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岳池的环境污染情况
翠湖———响水滩水库,是岳池县城和周边乡镇近15万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被广安市政府确定为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近年来,库区水产养殖、水上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迅速发展,给水库造成极大污染。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消息 翠湖被岳池人视为“母亲河”。但近年来,由于水产养殖、水上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迅速发展,给湖水造成极大污染,居民生活饮用水源遭到严重破坏。
今年6月,该县县委决定治理湖水污染,组成网箱取缔、机动船整治、餐饮业污染整治、水库承包养鱼整治4个工作组,用3个月时间,对水污染进行彻底整治。
翠湖里原有的54艘外挂式柴油船存在不同程度的油污渗透。通过广泛动员并出台补偿政策,船主主动提出取缔或整改自己的船只。船工杨明福告诉记者:“取缔一艘船,算上政府补贴的2000元,自己还要损失6000元;但是这项工作究竟为谁好,我们心里透亮。”如今,经过整治,翠湖水质有了较大改善,旅游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不知道对您有没有用~~o(∩_∩)o...
二、关于环保的事例
80万补救 河北保定掀环保风暴
三、澄江街道的环境保护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澄江街道进一步加大造林绿化力度,结合城区环境整治,全面开展了增绿、补绿工作,年内新增绿化面积1564亩,其中生态林1033亩、经济林301亩、四旁植树230亩,启动了总面积2300亩的红柳公园和绮山生态公园建设。同时,澄江街道全面落实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把好建设项目审批关,认真开展重点污染企业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加强污染源控制,当年关停重污染企业3家、削减排污口1个,削减COD164.1吨、削减二氧化硫846.55吨,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减排任务。投资1000多万元,在工业集中区东区、富民创业园区新铺设污水管网4.3公里。投资4800万元,在富民创业园区集中建设了红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1万吨级污水处理设施当年建成。
四、环境污染怎么治理啊
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监管,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和达标排放。加强对火电、水泥、陶瓷、塑料、铝型材、化工等行业大气污染检查,督促完善治理设施,对排放超标的,严格处罚;加强机动车尾气防治,做好公交车、出租车尾气复检工作,对排气不合格的限期整改。严肃查处违法收集、贮存、运输、转移、处理、处置危险废品、医疗废物、放射性废物等行为。加大环保案件查处力度,环保执法稽查。
五、环境整治方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brilliancew
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镇直各有关站所、各村(居)委员会:
为从根本上提高全镇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结合我镇实际,明确阶段性任务,抓好当前主要工作,切实治理好“脏、乱、差”现象,实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不断美化全镇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逐步提高广大群众文明素质和环保意识,着力打造一个整洁优美、安全文明、秩序井然的优美乡镇。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全面开展场镇内的环境与卫生整治工作
1、当前主要工作
(1)清理场镇内的垃圾渣土,净化场镇环境卫生。清理堆物堆料、垃圾、渣土,确保道路干净整洁。
(2)治理白色污染。集中整治和日常维护相结合,确保镇域范围内主干道范围内无白色污染物。
(3)取缔占道经营、无照经营。取缔主干道周边的无照经营、占道经营。
(4)规范户外广告、标语等,清理非法广告、牛皮癣、摊点乱设乱摆和支棚搭架,规范设置摊点和支棚搭架。
2、阶段性目标
(1)拆除私搭乱建,整修残墙断壁、破旧门脸。拆除道路两侧的违法建筑、彻底清刷沿路两侧显著建筑物上的污垢、非法小广告和乱涂乱画等。
(2)规范各类标志牌、广告牌。统一规格,进一步规范、完善公路指示牌,清除私设及不符合要求的牌匾。(3(四)检查考核到位2
六、室外环境污染治理
1、落实环保责任制,强化规划,积极推进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要确保环保规划的制订,将环保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实施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
2、强化环境管理和执法,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坚决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3、加强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4、强化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环境管理。
5、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高能耗、重污染的燃煤锅炉、各类工业炉窑和各类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科技术产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使用清洁能源和先进工艺设备,改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节能减排,使工业污染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以防为主转变。
6、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7、加大环境宣传力度。采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法,宣传环境保护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新闻报道、环境警示教育和环境普法教育,开展有创意、有影响、有效应的环境宣传活动,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倡导符合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营造保护环境的浓烈氛围,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