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23
2024
0

养猪财务分析报表?

一、养猪财务分析报表?

今年完全育肥成本的上升主要就是猪粮和固定资产折旧的增加影响有关,下半年能做到14实际上也说明公司非常努力了。

看资产篇,种群和存货实际上已经基本确保了牧原下半年可以完成出栏计划,所以可能下半年的重点还是在猪价和成本上,实际上其他3家猪企也是同样的情况。

二、财务报表分析论文背景财务报表分析的背景和目的怎么写?

建议多看看相关文献哦,我这边给您推荐一些免费下载的吧~

1.罗慧鲜.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在民办高校财务核算中的应用[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12): 3426-3431.

2.秦璐, 靳雨佳, 于卓熙. 基于Lasso方法与Logistic回归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分析[J]. 应用数学进展, 2017, 6(4): 572-582.

3.席甜甜. 基于深度学习的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J]. 金融, 2019, 9(3): 211-216.

4.李颖. 房地产行业财务绩效的多元统计分析[J]. 统计学与应用, 2022, 11(3): 524-536.

5.刘思文.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轻资产公司财务分析——以腾讯为例[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7): 1640-1645.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

      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具体包括:

      目的明确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

      全面分析原则;

      系统分析原则;

      动态分析原则;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

  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是指各类报表使用人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遵循的一般性规范。财务报表分析指的是以企业基本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以分析和综合为主要方法的系统认识企业的过程,其目的是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业务、评价现在的经营业绩,和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帮助报表使用人改善经济决策。

四、财务报表的分析路径?

(1)确立分析标准。

这一步骤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站在何种立场进行分析,二是以何种标准进行分析比较。财务报表使用者因为立场不同,所以分析目的也各有差异。没有比较,就不能称其为分析,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注重比较。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比较时,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有关资料,从而较为客观地确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确定分析目标。

财务报表分析目标,依分析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信用分析目标,主要是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投资分析目标,主要是分析投资的安全性和盈利性;经营决策分析目标,是为企业产品、生产结构和发展战略方面的重大调整服务;税务分析目标,主要分析企业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从分析形式来说,有:日常经营分析,主要分析实际完成情况及其与企业目标偏离的情况;总结分析,要对企业当期的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预测分析,要弄清企业的发展前景;检查分析,要进行专题分析研究。

(3)制定分析方案。

分析目标确定之后,要根据分析量的大小和分析问题的难易程度制定出分析方案。例如是全面分析还是重点分析,是协作进行还是分工负责。要列出分析项目,安排工作进度,确定分析的内容、标准和时间。

(4)收集数据信息。

分析方案确定后,根据分析任务,收集分析所需数据资料。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都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相关联,会计信息只反映经济活动在某一时期的结果,并不反映经济活动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财务报表能部分地反映产生当前结果的原因,但不能全面揭示所分析的问题。因此,需要分析者收集相关资料信息。

信息收集内容一般包括:宏观经济形势信息;行业情况信息;企业内部数据,如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销售政策、产品品种、有关预测数据等。

信息收集可通过查找资料、专题调研、座谈会或相关会议等多种渠道。

(5)核实并整理信息资料。

首先核对和明确财务报表是否反映了真实情况,是否与所收集到的资料有较大出入。作为企业内部分析,如发现资料、数据不真实、不全面,可进一步查对,寻求真实情况。但对企业外部分析者来说,就比较困难。

对于具体资料的整理,首先要将资料分类,例如可以分成经济、产业和个别公司企业等三大类,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资料分类后,对于重复的、过时的、矛盾的资料予以剔除,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负担,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企业概况整理。因为习惯上必须在分析报表的前言部分对所分析企业的概况作一个介绍,所以扼要整理诸如企业历史、业务范围、股东人数、职工人数、研究发展等资料,可以便于以后撰写报告。

(6)分析现状。

分析现状是指根据分析目标和内容,评价所收集的资料,寻找数据间的因果关系,联系企业客观环境情况,解释形成现状的原因,揭示经营失误,暴露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析意见,探讨改进的办法和途径。

(7)作出分析结论。

由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多变性,要求我们撰写财务报表分析报告时遵守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一般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下面我们仅列出几条,更多的分析原则应该来自于读者自身的实践经验。

①尽可能地收集所需资料,掌握真实情况。

财务报表分析的依据是所掌握的信息资料。由于各项财务报表分析目标之间具有相关性,所以我们在进行分析前,既要掌握分析目标所需指标的资料,又要了解相关指标的因果关系;既要收集企业内部的报表资料,又要掌握企业环境的变化情况;既要有客观数据资料,又要有文字意见材料。只有充分地占有信息资料,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结论。一个新情况、新信息的出现,有可能改变分析结论。

②指标对比,综合判断。

企业的经济业务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指标数值也具有相对性。同一指标数值,在不同的情况下反映不同的问题,要通过指标对比、指标综合来分析问题、揭露矛盾。比如,企业拥有大量银行存款,这可能是企业销售量剧增的结果,也可能是企业无事可做,不善于利用资金的反映。要通过指标联系,综合分析判断,得出分析结论。

③点面结合,抓住重点。

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往往一两个指标不能说明问题,既要对指标本身的数值作出分析解释,又要对该指标数值对其他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作出解释,要通过一个指标的变化,追溯到其他指标的变化。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能就指标论指标。比如,企业资金结构的恶化,要同企业实现利润情况、企业资金增减情况结合分析,看是否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通过分析,抓住关键和本质。

④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财务报表分析也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由于现代企业面临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而这些外部环境有时很难定量,但环境的变化却对企业的产业发展、投资目标的实现以及企业销售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定量分析的同时,要作出定性判断,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

⑤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所收集到的信息资料,一般是过去情况的反映。在新的形势下,同样的投入可能会有不同的产出。因此,要时刻注意数值的时间性,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在当前情况下的可能结果。要联系企业和投资者、决策者的实际情况,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对指标值的含义作出判断,以便为决策服务。不结合实际情况,就不可能提出建设性的分析意见。

(8)反馈。

反馈强调将新资料投入下一个资料处理系统,希望能改善产出,并且使分析结果及决策更为准确。由于经济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资料产生了,原来重要的资料可能已变得次要,原来次要的或受忽略的资料,却变得非常重要。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新资料的反馈工作不可忽视。例如,今年所做的财务分析,等到明年再分析时,应补充今年增加的资料,并剔除不合时宜的旧的资料。

五、财务报表分析的范围?

财务报表分析包括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的分布和构成的变动情况,分析企业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盈利水平的变动趋势,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增减变动原因,分析资金保全和增值的情况。

一、财务报表分析内容主要包括

1.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的分布和构成的变动情况,以及企业负债经营的情况,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2.分析企业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盈利水平的变动趋势,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盈利能力。

3.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增减变动的原因,评价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及付现能力。

4.分析企业资金保全和增值情况,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等。

二、财务报表分析步骤

1.明确分析目的

2.设计分析程序

3.收集有关信息

4.将整体分为各个部分

5.研究各个部分的特殊本质

6.研究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7.得出分析结论

六、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高低,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地位,因此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七、财务报表分析作用?

一、财务报表分析能合理评价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

不仅仅是报表使用者需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经营者在编制完财务报表后,一定会先于报表使用者做财务报表分析,这就好比“老母亲餐厅”的经营者夏洛,他在把餐厅的财务状况报告给老母亲前,一定会做一个权衡:这段时间餐厅赚钱了没有?欠的债是不是太高了?利息还清没有?下一步的经营,企业资金能不能周转,需不需要再投资?他在大脑巾先过一遍,以便老母亲问起的时候,能够应对。

二、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经营者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经营者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能促进自身日标的实现。这就好比“老母亲餐厅”的经营者夏洛,他通过分析发现,餐厅要正常维持下去的话,当务之急是筹集资金开始下期的营运,因为第一次聚餐后,企业并设有很好的现金流。其次,要想餐厅赚钱,需要开拓市场,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财务报表分析能为报表使用者作出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财务报表分析能帮助报表使用者正确评价企业的过去,全面了解企业现状,并有效地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这就为其作出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四、财务报表分析能为国家行政部制定宏观政策提供依据

国家作为市场经济的调控者,通过对统计部门核算出的整个国民经济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有效地了解目前经济的发展趋势,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等,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

八、财务报表分析教程?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源,读懂财务报表,并从中提炼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信息以及一些能够参考的其他信息,对于实际工作非常有意义。

简介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为依据,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态进行分析,评价企业过往的经营水平,衡量企业眼下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经过分析得出的结论,不仅能说明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态,而且能为报表使用者展示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为其做出合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显然,财务报表的分析是以企业基本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以分析和综合为主要方法的系统认识企业的过程,其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以帮助报表使用者改善决策。

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财务报表分析是从财务报表中获取符合报表使用者分析目的的信息,认识其活动,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的起点是阅读财务报表,终点是做出判断、评价和诊断。中间的财务报表分析过程,由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分析和综合等认识事物的步骤和方法组成。其中分析与综合是两种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因此,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由此可见,财务报表分析不同于企业分析、经营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等概念,它以财务指标为重点对象,也会涉及其他方面,但其目的只在于提供财务信息。

具体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其他内部报表,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变动情况及其原因。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营运能力分析,构成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大致框架。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有5个。

资产负债表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其自身结构以及表内各项目的分析;另一方面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进行分析。

利润表分析:包括利润的增减变动及其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形成、各项收入和成本费用分析等。通过利润表的财务指标,可以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

现金流量表分析:包括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净流量分析。通过现金流量表财务指标,能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股利支付能力。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如何组织收入、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实现盈利,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成果。

财务报表附注分析:包括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补充说明。

实际作用

资产负债表分析的作用

资产负债表作为财务报表中最主要的报表之一,它对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可重点了解3个方面,如表2-1所列。

表2-1 资产负债表分析的作用

此外,通过资产负债表分析,还可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可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财务弹性、盈利能力,帮助管理部门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

利润表分析的作用

分析利润表的主要目的是将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提供给各种报表使用者,以供使用者作为决策的依据或参考。利润表分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如表2-2所列。

表2-2 利润表分析的作用

现金流量表分析的作用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检测公司的短期生存能力,特别是账单的缴付能力。它是反映一家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动态状况的报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对于报表使用者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如表2-3所列。

表2-3 现金流量表分析的作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的作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的是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它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有关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内容融合到了一起,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因此,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成为企业主要会计报表之一。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如表2-4所列。

表2-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的作用

财务报表附注分析的作用

财务报表附注看上去似乎只是点缀,却是点睛之笔,对分析整个财务报表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财务报表附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如表2-5所列。

表2-5 财务报表附注分析的作用

财务报表附注与财务报表主表具有不可分割性,财务报表主表与财务报表附注相依相存。没有附注恰当的补充,财务报表主表的功能就难以有效地实现,而没有财务报表,附注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来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这些专门的方法有哪些呢?最常用的有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等几种。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最常见的分析法。它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确认指标差异,再对差异或趋势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比较的基本表达方式一般有三种,即绝对额比较、百分数比较和比率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差距,确定差异的方向、性质和大小,找出原因及影响程度,便于公司改善经营。通过对实际达到的结果与同类指标历史数据相比较,确定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揭示企业的发展潜力,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在检查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时,也可以通过本企业本期实际指标与计划或定额指标相比较来分析;在考察企业经济活动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时,可通过本期实际指标与以前各期同类指标进行比较来分析。

在确定本企业在国内外同行业中所处的水平时,可通过本企业实际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指标或同行业平均指标进行比较。

按比较对象不同,比较分析可分为3种方式,如下所示。

①绝对数比较分析

通过编制比较财务报表,可对各期的报表项目数额予以比较,直接观察每一项目的增减变化情况。

②绝对数增减变动分析

在比较财务报表绝对数的基础上增加绝对数 “增减金额”一栏,计算比较对象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差额。

③百分比增减变动分析

在计算增减变动额的同时计算变动百分比,并列示 于比较财务报表中,以消 除项目绝对规模因素的影响,使报表一目了然。

按比较标准不同,也可分为3种形式,如下图所示。

①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可以了解该项指标的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

②本期指标与上期指标:可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趋势和管理工作的改进。

③本企业指标与其他企业指标:可以找出本企业的差距,推动本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以某公司为例,具体如下表所列。

