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
20
2024
0

cod环保什么意思?

一、cod环保什么意思?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与重铬酸钾氧化法。

高锰酸钾(KMnO4)法,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采用重铬酸钾(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

有机物对工业水系统的危害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水在通过除盐系统时会污染离子交换树脂,特别容易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使树脂交换能力降低。有机物在经过预处理时(混凝、澄清和过滤),约可减少50%,但在除盐系统中无法除去,故常通过补给水带入锅炉,使炉水pH值降低。有时有机物还可能带入蒸汽系统和凝结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统腐蚀。在循环水系统中有机物含量高会促进微生物繁殖。

因此,不管对除盐、炉水或循环水系统,COD都是越低越好,但并没有统一的限制指标。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COD(DmnO4法)>5mg/L时,水质已开始变差。

二、什么是cod值?

化学需氧量(COD或CODcr)是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在外加的强氧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化剂的数量,以氧的mg/L表示。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这些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但一般水及废水中无机还原性物质的数量相对不大,而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COD可作为有机物质相对含量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三、已知工业废水COD指,生活污水COD值,总COD值是相加吗?

感激觉是有点问题的,从COD单位来看,mg/L,我们常说的COD指的是一个均值,或者一个范围,在污水当中更是如此。

如果生活污水的COD和200mg/L,工业废水的COD是180 mg/L (仅仅是个例子),那么混合起来肯定不能达到380mg/L,最基本的估值方法也应该是190mg/L (假设均一混合)。

但是如果说的是COD排放总量,那加一起是没问题的,比如说今年某市的生活污水COD排放总量是X万吨,工业废水COD排放总量是Y万吨,加起来就是X+Y万吨,这样就没毛病,结合语境,不然肯定出笑话。

四、cod空白值与标定值关系?

两个是因果关系。从空白值至标定值,须经过一定的时间。

五、环保标准值?

保指标应该分不同场合说的,没有一个特定的条目,这个是十一五期间国家的环境保护指标,你可以参考一下:

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800万吨;

--尘(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控制在2000万吨;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300万吨;

--氨氮排放量控制在165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控制在2900万吨,其中危险废物得到安全贮存或

处置;

2.工业污染防治指标

--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450万吨;

--烟尘排放量控制在850万吨;

--粉尘排放量控制在900万吨;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650万吨;

--氨氮排放量控制在70万吨;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

3.城市环境保护指标

--50%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60%地级以上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划达标;

--50%地级以上城市道路交通和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国家标准;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45%;

--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达到92%;

--新增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15万吨/日;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

4.生态环境保护指标

--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陆地国土面积的13%以上,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4万平方公里;

--天然林和成熟林、过熟林的面积保持稳定,质量稳中有升;

--新的水土流失面积、“三化”草地面积和沙化土地面积的增速比2000年的增速降低60%;

--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到25%以上;

5.农村环境保护指标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环境质量标准;

--秸秆禁烧区的秸秆禁烧率达到95%,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水排放达标率达到60%,粪便资源化率达到70%;

--农业灌溉用水基本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全面提高。

6.重点地区环境保护指标

继续推进“九五”期间确定的环境保护重点区域,三河(淮河、海河、辽

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的污染防治工作,“十五”期间务必抓出成效。抓紧治理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水污染,启动长江上游、黄河中游和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

淮河流域2005年化学需氧量入河量控制在46.6万吨/年、排放量控制在64.3万吨/年,氨氮入河量控制在9.2万吨/年、排放量控制在11.3万吨/年,在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不断流的情况下,淮河干流水质进一步好转。

海河流域2005年化学需氧量入河量控制在77.6万吨/年、排放量控制在106.5万吨/年,氨氮入河量控制在14.9万吨/年、排放量控制在20.5万吨/年,海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有明显改善,饮用水源地控制断面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

辽河流域2005年化学需氧量入河量控制在29.32万吨/年、排放量控制在32.58万吨/年,氨氮入河量控制在4.69万吨/年、排放量控制在5.2万吨/年,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全流域水体水质进一步改善。

太湖流域2005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37.8万吨/年、氨氮排放量控制在9.9万吨/年、总磷排放量控制在1.24万吨/年,2005年13条主要入湖河流化学需氧量入湖量控制在7.08万吨/年、氨氮入湖量控制在1.5万吨/年、总磷入湖量控制在659.6吨/年。太湖水质有所改善,梅梁湖、五里湖水质有明显改善;主要出、入湖河流断面水质高锰酸钾指数达Ⅲ 类标准,总磷与氨氮分别提高一类达Ⅳ类或Ⅴ类标准。

