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底,快递全面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这会对快递费产生影响吗?
2025年底,快递全面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这肯定会对快递费产生上涨的影响。
一、2025年底,快递全面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
按照目前国家邮政局明确表示的最新新闻发布会,在2025年底,我国的快递行业将全面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这也就意味着相应的回收装置肯定要铺设出去,这会增加相应的成本,更加需要注意的是替换了相应的塑料袋之后的成本转嫁是比较恐怖的。由于目前的政策导向比较明显,这引发了许多人对于快递费用的担忧。
二、这会对快递费涨价产生影响
按照目前的规定来说,这肯定会导致快递费用上涨,从目前的成本控制来说,这种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比之以往的塑料袋肯定要贵不少,最终这些成本不可能全部都由相应的企业承担,毕竟企业不可能做慈善生意。从商业选择的角度出发,其实企业不仅不可能承担相应的费用,而且企业为了能够节省自己的成本,还会在其他方面偷工减料,例如裁剪相应的快递小哥,例如把最终的这些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总之企业总会想尽办法让自己不承受相应的损失。
三、我们不要总是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按照目前的这种政策规定来看,最终所有的成本肯定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快递费直接就提升一个档位,消费者到时候就算苦不堪言也要接受这种现实变化。就这个角度出发来说,其实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不被使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相关部门也应该在一开始承担相应的费用,而不是把这种成本一下全部都交给企业,然后由企业把最终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种转移消费的方法终究是不太正常的,而且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事实。
快递全面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2025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会对快递费产生影响
快递行业的这项规定也是为了环保。但是这样很可能会引起包装成本上升,也有可能会涨快递费。具体还没有规定。
包装盒的生产需要使用一定的化工原料,这些原料最直接的伤害就是生产线上的劳动者,也会对生产地周边的生活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塑料袋这种垃圾应该怎样处理?
塑料袋这种垃圾适合填埋、堆肥、焚烧。
一、塑料袋污染也叫白色污染,白色污染就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比如一次性泡沫快
餐具还有我们常用的塑料袋等,它对环境污染很严重,埋在土壤中很难分解,会导致土壤能力下
降,如果焚烧会导致大气污染。
二、“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在全世
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
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
国之一。1995年,我国塑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料产量为519万吨,进日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
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
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
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三、“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
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
1. 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
2. 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
3. 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
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四、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及其利弊分析 。
(1)行政方面
1.目前我国开始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采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
2.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
3.强制回收利用。
4.加强管理。
(2)技术方面。
1. 采取以纸代塑。
2.采用可降解塑料。
三、每次遇到初三化学题,我总是害怕自己做错,迟迟不敢动笔,思路也经常不清晰,混沌一片
这道题目选C,塑料作为合成材料,它的使用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不能禁止使用。我的学习经验告诉我,越到后面的题目越是不要害怕。虽然看起来很难,但其实考得知识点都很浅显,只要稍加思考就能做出来。当然,如果你想成为迅速解题的达人,点心优课化学训练营,于汐老师教的,一起攻破这些难题,消灭纸老虎。
四、国家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有什么措施?
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
1、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改革能源结构,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改进燃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可减少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
2、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气象条件不同,大气对污染物的容量便不同,排入同样数量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物浓度便不同。对于风力大、通风好、湍流盛、对流强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强,可接受较多厂矿企业活动。逆温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弱,便不能接受较多的污染物,否则会造成严重大气污染。因此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进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
3、 厂址选择、烟囱设计、城区与工业区规划等要合理,不要排放大户过渡集中,不要造成重复迭加污染,形成局地严重污染事件发生。
4、绿化造林,使有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