某公司财务指标比较

此表便是通过比较分析法,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出,该公司的各项指标都有了增加,各项指标增长率均超过了60%。

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是指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

结构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总体总量×100%

财务报表项目的结构分析法是在财务报表比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以财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其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来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结构分析法既可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纵向比较,又可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

简单的比较分析法仅显示了企业的表象,同一行业不同公司之间的绝对数比较限定了对比的范围。而结构分析法在比较法的基础上,扩大了对比范围,运用结构分析做进一步比较。结构比率有助于揭示企业资源结构分布是否合理、生产布局的状况如何等问题,便于经营者进行调

整,便于投资者长期决策。其计算公式为:

构成百分率=某个组成部分数额÷总体数额×100%,具体见表3-4所列。

表3-4 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比较

通过上表的比较可以看出,甲公司研究生及本科生占员工总数的比重为15.90%,乙公司为12.07%。甲公司研究生及本科生学历比例较高,专科及以下学历比例则低于乙公司。通过结构分析,可以看出一些指标在整体中的分量,也可以解读这些指标的质量。

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财务分析中最常见的两种比较分析法为财务报表的比较和财务指标的比较。

(1)比较财务报表

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的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会计报表的比较,具体包括资产负债表比较、利润表比较、现金流量表比较等。

比较时,既要计算出表中有关项目增减变动的绝对额,又要计算出其增减变动的百分比。

(2)比较财务指标

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发展前景。对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可以有两种方法,即定基动态比率和环比动态比率。

定基动态比率是以某一时期的数值为固定基期数值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

公式为: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固定基期数×100%

环比动态比率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值为基期数值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

公式为: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前期数值×100%

趋势分析法应用得也很多,尤其是对企业的发展趋势进行研判时,更适合用此方法。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根据分析的目的和要求的不同,比率分析有以下3种。

(1)构成比率

构成比率是某个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构成比率=某个组成部分数额÷总体数额

利用构成比率,可以考察总体中某个项目或某一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以便协调各项财务活动。

(2)效率比率

效率比率是某项经济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利用效率比率指标,可以进行得失比较,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

(3)相关比率

相关比率是根据经济活动中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以某个项目和与其相关但又不同的项目进行对比所得的比率,反映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

比率分析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结果容易判断,可以使某些指标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甚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行业间的差别进行比较。

采用这一方法时要注意的事项,即对比率指标的把握,如图3-5所示。

图3-5采用比率分析法要注意的事项

假设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是指分析采取不同的策略方案可能会产生的结果,通过假设做出最佳的决策。比如,假设更改实际预测、生产计划和存货水准会有什么结果,再根据不同的结果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方案。

假设分析是一种综合分析,主要是指针对结构质量不良的问题,在价值认识冲突假设意见众多的情况下,将各种假设汇集并创造性地综合,以最终认定问题的方法。

假设分析法是在比较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某项指标的最高水平数值,然后假设在该项指标达到最高水平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影响因素又要达到什么水平才能较充分地发挥企业潜力。

假设分析过程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① 把基本假设之外的各种冲突性假设作为分析起点,若基本假设之外没有其他假设,那就没必要对比检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以问题创始人的假设为基本假设。

② 不论何种可能假设,在分析过程中始终运用同样的原始资料。因为假设间的冲突不是对资料呈现事实的冲突,而是对同一事实不同理解的冲突。

③ 在提出假设和综合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包含类别分析、原因分析和对比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④ 以结构质量不良或处于宏观层次的复杂问题为假设分析的主要对象。对于结构质量优良,处于微观层次或没有现实争议的问题,则针对基本假设没有可能假设的提出,也就没有必要进行复杂的假设分析。

因素分析法

当我们发现某种差异,要了解形成差异的原因以及各种原因对差异形成的影响程度时,可以应用因素分析法进一步分析。

因素分析法,又称为连环替代法,是确定一些相互联系的因素对某个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发现财务指标发生变动或差异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方法。当有若干因素对分析对象产生影响时,假设其他各因素都无变化,按顺序测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分析对象即某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项构成因素;然后确定各项因素的排列顺序;再按确定的顺序对各项因素的基数进行计算;再按顺序以各项因素的实际数替换基数,计算替换后的结果,并将结果与前一次替换后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出影响程度,直到替换完毕。最后计算各项因素影响程度之和,与该项综合性指标的差异总额进行对比,检查是否相符。

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称回归方程式)。回归分析法是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走势,它是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定量预测方法,又称回归模型预测法或因果法,应用于经济预测、科技预测和企业人力资源的预测等。

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回归分析法,是将某财务指标的数值与用作比较的标准财务指标(如业务量)表现在坐标中,寻找它与标准财务指标的关系式。

回归分析中,当研究的因果关系只涉及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时,叫做一元回归分析;当研究的因果关系涉及因变量和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时,叫做多元回归分析。此外,回归分析中,又依据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函数表达式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通常线性回归分析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遇到非线性回归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手段化为线性回归问题处理。

分析指标

财务报表的分析指标有很多,视情而定,以符合财报分析的目的为重。具体分析指标可以归纳为三类,即绝对值指标、百分比指标和财务比率指标。

(1)绝对值指标

绝对值指标是指通过项目绝对值变化来说明问题的指标,如企业净资产、实现利润等指标。绝对值指标主要反映指标的增减变化。

(2)百分比指标

百分比指标反映项目绝对值增减变化的幅度或所占的比重,例如,固定资产增长率、流动资产率等指标。

(3)财务比率指标

比率指标一般揭示各项目之间的对比关系,例如,流动比率、经营安全系数等指标。通过不同指标之间的对比,揭示企业的经营水平。

基本步骤

财务报表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财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财务报表分析不是一种固定程序的工作,不存在唯一的通用分析程序,而是一个研究和探索的过程。财务报表分析遵循的基本步骤如下。

(1)确立分析标准

确立分析标准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是站在何种立场进行分析;第二是以何种标准进行分析比较。财报使用者由于立场不同,因而分析的目的也有差异。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时,必须树立一个客观的标准,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财务报表中的有关资料,从而较为客观地确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明确分析目标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标依据分析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信用分析的目标在于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投资分析的目标在于分析投资的安全性和盈利性;经营决策分析的目标在于对企业产品、生产结构和发展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税务分析的目标在于分析企业的收支盈余进行纳税分析。

从分析的形式来说,有日常分析,主要分析实际完成情况及其与企业目标的偏离情况;有总结分析,即对企业当期的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有预测分析,即弄清企业的发展前景;还有检查分析,即进行专题分析研究。

(3)编制分析方案

分析目标确定后,根据分析量的大小、分析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分析人员的专业能力,结合分析组织机构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合理的分析方案。比如:是全面分析还是专题分析,是重点分析还是普遍分析,是协作进行还是分工负责,是多期分析还是单期分析等。然后列出分析的各项目,安排工作进度便于掌控时间,再确定分析的内容和标准等。

(4)搜集并分析财务数据

确定了分析方案后,根据分析任务来搜集整理分析所需的数据资料。会计信息只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某一时期的结果,却不能反映经济活动发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财务报表也只能部分地反映产生当前结果的原因,而不能全面揭示所要分析的问题。分析者要搜集相关资料信息,为分析提供充分的依据。信息搜集的内容一般包括:宏观经济形势信息;行业情况信息;企业内部数据,如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销售政策、产品品种、有关预测数据等。信息搜集的渠道可通过资料、调研、相关会议等获取。

(5)辨析现状并预测未来

指根据分析目标和内容,评价所搜集的资料,寻找数据间依存的因果关系,联系企业的客观环境情况,解释形成现状的原因,暴露存在的问题,揭示经营失误,提出分析意见,探讨改进办法。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法去预测企业在一段时期后可能取得的经营成果和成长规模等,为分析者进行正确决策提供能够辅佐的资料。

诊断与分析

方法是工具,分析才是目的,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如何将这些方法运用于实践才是关键。下面结合方法,全面介绍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诊断和分析。

资产负债表诊断与分析

资产负债项目比重诊断

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是分别从两个不同方面反映同一经营活动的两种记录。所谓资产负债表项目比重分析,其实就是对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部分、负债部分,及所有者权益部分所占的比重进行计算,分析其变化规律,通过数据增减判断企业的盈利状况与盈利能力等。

为了更好地诊断与分析,我们先列举一组实例数据,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表4-1所列是优至公司2016年底的一份资产负债表。

表4-1 优至公司2016年底资产负债表

通过这张表可以清楚地看到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个项目的数据。有了这些数据,我们便很容易地计算出各项目的比重。

(1)资产项目诊断与分析通过分析资产结构,能够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是否合理。资产一般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所谓流动性,是指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流动资产所占比重越大,表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好,反之,非流动资产比重越大,资产的流动性越差。

表4-1中,优至公司的流动资产年末数为131504.73元,资产总额为215222.36元,所占比重达到了61.10%。从这个数据来看,优至公司的资产流动性很好。

表4-1中,优至公司的非流动资产为83717.63元,非流动资产比重为38.9%。优至公司是管理咨询行业,投入的固定资产一般不会太多,因此,这也是非常合理的,一般而言,流动资产比重不能过低,否则会致使资产过多、剩余,得不到充分利用,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综上所述,该公司的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结构还是比较健康的。

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比重计算公式

流动资产比重是指流动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比重=流动资产总额÷资产总额x100%

同理,非流动资产比重是指非流动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计算公式为:非流动资产比重=非流动资产总额一资产总额x100%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流动资产比重越高越好,流动资产过高会使企业的财务杠杆作用更加明显,风险大增。

(2)负债项目分析诊断与分析

为了判断企业负债的主要来源、偿还期限,进而揭示企业抵抗破产风险的能力和融资能力,需要对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比重进行分析。同理,负债也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表4-1中显示,优至公司的流动负债年末数为98990.26元,负债总额也为98990.26元,流动资产的比重为100%。企业没有长期负债,全部为流动负债,负债偿还期比较快。

非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比重的高低说明企业借入资金成本的高低和筹措非流动负债成本的水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借用外来长期资金的程度越高,企业偿债压力就越大。

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比重计算公式

流动负债比重是指流动负债与负债总额之比。计算公式为: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重=流动负债一负债总额x100%

非流动负债比重指非流动负债与负债总额之比。计算公式为:非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重=长期负债一负债总额x100%

流动负债通常有金额低、利率低、期限短和到期必须偿还等特点,比重越大,代表着企业偿还债务的压力越大,对未来发展越不利。反之非流动性负债比重越大,债务压力越小。减轻流动性债务比重的办法就是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评价一个企业负债比重是否合理,不能单一地看流动债务与非流动债务的比重,还要看企业有无债务风险,同时要考虑企业资产的周转速度和流动性。

(3)资本项目

资本结构有三种类型,即:保守型资本结构、适中型资本结构和风险型资本结构。如表4-2所列。

表4-2 资本结构类型表

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便于财报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财务风险。当权益资本占比较高时,企业风险就小;当债务资本占比较高时,企业风险就大。至于采用什么样的资本结构,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策略、管理当局的意志,以及企业的经营状况。

(4)自有资金负债率诊断与分析

自有资金负债率反映的是负债总额与企业资本总额即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关系,也称为投资安全系数,用于衡量投资者对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和评估债权人向企业投资的安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自有资金负债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

表4-1中,优至公司的负债总额为98990.26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16232.10元,那么自有资金负债率为85.17%。

一般来讲,企业自有资金负债率越高,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越低。由于债权人不能得到保障,企业想再获得贷款的机会就小。

资产负债项目变动情况分析

在学习了资产负债表项目诊断之后,接下来就是对其进行分析,即不仅要看懂,而且还要会灵活运用,以为进一步财报分析奠定基础,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

(1)资产类项目变动情况分析

资产负债表显示的是企业资产,代表了一个企业的投资规模,资产越多表明企业可以用来赚取收益的资源越多,以及可以用来偿还债务的财产越多。

①货币资金变动情况分析

“货币资金”是 资产负债表中不可或缺的一栏,这一项目反映着企业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这一项目常常会发生变动,且每一次变动都深深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一般来讲,企业货币资金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变化较大,如图5-1所示。

