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垃圾分类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意味什么?意味着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觉醒、改变。是人类在有限资源如何生存的一项举措。
~~~~以上都是瞎逼逼~~~~~~
还是讲些大白话,从个人角度来讲,你做了垃圾分类,别人没做垃圾分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比那个人文明、素质高。做垃圾分类的人都知道,垃圾分类全面推广与当地居民的素质有很大关系。
为什么要做垃圾分类呢?
不知到各位看官有没有听过一个词“垃圾围城”早期的垃圾都是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随着社会发展,各种的工业用品加入了垃圾填埋的大军。各种难以被大自然降解分解的垃圾,占据了一个有一个的填埋场,这些填埋场都变成了不可复原的死地。而且这些垃圾,正一步一步地污染着生命之源——水。而后,开始用焚烧的方式处理,虽然大大地减少了不少的污染,但总有不能被消化的飞灰及残渣,慢慢地占据人类的生活空间。
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呢?就是要资源在利用,变废为宝。让这些放在错误地方的资源,再被利用。
二、为什么要垃圾分类?
1.垃圾分类可以减轻土地受到侵蚀的现象同时减少占地面积,目前生活中很多垃圾都是不易降解的,通过垃圾分类可减少垃圾数量的60%。
2.乱扔垃圾会造成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有的垃圾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合理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有效减少垃圾的处理量。
3.生活中的30%左右的垃圾都是可回收利用的,可将垃圾中的其他物质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回收再利用也是解决垃圾最有效的途径。
4、大量的塑料垃圾倾入海中,严重威胁了海洋动物的安全。大量的垃圾也正在威胁着各种野生动物的性命,被塑料袋缠住窒息的小海狮、误食垃圾而死的鱼
三、垃圾为什么要分类?
为什么要实行垃圾分类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您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
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而仅北京市日产垃圾就有12000吨,目前面积在36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在北京五环路以内有700多处,占地500多万平方米,每年在3-5%的速度增加。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
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增加了。据统计,1979年全国城市垃圾的清运量是2500多万吨,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运量是1.16一吨,是1979年的4倍。
这么大量的垃圾需要把多少土地变成填埋场?占地60公顷,日处理量为2000吨的阿苏卫填埋场仅能处理北京六分 之一 的垃圾,且在第11个年头就会被填满。被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不复为耕地,也无法建成生活小区。
目前,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另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就是焚烧。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仅投资惊人,并且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二恶英这令人谈"恶"色变的剧毒致癌物质,就是垃圾焚烧后产生的主要气体成分之一。
此外,无论填埋还是焚烧,都是对资源无谓的浪费,我们不断地把有限的地球资源变成垃圾,又把他们埋掉或烧掉,我们将来的子孙在哪里生存?
难道我们对待垃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是有的,这就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对于一向勤俭持家的中国人并不陌生。也许你还记得五六十年代回收废品的情景:牙膏皮攒起来回收,橘子皮用来制药,生物垃圾用来做堆肥,废布头,墨水瓶等等都能得到再利 分类后的垃圾,既避免了垃圾公害,又为工农业提供了原料。
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垃圾分类也逐渐深入公民的生活,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
政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除了在街道两旁设立分类垃圾桶以外,每个社区都定期派专人负责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
居民对政府的垃圾分类工作也表示了极大的支持。这不仅表现在他们每个人对垃圾分类的知识耳熟能详;而且,在这里为垃圾分类处理出钱,就像为能饮用到洁净的自来水付费一样天经地义。
垃圾回收作为一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许多发达国家,回收产业正在全国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以美国3个城市巴尔的摩、华盛顿和里奇蒙为例,过去回收垃圾每处理1吨需要花40美圆,分类处理以后,这些回收的垃圾在1995年就创造了5100个就业机会。在美国这3个城市只是很小的一个地区,其垃圾回收不仅节约了处理垃圾的费用,而且创造了5亿美圆的财富。
垃圾分类不仅是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的时尚,也是不少发展中国家的趋势。在巴西,许多社区都实行的垃圾分类,这位市长把市政大厅正门口的分类垃圾箱作为该市的荣耀。而附近的二十多个海滩,分类垃圾箱更像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菲律宾的一些地方,村民自发组织起来为清洁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努力,垃圾分类是这个运动中的主要内容。
不管穷国还是富国,垃圾分类都在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而在着方面曾经世界领先的中国,这好的传统却几乎丢失了。
四、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
第一点,也是最明显的一点,保护环境,我们日常产生的垃圾中,比如有些有害的垃圾,需要被专门处理,要是直接倾倒在土壤,会造成土地不可逆转的损害,毕竟地球只有一个。
第二点,使土壤肥沃,主要是那些易腐烂的湿垃圾,通过多次加工后,生产出土壤必须的有机肥料,可以说是再利用了。
第三点,把可回收物单独放在一个垃圾桶,可以减少环卫工人挑拣的时间,同时可以让他们多一份收入,变废为宝。
第四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间一长,垃圾分类可以改善人们所居住的生态环境,蓝天白云不再是梦。
第五点,垃圾资源再利用方面,能量是守恒的,因此,垃圾中的许多能量并没有被充分利用,通过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可以迅速归类整理垃圾,将可再利用的垃圾单独拖走。
第六点,有益身体健康,施行垃圾分类,最终的受益者肯定是我们人类,将易腐、有害等不同垃圾分开放置,有益身体健康。
五、为什么要提倡垃圾分类?
