锦、银饰等,民间文学有丰富的文化基础,有完整的古歌传说体系,舞蹈主要有芦笙舞、板凳舞等。
瑶族是开拓荔波最早的民族之一,分为白裤瑶、长衫瑶、青裤瑶三种。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荔波方言组。民间故事相当丰富,有神话故事、斗争传说、人物传说、动植物故事等;诗歌有历史传说歌、酒歌、情歌等;谚语精炼形象,寓意深刻;乐器有铜鼓、皮鼓、独弦胡、飘里列等;舞蹈以打猎舞、铜鼓舞、猴鼓舞最为原始、粗旷、豪迈,别具民族风格。瑶族绚丽多彩的服饰和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惯反映了瑶族与众不同的精神岁月河传统习俗,其悬棺洞葬、凿壁谈婚、图腾柱等给考古学家河各地游客无穷的遐想。
七、荔波县在那里?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珠江流域上游,介于东经107°37′至108°18′,北纬25°7′至25°39′之间,全县国土总面积2415.47平方公里,县境东北接黔东南州从江、榕江县,东南毗广西环江、南丹县,西邻独山县,北连三都县。
八、什么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泛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即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再生能源,目前主要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自然能源。 非再生能源泛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
九、可再生能源包括哪些种类?
我是”能源e+“,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可循环再生的能源,这种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相对污染更小、更加清洁。
1. 风能
风能在现代社会中的最佳体现就是风力发电站的建设,在沿海、高原等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不仅可以实现电力的日常供给,而且清洁无污染。
2. 水能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水能主要用于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将水的势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水力发电的优点是成本低、可连续再生、无污染。缺点是分布受水文、气候、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大。
3. 太阳能
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光伏板)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
4. 潮汐能
潮汐能是指: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利用潮汐发电必须具备两个物理条件:第一,潮汐的幅度必须大,至少要有几米。第二,海岸的地形必须能储蓄大量海水,并可进行土建工程。
5. 地热能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
6.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提供的能量。这些植物以生物质作为媒介储存太阳能。当前较为有效地利用生物质能的方式是制取沼气。主要是利用城乡有机垃圾、秸秆、水、人畜粪便,通过厌氧消化产生可燃气体甲烷,供生活、生产之用。
7. 海洋能
海洋能是一种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海风能、海洋热能。这些能源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一项亟待开发利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
十、再生能源是?
再生能源指的是与自然界可再生循环相比较较稳定的、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自然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等等。这些能源不仅来源可持续,而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小,因而也被称为“绿色能源”或“清洁能源”。与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相比,再生能源更为环保,而且不会像化石能源一样耗尽,可以用于长期的、持续稳定的能源供应。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再生能源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已经成为了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