图5-1 企业货币资金变动的两种情况

货币资金的变动势必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具体有什么影响呢?其实,变动得太多或太少的都有不利影响。企业持有货币资金是满足经营、预防和投机所需。当企业持有太多货币资金时,反而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当持有太少货币资金时,又不能满足各种需要,因此可能降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②短期投资变动情况分析

短期投资是企业用活闲余资金的一种策略,在企业拥有的货币资金过多时,存在银行又不太划算,就可以用部分资金做短期投资,如买股票、国库券之类的有价证券,以获取更高的收益。但短期投资如果变动太大,会引发企业经营风险。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短期投资应按照取得的投资成本入账。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末对短期投资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预计各项短期投资可能发生的损失。

因此,当企业现金剩余时,可以选择短期投资,如流动性强的股票、债券、国库券等,当现金不足的时候就不可随意走短期投资。毕竟短期投资不具备控股的能力,且有些短期投资具有投机性,风险很大。

③联系信息应收款项变动情况分析

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反映在资产负债表里就是“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的设置。应收账款科目反映的是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净额;其他应收款科目反映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净额。

这个项目的增加或减少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讲,应收账款增加,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好,反之较差。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

因此,如果应收款项有所变动,一般可考虑是以下3种情况所致,如图5-2所示。

图5-2 应收款项变动的3种情况

同理,当应收账款减少时候,原因则恰恰相反,可能是销售规模缩减,或是企业赊销政策改变,或是客户还款不及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销售规模的增加或减少,带来应收账款的相应增加或减少,这种变动是一种正常现象。

④存货变动情况分析

存货反映企业期末在库、在途和正在加工的各项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反映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科目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存货净额,存货净额反映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存货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有重要的份额,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条件。存货发生变动,不只对资产产生影响,对生产经营也会产生影响。所以,对存货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如图5-3所示。

图5-3 分析存货变动的3个方面

⑤固定资产变动情况分析

在资产负债表里,固定资产原价反映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固定资产净值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转移价值和折余价值,如图5-4所示。

图5-4 固定资产的三个指标

固定资产变动反映企业生产能力的变动。企业更换或添置固定资产,反映了企业在更新生产能力,即原有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企业需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通过增加或更新固定资产来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影响企业利润。企业每年要提取一定比例的折旧费来冲减固定资产的价值,从而减少企业的资产规模。折旧影响利润的大小,多提或少提折旧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而不同的折旧政策会影响企业资产、净资产等财务状况。折旧还会涉及税务问题,多提折旧会使利润减少,从而使所得税减少。会计准则和制度允许企业使用的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不同行业拥有固定资产的规模不同,制造业普遍拥有较高的固定资产,而商贸服务类企业固定资产较少。比如IT业的固定资产占资产总计比重很小。对不同行业,不能以固定资产数额的大小来评价其经济规模。

⑥我改了我无形资产变动情况分析无形资产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但对于某些企业而言,无形资产可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下知识经济唱响的时代,无形资产越来越显现出非同寻常的影响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品牌和专利,就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无形资产发生变动时,要分析其变动原因。若是获取了土地使用权,意味着企业在扩大投资规模;若是拥有了商誉或品牌,说明企业提升了影响力;若是拥有了专利技术,说明企业研发项目结成硕果。如果无形资产发生了减少,则意味着企业正在通过出售无形资产获取流动资产,如对外投资,或是无形资产发生了减值等。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变动的影响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右方,是企业的资金来源。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两者的比例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不同,负债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负债总额的多少,对企业生产经营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企业资产主要来自负债,这样的资金来源结构将担负着很大风险。而中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结构对企业也很重要,必须合理安排偿还负债的期限,减轻企业的还债压力,才不至于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生产。

短期负债的风险显然要高于长期负债。使用短期负债,不但利息波动不定,而且不足一年的还款期限往往令企业应接不暇。借来的资金尚未给企业带来明显效益,尤其是还未收回资金时,就到了还款期限,企业经营会如履薄冰。而使用长期负债时,每个月的利息费用基本是固定的,更便于做好资金规划,制订周期更长的还款计划。

①短期负债变动情况分析

短期借款发生变化的原因一般有:流动资金需要、节约利息支出、调整负债结构和财务风险、增加企业资金弹性。

企业在加大对流动资产的投入时,会加大资金需求和加大短期借款。这种需求结束后,企业便需要偿还这项短期借款,还可以节约利息开支。短期借款相较于长期借款和长期债券而言,利率要低,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费用。而企业为了调整负债结构减轻财务风险时,也会增加短期借款,以相对减少对长期负债的依赖,使企业的负债结构发生变化。

财务弹性就是在企业突然需要一笔现金时,企业如何有效采取行动以筹得款项,这就是资金的弹性。相比长期负债,短期借款更具有弹性。在资金紧急时,短期借款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及时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②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变动情况分析

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变动的原因一般有:销售规模的变动;充分利用无成本资金;供货方商业信用政策的变动;企业资金的充裕程度。

当企业销售规模扩大时,便会对扩大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提出需要。生产规模扩大了,必然对存货提出增量的要求。存货有了增量,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便可能随之增加。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不同于短期借款,它是企业因商业信用而产生的一种无成本或成本极低的资金来源,在维护企业信用的条件下可以加以利用,能够减少资金成本较高的筹资方式,起到节约利息支出的作用。

此外,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的变动,还取决于企业资金的充裕程度。当资金相对充裕时,可以偿还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提高信用,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规模便可以减少;如果企业资金比较紧张,可能会延期付款,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规模会增加。

③应交税费和应付股利

应交税费的变动能够分析企业有无拖欠税款现象。企业是纳税人,有依法纳税的义务。通过应交税费的变动,能看出企业依法纳税遵章守纪的执行程度,看出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主要细胞履行义务的能力和责任。

应付股利是企业应付给股东的红利。如果应付股利一直在增加,说明企业应付给股东的红利没有支付,可能是企业支付能力不强,或是体现了企业执行分红的态度,也间接说明,企业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④长期借款变动情况分析

长期借款变动的因素一般有:银行信贷政策及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企业对长期资金的需求;保持权益结构稳定性;调整负债结构和财务风险。

如果金融业调整了长期借款利率,企业有能力也有意愿接受,那么一些采取短期借款来弥补资金不足的企业,会改变策略,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获取长期借款,免于频繁借还。当企业计划投资某个具有可行性的项目时,没有资金的话,可以通过担保和抵押的方式借入长期借款。当企业的收益率远远高于资金成本率时,企业更愿意借力打力,既能保持企业权益结构的稳定性,且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当然,如果企业的债务过于沉重,影响到资金来源的结构,可以通过减持部分债务来调整企业负债结构和财务风险。

⑤股本变动情况分析

股本是所有者权益项目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企业资金来源的根本。倘若企业对外报表显示当期股本有所变化,可能是公司增发新股或配股,也可能是企业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转增实收资本。增发新股或配股是由投资者增加投资引起的股本变化,股本减少则相反。这样的变动对企业的资金来源产生一定的影响,增股带来资金,减股减少资金。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转增实收资本,也会引起股本的变动。如果企业以送股的方式进行利润分配,也会引起股本增加及未分配利润减少。但这两种情况,虽然引起股本变动以及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变动,却只是体内循环,并未影响所有者权益总和,也未引起资金的波动。

⑥未分配利润变动情况分析

未分配利润作为所有者权益的重要项目,来源于企业利润的历年积累。引起未分配利润项目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业绩和企业利润分配政策的执行。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业绩是指企业一直以来的经营业绩。多年来企业经营成果如何,经营得好坏,会引起未分配利润的变动。而企业利润分配政策的执行也会影响未分配利润。当企业确认本期分配利润时,未分配利润就会减少,相应的股东权益也减少。如果企业暂时不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就会累计下来。

资产负债分析结果的运用

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

就企业来说,最关键的是能否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除此之外,企业的偿债能力也很重要。因为债务总是要偿还的,否则会影响企业的信用以及企业在社会上的美誉度。所以,企业的偿债能力也是财务报表使用者衡量企业经营能力的关键性指标。偿债能力是企业用其资产偿还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从静态来讲,偿债能力是用企业资产清偿企业债务的能力;从动态来讲,偿债能力是用企业资产和经营收益偿

还债务的能力。通常情况下,企业有无支付现金与偿还债务的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种,其区别在于偿还期限。流动负债的偿还期限一般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非流动负债的偿还期限一般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它反映企业当前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财务实力。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以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能够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也就是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反映出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能力。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能够衡量企业当前的财务能力,也是衡量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指标。

企业偿债能力涉及很多关键性财务指标,具体如表6-1所列。

表6-1 企业偿债能力的关键性财务指标

在企业所偿还的负债中,有短期负债,也有长期负债,因此在指标上也有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也有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不同指标反映着企业支付短期、长期债务的能力,它与企业不同周期的盈利能力、资金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分析这些指标时要认清哪些是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哪些是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首先来分析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3项。

①流动比率

如果一家企业总是能立即偿还到期债务,那么这家企业无疑是很优秀的。但对于一般企业来说,能有如此高效的偿还能力,是很难做到的,很多企业有偿还能力,但没有马上偿还的能力。流动比率反映的就是马上偿还债务的能力。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就越强,即在流动债务到期前,企业能够用现金偿还这笔债务。一般来说,企业的流动比率在2∶1较为适宜,即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两倍,这表明即使流动资产有一半在短期内不能变现,也能保证全部的流动负债得到偿还。当然,流动负债也不宜过高,否则,可能意味着企业有大量资金闲置,不利于资金的充分利用。

②速动比率

流动比率达标就意味着企业偿债能力很理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流动资产中除了货币资金是可以立即付现的外,应收账款、存货都不能马上变现。应收账款短期内收不回来,这在企业经营中是常有的事,存货变成现金更是难,这就使得企业依靠货币资金偿还债务的能力大打折扣。在这种情景下,需要有一个衡量短期债务偿还能力的指标配合,它就是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并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所谓速动资产,就是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比较强的部分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这些资产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通常情况下,速动比率越大,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来说,速动比率在1∶1左右是理想状态。如果速动比率过大,可能会使得企业资金闲置较多,不利于资金的充分利用。

③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就是指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基本可以视为与现金等价)之和同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可以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通常情况下,现金比率只要不小于1,那么就可以完全偿还到期的短期债务。从计算公式[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可以看出,这一指标能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是

最严格、最稳健的短期偿债指标。现金比率越高,企业可用于支付债务的现金类资产越多,短期债权人的债务风险越小。但如果这一指标过高,则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低,不利于盈利水平的提高。

(2)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在分析了短期债务偿还能力指标之后,再来分析下长期债务偿还能力指标,具体包括7项,分别为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资本周转率、产权比率、清算价值比率、长期资产适合率。

①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又称作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息前的税前利润,简称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所以,债权人通过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可以得知债权的安全程度。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了企业经营收益为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倍数。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足够大,就意味着企业有充足的能力支付利息;反之,若利息保障倍数不够大,意味着企业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那么利息支付就会发生困难。

企业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费用化利息。借入款项用于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发生的利息费用记入财务费用,直接在所得税前作为费用扣除项目;二是资本化利息。借入款项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建设项目资金,这些借款的利息记入该投资项目的建设费用,成为

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按会计制度要求,只有项目建设启动到项目建设完成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才可以资本化。此前和项目正式投产后,其尚未归还的贷款所发生的利息费用,要记入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费用,要在利润表上反映。

②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也叫财务杠杆,是企业负债总额占企业资产总额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了在企业的全部资产中由债权人提供资产所占比重的大小,以及债权人向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的风险程度,还反映了企业举债经营的能力。

通常来讲,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平均水平维持在45%左右。对于轻资产型的企业,资产负债率会比较低。而对于重资产型的企业,往往资产负债率都比较高,因为企业需要资金去投资固定资产,购置重工机械。比如航空公司,一般资产负债率都高达70%~80%。

资产负债率不是专一考核长期负债的指标,因为负债总额不但包括长期负债,也包括短期负债。不过我们习惯上将其列为衡量长期债务指标,因为我们往往只看债务总和,无论长期负债还是短期负债,负债总和越多,企业偿债的能力越差。

