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使用可再生能源?
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人口众多,能源消耗很大。再加上工业的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可是我国的能源总量相对不足。尤其是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等这些在工业中经常使用的不可再生的能源能源越用越少。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必定会限制了工业未来的发展。所以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重大举措。
二、为什么更多使用不可再生能源?
首先。不可再生能源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和使用,技术上非常的成熟,产业链也比较长,成本也低。能够很好的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其次。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可再生能源的减少,急需要解决不可再生能源短缺的问题。但是,由于目前技术的限制,无法满足、替代人类社会已达到的水平。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再生能源一定能够替代不可再生能源。
三、为什么不能使用不可再生能源?
因为用完了就没了,既然是不可再生,那么以后就不会再有了的,如果不限制,以后大家就都没能源用了,而且对环境的污染很严重。
不可再生能源是指经过亿万年漫长地质年代形成,随着人类的不断开发利用而日益减少,终究要消耗殆尽,不能在短期内重复再生的能源。如煤炭、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燃料等。
四、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原因?
人类使用再生能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科技的进步让此类能源更加“好用”;
2、化石能源是有限的,不仅其价格会日渐增涨,而且终会有枯竭的时候;
3、某些再生能源(如风能、水力、太阳能)不会排放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因此不会增加温室效应的风险;
4、为了增进能源供应安全,减少对进口化石能源的依赖,并满足对可持续性能源的需求。
甚至,更进一步地,有些国家开始在思考“百分百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因为可再生能源长久之来被认为,充其量仅能作为化石或核电等能源之补充。然而,德国很多市、县及乡镇正在证明,传统工业国之能源政策可以被彻底改变,亦即可以百分百地依靠可再生能源,并且充足供应工业及现代生活所需的能源。在德国约有300个地区(小的只是乡下小镇,大的有如慕尼黑之百万都市)于2010年3月间已宣布:最晚2030年要达到百分百可再生能源的目标。
五、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还是不可再生能源?为什么?
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它是通过含淀粉的农产品、谷类、薯类、淀粉植物根茎进行水解、发酵后的产物,因此使用完乙醇之后还是可以通过淀粉类植物进行发酵获得,是一种可以反复再生的能源。因此乙醇是可以再生的。
乙醇不仅属于可再生资源,而且乙醇由于其闪燃点很低,而且燃烧之后不会产生有害毒气,因此目前很多能源都是使用乙醇进行燃烧的。乙醇遇到氧气之后,再进行加热燃烧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目前世界生物能源已经成为重要的科技手段,而其中包含沼气、生物制氢、生物柴油以及燃料乙醇,因此开发乙醇的价值不仅环保,还能解决燃料的问题。目前已经发明出乙醇汽车,不仅降低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取代化石燃料资源。
六、为什么要节省石油的力量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因为石油属于化石能源,石油煤炭这种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石油是古代微生物遗体经过亿万年的化学生物演变形成的,煤炭是古代枯木经过若干年地质变化形成,这种资源形成周期十分漫长,如果一旦枯竭人类将不能继续使用这种资源,所以必须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节约地球上的资源
七、为什么想进可再生能源领域?
发展可再生能源,就是把握未来的最佳行动,投资可再生能源,就是投资未来。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大势所趋。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初全球已有173个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146个国家出台了支持政策。其中丹麦提出到2050年全部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德国提出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到全部能源消费的60%。每一次能源革命,都造就了新的世界秩序。在第一次能源革命中,煤炭代替了薪柴,大英帝国抓住了机遇,称霸全球;在第二次能源革命中,油气代替了煤炭,美国借势成为新的世界霸主。如今,各国正在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抢占新一轮能源革命发展先机,中国只有紧紧抓住时机,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导致雾霾等环境问题的罪魁。100年前,在伦敦被称为“雾都”时,英国煤炭消耗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与今天的中国极为相似,高达70%。为摘掉这顶帽子,英国耗费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才摆脱煤炭,进入油气时代。如今,“伦敦雾”变成了“北京雾”,但中国无法沿袭英国老路,历史不会为我们留下太多喘息的时间。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能源需求,中国若想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以现在的能源结构与排放强度,对环境和资源来说都是不可承受之重。所以,中国只有跨越油气时代,直接进入可再生能源时代,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低碳、绿色、可持续增长。
可再生能源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极。中国经济不能总靠“卖袜子”“卖鞋子”去支撑,而应通过发展高端制造为基础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来实现经济增长。可再生能源作为技术密集型战略新兴产业,从业人数众多,投资拉动力强。在就业方面,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人数超过810万人,到2030年将达到2400万人。在投资方面,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报告显示,2016年至2040年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将超过52万亿元人民币,“十三五”期间,仅中国风电一个产业的投资规模,预计将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为实现上述目标,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成长,政策支持至关重要。一方面,稳定而持续的政策能够避免传统能源对产业格局所产生的锁定效应,通过拉动市场投资,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开发效率,减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补贴政策能够纠正市场失灵,“补贴”确切地说是对可再生能源环境经济效益的补偿。例如通过建立绿色证书交易制度,要求火电企业购买绿色证书,将其环境内部成本外部化,建立更加公平的电力市场,使可再生能源产业逐渐具备优于传统能源的竞争力。
可再生能源产业可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若想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的潜力与优势,推动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不能只眷注眼前利益。能源决策者和企业家们要具备一点高远的济世情怀,肩负责任,敢于担当,就如黑格尔所言,“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八、可再生能源包括哪些种类?
我是”能源e+“,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可循环再生的能源,这种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相对污染更小、更加清洁。
1. 风能
风能在现代社会中的最佳体现就是风力发电站的建设,在沿海、高原等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不仅可以实现电力的日常供给,而且清洁无污染。
2. 水能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水能主要用于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将水的势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水力发电的优点是成本低、可连续再生、无污染。缺点是分布受水文、气候、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大。
3. 太阳能
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光伏板)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
4. 潮汐能
潮汐能是指: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利用潮汐发电必须具备两个物理条件:第一,潮汐的幅度必须大,至少要有几米。第二,海岸的地形必须能储蓄大量海水,并可进行土建工程。
5. 地热能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
6.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提供的能量。这些植物以生物质作为媒介储存太阳能。当前较为有效地利用生物质能的方式是制取沼气。主要是利用城乡有机垃圾、秸秆、水、人畜粪便,通过厌氧消化产生可燃气体甲烷,供生活、生产之用。
7. 海洋能
海洋能是一种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海风能、海洋热能。这些能源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一项亟待开发利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
九、上海使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是什么?
长江三峡大坝发电大部分供应了江苏和上海,水力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电力,同时上海还有少部分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
十、什么行业在使用不可再生能源?
答:主要在以下几个行业:煤炭行业,冶金行业,饮食行业,以及发电行业等。
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大量使用煤炭和天然气,煤炭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煤炭对环境污染特别严重,近来对煤炭限产停产尽量不生产。因此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主要在冶金、发电等主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