滇池流域2005年化学需氧量入湖量控制在35170吨/年,总氮入湖量控制在8750吨/年,总磷入湖量控制在1060吨/年;草海高锰酸盐指数小于15毫克/升,总氮与总磷平均浓度比2000年下降10%,基本消除黑臭;外海高锰酸盐指数小于8毫克/升,总氮与总磷平均浓度比2000年下降10%。

巢湖流域2005年化学需氧量入湖量控制在47110吨/年、排放量控制在59148吨/年,总氮入湖量控制在9081吨/年、排放量控制在11351吨/年,总磷入湖量控制在804吨/年、排放量控制在1072吨/年,主要出、入湖河流水质接近或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湖区高锰酸盐指数达到Ⅲ类,总氮与总磷平均浓度比1999年下降10%。

“两控区”200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053万吨以内,酸雨污染有所减轻,80%以上城市的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北京市2005年水体、大气及声环境按功能区划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和郊区生态环境有较明显改善;建设包括河北、内蒙古、山西和天津有关地区在内的首都生态圈,初步形成环首都的生态屏障。

渤海2005年化学需氧量入海量控制在102.6万吨/年,总氮和总磷的入海量分别控制在13万吨/年和1万吨/年。近岸海域水质按环境功能区基本达标。

三峡库区2005年基本遏制住人为因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化学需氧量入库量控制在11万吨/年,总氮和总磷入库量得到控制,主要水质指标达到或好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

南水北调(东线)2005年化学需氧量入河量控制在10万吨/年、排放量控制在54.7万吨/年,氨氮入河量控制在0.9万吨/年、排放量控制在7.0万吨/年,输水干线39个控制断面水质达Ⅲ类标准,6个控制断面水质达Ⅳ类标准。

制定和实施长江、黄河和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合理调配水资源,力争2005年长江上游、黄河中游和松花江流域的水质得到改善。

六、雨水cod值多少正常?

雨水COD很低,按现行国标测试,未检出。

七、苯甲酸的cod值?

苯甲酸为具有苯或甲醛的气味的鳞片状或针状结晶,化学式C6H5COOH。熔点122.13℃,沸点249℃,相对密度1.2659(15/4℃)。在100℃时迅速升华,它的蒸气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后易引起咳嗽。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苯甲酸是弱酸,比脂肪酸强。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形成盐、酯、酰卤、酰胺、酸酐等,都不易被氧化。

很显然,苯甲酸没有固定的cod值。

八、cod ss等环保指标代表什么?

COD代表的是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

SS代表的是悬浮物: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

人工湿地适合处理纯生活污水或雨污合流污水,占地面积较大,宜采用二级串联;生物滤池的平面形状宜采用圆形或矩形。填料应质坚、耐腐蚀、高强度、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宜采用碎石、卵石、炉渣、焦炭等无机滤料。

地理环境适合且技术条件允许时,村庄污水可考虑采用荒地、废地以及坑塘、洼地等稳定塘处理系统。用作二级处理的稳定塘系统,处理规模不宜大于5000m3/d。

九、cod恒值采取什么措施?

COD处理方法

1.物理法 一般是在废水中加入絮凝剂,然后利用格栅或其它物理格栅工具把一部分污染物处理下来,带走一部分有机物。但是此方法只对浓度上万上千的COD起作用,一般到几百的时候就很难处理了。

2.生物法 在污水处理厂的运用是较多的,一般都是靠各种的菌种、活性污泥等生物处理,对其进行好氧厌氧等处理后,形成完整的处理工艺,能有效去除溶解性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等。但是此方法前期的调整会耗费比较大的工程投入资金,并且后续的处理上也要经常进行技术维护,对日常维护的要求很高,需谨慎选择。

3. 电化学法 电絮凝的反应原理是以铝、铁等金属为阳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被溶蚀,产生Al、Fe等离子,在经一系列水解、聚合及亚铁的氧化过程,发展成为各种羟基络合物、多核羟基络合物以至氢氧化物,使废水中的COD等杂质凝聚沉淀而分离.同时,带电的污染物颗粒在电场中泳动,其部分电荷被电极中和而促使其脱稳聚沉。

十、cod值偏小什么原因?

做cod标样有时不小心会有出现结果偏小的情况,按照历史做过的一些经验,对比cod快速检测仪的读数和滴定的结果,总结发现数据偏小的原因有空白样品被污染,滴定时候漏液,空白样试剂加入不准确,还有标准样加入的重铬酸钾量偏多等几个原因。