③股东权益比率

股东权益比率又叫净资产比率,是股东权益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这个比率反映了企业的总资产中所有者投入占了多少。在这里也可以看出,资产总额中负债占了多少。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1,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两个比率都是反映企业资产来源的,知其一便能知其二。

股东权益比率应适中为宜,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面临的风险较大。比率过大,则意味着企业经营者没有积极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缺少“借鸡下蛋”的经营能力。

④资本周转率

资本周转率又称净值周转率,是可变现的流动资产与长期负债的比率。资本周转率反映企业清偿长期债务的能力。该指标是为了衡量企业自有(经营)资本的运用程度,即衡量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重要财务比率。资本周转率越大,表明企业近期的长期负债偿还能力越强,债权的安全性越好。由于长期负债的偿还期限长,所以,在运用该指标分析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时,还应充分考虑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入量、经营获利能力和盈利规模的大小。

在分析企业的资本周转率时,我们要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比如说,假如企业的资本周转率很高,但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乐观,也就是说,企业未来可能的现金流入量少,经营获利能力弱,而且盈利规模小,那么公司实际的长期偿债能力将会变弱。

⑤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一般来说,产权比率可以反映股东所持股权是否过多或者是否充分等,还可以从侧面表明企业借款经营的程度。产权比率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讲,产权比率高,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弱;产权比率低,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强。产权比率其实可以用来表明由债权人提供的资金来源和由投资者提供的资金来源的相对关系。如果所

有者提供的资本大于借入资本,情况要好些。当然也非绝对,需要视情况而定。

产权比率表明了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说在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反映了企业自有资本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能够衡量企业负债经营是否安全有利。一般情况下,当这个指标低于100%时,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较强,债权人权益保障程度较高,债权人承担的风险较小。但这并非绝对,需要结合企业经营情况来定。当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大于负债成本率时,负债经营显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金收益率,企业的产权比率稍高反倒可以给企业带来收益。不过,总体来说,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

⑥清算价值比率

所谓清算价值比率是企业有形资产与负债的比率,该指标反映公司清偿全部债务的能力。有形资产是指那些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如存货、对外投资、货币资产、应收账款等。清算价值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的综合偿债能力越强。但是,有形资产的变现能力与变现价值往往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而且很难确定,所以分析公司的清算价值比率时,还必须考虑企业有形资产的质量及市场需求情况。特别是固定资产,更应考虑其变现能力及变现价值。很显然,有形资产变现能力差或变现价值低的时候,偿债能力必然会受到不利影响。

⑦长期资产适合率

所谓长期资产适合率,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与长期负债之和,再除以固定资产与长期投资之和的比率。长期资产适合率从企业长期资产与长期资本的平衡性与协调性的角度出发,反映了企业财务结构的稳定程度和财务风险的大小。长期资产适合率的计算公式为:

长期资产适合率=(所有者权益总额+长期负债总额)÷(固定资产总额+长期投资总额)×100%

其中的长期投资总额,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从维护企业财务结构稳定与长期安全性的角度出发,一般来说,该指标数值较高会比较好。但如果该指标值过高,会加重企业的融资成本。所以从理论上来说,长期资产适合率≥100%为宜;但在实际运用中,对于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参照行业内的平均水平来确定。长期资产适合率在充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同时,也反映了企业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分析企业是否存在盲目投资、长期资产挤占流动资金,或者负债使用不充分等问题,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

判断企业的营运能力

营运能力往往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在财务指标上,有很多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企业资产配置是否合理,运行是否科学规范,潜力挖掘是否最大化等。

一个企业的营运能力表现为资产的周转率和周转额,且在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对增值目标实现的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讲,营运能力决定着企业的获利能力,是整个财务分析的核心。营运能力的分析对企业管理当局至关重要,不但可以促使管理当局优化资产结构、改善财务状况、加速资金周转,也有利于投资者判断资产的收益能力、资本的保全程度以及企业财务的安全性,从而进行投资决策。对于债权人来说,通过资产结构和资产收益能力分析,还可以判明其债权的物资保证程度或其安全性,然后做出信贷决策。

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分析比率有: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如表6-2所列。

表6-2 企业营运能力财务指标列表

(1)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又称总资产周转次数),是企业经营业务收入与企业总资产的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

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是: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资产总额= (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 ÷2。销售收入是指主营业务收入(下同)。

如果用全年天数除以总资产周转率,可以计算出总资产周转期 (又称为总资产周转天数)。总资产周转天数的意思是,企业需要经过多少天的销售才能完成相当于资产总额那么多的收入。

总资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是: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越高,进而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越强。

(2)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全年业务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之比,反映了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利用效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 ÷2,销售收入是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如果用全年天数除以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计算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又称为应收账款回收期)。

应收账款回收期的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回收期=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用来评价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和管理效率,反映了企业资金周转状况,体现了企业信用政策的宽严程度。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因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应收款回收越快。企业资金周转增快了,资金便可以被更好地利用,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如果应收账款周转率过低,说明企业的大量资金被关联企业占用,会造成企业自身资金周转的艰难,可能不得不从银行融资来维持生产经营。但应收账款政策的目的是出于促进销售降低库存,应收账款周转率过高,可能是企业信用政策太紧所致,从而导致会失去某些客户。这些客户是需要企业产品的,但企业的赊销政策不够宽松,一些资金困难的客户不得不转向赊销政策宽松的同类产品的供应商。所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也不是绝对的越高越好,需视情况而定。

(3)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也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是全年销售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之比,反映的是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从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角度,对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

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期初流动资产总额+期末流动资产总额)÷2。也可以用全年天数除以流动资产周转率,这样计算出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用于分析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利用效果越好。在较快的周转速度下,流动资产能够相对节约,相当于流动资产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周转速度慢,则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参加周转,会形成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盈利能力。

(4)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全年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数之比,反映了企业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固定资产周转的次数,或表示每1元固定资产支持的销售收入。

固定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其中:平均固定资产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 ÷2,还可以用全年天数除以固定资产周转率,这样可以计算出固定资产周转期。固定资产周转期就是企业需要多长时间就能完成相等于固定资产净值的销售收入来。

固定资产周转期的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周转期=360÷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要用于分析企业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比率越高,说明固定资产的使用率越高,管理能力越强。比率偏低,说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率较低,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5)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全年的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之比,反映了企业存货的使用效率和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对存货的分析。存货流动性的分析一般通过存货周转率来进行。

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其中: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销售成本是指主营业务成本。如果用全年天数除以存货周转率,就可以计算出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反映的是平均多少天存货可以周转一次。换句话说,就是企业从购入原物料、投入生产到将产品销售所需要的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的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考核存货流动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的综合性指标,更是衡量企业资产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这个指标,报表使用者能看到企业的产品从购入原材料、投入生产到销售出去实现收入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状

况,从而直观地评价企业资产运作效率。一般来说,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货币或往来的速度就越快,也越能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通过存货周转速度分析,有利于找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找到企业降低资金占用水平的方法。然而,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存货周转天数也不是绝对地越低越好。如果企业减少存货量,肯定会影响存货周转率,缩短周转天数,但可能给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利润表的诊断与分析

利润表项目比重诊断

利润是企业经营所追求的核心,这个核心对企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它能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水平,持续盈利的能力,以及未来发展的远景。因此,利润表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集中反映,它就像一张“战果图”,反映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苦心经营、南征北战的战果。利润表是从主营业务收入出发,一路减法,剥去各项成本费用,最后得出来的,具体如如图7-1所示。

图7-1 利润一路减法示意图

图7-1中显示,营业收入处于最外围,层层剥茧后减去各种成本费就是利润,利润处于最核心点。当然,利润也包括其他收入,如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具体算法我们来看某公司的一个表格,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直观地介绍利润表的来源,如表7-2所

列。

表7-2 利润表(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通过表7-2,可以很容易计算出各个项目的数据,大致可分为收入项目、销售项目、成本项目、净利润项目以及利润分配项目。根据这些数据,便可以诊断各项目的比重,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项目比重分析是财务报表常用的一种技术分析方法,主要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为100%,计算出个体项目占总体指标百分比,再比较每项个体指标百分比的增减变动情况,以此判断有关财务指标的变动趋势及变化规律。

(1)收入项目比重分析

企业收入分为两种,一是营业活动获取的经常性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经常性收入具有可持续性、可再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二是非营业活动取得的非经常性收入,包括营业外收入、投资损益和补贴收入等,具有偶然性和间断性的特点。

分析经常性收入和非经常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可以评价企业的控制风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经常性收入的比重越大,则非经常性收入比重越小,说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经营风险越小。收入项目比重示意图如图7-3所示。

图7-3收入项目比重示意图

在进行收入结构分析时,不仅要重视收入的量,还要关注收入的本质。收入的本质是经济利益流入,经济利益流入的主要形式是现金。要判断企业收入的质与有效性,还须结合现金流量表计算销售净现率。这个指标可以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所获取的收益变现水平,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货款回笼越及时,坏账发生的可能性越小,收入质量越高。

(2)销售项目比重分析

销售项目比重是指企业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在总销额中所占比重。这个指标可用来分析企业的经营模式,如是多元化经营还是专业化经营,及其这种经营模式的经营风险,如图7-4所示。

图7-4销售项目比重分析

销售比重较小,说明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较高,销售比重较大,说明企业专业化经营程度较高。多元化战略与专业化经营是相互依赖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专业化经营又是多元化经营的基础,多元化又是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在采用两种发展战略时,需要主营业务的专业化,其他业务的多元化。坚持自己所熟悉、所擅长主营业务的专业化经营,同时追求其他业务的多元化经营,以实现扩大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最大化,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3)成本项目比重分析

企业的总成本由主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构成。主营业务成本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占了绝大部分,包括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不同的成本项目,其习性和控制方法也不同。主营业务成本依靠改进和创新工艺技术、使用熟练工等途径来降低消耗,企业可通过弹性预算来控制成本水平;期间费用与产销量关系不大,属固定成本,企业可通过固定预算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成本结构分析能找准成本控制方向、重点及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

(4)利润分配项目比重分析

企业利润按来源分可分为营业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营业利润是企业在主要经营活动中赚取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效果、盈利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可再生性和风险小等特点;非经常性损益来源于非经营活动,大多与企业资产处置和证券交易等业务有关,具有偶发性、间断性、易操纵和风险大等特点,如图7-5所示。

图7-5 利润分配项目比重分析

营业利润的比重越小,非营业利润的比重就越大,企业盈利能力就越差,经营风险就越大。当然报表上的利润大并不一定代表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良好,还要结合现金流量表,计算现金营运指数和销售净现率等指标,才能做出正确的评判。

企业实现的净利,一部分形成企业积累,另一部分用于向投资者分配。留存收益与股利支付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增加留存收益,必然降低股利支付。留存比例对企业未来扩大再生产的影响较大,是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企业留存收益的比例太低,说明企业利润分配结构不合理,内部积累能力较弱,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过高。

利润表项目变化分析

(1)主营业务收入变动情况分析

企业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生产规模日渐扩大,销售收入应有所提升。在相同的条件下,若收入有所下降,则要分析其原因。一般有三种可能:一是产品售价下降,相同数量的产品未能实现相等的销售收入;二是生产效率下降,可能是熟练工减少、技艺改进、设备老旧等原因,使得同样的操作方式下生产效率和产品数量有所下降,因而减少了销售收入;三是漏报收入,或未通过销售收入账户核算。针对不同的原因,应进行不同方法的分析,找出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的原因,利于管理当局提出改进措施。

(2)主营业务成本变动情况分析

正常核算情况下,利润表中反映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存在着一定的配比关系。通过产品单位成本、成本结构、成本项目的分析,可以了解成本变动因素,核算结转到产成品明细账中的产品品种、数量、单价、金额,检查企业挤占生产成本、多转或少转成本的行为,以保证成本核算的正确性。

如果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主营业务成本变动幅度较大,需要分析其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致使材料成本上升;二是人员工资增加,致使人工成本增加;三是生产浪费或次品废品增多,致使成本增加;四是成本结转不实,故意多转或少转成本。针对不同的情况,应采取不同的举措,有效控制产品成本。

(3)税金及附加变动情况分析

税金及附加是与本期销售收入相关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一般情况下,税率是极少变动的。在企业仅使用一个税率或使用多个税率,而不同税率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比较稳定的情况下,税金及附加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波动。若出现较大的波动,一般有

