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
30
2025
0

关于环保工作

一、关于环保工作

目前,市环保局在整改提高阶段中,着重要把握好“四个结合”,实现“五项工作”目标要求。把握“四个结合”: 一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我们既不能因为要保护生态环境而延缓发展,也不能因为要发展经济而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完成2005年度生态市建设目标、环境污染整治任务,做好推进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和试点、加大环境监察和执法力度、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三项工作,就要把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为经济建设腾出更大的环境容量,促进我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是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相结合。要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深入开展环境污染整治,加强对污染源监管,切实解决“三产”油烟、噪声等污染扰民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项目审批中心、群众信访中心、工业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和环保应急监测中心建设,方便群众办事,对群众有关环境污染的投诉,办结率要达100%。 三是与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相结合。加强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加大对“十五小”企业打击力度;对一些环境违法的典型事件和案例、屡查屡犯的企业及时曝光。同时,对企业要主动服务,推进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四是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相结合。在制定整改措施认真整改的同时,要把整改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注重搞好长效措施的建立,规范行政行为。 实现“五项工作”目标:一是增强大局观念;二是认真谋划“十一五”环境工作思路;三是深化行政改革;四是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五是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解决一批影响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如何治理养殖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提倡标本兼治,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结合地方实际,加强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强化乡镇企业的监督检查,巩固达标排放成果,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严密监控,对新建企业实行严格的环评审批。整治农村河沟池塘污染,保护村庄现有水源,发挥河沟池塘的自然环境净化能力。 强化监督检查,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把环境保护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体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重要农产品产地等的环境监测。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立项建设。坚持“执法从严,处罚从重”的原则,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坚持疏堵结合,健全治理长效机制。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清除农村卫生死角,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开展以村庄绿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为主题的“三化”活动。组织成立新农村建设委员会,具体负责对村庄环境整治进行长效管理,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办事。健全环保责任制,实行环境保护辖区首长负责制,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考核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确保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实效。责编:王宇昂

三、27.如何进一步搞好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必须坚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扩大国内需求、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切实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污染防治。强化“三河三江”、渤海、松花江、丹江口库区及上游、三峡库区、黄河中下游等重点流域区域海域污染防治力度,支持规划内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流域综合治理等设施建设和重大环保技术示范。要稳步实施重点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二是扎实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年度落后产能淘汰计划,促进电力、水泥、钢铁、铁合金、焦炭、造纸、酒精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有序退出。同时,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没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批;对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项目,一律不批。

三是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充分发挥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示范带动作用,落实好“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的政策措施,确保村镇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定实施《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着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工矿企业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污染防治能力。

四是深入开展环境执法监督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城镇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和污泥违法处置问题,开展重点流域区域海域污染防治集中督查,强化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排污许可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各类违法排污行为处罚和责任追究力度。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农村环保领域执法监督的途径和方法,加强生态旅游区、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环境监管,组织开展第二次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联合执法检查。

五是努力抓好环境科技、法制建设和国际合作。推进环保科技创新工程建设,集中力量优先开展总量控制等方面的科技攻关,加快建立比较完备的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尽快推动出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抓紧制定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工作,认真组织环境保护法修改的研究论证工作。继续扩大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努力拓展双边、多边以及区域合作领域,积极推动国际环境履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