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
19
2024
0

施正荣的简历是什么?

一、施正荣的简历是什么?

施正荣,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扬中市,1983年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获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8年公派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深造,师从国际太阳能电池研究权威马丁格林教授,从事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研究,并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博士学位,在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攻克了“如何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的难题,成为太阳能光伏领域一流的科学家

施正荣 - 简介

姓名:施正荣

专业:太阳能科学

工作单位: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职务: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所在行业:电力

施正荣 - 经历

施正荣,出生于1963年2月。

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88年留学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师从国际太阳能电池权威、2002年诺贝尔环境奖得主马丁格林教授。

1991年以优秀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技术获博士学位。后任该中心研究员和澳大利亚太平洋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个人持有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

2000年,回国创办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现任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施正荣 - 创业过程

从科学家到富豪

施正荣师从“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个人持有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明专利,是世界上首个攻克“如何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的人。2001年1月,带着技术和在澳洲两年的薪水40万美元,施正荣回国创办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在取得无锡市政府的支持后,2002年9月,第一条生产线投产运行,尽管产品性能优异,产品仍然卖不出去,坚持数月后,跟随他的几位骨干相继离开。这是施正荣在创业途中摔的第一个跟头,“当时,他们对我说,我们相信你是一个好的科学家,但未见得是一个好的企业领导人。”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

“从科技人向管理人转变,市场观念最为重要”,施正荣说,要能放下知识分子身段,善于整合资源,科学家往往推崇技术第一,而企业家需要考虑的更多,要将好技术转化为好产品,再依靠好的人才,运用好的销售模式去赚钱。2004年,尚德产值翻了十倍,利润接近2000万美元。2005年,在无锡市委书记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企业私有化,原先占尚德股份75%的国有股获益十几倍后,相继退出。同年底,VC和PE齐助阵,共同募集8000万美元,成为2005年私募之最,襄助尚德电力成为中国大陆首家登陆纽交所的民营企业,由此,施正荣个人也荣登中国富豪榜首。

在亲信和科技骨干相继离开时,施正荣艰难支撑尚德,一度连工人工资都无法支付,与其合作的公司甚至为了几万元,要搬设备抵债。而现在,尚德电力搜罗了全球光伏产业半数以上的华裔科学家,并吸引国外著名的光伏材料学专家纷纷加盟。

由于从事生产线低端的下游组件,即便技术先进,上游原料短缺现象仍然牵制产能扩张。2006年7月,尽管多晶硅市场状况已陷入严重的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飙升,尚德毅然与全球大型硅料供应商MEMC签署了50-60亿美元的多晶硅合同,合同期为十年。签单半年后,多晶硅黑市价每公斤上涨100美元,翻至300美元。2007年6月,尚德又与美国HoKu签订了6.78亿美元的多晶硅供货合同。

果然,“拥硅者为王”,在2007年底,上游原料持续疯狂上涨,黑市价格更是创下每公斤400美元的天价,于是,处在下游的太阳能电池需求放缓。尚德电力则在这样的原料厮杀战中,依靠每年2000吨硅料的稳定供应,安然度过。由于原材料获取稳定,下游组件的产能顺利扩张,颇具成本及技术优势的尚德电力于2007年末,跻身全球行业领导者之列。

2008年3月,尚德电力对外宣布,将连续8年,向韩国东洋制铁化学株式会社提供多晶硅,合同金额为6.31亿美元。4月,尚德电力打入日本市场,收购日本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之一的MSK公司,并且向Soco-voltaic系统公司供应230MSK光伏玻璃板,用于设计、制造和设置一体化光伏(BIPV)系统。多晶硅的风险愈演愈烈,施正荣再度掌舵方向,进入薄膜太阳能领域。

2007年5月9日,总投资3亿美元的电池基地落户上海,并将于今年年中投产,这是全球首个硅薄膜电池基地。相比硅片太阳能电池,它的转换效率略低,却很具成本优势,每瓦太阳能电池成本可从2.5美元降至1.2美元,但同时也面临资金、技术的门槛。“每5年,我们必须有个杀手锏技术,否则很快就会被后来者超越。”科学家出身的施正荣并不畏技术的更替,关键在随市场方向的准确把握。

环保英雄

施正荣被《时代》评为“全球环保英雄”,在2007年,作为唯一的企业家,成为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08年,被英国媒体评选为 “可拯救地球50人”之一。他使中国光伏产业与国际差距缩短了15年。“他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的绿色产业的出现和壮大并非一纸梦想。”媒体给予施正荣这样的评价。“其实,在我心里富豪不是终极目标,光伏产业的价值远远超越商业本身”,施正荣的语气里难掩书生特质,他期望用新能源技术切实地解决当下的环境问题。“未来五年,要把太阳能发电的上网电价成本降至每千瓦时一元钱”。尚德电力上市一个月后,施正荣成立了“施氏家族基金会”,是目前国内唯一关注气候、环保、能源和全球变暖问题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是他自己掏钱,“大约500万美元”。另外还有家“尚德基金会”,由公司掏钱。

但是,施正荣认为,随时随地的环保,就是最大的慈善。他现在20%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环保宣传。对于扎堆上马多晶硅的现象,他表示无奈,“硅材料价格疯涨主要发生在中国,只图眼前之利,大肆炒作至每公斤数百美元,而同样环境下,美国厂商签的仍然是每公斤60美元,这是计划性和长期发展战略的差别。”施正荣说。再回首,施正荣说自己并没想要成为科学家,在澳洲攻读博士时,也没想过要做企业。