以下两种原因:一是税率或税种变动。虽说税率变动较小,但偶尔也会有变动。比如之前的营业税,如今改成了增值税,不再在本科目反映;二是产品单价变化较大。单价直接影响到销售收入,产品单价变化了,必然会影响到税金,继而影响到本科目。

(4)其他业务利润变动情况分析

其他业务利润是指除产品销售以外的经营业务,如材料销售、固定资产和包装物出租等。在报表涉税分析中,对其他业务利润的异常变化需要进行关注。其他业务利润具有偶然性、不稳定性等特点,因而其变动幅度的大小不足为奇。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项目的任何变动都值得关注,因为其他业务有其特殊性,其他业务利润有了变动,就说明企业一些特殊业务在发生变化,比如处置固定资产、边角废旧物出售等。

(5)销售费用变动情况分析

销售费用与销售收入也存在一定的关联,但这种关联并非一定成正比。销售费用具有项目多、发生次数频繁、金额小的特点,纳税人会利用非法列支、任意混淆费用开支范围等手段偷逃企业所得税。销售费用变化较大时,可能与销售收入提升相关,比如广告费加大会促进销售,销售人员工资增加也是为了增强销售;也可能与销售行为产生的某些费用发生变化有关,比如拓展市场的前期投入、办公房租涨价、筹建产品展销会等。

(6)管理费用变动情况分析

管理费用与销售收入没有配比关系。管理费用的增减对销售收入的影响微乎其微。管理费用是期间费用的主要内容,其费用项目多、金额较大,在期间费用中占有突出的比例。管理费用变化较大时,与企业管理有直接关系,涉及的因素比较多。分析管理费用变动时,可以按管理费用的明细科目逐个进行分析,找出变动的原因。

(7)财务费用变动情况分析

财务费用与销售收入也没有配比关系。财务费用是企业筹集生产经营资金所发生的费用。利息支出是财务费用的重要内容。利息支出的变动与企业的银行借款数额和利率有关。针对这一特点,对利息支出的报表分析采用测算利息费用率(利息费用率=利息费用÷借款总额)与同期银行利率对比,分析判断其差异率是否异常。

(8)投资收益变动情况分析

投资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收益。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利润总额中投资收益所占比重日益加大。投资收益发生较大变动,应与企业对外投资的增减变动以及投资所得的增减变动有直接关联。

(9)营业外收支变动情况分析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一般不大,且具有不稳定性和偶发性等特点,因而其变动幅度的大小不值得关注。但要注意的是,这个项目的变动是如何引起的,要通过这个项目的变动去关注一项营业外的业务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利润表分析结果的运用

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获取利润所得的能力,也称为资本增值能力。盈利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企业经营规模和发展远景的重要指标。从指标构成上来看,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营业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资产报酬率与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如表7-6所列。

表7-6 盈利能力指标体系表

除表格中的指标外,一些上市公司还会采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来评价其获利能力。

(1)利润率分析

1)营业毛利率分析

营业毛利是主营业务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通俗地讲,就是企业卖出去的所有商品的收入,扣除所有商品的成本及税金后的净收入。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分析,先来看一组数据,如表7-7、表7-8所列。表7-7中的数据是优至公司2017年度营业毛利率计算表,表7-8中的数据是两家不同公司营业毛利率指标对比。

表7-7 优至公司2017年度营业毛利率计算表

表中该公司的毛利率水平是相当不错的,意味着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成本控制得很好,获利能力不错。

表7-8 甲公司和乙公司营业毛利率指标比较

甲、乙两家企业同是建材生产企业,主营产品都是保温板,表中数据是对两家企业的毛利比较。从表7-8中可以看出,乙公司的销售规模大于甲公司,但其毛利率较低,由于毛利率是利润率乃至净利率的基础,因此甲公司在盈利上会有比较好的表现。营业毛利率除了可在同行业之间进行比较以外,还可以以时间为维度进行纵向对比。比如对企业2016年度和2017年度的毛利率进行比较,通过纵向比较,可以看出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趋势,对分析企业、预测前景有一定的作用。

2)营业利润率分析

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净额的比率,通过这一指标可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营业收入的获利能力,是判断企业经营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某公司毛利率很不错,但营业利润率却不太理想,这就说明公司的扣减项目偏高(扣减项目主要是三项期间费用),同时也说明公司要提高利润,需要在控制期间费用方面采取措施。为便于理解,可通过表7-9中的数据来详细分析。

表7-9 2016年优至公司营业利润率计算表

从表7-9中可以看出,该公司的营业利润率比较低,只有4.24%。尽管毛利率还是很不错的,但营业利润率却不太理想。

3)净利润率分析

净利润包括主营业务利润,也包括非主营业务利润,是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支,再扣除所得税后的利润。在分析净利率这个指标时,可以与毛利率做一下比较,两者越接近,说明企业在期间的支出费用越低,也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率越高。

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影响净利润率的因素一般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营业外收支,营业外收支具有偶发性和不稳定性,因而对净利润会有一定影响;二是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的高低取决于企业所得税税率,以及利润总额的高低。

我们不妨继续以优至公司为例,计算该公司的净利润率,如表7-10所列。

表7-10 2016年优至公司营业净利润率计算表

优至属于小微企业,其营业外收入主要来源于增值税的免税优惠政策。按税法规定,减免的增值税计入营业外收入。优至公司的净利率为5.43%,意味着这家公司每100元的营业收入中,能够赚取5.43元,这是净赚的钱,扣除了所有的成本和费用,可以归企业支配。所以说,净利润及净利润率对企业最具实际意义。我们把这个净利润率与优至公司同行业内的其他公司进行横向比较,若发现优至公司的净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便可以判断这家公司在行业内盈利能力很强,对于成本管控也比较好;反之则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还要增强。

同理,我们还可以进行纵向比较,即与优至公司的以往年度进行比较,看各年的净利润率趋势如何,继而判断企业的发展劲头。

4)成本费用利润率

根据会计准则中的配比原则,企业的收入与成本及费用应当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以及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这样才能衡量企业盈利状态的利润值。与成本费用相关的盈利能力指标,是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支出与所获得的收入之间的关系。该指标越髙,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支付的耗费越小,也说明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得好,盈利能力强。以下是2016年底优至公司的财报资料,如表7-12所列。

表7-12 2016年底优至公司总资产收益率计算表

优至公司在2016年底的净利润偏低,因而其总资产收益率也明显偏低。对于一个起步一年多的企业,无论在管理水平还是业务拓展方面,尚处于摸索阶段,因而收益率偏低是可以理解的。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分析,影响总资产收益率的因素是企业的净利润和企业的总资产规模。净利润越高,总资产收益率就越高。企业的资产规模越大,总资产收益率就越低。

2)资产报酬率分析

只通过净利润来分析盈利能力未免有失公允,因为净利润中扣减了利息支出(即财务费用),也就是已经把支付给债权人的利益剔除在企业的净收益之外,使得收益值不够完全。这就需要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反向加回利息支出和所得税费用,得到息税前利润。用息税前利润值来衡量企业总资产盈利能力的指标,就是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一定期间内的息税前利润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

总资产报酬率的计算公式为: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该指标被认为是企业的基本盈利能力。它排除了资金来源方式不同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也排除了不同所得税率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体现的是公司使用所拥有的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

我们来计算一下优至公司2016年底的总资产报酬率,如表9-14所列。

表9-14 2016年底优至公司总资产报酬率计算表

优至公司的总资产报酬率比总资产收益率提升了几个点,这是由于受到了财务费用及所得税的影响。这种扣除息税的方法,更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3)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顾名思义就是分析企业净资产所具有的盈利能力。这个指标对于企业的投资者来说,更具吸引力。因为净资产是投资者的留存收益,他们自然想知道,自己的所有者权益能具有怎样的盈利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或股东权益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所有者权益获得报酬的水平。对股份制企业来说,净资产收益率就是股权报酬率;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它是一个衡量股票投资者回报的指标。此外,通过观察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情况,可以反映出企业管理层的表现,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水平等。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值越高,说明股东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值越低,说明股东权益的获利能力越弱。该指标体现了企业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

再看实例,优至公司2016年底的净资产收益率如表7-14所列。

表7-14 2016年底优至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计算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优至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3.38%。然后可以用这个数据再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优至公司净资产的盈利能力。

4)资本金收益率分析

在分析净资产收益率的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地分析投资者的资本所具有的盈利能力。虽然净资产收益率体现了所有者权益资本的盈利能力,但所有者权益不全是投资者的初始投入。投资者的初始收入主要是形成了实收资本,其他的部分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留存收益。对于投资者来说,往往还会关心自己投入的钱具有怎样的盈利能力。于是就需要这样一个指标来体现这样的盈利能力,它就是资本金收益率。资本金收益率是一定期间内企业的净利润与资本金的比率。所谓资本金,就是投资者初始投入的资本,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股本”或“实收资本”。这一指标用来衡量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赚取利润的能力,如表7-15所列。

表7-15 2016年优至公司资本金收益率计算表

由表7-15可见,优至公司的资本金收益率为14.58%。

(3)税负率分析

企业的税负率与企业的盈利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税负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映企业的利润率。但是,一些企业出于某些目的,人为地使得税负率和利润率有所偏离,致使税负率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1)毛利率与增值税税负率的关系

增值税是对产品的附加值所征收的税,即对产品的投入与产出的差额征收的税,就相当于对产品的毛利额征收的增值税。由于税务局很难确定和把握产品的投入状况,就采取以取得增值税发票抵扣联并符合抵扣规定进行抵扣的措施。但生产产品投入的部分材料、工资、费用等是不能取得增值税专项发票的,所以按毛利额去征收增值税并不等于实际缴纳的增值税,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增值税税负率与毛利率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不可抵扣税的成本。不可抵扣税的成本越高,税负率越低于毛利率;不可抵扣税的成本越低,税负率则越来越接近毛利率。报表使用者通过增值税税负率与毛利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企业的纳税义务尽职情况。如果税负率比毛利率低很多,说明企业缴纳的增值税不多,企业可能通过调节增值税的销项和进项,人为地控制税负,以减轻企业的税负。

(2)毛利率与所得税税负率的关系

企业所得税是对纳税人取得的所得所征收的税,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一般地,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的利润总额为计税基础,减去不予税前扣除的项目后的企业净得,按一定比率进行征收。

所得税税负率=所得税额÷销售收入

所得税税负率= (毛利额-期间费用+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损益±营业外收支±资产减值损失) ×所得税税率÷销售收入

如果忽略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损益、营业外收支和资产减值损失的话,那么,所得税税负率=(毛利额–期间费用) ×所得税税率÷销售收入=(毛利率–期间费用占收入的比重) ×所得税税率 。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所得税税负率与毛利率的关系,主要取决于期间费用的成本。期间费用越高,税负率越低于毛利率;反之,期间费用越低,税负率则越来越接近毛利率。同样,报表使用者通过所得税税负率与毛利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企业纳税义务的尽职情况。在期间费用一定的情况下,所得税税负率比毛利率低很多,说明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不多。企业可能通过调节期间费用,人为地控制税负,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当然,进行税负率与利润率的分析,是基于一些前提之下。若这些前提条件在企业经营中占有较大的分量,就不能如此简单地分析税负率,以免有失偏颇。

现金流量表诊断与分析

现金流量表分析的概念及作用

(1)现金流量表分析的概念

现金流量表分析是指对企业现金流量表上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从而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现企业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为报表使用者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现金流量表提供了大量的有关现金流量的数据信息,而通过这些数据信息的加工并不能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做出准确评判,也不能据此做出决策。报表使用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运用各种专门的方法,对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进一步加工、整理、分析和研究,从中得出有用的信息,从而为决策提供精准的依据。

无论是企业的经营者还是投资者、债权人,或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其他报表使用者,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都具有其独特的重要意义。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本期及以前各期现金的流入、流出及结余情况,能够正确评价企业当前及未来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发现企业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能够评价企业当期及以前各期取得的利润的质量,科学地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从而为其科学决策提供充分的、有效的依据。

