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
10
2024
0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有哪些?

一、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有哪些?

可再生能源是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目前主要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利用的具体有:

1、太阳能: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主要是提供热量和电能。

2、生物能: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可沿食物链单向.

二、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好处?

相比于不可再生能源开采完就没有的储量,可再生能源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使用,能够降低温室气体的产生,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也将促进更多新生代科技的产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干净与健康。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充足、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障。

三、中国成为利用可再生能源第几大国?

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支撑。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4%,较2012年增长14.6个百分点。装机增长的同时,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也持续提升。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9.5%,较2012年增长9.5个百分点,有力支撑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9%,如期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的庄严承诺。

四、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的原因?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对化石能源依赖程度过高,使用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并且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加大,为了优化我国能源供给结构和我国制定的环境保护计划两者相结合,我国大力提倡再生资源发展

五、可再生能源包括哪些种类?

我是”能源e+“,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可循环再生的能源,这种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相对污染更小、更加清洁。

1. 风能

风能在现代社会中的最佳体现就是风力发电站的建设,在沿海、高原等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不仅可以实现电力的日常供给,而且清洁无污染。

2. 水能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水能主要用于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将水的势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水力发电的优点是成本低、可连续再生、无污染。缺点是分布受水文、气候、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大。

3. 太阳能

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光伏板)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

4. 潮汐能

潮汐能是指: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利用潮汐发电必须具备两个物理条件:第一,潮汐的幅度必须大,至少要有几米。第二,海岸的地形必须能储蓄大量海水,并可进行土建工程。

5. 地热能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

6.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提供的能量。这些植物以生物质作为媒介储存太阳能。当前较为有效地利用生物质能的方式是制取沼气。主要是利用城乡有机垃圾、秸秆、水、人畜粪便,通过厌氧消化产生可燃气体甲烷,供生活、生产之用。

7. 海洋能

海洋能是一种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海风能、海洋热能。这些能源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一项亟待开发利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

六、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这类资源是在地球长期演化历史过程中,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一定条件下,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比,其形成非常缓慢,与其它资源相比,再生速度很慢,或几乎不能再生。

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会消耗,而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储量或再生。其中,一些资源可重新利用,如金、银、铜、铁、铅、锌等金属资源;另一些是不能重复利用的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当它们作为能源利用而被燃烧后,尽管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作为原有的物质形态已不复存在,其形式已发生变化。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冉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可再生自然资源在现阶段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能持续再生更新、繁衍增长,保持或扩大其储量,依靠种源而再生。  

一旦种源消失,该资源就不能再生,从而要求科学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物种种源,才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土壤属可再生资源,是因为土壤肥力可以通过人工措施和自然过程而不断更新。但土壤又有不可再生的一面,因为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可以比再生的土壤自然更新过程快得多,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也就成为不能再生的资源。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严谨来说,是人类有生之年都不会耗尽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现时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实都是太阳能的储存。可再生的意思并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装机容量提高?

11月28日电 今年以来,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结出累累硕果。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超10亿千瓦,达到10.02亿千瓦,相当于40多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比2015年底实现翻番,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43.5%,比2015年底提高10.2个百分点。

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85亿千瓦、2.99亿千瓦、2.82亿千瓦和3534万千瓦,均稳居世界第一。

八、2014中国可再生能源

2014年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年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利用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政府在该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政策支持与投资

为了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和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以及提供税收和财务支持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

截至2014年底,中国实际投资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总量达到了惊人的数十亿人民币。这些投资主要用于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等领域。中国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可再生能源项目,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金融工具,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到该行业,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市场的繁荣发展。

风能与太阳能发电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是中国最主要的两个领域。2014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超过了20吉瓦,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中国在风能技术研发和商业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风电已成为中国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风能类似,太阳能发电也是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在过去几年中实现了快速增长。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建设,包括鼓励光伏电站的建设和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推广。同时,中国还大力发展太阳能热利用,将太阳能应用于热水供应、采暖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生物质能源利用

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生物质能源的利用,鼓励农业和林业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以及生物质能源的种植和生产。

2014年,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生物质能源发电、生物质颗粒燃料和生物质液体燃料等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可再生能源的挑战与前景

尽管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和运营费用较高,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较高。其次,与传统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在系统规模、可靠性和储能技术等方面尚待提升。

然而,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前景依然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可再生能源将更加经济可行和可持续。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将继续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同时,市场需求的增加也将为可再生能源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总之,201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政策支持和投资的推动使得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有了长足的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也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九、中国应大力发展哪几种可再生能源?

这里我仅仅讨论一种海洋能源。是我在一篇文章上看到的。

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十、核能是可再生能源还是不可再生能源?

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因为核燃料是矿产资源,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可通过三种核反应释放:

1、核裂变,较重的原子核分裂释放结核能。

2、核聚变,较轻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释放结核能。

3、核衰变,原子核自发衰变过程中释放能量,然后核资源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