“到如今,我只有感恩,这是一个事业,汇集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施正荣感慨,若不是当时无锡市委书记的一句话 “政府不要与企业争利”,持股才25%的施正荣根本无法请出国有股,完成私有化登陆纽交所。2007年,尚德的太阳能电池生产量为364兆瓦,按公司对产品保证稳定运行25年计算,可产生100亿度绿色电力,相当于减少燃烧500万吨标准煤,减排735万吨二氧化碳气体。

施正荣 - 所获奖项

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青年科学家”。

2005年10月在国际光伏科学与工程大会上,荣获“世界光伏科学与工程大会特别奖”。

2006年5月25日,在美国亚洲协会南加州分会上荣获“年度最佳企业家奖”。

2007年1月20日,荣膺“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被《时代》评为“全球环保英雄”。

2007年,成为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2008年,被英国媒体评选为 “可拯救地球50人”之一。

2010年11月5日,“创新十年”评选活动颁奖典礼暨2010经理世界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施正荣荣膺“十年技术领袖”。

二、施正荣现在住在什么地方?

住在上海的龙溪路,名苑别墅,身边有6个保镖保护,5个特种兵出生,1个是散打高手在保护他,还有2个专职司机。

三、什么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泛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即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再生能源,目前主要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自然能源。        非再生能源泛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

四、可再生能源包括哪些种类?

我是”能源e+“,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可循环再生的能源,这种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相对污染更小、更加清洁。

1. 风能

风能在现代社会中的最佳体现就是风力发电站的建设,在沿海、高原等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不仅可以实现电力的日常供给,而且清洁无污染。

2. 水能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水能主要用于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将水的势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水力发电的优点是成本低、可连续再生、无污染。缺点是分布受水文、气候、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大。

3. 太阳能

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光伏板)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

4. 潮汐能

潮汐能是指: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利用潮汐发电必须具备两个物理条件:第一,潮汐的幅度必须大,至少要有几米。第二,海岸的地形必须能储蓄大量海水,并可进行土建工程。

5. 地热能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

6.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提供的能量。这些植物以生物质作为媒介储存太阳能。当前较为有效地利用生物质能的方式是制取沼气。主要是利用城乡有机垃圾、秸秆、水、人畜粪便,通过厌氧消化产生可燃气体甲烷,供生活、生产之用。

7. 海洋能

海洋能是一种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海风能、海洋热能。这些能源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一项亟待开发利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

五、再生能源是?

再生能源指的是与自然界可再生循环相比较较稳定的、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自然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等等。这些能源不仅来源可持续,而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小,因而也被称为“绿色能源”或“清洁能源”。与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相比,再生能源更为环保,而且不会像化石能源一样耗尽,可以用于长期的、持续稳定的能源供应。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再生能源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已经成为了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六、再生能源概念?

再生能源很广,比如风能,太阳能,光能。

七、再生能源特点?

特点是:

1)资源丰富,普遍具备可再生特性,可供人类永续利用;

2)能量密度低,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空间;

3)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对环境影响小;

4)分布广,有利于小规模分散利用;

5)间断式供应,波动性大,对持续供能不利;

6)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较化石能源高。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

:是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

共性:优于不可再生能源

八、再生能源龙头?

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前二名的再生能源龙头为:

全球锂电龙头,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也是储能领域的龙头企业。

亿纬锂能,是中国最大的锂原电池供应商,行业领先的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供应商,掌握锂电池核心技术的锂电池制造商

九、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这类资源是在地球长期演化历史过程中,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一定条件下,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比,其形成非常缓慢,与其它资源相比,再生速度很慢,或几乎不能再生。

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会消耗,而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储量或再生。其中,一些资源可重新利用,如金、银、铜、铁、铅、锌等金属资源;另一些是不能重复利用的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当它们作为能源利用而被燃烧后,尽管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作为原有的物质形态已不复存在,其形式已发生变化。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冉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可再生自然资源在现阶段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能持续再生更新、繁衍增长,保持或扩大其储量,依靠种源而再生。  

一旦种源消失,该资源就不能再生,从而要求科学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物种种源,才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土壤属可再生资源,是因为土壤肥力可以通过人工措施和自然过程而不断更新。但土壤又有不可再生的一面,因为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可以比再生的土壤自然更新过程快得多,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也就成为不能再生的资源。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严谨来说,是人类有生之年都不会耗尽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现时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实都是太阳能的储存。可再生的意思并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十、中国再生能源排名?

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水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核能等。

1、太阳能: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主要内是提供热量和电能。

2、生物能:由绿色植物容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可沿食物链单向流动,最终转化为热能散失掉。通过燃烧和厌氧发酵获得沼气来取得能量。

3、风能:由太阳辐射提供能量,因冷热不均产生气压差异,导致空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主要是通过风力发电机来获得能量。

4、水能:由太阳辐射提供能量,产生水循环,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受热上升,太阳能转化为势能,当在高山上形成降水后,水往低处流,势能转化为动能,就是水能。主要是通过水力发电机来获得能量。

5、海洋能:包括潮汐、波浪、洋流等海水运动蕴藏的能量,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潮汐能主要来自于月球、太阳等天体的引力,波浪、洋流的能量主要是受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潮汐的动能来发电。

6、地热能: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可以用于地热发电和供暖。

7、氢能:通过燃烧或者是燃料电池来获得能量。

8、核能:通过核能发电站来取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