(2)现金流量表分析的作用

1)对经营活动现金流进行分析,便于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营运能力 。

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不同,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收支为基础的,可以削弱在利润表上所体现的、由于会计核算采用的估计等所产生的获利能力及支付能力。现金流量表能够综合反映一定会计期间各项现金的流入与流出。分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能够了解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是否满足需要。只有现金流入大于流出,才能加快企业的资金周转,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不至于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和风险。

2)对筹资活动现金流进行分析,便于评价企业的筹资能力及筹资结构的合理性 。

筹资能力和筹资环境也很重要,是企业管理者、债权人和投资人共同关注的问题。分析企业的筹资能力和筹资环境,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当局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和管理举措,能够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和合理诊断。因为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信息不仅关系到企业目前现金流量的多少,还涉及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多少,以及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金成本的问题。投资者和债权人在投资之前,会认真考虑投资风险的问题。企业筹资产生的现金流量越多,说明企业财务状况越趋于良好或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反之,很可能是财务状况恶化的表现。

3)对投资活动现金流进行分析,便于评价企业扩大经营的能力 。

一般地,投资活动是企业现金充裕、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的表现。分析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要考虑企业的预算和投资计划,要对应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及多年来的投资收益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企业是否存在潜在风险。一些企业把增加对外投资、促进销售快速增长作为企业的战略和目标,但企业的快速增长往往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如果长期投资增长过快而无力解决日益增长的资金短缺问题,企业就会出现资金支付困难的现象。因此,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理性地分析、评价是否应维持或扩大经营。

4)结合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

现金流量表反映的只是企业一定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它既不能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也不能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但现金流量表是连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纽带,利用现金流量表内的信息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相结合,能够挖掘出更多重要的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信息,进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更加全面、客观和正确的评价。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构成了企业完整的会计报表信息体系,财务报表分析应有机地结合三张报表,从而得出较全面合理的结论。

5)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类,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 。

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类,可以分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否正常,分析现金购销比率是否正常,分析营业现金回笼率是否正常,分析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比率是否正常,分析企业固定付现费用的支付能力等。

现金流量的3大事项诊断与分析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是企业资金流的3个重要事项,对这3个事项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企业现金流的来龙去脉,理解企业的资金支付能力,以及通过表象去发现隐藏在现金流量表中深层次实质性的真相。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量除了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周转所需的资金外,还要能够补偿一次性支付受益期较长的资产的折旧或摊销(如固定资产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以及支付企业借款的利息费用,还有现金股利的支付。

固定资产是企业经营中的重大投资支出。固定资产投资额大、收益期长,一次支付,通过每期计提折旧将价值摊销到企业的经营成本中,再通过产品销售实现收入逐步收回投资。企业的现金流入应当能够补偿已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如果只能满足企业日常周转支出,不能补偿折旧,那么企业的固定资产将难以得到更新,企业也无法进行再投资,就将制约企业的经营发展和规模扩大。

企业的借款利息支付在现金流量表中反映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中,但企业偿还利息的资金还是来源于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入。如果企业借入资金不能带来高于支付利息的现金流出,那么企业将会面临较大的资金支付压力和财务风险。

企业股利支付的前提是企业有盈利,有可以支配的未分配利润,但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能力,投资人也只能望利兴叹了。企业经营现金的积累是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的保证和基础。

1)分析经营活动对企业现金流量的贡献

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在经营中所获得或支付的现金流入、流出和现金的净流量,也是企业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企业经营性现金流量在企业总体的现金流量中所占比重较大,说明企业的现金流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所采取的是经营性的筹资战略。这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对企业的现金净流量贡献较大,占有重要的地位。反之,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比重不够大,则说明企业的现金流主要来自于外部投资(如对外发行股票)或对外借款(如向银行借款),企业采取的是证券或金融性的筹资战略。

2)分析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与流出

比较经营性现金的流入与流出,可以分析经营性现金净流量能否满足经营所需。经营性现金的流入大于流出时,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创造现金的能力比较强,可以满足企业的资金周转需要,但还不能说企业的资金支付能力很强。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入量必须能够补偿经营中的非付现成本,才能具备较强的支付能力。如果经营性现金的流入只是等于流出时,说明经营性现金只能满足日常经营需要,这种情况是不能对非付现成本进行补偿的,企业经营就将面临较大困难;如果经营性现金的流入小于流出,此时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已不足以维持企业日常经营所需资金的支付。如果出现这种状况,就说明企业的经营情况较差,企业将会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

在正常情况下,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财务费用+本期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待摊费用摊销+预提费用提取。计算结果如为负数,表明该企业为亏损企业,经营的现金收入不能抵补有关支出。

3)分析评价企业销售业务的质量

企业经营现金的流入主要由企业的销售业务来提供,通过将经营现金流入和损益表上的营业收入进行比较,可以评价企业销售业务的质量。这项指标被称作营业现金回笼率,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现金回笼率=本期销售商品或出售劳务的现金流入÷本期营业收入×100%。

如果营业收入远远大于现金的流入,可能是因为货款没有及时收回,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坏账损失风险,这提示企业应重新审视销售策略、客户的信用期限,并制订新的应收账款管理政策等。一般情况下,此项比率应在100%左右。如果低于95%,说明销售工作不正常;如果低于90%,说明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虚盈实亏,或者赊情现象过于严重。

4)分析评价企业利润的质量和现金流量的质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其实就是企业在采用收付实现制方式下计算出来的净收益,通过比较现金流量净额可以评价企业现金流量的质量。

如果企业的现金流量净额占企业净利润的比例较高,则企业的利润质量较好,因为净利润中包含的收益已被收回;比例较低则说明净利润中包含的一些收益没有被收回,利润质量不好。这项分析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的附表资料来实现。

5)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数据的可靠性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购销活动和信用政策在一年内会比较稳定,销售业务一般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形,因此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年度内应保持一定的均衡性。通过对企业各个季度的现金流量表和年度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对比,可以考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均衡程度。如果生产规模和市场变化不大,说明经营活动现金流在一个较平缓的水平内稍有波动;如果忽高忽低,说明企业存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被粉饰的可能。

6)分析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宽松政策

一是分析现金流量资本支出比率。该指标的公式为:

现金流量资本支出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其中,资本性支出是指企业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所发生的现金支出。该指标用来评价企业运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维持或扩大经营规模的能力。该指标越大,说明越能满足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品质也越好。

二是分析到期债务偿付比率。该指标的公式为:

到期债务偿付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到期债务本金+本期债务利息)

该指标反映企业运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偿付到期债务本息的实际水平。比率若小于1,说明企业债务到期时无力偿还,企业必须依靠其他方面资金的及时注入。

7)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内部结构

一是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结构比率。该指标的公式是: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结构比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

该指标揭示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和实际构成。比率高,说明企业主营业务活动流入的现金明显高于其他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结构比较合理。反之,说明企业主营业务活动的创现能力不强,大部分资金由其他业务活动提供。

二是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结构比率,该指标的公式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结构比率=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

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中,用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的多少,将直接决定未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的多少。通过该比率分析,能确认企业当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结构是否合理,企业当期有无大额异常的现金流出等,从而对关联方占用企业资金的情况进行有效识别,对企业以后各期现金流入的主营业务活动做出合理的估计。

8)分析企业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成长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成长性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成长比率=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基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显然,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具体增减变动情况和变化趋势。该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发展趋势越好,越有前景,越有利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生产能力。

9)分析现金购销比率是否正常

现金购销比率反映了企业经营业务中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购销比率=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到的现金

一般情况下,这一比率应接近于商品销售成本率。如果购销比率不正常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10)分析支付给员工的现金比率是否正常

支付给员工的现金比率反映了实际支付员工工资在现金流入中的比重。其公式为:

支付给员工的现金比率=用于员工的各项现金支出÷销售品出售劳务收回的现金

这一比率可以与企业过去的情况比较,也可以与同行业的情况比较。如比率过大,可能是人力资源有浪费,劳动效率下降或者由于分配政策失控,员工收益分配的比例大;如比率过小,反映员工的收益偏低。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企业的投资活动往往有这么几种:一是为企业生产经营奠定基础,如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必须做出的投资;二是为企业对外扩张和其他发展性目的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三是利用企业暂时不用的闲置货币资金进行短期投资,以求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前两个目的一般与企业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相一致,后一个目的是企业的一种短期的理财手段。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以及取得和收回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各种股权与债权投资等收到和付出的现金。其中,分得股利或利润、取得债券利息收入而流入的现金,是以实际收到为准,而不是以权益归属或取得收款权为准。显然,这与利润表中确认投资收益的标准不同。利润表按权益法确认本年度投资收益,但若关联公司没有立即分配利润,就没有相应的现金流进企业,企业就不能在当年的现金流量表中将此项投资收益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反映。分析公司投资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出,往往可以从中大致了解公司的投资方向。

当企业扩大规模或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时,需要大量的现金投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补偿不了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数是正常的,是为了公司的长远利益,为了以后能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和稳定的现金流入。当然,错误的投资决策必定会事与愿违,所以特别要求投资的项目能如期产生经济效益和现金流入。倘若企业投资有效,会在未来产生现金净流入用以偿还债务,创造收益,企业不会有偿债困难。因此,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应结合企业目前的投资项目进行,不能简单地以现金净流入还是净流出来论优劣。

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小于零

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小于零,表明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小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处于初创或是扩展期的企业,通常会购建较多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会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大于流入量。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负数,但并不意味着企业的财务风险大。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于或大于零

当一个企业的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于或大于零时,往往是因为企业在整个会计期间投资回收的金额总数等于或大于投资支出的金额总数,又或者是因为本企业急于将企业手中的长期资产变现为周转资金,来保证企业在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过程中不出现资金缺乏的紧急情况。这种情况也不总是意味着企业财务状况很好,需要具体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变化的内在原因。

3)分析对内投资产生的现金流量

通常,公司要发展,长期资产的规模必然要增长。投资活动中对内投资的现金净流出量大幅度提高,往往意味着企业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或是新的投资机会;反之,如果公司对内投资中的现金净流入量大幅度增加,表示该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没有能够充分地吸纳其现有的资金。

4)分析对外投资产生的现金流量

企业对外投资产生的现金净流入量大幅度增加时,说明企业正处于大量收回对外投资额的时期,可能是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需要大量资金,也可能是企业内部现有的资金不能满足经营活动的资金需要。当一个企业当期对外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量大量增加时,说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没有能够充分地吸纳企业富足的资金,从而游离出大笔资金,只有通过对外投资为其寻求获利机会。

5)分析对内对外投资的结构变化

如果公司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不大,只是对内投资与对外投资之间产生结构性变化,则比较直观。当公司对内投资的现金净流出量大幅度增长,即对外长期投资的现金净流入量大幅度增长,可能是公司获得了新的市场机会,一时不能从公司外部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只有收回对外投资;反之,倘若对外投资现金净流出量大幅度增加,说明公司正在缩小内部经营规模,将游离出来的资金对外投资,寻求适当的获利机会。

实际上在分析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时,还应该联系到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来综合考查。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变时,如果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量主要依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量来解决,这就说明公司的规模扩大主要是通过从外部筹资来完成的,意味着企业正在进一步扩张。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筹资活动是指企业对外筹集资金,致使企业资本总量、债务规模以及筹资结构发生变化的活动,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借入和偿还资金、分配利润等活动。利润分配也属于企业的筹资活动。当企业对本期实现的利润减少向投资者分配或者不分配,实际上就相当于变相地向投资者筹集资金。企业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不仅关系到企业目前现金流量的多少,而且还将关系到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关系到企业资本结构和资金成本的变化。

分析公司的现金流量表,从现金流量表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中,可以了解该公司的筹资活动。

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小于零

当一个企业在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小于零时,通常是因为企业在当期偿还债务或是支付股利、利息的金额较大,而接受投资或是借款收到的现金较小而导致的。仅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小于零来判断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并不准确,还要结合企业所处的时期。

对于一个初创企业,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大力吸收投资或是寻求各种借款,此时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应该大于流出量,如果此时出现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小于零,那可能是不太乐观的情况;对于一个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其经营活动已经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此时企业不需要更多的筹资,而是有可能要支付之前借入的各种款项,支付利息、股利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

