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
25
2024
0

农业高效节水项目设计规范?

一、农业高效节水项目设计规范?

一、高效节水灌溉必要性

目前我国水资源十分紧缺,而农业用水浪费极为严重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使农业成了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每立方米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85kg,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每立方米水的粮食生产能2kg以上的水平。

改变人们千百年来传统的灌溉习惯,用较少的水获得较高的产出效益,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一项重任,也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途径之一,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灌溉技术

1、喷灌 喷灌比漫灌节水30%,主要用于大田密植作物,适合区域化控制,具有增产、提高耕地利用率等优点,但运行能耗较高,蒸发损失较大,要求大容量水源,并且只能在不超过3级风力的条件下使用。

2、微灌 微灌属于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能够仅对作物需水部位提供所需水量,由”浇地”转换为”浇作物”。微灌用于设施农业和经济作物,适应所有地形和土壤,具有节水、增产效应,灌水均匀,至少可比喷灌节水50%。微灌很容易实现水肥一体化。但微灌对水质及日常系统维护要求较高。

3、滴灌 滴灌则是近年来出现的最先进的灌溉技术。美国、澳大利亚1998年开始对果树、草坪实施地下滴灌研究试验,以色列2004年6月在新疆石河子开始棉田地下滴灌试验。我国则自1996年起,分别在北京、天津、江苏、新疆,对速生林、果树、草坪、城市绿化植物实施地下滴灌,均获成功。地下滴灌的蒸发量极小,能完全不受风的影响,可实施立体精确定位水肥灌溉。水的利用率高达0.98,理论上水的损失微乎其微。设施损耗少,免受紫外线辐射的影响,不易老化。

三、高效节水灌溉优点

1、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的同时,引发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了传统的农田水利建设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2、改变了传统的劳作方式,大幅度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二、开发商项目设计规范?

常用的几本结构规范如下: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下面简称《混规》)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版)》(下面简称《抗规》)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下面简称《高规》)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17》(下面简称《异规》)

建筑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下面简称《防火规范》)

01 框架柱箍筋构造要求之一

《混规》9.3.2-1中规定:

这一条在《抗规》和《高规》中没有专门提及,如果设计只看后两本规范的话就容易被忽视。

而这一条往往在四级抗震的框架结构设计中往往容易被遗漏,四级抗震要求的箍筋最小直径为6(柱根8),但当柱的纵向钢筋直径用到25及以上的时候,箍筋直径就应该取到8及以上。

02 框架柱箍筋构造要求之二

《混规》9.3.2-5中规定:

这一条在《抗规》和《高规》中也没有专门提及。

那这一条也是在四级抗震的框架结构设计中容易被遗漏,四级抗震要求的箍筋最小直径为6(柱根8),但当柱的纵向钢筋大于3%时,箍筋就应该取到8及以上。

从上面还可以看到,2015修订版对于配筋率较大的柱(大于3%),还对箍筋的弯钩平直段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且应勾住纵筋。

03 框架柱箍筋构造要求之三

《混规》11.4.12-2中规定:

对于剪跨比不大于2的短柱,如果纵筋直径是16的话要注意了,加密区的箍筋的最大间距要≤96而不能是100(框支柱一般纵筋直径较大没这个问题)。

《混规》的这一条比之《抗规》6.3.7-2的3)条规定多了对框支柱和短柱的箍筋间距不大于6d的要求(《抗规》条文如下)。

《混规》的这一条比之《高规》6.4.3-2的3)条规定多了对剪跨比不大于2的短柱的箍筋间距不大于6d的要求(《高规》条文如下)。

对于短柱,大家在设计中有时会忙到忘记核查,我们整理了如下几种情况供取用:

错层引起的短柱(由于建筑有错层而形成的)

夹层短柱(由于建筑有夹层而形成的)

全程短柱(由于柱子截面较大而形成的)

填充短柱(由于建筑设置条形窗而形成的,这条容易被忽视)

楼梯间处由于半平台设梁而形成的短柱

首层室内外高差处的柱(室外由于覆土>600高而形成)

04 剪力墙的竖向分布筋的直径问题

《混规》11.7.15中规定:

这一条和抗规6.4.4-3(如下)都对剪力墙的竖向分布筋的最小直径提出了不宜小于10的要求。

而高规7.2.18(如下)反而没有提到这点。

对于这一条,由于有些业主要求造价节约而有些审图又要求严扣规范,那我们在设计中往往会采用折中的方法,就是采用d8/d10间隔放置以满足各方的要求。

05 框架-剪力墙结构水平及竖向分布筋的直径问题

《抗规》6.5.2中规定:

从这一条可以看出,对于框架-剪力墙中的剪力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平和竖向分布筋直径均不宜小于10。而本条的这一点,在《混规》和《高规》均没有提及到。

06 高层剪力墙结构某些位置水平及竖向分布筋要求

《高规》7.2.19中规定:

这一条仅《高规》有,设计高层剪力墙结构时要注意:四级抗震时上述位置的墙中水平和竖向分布筋的配筋率要求、所有抗震等级时上述位置的墙中水平和竖向分布筋的间距要求。

07 异形柱相比一般框架柱的要求有提高

异形柱的定义如下:

异形柱除了在轴压比和最小配筋率方面的要求大于一般的框架柱之外,还有下面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a. 注意要点之一

肢端指沿肢高方向a为一倍肢厚范围的柱肢,见《异规》图6.2.15所示(下面有此图)。

b. 注意要点之二

c. 注意要点之三

d. 注意要点之四

e. 注意要点之五

08 一级防火的剪力墙竖向构件截面构造要求

在建筑常用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中,对于一级防火的建筑(请与建筑确认工程的防火等级及部位)要注意结构墙柱截面尺寸问题。

《防火规范》5.1.2条对于混凝土结构竖向构件有如下要求:

《防火规范》条文说明的附录附表1对各类结构构件的截面做出了规定:

可以看出,混凝土墙180就满足一级防火要求,一般我们墙厚都取200及以上,没什么问题。

而混凝土柱要满足一级防火的截面尺寸,一般的框架柱均没有问题,要注意的就是:

1. 楼梯间的梯柱。梯柱受限于建筑墙体一般只能做200宽,那么长度就要做到500才能满足要求了。

2. 上人屋面局部处屋面部分的柱要满足如上要求。

以上的几条就是编者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混凝土竖向构件构造问题的总结,希望对新加入结构设计这行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大家在做设计的时候不能抗震设计只看《抗规》,高层设计只看 《高规》,想着总比《混规》严格,其实真不一定,就像如上所述有些基本条款只反应在《混规》里面,所以一定要结合起来看。

大家在做设计的时候也不能只看结构规范,对于建筑的相关规范也要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会结构设计、做对结构设计、做好结构设计。

三、可再生能源规范?

1.全文强制,必须严格执行;

2.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通用规范覆盖面广,涉及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可再生能源系统、施工调试验收与运行管理等内容;

3.建筑碳排放计算作为强制要求;

4.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细化;

5.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提高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热工性能限值要求,平均设计能耗水平在原节能设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分别降低30%和2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 75%;其他气候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 65%;公共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 72%;

6.新增温和地区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指标要求。相比于《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 51245-2017,《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新增温和A区设置供暖空调系统的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指标,拓展工业标准适用范围,温和地区工业建筑严格执行;

7.暖通空调系统效率和照明要求全面提升。

四、住宅项目规范?

GB 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适用于城镇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

本规范的规定为对住宅的基本要求。当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抵触时,应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住宅建设应因地制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到适用、经济、美观,符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要求。

五、可再生能源补贴项目清单?

第六批次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补贴项目清单上报国家主管部门,本次公布的2020年第六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中,生物质发电项目总计85个,其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52个,沼气发电项目8个。

六、燃气项目规范?

GB55009-2021《燃气工程项目规范》发布,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GB 55009—2021《燃气工程项目规范》由住建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联合主编,为全文强制性规范,以现行燃气工程建设标准的强制性条文为基础,将成为我国燃气工程建设行业监管,保证燃气工程“本质安全”的底线要求,同时也将成为我国燃气工程建设标准的目标要求。实施后,《燃气工程项目规范》将在我国燃气技术标准体系中居于指导地位,并将统领燃气行业其他推荐性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于现行法律法规中相对宏观的管理规定从技术层面进行了明确。也为今后我国燃气行业的创新发展预留了充分的空间。

七、it项目流程规范?

一个成功的项目,需要把实施策略、人员、技术以及实施工作流程集合在一起。项目实施流程规范了在项目管理中如何协调各个项目基本要素以及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如何组织各项项目工作。

实施策略规定了项目实施的方案,比如对于项目上线的时机可以分为同时上线(“Big Bang”)和分批上线等不同模式。

项目人员包括了项目组成员和所有相关的干系人

技术是IT项目的基础,包括软件和硬件等方面

实施工作流程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和任务

八、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包括哪些?

1. 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包括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水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2. 这些能源都是自然界中可再生的能源,相比于传统的化石燃料,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点,因此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3.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例如海洋能发电、地热能发电等,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九、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有哪些?

再生能源发电有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相对于会穷尽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

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不需要人力参与便会自动再生,是相对于会穷尽的非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

十、保温设计规范?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本暂行规定适用于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的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

第二条 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2级。

第三条 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除执行本暂行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 墙体

第四条 非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住宅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 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60m小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6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4、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三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二)其他民用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首层的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6mm,其他层不应小于3mm。

(四)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建筑,其基层墙体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五条 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二)建筑高度小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mm。

(四)采用金属、石材等非透明幕墙结构的建筑,应设置基层墙体,其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外墙耐火极限的有关规定;玻璃幕墙的窗间墙、窗槛墙、裙墙的耐火极限和防火构造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建筑幕墙的有关规定。

(五)基层墙体内部空腔及建筑幕墙与基层墙体、窗间墙、窗槛墙及裙墙之间的空间,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第六条 按本规定需要设置防火隔离带时,应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的A级保温材料。防火隔离带与墙面应进行全面积粘贴。

第七条 建筑外墙的装饰层,除采用涂料外,应采用不燃材料。当建筑外墙采用可燃保温材料时,不宜采用着火后易脱落的瓷砖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