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
29
2025
0

一次性快餐盒(聚丙稀pp)可降解吗?

一、一次性快餐盒(聚丙稀pp)可降解吗?

可以 但是时间很长

二、一次性饭盒对人体的危害?

危害:

(1) 一次性饭盒被随意抛弃首先给城市带来的是环境景观上的“视觉污染”。小组成员曾目睹水运工人到苏州河上打捞漂浮垃圾,(2) 发现数量最多的便是一次性饭盒,(3) 重量轻,(4) 体积大,(5) 打捞困难。可以说,(6) 以一次性饭盒为主的“白色污染”对城市景观的破坏力将大大超过其它污染源。

(7) 从深层次来看,(8) 一次性饭盒对环境的危害则是人们肉眼所难以觉察的。由于废旧塑料 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9) 长期存在的废旧塑料将对土壤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其混入土用将 阻绝农作物和植(10) 物吸收养分和水分;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11) 被动物吞食后又将导致死亡;若被填埋,(12) 将直接占用土地,(13) 且100年内难以降解,(14) 影响土质结构;若被焚烧,(15) 则会产生有害 气体,(16) 污染大气

现阶段,每天产生的184万只一次性饭盒大多还只能混在其它垃圾中, 通过填埋的方式处理。这些不能降解的塑料终究会越积越多,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废旧塑料所占领——一次性饭盒的改进刻不容缓。

关于环保饭盒

三、一次性饭盒到底有哪些毒?

对常见的一次性塑料饭盒进行实验,遇乙酸乙酯后,饭盒竟瞬间溶化。专家指出,烹饪中的料酒和醋,生成的产物是乙酸乙酯 ,盛到一次性塑料饭盒后,饭盒的塑料会迁移到食物中被吞入人体。

质疑

打包的饭盒变得有点软

近来,一个打包的饭盒让市民单先生颇有些“心里不舒服”。事情发生在5月12日,当天单先生在一家酒店请朋友吃饭,照例将没有吃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打包用的饭盒是酒店免费提供的,一向讲究的单先生还特别留意了一番,“饭盒是一次性塑料饭盒,当时还闪过怀疑的念头,不过摸着饭盒还算厚实,上面还写着‘环保饭盒’,就同意用它打包了。”

单先生带着打包的四盒菜回了家,第二天午饭时间,他意外发现,一次性塑料饭盒的底部变得有点软,与打包前的厚实手感完全不一样,这让单先生十分疑惑。“按说饭盒是塑料的,又不是纸盒,不可能菜汤一泡就变软了,而且饭菜倒出来对着光线一看,好像还变薄了。”

单先生上网查了资料,意外发现很多网友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形,“一次性塑料饭盒遇油溶化”、“一次性饭盒遇醋溶化”、“常用一次性塑料饭盒致癌”、“打包引发食物中毒”等说法令他越想越后怕:“要是塑料饭盒真能溶解到饭菜里,那吃盒饭不就等于是吃饭盒吗?”

调查

“三无”塑料饭盒充斥市场

连日来,有记者调查岛城餐饮行业发现,无论是盒饭、快餐还是打包、外带,一次性塑料饭盒十分常用,而且样子五花八门,有透明的,有不透明的,有说是“环保饭盒”,还有的说是“可降解饭盒”。据餐饮酒店透露,这些一次性塑料饭盒,多是从抚顺路批发市场批发进购。

释惑

塑料饭盒变软可能是被溶解

一次性塑料饭盒究竟为啥会变软呢?专家初步推断是:塑料饭盒可能遇到了溶解性有机物。

什么物质能够溶解塑料饭盒呢?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中心的教授王建华介绍,“PP”指的是聚丙烯塑料,“PS”指的是聚苯乙烯系塑料,发泡塑料则是聚苯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乙烯等多种成分。“这些都属于高分子有机物,如果发生溶解、溶消、迁移等,肯定是遇到了有机溶液。一般饭菜烹饪中可能有的有机物,除了油脂,就是乙酸乙酯了。”

披露

烹饪中料酒和醋形成乙酸乙酯

“在烹饪中,常用的料酒和醋形成的产物,就是乙酸乙酯。”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佳指出,料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乙醇和醋酸反应后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又称“醋酸乙酯”。

“平常做菜做饭,都会加些料酒加些醋,让饭菜闻起来很香,这个香就是乙酸乙酯的作用。”王教授称,乙酸乙酯是有机物,可以破坏PS、PP等高分子材料的苯环,达到溶解、消解。“毫无疑问,只要有乙酸乙酯,只要遇到可被溶解的饭盒,肯定会发生局部反应,使塑料中的物质迁移、转移到食物中,再随着食物进入到人体。”王教授表示。

另有化学专家担忧指出,有机物构成复杂,廉价的一次性塑料饭盒中成分也不清楚,一旦与乙酸乙酯、油脂等接触,还可能衍生出其他物质,对人体危害更大。

实验

乙酸乙酯一倒,饭盒瞬间溶化

市场两种最常见的饭盒,一种是透明的“PS”饭盒,一种是不透明的“PP”饭盒。还有一种没有任何标志的白色塑料碗。发泡塑料的饭盒,早些年曾经盛行。用PS饭盒、PP饭盒、塑料碗、发泡塑料与“乙酸乙酯”溶剂接触后究竟会发生什么反应?

PS饭盒:将一小勺乙酸乙酯溶剂倒入PS一次性塑料透明饭盒中,惊人的一幕发生了:乙酸乙酯溶液刚刚接触到饭盒,液体顿时泛起白色泡沫,并发出“嘶嘶”的声音,饭盒的底部瞬间消失,乙酸乙酯液体流淌到地上,溶液中还有少许白色絮状物,2秒钟后,絮状物也完全溶化消失。

发泡塑料:将乙酸乙酯溶剂滴在发泡塑料板上,只小小的一滴,发泡塑料板上立刻“烧”出了一个大窟窿,3cm厚的塑料板转眼就被“烧”穿,并且窟窿继续扩大,塑料板严重萎缩,与溶剂发生剧烈反应,冒出大量气泡。2秒钟后,发泡塑料板只残存一点边角。

PP饭盒:PP一次性塑料饭盒遇到乙酸乙酯后,发生的反应并不剧烈 ,但约40分钟后,原本挺括、厚实的饭盒底部变得十分绵软,而且有明显的物理曲度。无标识一次性塑料碗在2小时后底部变软,出现了物理曲度。

之前还好端端的一次性塑料饭盒,一遇到乙酸乙酯溶剂,瞬间就变得面目全非,实验过程真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王佳表示,在日常烹饪中,所用的料酒和醋用量不多,产生的乙酸乙酯浓度有限,不会像纯度的乙酸乙酯溶剂那样明显地、剧烈地把塑料饭盒溶解、消解掉,但“如果是饭盒能溶于乙酸乙酯,那肯定不满足饭盒的使用标准了。”

(以上内容和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