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于或大于零

当一个企业在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于或大于零时,反映了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银行借款等方式形成的现金流入量大于或等于企业当期支付各种筹资费用、股利分配、利息支出等形成的现金流出量。这时分析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程度,需要同时考虑企业是否有与筹资计划相匹配的长期发展战略,而且已经全面地考虑到未来的筹资活动。企业应该以经营活动为主,以扩大投资活动为辅,将主动筹资行为作为企业的管理目标,而不是等到企业发生不正当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时再筹资,那样就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控制现金流出情况,不得不做出被动的筹资行为。

3)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大幅增加

如果筹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入量大幅度增加,说明企业在扩大其经营规模,而公司现有的资金能力不足以满足经营所需,或是企业发展需要从外部筹集资金;如果筹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量大幅度增加,则说明当期大量的现金流出企业,企业的规模在收缩。对上市公司来说,除了与其他企业一样具有贷款等间接融资功能外,还有一项特有的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的功能。如果某一会计期间某上市公司实现了在股市上的融资,将会使企业本期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大幅增加。

4)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内部结构

企业筹资活动取得的现金,主要是吸收权益性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和借款所收到的现金。如果是吸收投资收到大量现金,这是企业资金实力增强的最理想途径,也是企业财务状况获得明显改善的表示。可以进一步查看企业由此而使资产负债率下降多少,从而得知企业经营风险的下降幅度;也可以进一步查看企业的营运资本增加多少,从而知道企业经营活动资金的改善状况。

如果是借款收到现金的增加,再和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进行比较,一方面,可以看出企业的当期负债是否增加,财务风险是否加大;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企业处于还债期还是借款期。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大于借款所收到的现金,表示企业当期是还债,由此可以和企业借款合计进行比较,看企业的还债速度和未来还债还需要多长时间。

5)分析支付股利的资金来源

如果企业当期支付股利、分配利润支付了大量现金,一方面说明企业给予投资者以现金回报,企业权益性融资将变得比较容易;另一方面要看这些资金主要来自于哪里。如果当期经营活动出现大量正的现金流,并且利润分配所支付的现金小于经营活动创造的现金净流量,则这种利润分配是合理的正常的。如果经营活动并不产生正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收益收取的现金也低于分配利润所支付的现金,则说明企业利润分配的资金可能依赖于其他一次性的现金流入活动,是不太正常的。

6)分析筹资活动的财务杠杆作用

如果企业能利用财务杠杆,发挥筹资作用,增加资本利得,则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是利好;反之,则是利空。企业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支持生产经营;二是用于投资。因此,要分析企业筹资活动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也应从两个方面着手,即企业现有净资产收益率分析和投资活动前景分析。若现有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低于银行利率,则影响是负面的,它显示公司创利能力弱到甚至不足以偿付银行利息,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现金流量表结构诊断与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企业的现金流量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部分构成。通过分析现金流量的结构,我们可以了解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和现金收支构成,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创现能力、筹资能力和资金实力。

现金流量内部结构分析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① 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进商品、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进行比较。在企业经营正常、购销平衡的情况下,两者比较是有意义的。比率越大,越能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大,销售回款良好,创现能力强。

② 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总额比较,可大致说明企业产品销售现款占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的比重有多大。比重大,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突出,营销状况良好。

③ 将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上期比较,增长率越高,说明企业的成长性越好。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当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或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时,必定需要大量的现金投入。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往往补偿不了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会出现负数。但如果企业投资前景可观,便会在未来产生现金净流入用于偿还债务,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不会有偿债困难。因此,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应结合企业目前的投资项目进行,不能简单地以现金净流入还是净流出来论优劣。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一般来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大,企业面临的偿债压力也越大,但如果现金净流入量主要来自于企业吸收的权益性资本,那么不仅不会面临偿债压力,资金实力反而增强。因此,在分析时,可将吸收权益性资本收到的现金与筹资活动现金总流入比较,吸收权益性资本所占比重大,说明企业资金实力增强,财务风险降低。

(4)现金流量构成分析

首先,分别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的比重,了解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比重大的企业,经营状况比较好,财务风险比较低,现金流入结构比较合理。其次,分别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支出、投资活动现金支出和筹资活动现金支出占现金总流出的比重,它能具体反映企业的现金用于哪些方面。一般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支出比重大的企业,其生产经营状况正常,现金支出结构较为合理。

现金流量表比率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将不同企业的经营活动统一用现金流量这一概念来表示,剔除了因行业、资产的变现能力等因素对企业支付能力、偿债能力等的影响,便于使用者在不同行业之间进行比较。

(1)企业盈利质量分析方法

盈利质量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是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体现。之前我们谈到了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其方法主要是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为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为计算原则,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进行评价。然而基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上的盈利能力分析由于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因而并不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应当在盈利能力指标的基础上,引入以收付实现制为计算原则,以现金流量表内数据为基本依据的现金流量指标,才能对企业盈利能力做到进一步的完善,以及更准确、多视角的综合分析。盈利质量分析是指企业根据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资本支出等之间的关系,揭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未来盈利能力的一

种分析方法。

1)盈利现金比率

盈利现金比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质量的基本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盈利现金比率=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一般地,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盈利质量越好。但由于现金净流量可能是由投资或者筹资活动带来的,在这种情况下,该指标只有与其他的指标相结合,才能看出企业的盈利质量是否真的好。

2)经营盈利现金比率

经营盈利现金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获取的利润中有多少是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可以随时使用的现金。其计算公式为:

经营盈利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一般来讲,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若该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本期净利润中存在未实现的现金收入,即使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严重时亦可导致亏损。分析时可参考应收账款,若本期增幅较大,需及时改进相关政策,确保应收款按时回收,消除潜在风险。

3)销售现金收入比率

该比率反映了企业的收入质量,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现金收入比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销售收入×100%

一般地,该比率越高,说明收入质量越高。但是当比值很大时,说明本期可能收到以前期间的应收账款,所以该比率也要与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相结合。但是当比值很小时,企业的经营管理肯定就存在问题了,企业的利润也会虚增。

4)再投资比率

该比率反映企业当期经营净现金流量是否足以支付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所需现金。其计算公式为:

再投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

一般来讲,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未来现金流量或利润的能力就越强;若小于1,说明企业资本性支出包含融资以弥补支出的不足。

(2)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方法

企业生产经营时,为了弥补自有资金不足,难免要通过举债来筹集部分生产经营资金。但是,举债的前提是有能力偿还。企业债权人特别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基金会等非金融机构以及债券投资者,出借资金的目的都是为了赚取利息收入。如果债务人到期不能还本付息,那么债权人不仅不能从这种资金借贷中获取预期的收益,反而会遭受一定的损失。所以,企业债权人、股东、企业管理者或其他信息使用者都要通过现金流量表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是债权人做出贷款决策前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因为债权人的类型不同,债权人会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企业进行短期或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获取符合自己关注的指标。

1)现金比率

企业能提供现金偿还流动负债的,是企业所拥有的所有货币资金。企业现金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较,就是现金比率。现金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现金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表示企业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总额×100%

对于债权人来说,现金比率总是越高越好。现金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2)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企业的流动负债大多是由企业经营活动所形成,所以用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指标能很好地反映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用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企业的流动负债进行比较。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相比,现金资产更具有付现能力,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更能反映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3)现金到期债务比率

这个指标是用来反映企业在面对当务之急的到期债务时所具有的偿还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到期债务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100%

本期到期债务包括长期债务和应付票据,不包括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独立的到期债务支付能力。

4)现金债务总额比率

不管是流动负债还是长期负债,都是企业需要用现金确实支付的债务。所以,仅仅考虑流动负债的偿还能力是不全面的,还需要衡量企业偿还所有债务的能力。现金债务总额比率便考虑了这个因素,反映了企业当年现金净流量负荷债务总额的能力,可衡量当年现金净流量对全部债务偿还的满足程度。它是评价企业中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预测公司破产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债务总额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额÷本期债务总额×100%

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能够更好地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这一指标能很好地衡量企业债务偿还的安全程度。

(3)企业支付水平分析方法

支付能力是指企业除了用现金偿还债务外,用现金支付其他各项开支,如购买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商品等、支付各种经营活动支出、支付职工工资、支付税金、支付内外投资及支付股利等的能力。

通常对企业支付能力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普通股每股净现金流量

普通股每股现金流量是显示企业发行在外每股普通股的资金流量。

从短期观点来看,每股现金流量比每股盈余更能显示企业从事资本性支出及支付股利的能力。通常它比每股盈余要高。一般地,企业从正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净流量通常高于企业净利润,因为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还会包括一些从利润中扣除但又不影响现金流出的费用调整项目,如折旧费用等。普通股每股现金流量指标是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之比,用来反映企业支付股利和资本支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普通股每股现金流量=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该式中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指的是全年流通在外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而并不是年底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因为后者未必对全年的现金流量有贡献。该数值最好与计算每股盈余时所用到的发生在外的股数相同,这样有利于分析者将这两个指标相互对比,还可以避免指标的歪曲。

每股现金流量越高,表示企业的每股普通股在一个会计年度中所赚得的现金流量越多,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越高。反之,则每股普通股所赚得的现金流量越少,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越低。

2)支付现金股利的净现金流量

该比率可以显示出企业用当期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来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用来反映企业年度内使用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支付现金股利的净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现金股利

分母中的现金股利包括普通股和优先股股利。该项比率越高,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每股就能够获取较多的股利,因为股利的发放与企业管理当局的股利政策以及他们对投资者的态度有关。如果管理当局无意于发放股利,而偏好于投资,以期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那么上述这项比率指标的效用就不是很大。因此,这个指标只是对财务分析者起参考作用。

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法是通过观察连续多期的财务报表,比较各个时期的有关项目金额,分析某些指标的增减变动情况,在这个基础上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对将来可能会出现的结果做出预测的一种方法。运用趋势分析法,企业经营者可以了解相关项目变动的方向和趋势,判断这种变动趋势的利弊,从而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

趋势分析法通常采用编制历年财务报表的方法,将连续多年的财务报表(至少是最近二到三年,甚至连续十年)加以分析研究,观察财务指标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比起单单看一个期间的财务报表,观察研究连续多期的财务报表,可以了解到更多的财务信息,更有利于分析企业财务变化的趋势。

(1)趋势分析应注意的事项

在采用趋势分析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对比不同时期的财务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保持一致。

在对比不同时期的财务指标时,必须保持计算口径的一致。比如在对比员工工资时,要么都以税前工资进行对比,要么都以税后工资进行对比,否则便失去了对比的意义,也不能得出相关的结论。当计算口径保持一致时,便可以从对比中找到差异,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②剔除偶发项目的影响,使用作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经营状况。

企业在不同时期,可能会存在某些偶然。这种偶然因素,或许会波及企业的业绩和指标。在进行趋势分析时,应当剔除这些偶然因素,尽可能将企业的业绩指标恢复在正常情况下。比如2008年的现金净流量发生了增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捐款给汶川大地震的灾区人民,而这项捐款在往年是没有的。那么在进行现金流量趋势分析时,必须剔除这个偶然因素,使得研究趋势具有可行性。

③重点分析某项有显著变化的指标,研究其变动原因,以采取对策,趋利避害。

在进行趋势分析时,要善于捕捉敏感信息。对于那些变化显著的指标,一定要仔细琢磨其变动的原因,并据此作出准确判断,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若是忽略了这些显著变化,就有可能错过了企业的关键性指标,忽略对企业影响巨大的因素,从而使决策有失偏颇。

(2)不同时期的趋势差异分析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必然规律,企业的现金流也一样。现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企业当期的总现金流量中的比例是有差异的。

① 处于筹建期或投产期的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较少,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较多。这是因为企业在刚创业时,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造厂房、购买机器设备等,而此阶段的产品尚未形成,或市场介入程度不够,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相对于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就显得很不足。

②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一般正好相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现金流量的主要力量,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不会多,且筹资投资业务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当一个企业步入正轨后,除非有好的项目,一般不会再出现像筹建期那样的“大兴土木”,所以其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就很少。对应地,其筹资活动现金流

