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降解地膜 怎么样?
我是山东莒南的地膜厂家,本地有20年农地膜产销历史,是地膜的发源地和集散地地。降解地膜是农用地膜的一个大的发展趋势。降解地膜的介绍如下,供你参考
什么是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
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是指曝露于自然环境条件下,在光、热、水、氧、污染物、微生物、昆虫以及风、砂、雨及机械力等联合作用下,引起降解的一类新型地膜。
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的优势
1、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根据使用地区的气温、降水、湿度等自然条件及作物的目标覆盖期限,按照用户的要求量身定制配方,控制覆盖时间,满足覆盖时间后自动降解。
2、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使用后自动降解无残膜,无需捡膜,节约劳动成本。
3、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降解后无二次污染。
4、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使用方法和普通地膜一样 。
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
1、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分为覆盖期和降解期两个阶段,覆盖期是农作物需要保温、保湿、保墒的时间,即传统地膜从开始铺膜到可以捡膜的时间。
2、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进入降解期的地膜膜面整体颜色变暗,横向拉力和纵向拉力减弱,膜面开始出现不规则的裂纹。
3、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随着降解期的延长,膜面呈现糖衣状,由于土壤表面与土壤内部环境的不同,埋在土壤内部的地膜比土壤表面的地膜降解速度稍显缓慢,但对农艺活动无影响,无需回收。
二、用完塑料地膜后怎样处理
一般的塑料地膜用完后需要回收,不然会残留在土壤中,直接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作物根系的发展,造成白色污染。建议使用降解地膜,使用完后自动降解,省力省成本。
三、塑料地膜的特点
目前农业生产中塑料膜主要有聚氯乙烯(PVC)薄膜、聚乙烯(PE)薄膜、乙烯-醋酸乙烯(EVA)多功能复合薄膜。
聚氯乙烯(PVC)薄膜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原料加入适量的增塑剂(增加其柔性)制作而成,不仅具有较好的柔性、透明度、保温性和防雾滴效果,同时,一些薄膜还具有选光和强保温功能,其保温性比聚乙烯薄膜和EVA薄膜要好。聚氯乙烯薄膜的缺点是容易发生增塑剂的缓慢释放以及吸尘现象,使得聚氯乙烯薄膜的透光率下降迅速,缩短使用年限。
聚乙烯(PE)薄膜是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树脂或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树脂吹制而成,除作为地膜使用外,也广泛作为外覆盖和保温多重覆盖使用。与聚氯乙烯薄膜相比,聚乙烯薄膜具有比重轻(0.95,PVC为1.41)、幅宽和覆盖比较容易的优点,也具有吸尘少、无增塑剂释放等特点,使用一段时间后透光率下降要比聚氯乙烯薄膜低。但聚乙烯薄膜对紫外线的吸收率较聚氯乙烯薄膜要高,容易引起聚合物的光氧化而加速薄膜的老化,使用寿命要比聚氯乙烯薄膜短。
四、如何解决我国地膜覆盖栽培污染环境问题
如何解决我国地膜覆盖栽培污染环境问题?
一是可降解地膜替代目前使用的PE地膜。尽管世界上对可降解材料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远未达到较理想的使用阶段。兵团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了国内外主要公司的可降解膜试验。存在的问题是:使用后的增产效果未达到或接近普通PE地膜的效果,价格也偏高,相当普通PE地膜2倍左右。有一点是肯定的,可降解膜替代普通PE地膜是最终趋势。存在相当长的共存期。
二是做好普通PE地膜的回收工作。目标是不欠新帐,逐步还老帐,当年新铺地膜回收率应达到85%以上,秋后残膜回收率达不到标准的,应禁止对土地进行耕翻,残膜翻入寸土壤中,再将残膜从土壤中回收,花费的力量应增加4-5倍。播前搂膜仅仅是将地表5cm内的残膜搂出回收,在认真操作的状态下,回收率也不容易达到75%,翻到土壤中的地膜细碎化后更加不易与土壤分离。
三是开展对不同特性地膜适用性研究工作。针对不同作物、不同气候条件及产生的经济效益状况,确定是否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总体原则是在产生效益不明显的状态下,尽可能不使用地膜覆盖栽培。降解膜、PE地膜的使用,应根据不同作物机械回收难度、适应性、增产效果等综合因素,有选择的使用,蕃茄、花生、马铃薯、玉米、特别是烟叶,是优先选择推广的作物。棉花机械采收和降解膜的使用存在互相制约的矛盾,机采籽棉中对三丝的进入要求严格,特别是残膜碎片,混入机采籽棉,对皮棉品质影响极大,降解膜降解速度快,地表部分采收时能达到完全降解,可能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收获时地表部分已开始裂解,残膜碎片容易吸入棉箱;收获前残膜保持完整,难度很大,需要继续加强研究攻关。在我国棉花生产这一块,特别是冷凉棉区,PE地膜机械回收在较长时段内仍然是主攻方向
五、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七、(2006年莱西)阅读《绿色塑料》,完成13一17小题。【本题满分15分】
绿色塑料
①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
②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③“绿色塑料”的品种很多,这里只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四种。
④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会给土壤物化性能带来影响,对土壤养分造成破坏。
⑤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比如,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农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数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⑥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碱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细胞内部生成聚酯,再利用这种聚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这种塑料在细菌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
⑦转基因型塑料是由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索姆维尔等人研制的。他们利用生语文试题第6页(共12页) 物工程技术,从一种叫做营养佳良产碱杆菌的土壤细菌中分离出生产塑料的基因,然后把这一基因转移到一种遗传结构墒单的油菜子属植物中,培育出一种适宜种植的名叫多羟丁酸的塑料植物.这种植物的叶、秆、根都能长出多羟丁酸颗粒塑料,用这种颗粒制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受索姆维尔研究的启发,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则干脆将这种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合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不久,人们就可以像种植庄稼那样大面积种植和收获塑料了。
⑧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还处在研究或试产阶段,距大规模推广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科学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为人们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坚信,随着研究的加速进展,绿色环保塑料的新时代一定会很快到来。
13.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绿色塑料”说明了什么内容。(3分)
1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分)
15.阅读第②段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绿色塑料”下一个定义。(2分)
16.仔细阅读第⑤、⑥段文字,说说“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和“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有什么异同。(4分)
相同:
不同:
17.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向一位正在使用普通塑料袋的人宣传“绿色”塑料袋的特点及使用意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4分)
(本题满分15分,共5道小题,其中第13小题3分,第14、15小题各2分,第16、17小题各4分)
【参考答案】13.说明了研制绿色塑料的原因、绿色塑料的特点及种类。(共3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14.用具体事实说明“白色污染”难以根除(后果十分严重)。(共2分,“用具体事实”1分,说明“白色污染问题严重”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15.绿色塑料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功效后,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共2分,大意正确即司.得相应的分)
16.相同:最终都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不同: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碱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共4分,相同点1分,不同点3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17.答题要点:使用普通塑料袋的危害;“绿色”塑料袋的特点;使用“绿色”塑料袋的意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共4分,每个要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