减少土地侵蚀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减少污染
中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
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还可以减少危害。
六、为什么垃圾要分类歌词?
1、干湿要分开,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
2、绿厨厨,黄其其,红危危,蓝宝宝。
3、可回收,丢蓝色,有害垃圾丢红色,厨余垃圾是绿色,其它垃圾用灰色。
4、垃圾多,危害大,分类摆放人人夸。
5、餐厨垃圾单独放,有害垃圾别乱抛。
6、可回收,其他垃圾,大家把它分清楚,乱丢垃圾危害大,干干净净利大家。
7、垃圾分类,循环回收。
七、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呢?
垃圾种类分为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不可回收:
1、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2、其它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果壳、尘土。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分类原因:1、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2、减少污染: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还可以减少危害。
3、变废为宝: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扩展资料垃圾分类原则: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废弃物分流处理,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处置暂时无法利用的无用垃圾。2、因地制宜各地、各区、各社(区)、各小区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企业回收利用废弃物的能力、居民来源、生活习惯、经济与心理承担能力等各不相同。3、自觉自治社区和居民,包括企事业单位,逐步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的行为规范,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成为垃圾减量、分类、回收和利用的主力军。
4、减排补贴 超排惩罚制定单位和居民垃圾排放量标准,低于这一排放量标准的给予补贴;超过这一排放量标准的则予以惩罚。减排越多补贴越多,超排越多惩罚越重,以此提高单位和居民实行源头减量和排放控制的积极性。
5、捆绑服务 注重绩效在居民还没有自愿和自觉行动而居(村)委和政府的资源又不足时,推动分类排放需要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企业介入。但是,仅仅承接分类排放难以获利,企业不可能介入,而推行捆绑服务就能要解决这个问题。将推动分类排放服务与垃圾收运、干湿垃圾处理业务捆绑,可促进垃圾分类资本化,保障企业合理盈利。
八、为什么要实施生活垃圾分类?
1、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垃圾中有着很多自己还没有充分利用的资源,是个人不需要而当成垃圾丢弃的,看似平常的行为其实对资源的浪费十分巨大。通过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可以将有用的垃圾变废为宝,也减少人们对大自然的索取和破坏,也减少了生活与生产的成本。
2、节约土地资源
我国主要的垃圾处理手段就是填埋,这样的方式虽然成本很低,但显然会大量占用土地。垃圾中那些不容易被降解,会大量地占用土地资源。而经过垃圾分类的可回收垃圾和不易被降解的,大约能减少垃圾的60%以上,大大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3、提高群众的价值观
垃圾分类是处理垃圾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和出路,是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选择。垃圾分类可以让群众学会节约资源和更充分利用资源,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提高个人的素质和素养。
4、减少环境污染
在这个科技时代中,我们的日常用品中,很多东西不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作用在人身上还会产生危害,比如一些包含了化学物质的东西——电池。这些有害垃圾如果简单地填埋,即便采用隔离技术,也难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九、为什么要建设垃圾分类站?
建设垃圾分类站的好处:
一是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分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
二是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
三是变废为宝:我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4—7%。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
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
十、为什么要参加垃圾分类活动?
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垃圾的处置量,减少焚烧和填埋等处理垃圾的行为,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垃圾处理的正常运行以及控制环境污染情况,还能够减少可回收垃圾造成的污染现象,循环的利用这些可回收物质,保证资源再生。
垃圾分类的三大原则:
1、分而用之原则: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废弃物分流处理,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处置暂时无法利用的无用垃圾。分类就是要提高物质利用比例,减少焚烧、填埋处理量,如果没有后续利用能力,分类便失去意义。
2、因地制宜原则:各地、各区、各社(区)、各小区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企业回收利用废弃物的能力、居民来源、生活习惯、经济与心理承担能力等各部相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向公众提供便捷适用的软、硬件设施,起到便民、引导公众正确分类的作用。
3、自觉自治:社区和居民,包括企事业单位,逐步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的行为规范,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成为垃圾减量、分类、回收和利用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