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
20
2024
0

法院能成为被告主体吗?

一、法院能成为被告主体吗?

可以,法院也是民事主体,可以作为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二、银行支行可以成为诉讼主体吗?

可以。银行下辖分行和支行,均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可以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具有诉讼主体资格。

理由如下: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0条“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5)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 ……”。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领取了营业执照的法人分支机构是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参加诉讼的。

虽然《公司法》第十四条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但这并未否认领取营业执照的法人分支机构的诉讼主体资格,仅仅表明分公司(分支机构)的民事责任由公司(法人)承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十八条规定:“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不能清偿债务时,可以裁定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企业法人直接经营管理的财产仍不能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该企业法人其他分支机构的财产。”该规定不但是对公司法第十四条的立法本意的进一步明确阐释,而且是对领取营业执照的法人分支机构的诉讼主体资格的进一步肯定,也是对法院判决领取营业执照的法人分支机构以被授权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肯定。

所以,无论是从《公司法》第十四条的立法本意,还是从《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和《〈民事诉讼法〉若干意见》第四十条的规定,还是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十八条规定来看,领取营业执照的银行下辖分行和支行都可以作为民事诉讼主体,并且法院也可以直接判决其以被授权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三、中国成为利用可再生能源第几大国?

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支撑。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4%,较2012年增长14.6个百分点。装机增长的同时,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也持续提升。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9.5%,较2012年增长9.5个百分点,有力支撑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9%,如期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的庄严承诺。

四、人工智能可以成为实践主体吗?

人工智能不可能成为主体,无论何种类型的主体都是以人作为参照物的;只有基于对人的认识,我们才可能在讨论认知问题、语言问题、行动问题、伦理问题、法律问题时,分别讨论认知主体、语言主体、行动主体、伦理主体和法律主体。

因此,当我们考察新兴的人工智能的主体地位时,也必须以人类的主体地位为参照系

五、国家机关能否成为单位犯罪主体?

可以,如 :单位受贿罪(刑法第387条),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六、可以成为民事主体的是?

能够作为民事主体的有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国家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主体,在一定情况下,需要国家直接参加民事活动时,国家以民事主体的资格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如发行公债、享有财产所有权、接受赠与、对外以政府名义签订贸易协定等。

七、规章授权的组织能否成为行政主体?

  规章是不能授权的,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只有法律,行政法规才能授权,规章不能授权。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之规定,法律、法规和规章可以以授权形式赋予派出机构行政诉讼法上的主体资格,这主要是实践当中有些机构依规章被授权了,作为法院处理来说为简便而为之,等于从司法上认可了其授权,这应当是不对的。  因此,严格依法来说,此处不是授权,而是委托。

八、动物能否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主体是与客体相对的一个概念,主体能够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当前主要的法律关系主体分为以下几种:自然人;法人;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动物当前可以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但是在国外实践中已经出现动物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情形,比如外国有人将全部财产遗赠给自己的宠物,这样宠物实际成为了遗赠法律关系的主体。

九、分公司可否成为银行贷款主体?

借款单位必须具备的几项基本条件:

1、 须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登记注册,持有营业执照;

2、 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即企业有独立从事生产、商品流通和其他经营活动的权力,有独立的经营资金、独立的财务计划与会计报表,依靠本身的收入来补偿支出,独立地计划盈亏,独立对外签订购销合同;

3、 有一定的自有资金;

4、 遵守政策法令和银行信贷、结算管理制度,并按规定在银行开立基本账户和一般存款账户;

5、 产品有市场;

6、 生产经营要有效益;

7、 不挤占挪用信贷资金;

8、 恪守信用等十余项内容。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1、 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即原应付贷款本金及利息已偿还,没有偿还的已经做了银行认可的偿还计划; 2、 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了年检手续; 3、 资产负债率符合银行的要求等等。申请贷款情况说明书 要求填写两份,加盖公司公章,提供法人的人名章以及法人委托他全权办理贷款手续的委托书,企业法人的概况

十、依法不能成为犯罪主体的有?

据刑法第30条的规定,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单位犯罪的主体就是实施了刑法分则明文规定可以由单位构成犯罪的并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

也就是说只有刑法中规定的具有独立意志的合格单位,且该主体是为了单位的利益才可以成为某种犯罪的主体,凡是法律未指明该罪的主体包括单位的,只有自然人可以构成该罪,单位不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

如果以单位名义实际上是为了个人利益,就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应认定为单位成员的个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