量也较少。此时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即主要现金流量都体现在经营活动中。

(3)趋势分析的局限性

趋势分析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中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变动原因和变动方向,以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其重点在于比较不同期间同一项目的变动情况。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① 如果当年的经营出现拐点,将造成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② 趋势预测法因突出时间序列暂不考虑外界因素影响,因而存在着预测误差的缺陷,当遇到外界发生较大变化时,往往会有较大偏差。

③ 只是分析现金流量表有失全面性,必须与利润表相对比,才可以看出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条件下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差别。

分析方法和案例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是指将运营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融入一个有机的企业整体中,再全面地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梳理、解剖与分析。

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将若干个用以评价企业经营效率和财务状况的比率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并最终通过权益收益率来综合反映。该分析方法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Du Pont Corporation)使用,所以称为杜邦分析法。

(1)杜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杜邦分析法是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起点,根据财务指标间的对应关系,进行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指标的乘积,原理易懂,条理清晰,层次感强,既有助于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也便于比较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在杜邦分析法中,净资产收益率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杜邦分析法有助于企业管理层更加清晰地看到权益基本收益率的决定因素,以及销售净利润与总资产周转率、债务比率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给管理层提供了一张明晰的考察公司资产管理效率和是否最大化股东投资回报的路线图。

我们知道,综合分析的目的就是要综合反映企业的能力。企业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如果能将这三种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合理地分析,无疑是非常有效的分析方法。杜邦分析法恰恰满足了这些条件,具备了综合分析的能力。

在杜邦分析法中,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被分解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是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杠杆。利润率能够表达企业的盈利能力,总资产周转率能够表达企业的营运能力,财务杠杆可以表达企业的偿债能力。这种指标分析充分说明,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主要受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杠杆这三个因素的影响。

现在,我们将杜邦分析法的基本思路表述如附图1所示。

附图1 杜邦分析法基本思路表述示意图

如此,在研究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时,可以逐级、分层次地取得所需要的数据。同时,可以有效参考财务报表的相应数据。利用杜邦分析法可将若干个用以评价企业经营效率和财务状况的比率,按其内在联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并最终通过净资产收益率来综合反映。这样一种系统而全面却又能有机联系的分析方法,远比一个个单项的财务比率更清晰也更突出,这就为报表分析者全面而仔细地了解企业的经营和盈利状况提供了方便。

作为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也是影响净资产收益最重要的指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资产净利率又取决于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总资产周转率可以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

分析总资产周转率,需要分析影响资产周转的因素,从而判明影响公司资产周转的主要问题;销售净利率反映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显然,扩大销售或降低成本费用都是提高企业销售利润率的重要方法,扩大销售还是提高资产周转率的必要条件和途径。

权益乘数是指资产总额相当于股东权益的倍数。权益乘数表示企业的负债程度,反映了公司利用财务杠杆进行经营活动的程度。如果资产负债率高,权益乘数就会变大,说明公司负债程度较高,公司会有较多的杠杆利益,但风险也随之升高;反之,如果资产负债率低,权益乘数就会变小,说明公司负债程度低,公司会有较少的杠杆利益,但相应所承担的风险也低。

杜邦分析法有助于企业管理层更加清晰地看到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决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使企业管理者更加清晰地了解资产管理效率,以及是否决定将股东投资回报进行最大化。

在实际工作中,杜邦分析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杜邦分析法中最核心的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它体现了股东价值最大化这个中心思想,符合公司的理财目标,而且是股东财富增值水平最为敏感的内部财务指标。另外,使用杜邦分析法有助于资产所有者将资产委托给经营者来代理经营,在评估经营者经营效率时,有助于资产所有者获悉经营者的工作效益,从而为调整这种委托经营关系提供基础。

(2)杜邦分析法的局限性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任何事情都有其不足之处。杜邦分析法的局限性在于,它仅反映了企业财务方面的信息,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杜邦分析法的主要局限性包括:

① 对短期财务结果过分重视,有可能助长公司管理层的短期行为,从而忽略企业长期的价值创造,甚至有可能引导企业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方法,从而为企业长远发展带来隐患。

② 杜邦分析法中的财务指标所反映的一般是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这在工业时代尚能满足企业财务分析的要求;但在当今信息时代,顾客、供应商、雇员、技术创新等因素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就对企业财务数据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杜邦分析法在采集数据时,周期将不得不缩短。

③ 企业除了有形资产,还有无形资产也在起着重要作用,比如企业的品牌、商誉等,它们甚至对企业的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杜邦分析法显然不能解决无形资产的估价问题。

此外,杜邦分析法还存在一些缺点:

① 没有利用现金流量表的数据。

财务指标分析数据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的数据,可以防止企业操纵销售收入和净利润,使企业资产净收益率这一指标能够更趋真实,更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利润水平。而杜邦分析体系所用的数据都是来自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忽略了现金流量表的作用,无法揭示企业的现金状况。

②没有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般用财务杠杆系数来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杜邦分析法夸大了财务杠杆的效应,忽视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由于杜邦分析法存在一定的局限和缺点,所以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除了使用杜邦分析法,还要借助于其他有效的方法,才能使我们对企业的财务分析更加全面有效。

沃尔综合评分法

在进行财务综合分析时,我们遇到的问题就是,在衡量一家企业的财务比率指标后,无法判断它是偏高还是偏低。当然,我们可以采用比较分析法。如与本企业的历史比较,能看出自身的变化;与同行业比较,能看出企业在本行业中的处势,但我们无法判明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优劣地位。为了弥补这些缺陷,美国的亚历山大•沃尔在其1928年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等著作中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概念,将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自有资金周转率等七项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设定总和为100分,分别评定各个比率在总评价中占的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做出评价。沃尔提出的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为“沃尔综合评分法”,也称为“沃尔评分法”。

(1)沃尔评分法的基本原理

沃尔评分法一般会依据如下步骤进行:

①选择评价指标并分配指标权重。

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对一家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主要了解它的经营状况,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根据前面所述,我们已经知道,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值报酬率;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自有资本比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增长率、净利增长率、资产增长率。在进行评分的时候,我们按照它们的重要程度确定各项比率指标的评分值,拟定总评分值为100分,重要性高的指标,其分值相应的也会高。在分值分配上,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与发展能力之间约为5∶3∶2。

②确定各项比率指标的标准值。

就是说,确定各项指标在企业现时条件下的最优值,可以参考历史最好数据、国家标准、同行名牌企业等。

③计算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各项比率指标的实际值。

根据前面章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各比率指标的计算公式,具体如附图2所示。

④得出评价结论。

在这里,我们需要用到一个沃尔比重评分法的计算公式:实际分数=实际值÷标准值×权重

当“实际值>标准值”为理想时,此公式正确;若当“实际值<标准值”为理想时,意味着实际值越小得分应越高,那么用上面公式计算出的结果就会恰恰相反。当然,当某一单项指标的实际值畸高时,会导致最后的总分大幅度增加,从而掩盖情况不良的指标,往往会给管理者造成假象。

(2)沃尔评分法的局限性

沃尔评分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扼要,便于操作,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完整,基本上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通过财务指标实际值与标准值的对比分析,便于找出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要因素,指明了改善企业财务状况的方向。初期建立沃尔综合评分法的创始人沃尔也印证了沃尔评分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不过,沃尔评分法仍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其局限性表现在:

① 为什么要选择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等七项指标,而不是更多或更少些,或者选择别的财务比率,拿什么来证明这些指标及其比重的合理和科学性,并没有一个准确答案。

② 沃尔综合评分法是按照权重关系进行计算,那么当某一个指标严重异常时,一定会对总的评分产生不合逻辑的重大影响。

③ 评分规则方面,比率的实际值越高,其单项得分就越高,企业的总体评价就越好。然而,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比如,流动比率并非越高越好,因为这将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发展能力造成不利影响,最终削弱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实例

本节采用杜邦分析法,对优至公司2015~2016年度整体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先看优至公司的相关财务报表及数据,如附表1和附表2所列。

附表1 优至公司2015~2016年度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附表1为优至公司2015~2016年度资产负债表,我们在表中计算了资金来源与占用各项财务指标的平均值。

附表2 优至公司2015~2016年度利润表(亏损以“—”号填列)

附表2为优至公司2015~2016年度利润表,我们在表中计算了各项损益类财务指标的平均值。

据上述两张表,我们再计算优至公司2016年度相关财务比率,如附表3所列。

附表3 优至公司2016年度相关财务比率

通过杜邦分析法,我们可以看出优至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2.55%,显然盈利能力有点弱,而影响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三个主要指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及权益乘数,分别为5.43%、1.25%、185.17%,表现也不是很好。资产净利率反映企业资产所具有的获利能力,5.43%的数据说明该公司获利能力还是十分有限的;总资产周转率反映的是企业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这一数据表现不好说明资产所产生的效率较低;权益乘数反映企业财务杠杆的大小,权益乘数越大,说明股东投入的资本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小,财务杠杆越大,而优至公司的权益乘数185.17%较大,意味着企业负债较高。

根据指标分解,资产净利率受到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影响。而这两个指标的高低都与销售收入有关,因此销售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净资产收益率。当然,企业的成本总额对净资产收益率也有着影响,成本总额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净利润。

权益乘数由资产总额和股东权益总额相除而来,于是资产总额对权益乘数便有了重大影响,继而直接影响到净资产收益率。在资产总额中,股东权益总额越大,负债总额越小,反之亦然。负债经营是企业必不可少的行为,在资产总额一定的条件下,合理利用财务杠杆,适当负债,尤其是持有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有利于开展经营活动。当然,当企业过于依赖财务杠杆时,负债和企业信用的风险便会增大。

通过对优至公司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优至公司应当加强营销,不断拓宽市场,谋取更多的经营收入。

第二,优至公司应优化资金结构,减持负债,减少企业经营风险。

第三,降低成本费用,节约开支,提升利润空间。

第四,合理使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让闲置资金投入到经营活动中。

我们再对优至公司的其他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更细致地了解优至公司的财务状况,如附表4所列。

附表4 优至公司2015~2016年度相关财务比率

通过附表4,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分析:

第一,优至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有所下降,2015年基本趋于正常,2016年有了逊色,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了下降。

第二,优至公司的存货周转率稍有提升。存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的存货周转次数,即存货流动及资金占用的合理性。优至公司是管理咨询公司,其存货主要是低值易耗品等周转材料,因而考核存货周转率作用并不大。

第三,优至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有了提升,周转天数有所下降。说明企业应收账款回笼较快,变现力强。优至公司从事管理咨询,与从事生产营销的企业有所不同。生产经营企业为了销售商品往往会采取赊销政策,优至公司所从事的行业决定了其可能不会采取赊销政策,往来款项一般期限较短。

第四,资产负债率有了大幅提升。说明企业采取了负债经营的政策,但负债较高,占到了整个资金来源的一半。优至公司贷款7万元,原计划添置培训设备,后来受到市场影响改变了原计划,添置了一些设备,更多的资金放在了银行里,成了闲置资金,增加了资金成本,致使资金使用效率大大降低。

从分析的情况来看,优至公司成立时间较短,并没有太多的沉疴痼疾,完全可以做到轻装上阵,阔步向前。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和业务有待拓宽,如果能充分利用资金,尤其是扩大业务经营能力,提升管理咨询的深度和广度,企业将会得到迅速发展。

财务分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面对陷阱重重、混淆莫辨的财务报表,我们必须仔细研读,善于捕捉,如同刑警破案,不放过报表中的每一个信息。因为任何一个信息的背后,可能都暗藏着诡谲和暗流,需要财报使用者练就出火眼金睛,及时、精准、敏锐地发现问题,抓住本质,以图谋财务之真相。

随着金税三期系统正式上线,税务管理在不断强化,企业想通过以往惯用的伎俩去粉饰报表已没那么容易。但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以为报表上的各种欺骗行为会就此收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居心叵测者总会花招迭出,在报表上做出新文章,令我们猝不及防。所以,我们必须加强防范,精通业务,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虚假报表,让财务报表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整个社会服务。

九、财务报表分析要点?

财务报表分析的要点在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十、财务报表怎样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和解释,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分析方法包括水平分析、垂直分析和比率分析。

水平分析比较同一项目在不同期间的变化情况,垂直分析比较不同项目在同一期间的比例关系,比率分析通过计算财务指标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效率等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此外,还可以进行趋势分析、对比分析和行业比较等方法来深入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为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